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4467075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的一个资本家曾这样描述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分) 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 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978年1949年 1956年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 设的探索社会 主义 过渡 时期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 曲折发展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国家组

2、别占世界GDP总值份额人均GDP总值(美元)1955年1980年1955年1980年 发展中国家20.721.5340730 中国4.72.5160290 日本2.49.516009010 全世界10010013202510资料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1页“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 ,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 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土地改革运动和 国民经济恢复52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

3、主义工商业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开展大 规模的土地改革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中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各种经济并存; 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恢复经济的措施(495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探索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53年 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 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特点:两者关系:工业化是主体(核心),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服务一 化

4、 三 改改造改造建设建设工业化建设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一五计划(19531957)基本任务:结果:主要成就:影响:中心环节:大力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 、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借鉴苏联经验,工业基础薄弱借鉴苏联经验,工业基础薄弱 ,发展国防的需要,发展国防的需要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 超额完成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个体农民 私有制个体手工 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

5、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 工商业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 商业 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改造后期,急躁和粗糙(急于求成)存在的问题想一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想一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封建地主阶级,除个别地区以外,已经消灭了。 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 ,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 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

6、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 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 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 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56年 66年十年探索时期: 是探索就会有成 功,有挫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探索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曲折发展:原因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方针特点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比例 )(速度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的探

7、索阶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国情正确认识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探索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良好开端严重失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曲折发展: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制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 高速度)开展“反右倾”斗争(195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倾冒进错误根本原因:“又是

8、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 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高指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 增长。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 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 万吨达到3000万吨。 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 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 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大 炼 钢 铁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瞎指挥浮夸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月9日报道2000斤6月30日报道5

9、103斤7月25日报道9195斤9月25日报道130434斤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 亩产情况-你信吗?“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 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1958年8月上旬,在河北视察时,毛泽东来到 徐水县,当听到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汇报说, 全县秋季收粮可达11亿斤时,毛泽东很高兴地 问道:你们全县31万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 多粮食? 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 的问题。他同时提出搞人民公社的问题。8月5 日,当张国忠在全县“共产主义思想文化跃进 大会”上作向共产主义进军的讲话时,即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要求全县成立人民公社,向 共

10、产主义过渡。几天之内,全县2 48个农业社 宣布转为人民公社。 共产风“一平二调三收款”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的主要 表现,即: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县、社 两级无偿调走生产队(包括社员个人)的某些财物。三收 款,指银行将过去发放给农村的贷款统统收回。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毛泽东说:“大概十年左右,我们可以在吃饭、穿衣、住 房子上实现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 产主义。”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空山吃坐什么是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什么危害?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 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

11、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 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 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 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 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这些实际上都是 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 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并严重挫伤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错误:有的食堂三个月吃掉了一年的口粮。以河北省为为例:1958年9月发发出文件,宣布食堂“不限 量吃饭饭”

12、;两个月后又不得不要求薯粮搭配;再两个月即 1959年1月,全省农农村己经经普遍出现饥饿现饥饿 ;到5月己有55 个村255个食堂停炊。 “共产风产风 ”把农农民掏空了,吃光了 !农农民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为为零。于是才有了几千万人被 饿饿死的惨剧发剧发 生。三年自然灾害是天灾更是人祸!黎津平三年“自然灾害”事实实真相三年经济困难(596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倾冒进错误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极大破坏 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本原因:“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

13、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 总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从全国范围 来讲,有些地方,天灾是主要原因,但这恐怕 不是大多数;在大多数地方,我们工作中间的 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刘少奇选集刘少奇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那个增 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嘛。我去了解实际只增 产了百分之十三。“浮夸风”,“小高炉”等 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缺乏民主、个人崇拜 才是这一切弊病的根源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调整: 1960“八字方针” (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内容: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巩固: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 充实: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

14、目; 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材料二:1960年,毛泽东在北京收到邓宝珊(时任甘肃省长)呈 送的一样特殊物品:一种用油渣和榆树皮粉糅合而成的食物,这种 食物是当时甘肃人赖以生存的东西。材料一:大跃进时,一位多年前解甲归田的副军长杨增华特地从湖 北农村跑到北京,找到朱德说:“总司令,我来讨个命令,乡里兴 不得炼铁,也吃不得食堂了,把老百姓都搞苦了。”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结束“洋油”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成为了一个主要的核强国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为20%, 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只剩9%。我们失去了什么? 从1957年到1960

15、年,重工业增长2.3倍,而农业下降 22.8%;工业内部各部门中,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 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到1960年,粮棉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比1958年 减产5650万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探索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良好开端严重失误严重破坏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 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 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 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16、 71年 73年 75年66年 76年十年文革 动乱:国民 经济曲折1969年的中国与世界大 革 命一 小 步(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 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 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 ,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 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发展原因:挫折原因党把马义与中国实践结合,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阶级斗争为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