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466147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中医综合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田丙坤)(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绪 论()?第一章 问诊()?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三节 问现在症( )?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 )?第三章 舌诊( )?第一节 舌诊概说( )?第二节 望舌质( )?第四章 闻诊( )?第一节 听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第五章 脉诊( )?第一节 脉诊概述( )?第二节 平脉(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临床运用及意义( )?第六章 按诊(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第三节 八纲辩证的意义( )?第八章 病因辨证之病因辨证概念( )?

2、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第二节 情志内伤辨证( )?第三节 劳伤辨证概念( )?第四节 食积辨证( )?第五节 虫积辨证( )?第六节 外伤辨证( )?第九章 病性辨证( )?第一节 辨六淫证候( )?第二节 辨阴阳虚损证( )?第三节 辨气血证候( )?第四节 辨津液证侯( )?第十章 脏腑辨证( )?第十一章 其它辨证方法概要( )?第一节 六经辨证(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三节 三焦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 )?第十二章 诊断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第二节 诊断思维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主症诊断思路( )?第四节 证侯诊断思路( )?

3、第五节 疾病诊断思路( )?绪 论诊断的概念: 诊断就是通过多病人的询问, 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 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合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 并对所患病、 证作出概括行判断。中医诊断学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 研究诊察病情, 判断病种, 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中医综合 中医诊断学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的主要骨干课程。( 一) 诊法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 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和不适( 问诊)体征: 指客观能够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 闻诊、 望诊、 切诊 )症状( 病状病形病候)( 二) 诊

4、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判断疾病病种, 作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辨病( 三) 辨证中医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 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一定( 当前) 阶段的病位、 病性、 病因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致病因素、 机体反应的综合包括证名、 证型、 证候如下辩证: 辨别证候, 确定证名考试点( ) 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 2014专业课配套讲义(统)学习请登录“考试点”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历、 诊籍医疗、 科研、 教学、 管理、 司法的重要资料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 人是有机整体; 相互作用; 因果联系; 局部与整体病理相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

5、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 用之不殆。( 一) 司外揣内从外知内“ 有诸内者, 必形诸外”( 二) 见微知著通过微小的变化, 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面部分候 教材 面部脏腑分属图独取寸口 教材 表 寸口与脏腑相应中医综合 中医诊断学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耳诊 耳廓脏腑反应点 图 舌诊 教材 图 舌面脏腑部位分属图目诊 教材 图 眼的五轮分属“ 生物全息”( 三) 以常达变 素问玉机真脏论 : “ 五色脉变, 揆度奇恒, 道在于一。 ”通过观察比较, 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 发现太过、 不及的异常变化, 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望面色 健康面色 失神面色察 舌 正常舌象 红舌黄苔中医诊断的原则(

6、一) 整体审察 认识论上注意整体观念、 相互联系局部病变影响全身;精神刺激气机及形体变化脏腑病变气血阴阳失常、 精神活动改变任何疾病都有整体性变化中医诊断的原则 病情资料收集全面:起因, 病史, 痛苦不适, 各种病理改变精神、 饮食、 睡眠、 二便习惯体质、 家庭、 环境、 时令、 气候 分析全面, 综合判断:考试点( ) 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 2014专业课配套讲义(统)学习请登录“考试点”真假 本质现象 因果 主要次要 局部整体 身体环境 人之病病之人中医诊断的原则( 二) 诊法合参诸法参用, 综合收集病情四诊参合, 难分先后: 问闻, 望 问、 闻, 按 望、 问诊察排出物 望色、 形,

7、 闻气, 问感 觉。腹诊 望色泽、 形状; 叩诊听声音; 按诊知冷热、 软硬; 问喜恶。( 三) 病证结合先辨病再辨证 先辨证再辨病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不能只辨证而忽视辨病发展简史时代姓名论著贡献公元世纪为四诊奠定基础春秋战国黄帝内经为诊断方法、 辨证学的建立奠基础。春秋战国难经重视脉诊, 提出寸口诊法西汉淳于意创“ 诊籍” , 为后世病案奠基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辨证论治先河东汉华佗中藏经论证、 论脉、 论防治十分精要西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专著中医综合 中医诊断学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时代姓名论著贡献南宋施发察病指南诊法专著, 最早以图示脉 元

8、朝敖氏点点金、 金镜录论舌第一部专著杜清碧伤寒金镜录现存第一部论舌专著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诊病辨证重视病机李杲脾胃论辨脉重视四诊合参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从外知内朱丹溪格致余论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明清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吴又可温疫论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病诊疗经验, 创立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中医诊断学学习方法( 一) 掌握理论诊病方法和辨证思维, 涉及阴阳五行、 精神气化、 等基本理论。要理解、 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二) 不断实践“ 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 神、 象等概念抽象, 真正理解需要临床实际观察、 体会。病情千变万化, 需要临床锻炼积累经验。中医诊断学学习方法(

9、三) 辩证思维临床诊断, 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注意思维方法、 思维形式的锻炼和修养。小 结中医诊断学概括为 四方面内容: 诊法; 辨证; 诊病; 病案四种诊法:眼望神色形态, 诊舌耳、 鼻 闻 听声音, 嗅气味口 问 问病史, 问病情手 切 脉诊, 按诊考试点( ) 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 2014专业课配套讲义(统)学习请登录“考试点”三个原理: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达变三个原则: 整体审察; 四诊合参; 病证结合三个方法: 熟悉理论; 临床实践; 辩证思维复 习 思 考 何谓“ 诊断” ? 中医诊断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何谓诊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哪三点

10、?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哪三点? 中医诊断的整体审察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为什么司外可以揣内?中医综合 中医诊断学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2014专业课配套讲义(统)学习请登录“考试点”第一章 问 诊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意义: 病史、 患者的自觉症状等病情资料, 需问诊才能获得。故问诊是了解病情, 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法: 环境要安静适宜、 态度要严肃和蔼、 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重视主诉的询问。重点问诊:是在已进行过全面系统问诊训练的基础上, 需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的问诊方法。他要求对就中医综合 中医诊断学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诊的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作详尽的问诊。重点问诊的模式常用假定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