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5983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IFCO CIFCO CIFCO CIFCO CIFCO CIFCOCIFCO CIFCO CIFCO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EIJING CIFCO FUTURES CO.,LTD. 研发年度报告(白糖) 撰写: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 张向军 供需亟待调控供需亟待调控 糖价可望回升糖价可望回升 2008 年白糖市场回顾与年白糖市场回顾与 2009 年展望年展望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2008 年市场回顾及期货市场走势特征分析 一、年初严重雪灾刺激糖价大幅上涨 二、产量不减反增拖累糖价回落 供应大幅过剩导致产销价格倒挂 三、利空出尽糖价在利多预期中止跌反弹 第二

2、部分:市场供需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一、食糖产量预期一波三折 雪灾前后南辕北辙 二、政策收储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炭难 三、期现价格脱离 仓单数量猛增 第三部分:2009 年市场关注热点分析 一、 产销形势还是重中之重 二、 政策收储是稳定市场的重要保障 三、多种渠道增加食糖需求 四、2009 年全球食糖供需可能出现缺口 第四部分:技术分析 第五部分:后市展望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1、2008 年糖价先涨后跌,产销价格倒挂糖厂前景堪忧。 2、2007/08 年度食糖供应严重过剩,期市仓单压力空前。 3、产销形势依然是决定 2009 年糖价走势的关键,政策调控也十分重要。 4、2009 年糖价有望回升

3、。 CIFCO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008 年市场回顾及期货市场走势特征分析年市场回顾及期货市场走势特征分析 (图一) 2008 年郑州白糖期货行情跌宕起伏(见图一) ,价格先扬后抑,高低位差超过两千元。 总体上行情围绕对于食糖产量的预期展开, 随着供需形势逐渐明朗而持续, 最终消化利空因 素而止跌回升。 具体来讲, 整个行情走势可以分为短促上涨、 冲高回落和探底反弹三个阶段, 一、年初严重雪灾刺激糖价大幅上涨一、年初严重雪灾刺激糖价大幅上涨 进入 2008 年之后,最初糖价小幅回调,但自 1 月下旬起广西遭遇五十年一遇的严重低 温冻害, 甘蔗受损巨大的预期之下发动了强劲的井喷行情, 特别是

4、春节之后糖价在 7 个交易 日内平均上涨了 800 元。3 月 2 日召开的柳州会议上公布广西受灾损失食糖 180 万吨,期糖 901 合约一度突破五千元大关。此时南宁现货报价挑战 4000 元关口,期现价格存在巨大价 差令糖厂在期市上卖出保值的热情空前高涨,期糖面临调整压力。 二、产量不减反增拖累糖价回落二、产量不减反增拖累糖价回落 供应大幅过剩导致产销价格倒挂供应大幅过剩导致产销价格倒挂 2CIFCO (图二) 就在宣布广西食糖将大幅减产 180 万吨之时, 期货糖价到达本次上涨行情的高点 (见图 二),接着就开始快速回落,到 3 月下旬就将年初涨幅全部回吐。4 月 18、19 日召开的食

5、 糖产销会议上,广西糖协农光理事长介绍,截至到 4 月 10 日,广西的累计入榨原料蔗 6646 万吨,产糖 814 万吨(已超过 2007 年 11 月的预测值。笔者注)。本榨季广西食糖产量估计 在 900 万吨左右。 这样, 事实证明广西糖产量在经历雪灾之后不减反增 (与灾前预期相比) , 期货价格受此影响再创新低。 56 月国内糖市表现沉闷,现货销售不畅令糖价在生产成本附近徘徊,而期货市场上的 主力合约受到多头资金的积极护盘, 与现货价格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远近合约分别在 4000 元和 3500 元存在较强阻力。政策收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但出台的速度较为迟缓。 期货市场远近合约

6、的巨大不合理价差有又抑制了买方追涨的热情, 注册仓单压力沉重也制约 了糖价反弹的冲动。食糖供应严重过剩已成定局,国家收储对于扭转供需形势作用有限,而 糖价疲弱也未能刺激需求显著增加。所以,期糖走势保持横盘直至 7 月 8 日国家实施收储,由于基准价高于市价两百余元,糖企交售意愿很强,30 万吨收 储量仅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成交。利好出尽未能稳定糖价,悲观气氛更加蔓延,7 月中旬国际 糖价大幅回调,国内各产区报价纷纷跌破 3000 元的心理关口,恐慌性抛盘大量涌现。南宁 现货价格最低时仅 2900 元,郑州期糖主力 901 合约也创下 3323 元的近年低点。 尽管国家和产区地方政府纷纷收储以稳定糖

7、价, 但食糖库存仍较往年有明显的增加, 根 据销售形势判断食糖严重过剩的局面难以扭转, 而广西等地的甘蔗种植面积还在扩大。 这样, 市场信心被完全拖垮。 “十一”长假过后,国内商品期货受国际市场深幅下跌的影响而出现 整体调整的走势,很多品种出现连续跌停,郑州的白糖期货在市场也出现快速下跌。 三、利空出尽糖价在利多预期中止跌反弹 三、利空出尽糖价在利多预期中止跌反弹 (图三) 虽然 “十一” 长假过后郑州期糖跟随其它商品联袂下跌, 但很快出现止跌迹象 (见图三) 。3CIFCO 到 10 月 15 日,成交量急剧放大,一举达到 380 万手,16 日更是成交了史无前例的 456 万 手,其中 9

8、05 合约即达到 425 万手,不仅是白糖,而且还创下了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单个合约 单日成交量的历史新高。在 10 个交易日里,郑糖 905 合约自 2774 元低点一度回升到 3300 元之上。 10 月上旬糖市出现的反弹行情是在供应过剩的利空因素被消化,糖价低于成本将引发 政策救市的利好预期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糖价长期下跌之后的合理回归。 市场憧憬着通过国 家收储、 扶植食糖出口以及进行乙醇转化和限制糖精等替代品的生产来增加食糖需求, 但主 动控制未来食糖的生产规模更是恢复供需平衡的关键。 中糖协公布的 10 月、11 月食糖产销数据偏空,期价在 3300 元附近受到较大压力,但 收储利好迟

9、迟没有兑现,糖价出现弱势调整。 第二部分:市场供需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二部分:市场供需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008 年郑糖走势主要是围绕食糖产量的预期变化而展开的,其中雪灾、收储等都是影 响供需形势的重要因素。注册仓单、持仓和成交量则是技术上的市场热点。 一、 食糖产量预期一波三折一、 食糖产量预期一波三折 雪灾前后南辕北辙雪灾前后南辕北辙 在 2007 年 11 月初中国糖业协会预测 07/08 年度全国食糖产量为 1350 万吨,其中广西产 量 800 万吨。 2008 年 3 月2 日在广西柳州召开食糖产销形势座谈会,权威人士宣布:截止 2 月 19 日, 广西甘蔗受灾 1051.1 万

10、亩, 成灾 640.1 万亩, 绝收 101.6 万亩, 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 75.5%, 46%,7.3%。广西糖协以此为依据预测雪灾将造成食糖减产 180 万吨。 在 2008 年 4 月 18、19 日召开的食糖产销会议上,广西糖协负责人介绍:截至到 4 月 10 日,广西的累计入榨原料蔗 6646 万吨,产糖 814 万吨(已超过灾前预期水平。笔者注)。 预计本榨季广西食糖产量估计在 900 万吨左右。 2008 年 7 月上旬,全国 2007/08 年度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中国糖协统计:本制 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糖 1484.02 万吨,创历史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最终确认广西食糖产

11、量为 937.2 万吨。 这样看来,全国 2007/08 年度食糖实际总产量较开榨初期(2007 年 11 月)的预测值多 出 134.02 万吨,其中广西的产量超出最初的预测值 137.2 万吨。可见,全国总产量的预测误 差与广西的预测误差相当接近,广西产量低估是造成全国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特别地,在 经历罕见低温冻害之后, 广西的实际产量还比榨季初期的预测值高出这么多, 减产变成增产! 假设没有发生自然灾害,那么岂不是预测误差会更加惊人吗? 由于食糖产量变化莫测, 市场信心饱受打击, 所以糖价在回吐雪灾题材所造成的上涨之 后,还继续下跌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4CIFCO 2002/03年度以

12、来各榨季食糖生产进度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0月 11月 12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万吨02/03年度 03/04年度 04/05年度 05/06年度 06/07年度 07/08年度(图四) 尽管 2008 年 1 月下旬到 2 月初南方遭受严重雪灾, 但是从图四中 2、 3 月份的产量进度 上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到 3 月末全国食糖总产已突破 1200 万吨,创出历史新高。从 图中还可以看出, 2002/03 年度直到 2005/06 年度国内产量相对接近, 而自 2006/07 年度起产 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看来是 2006 年初的高糖价

13、极大地刺激了产区的生产热情,无论是 甘蔗种植面积还是糖厂的生产能力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根据甘蔗的生长特点, 高产量一般可 持续三年,2008/09 年度的糖产量应该是近年来的高位了。因目前糖价低于生产成本,预计 今后几年食糖产量可能会出现下降。如果产量真的逐渐减少,则糖价回升有望。 二、 政策收储锦上添花易二、 政策收储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炭难雪中送炭难 收储作为政策调控手段多次在糖市中实施, 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食糖市场价格, 保护农 民和制糖企业利益。2008 年累计实施国家收储 80 万吨,地方收储 30 万吨。 (图五) 5CIFCO 从图五中可以看出, 收储对于稳定糖价的效果并不明显,

14、反倒是随着价格走势的变化收储的成交情况有很大不同。 雪灾出现之前糖商交储的热情还较高, 但糖价上涨之后收储成交量显著减少,当雪灾过后糖价回落时收储成交增多。6 月底,由于糖价再创新低,国家追加收储 30 万吨,在 7 月 8 日当天即全部成交。随后,糖价继续下跌。 尽管国家和地方先后收储累计 11 万吨白糖,但由于食糖增产幅度太大,政策调控未能有效扭转供应严重过剩的局面,到年度末期结转库存高达 154 万吨,较 2002/03 年度至2006/07 年度同期的总合还多。可见,如果不能改变市场的供需形势,稳定糖价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期现价格脱离 仓单数量猛增 三、期现价格脱离 仓单数量猛增

15、一般地, 期货市场应该发挥对于商品远期价格的发现作用, 对于未来市场的供需形势有 着客观地反映。不过,由于期货市场还存在很多的投机力量,期现货价格走势脱离也时有出 现。 (图六) 图六是白糖期货上市以来郑州白糖指数和广西现货价格的对比,其中价差=现货价格- 郑糖指数。从图中可以看到,2008 年 2 月受雪灾影响期现糖价联袂飙升,但期货价格的升 幅大大高于现货,两者价差最大时达千元以上(图中用负值表示) 。而在 2006 年初糖价暴涨 至 5000 元以上时,期现价差还不足 800 元。可见,今年初期糖市场对于雪灾题材的反应有 些过激。 在随后出现的调整走势里, 期货价格始终高于现货, 就在食

16、糖严重过剩已成定局的日子 了,期价仍然保持升水。这与 2006 年行情有明显不同,当时随着食糖供应的增加(既有产 量自然增长, 也有国家抛储增加供给) , 期货价格由对现货升水逐渐变为贴水。 看来, 在 2008 年的调整走势中,期货价格被高估是行情屡次反弹无力的原因之一。 6CIFCO 白糖仓单的预报和注册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06010620060224200604072006052620060707 2006081820060929200611172006122920070214 200704042007052320070704200708152007092620071114 200712262008021520080328200805142008062620080807 200809192008110720081219手(预报)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