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5877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钱币考略_周昆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钱 币 考略周昆宁一、曹魏货币三 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二 年(辛丑公元22 1年) 春三月 初复五抹钱。冬十月以谷贵罢五抹钱。 ”廖廖二十余字,留下“悬案”。其一,这段记载 语 意不确。“复”者,是“复行”旧钱?还是“复铸”新 币?其二,此 与他 史所记不合。如 通 志、(通典、文献通考) 与三 国志所云不一。(通 志因袭(通 典·食货八,言董 卓更铸小(五抹 )钱“由是货轻而物贵,谷 一解至数百 万。曹 (操) 公为 相,补是罢之,还用五抹。”这 说明曹公“罢”的是 量 卓小钱,“还用”的是五株旧钱。而(通考未言由谁恢复五抹钱,却言曹玉罢用五株钱。其三

2、,魏文帝若(初复)铸有五抹 钱,历经千百年,尚无可信的实物遗存。由此,推断文帝纪是不 可确信的;若确 有其事,则成为有 载无物的一例了。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 7年)夏四月乙亥行五株 钱。”这 个“行”字作 何 意解:“铸 行”乎?“复行”乎?经查对其他文献可知:通典与通考皆主晋书·食 货志)之 说,即“司马芝 请更 铸 五株钱,明帝乃更立五抹钱。”由此 看来(明帝纪记载当属可信。再 者,文献通考·钱币考等文献 都说“晋用魏五抹钱” 。假设魏 未铸文帝和明帝五株之一的话,而 后的晋何以用之?笔者认为:魏明帝五抹 实 有,因其大小、

3、轻重有别,混 杂于种类繁 多的历 代五抹钱中,甚难识别。细审69一2古钱大辞 典、历代古钱图说、中国古钱 谱等书,凡曹魏五抹 钱图,皆同一钱图。其因有二:一因该钱 遗存 稀 少;二是一再翻印,陈陈相因,不出新图,免得引起 争论。二、蜀汉钱币蜀汉铸钱 实物遗 存尚多,却无正史记载,仅能见 到注引。三国志·蜀志·刘巴传注 引陵零先贤传:“初攻刘璋,备 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 予焉。及拔成都,士众 皆舍 千戈,赴诸库,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 直百钱,平 诸物价,令 吏为官 市。备从之,数月之内,府库充实。”其他 蜀汉钱不见诸 史所载。蜀 五株见

4、于文物1985年第7期四川忠 县涂 井蜀汉 字 紧缩,离郭隔轮,内有左读者、背廿八者;较大的广穿面无 内郭,株字金头尖长,朱 上下部方折,中竖细长 或上伸下曲,五字瘦 长靠穿。内有 阔缘、阴文川、阴文川背十等。以上 蜀五抹的文字制作 与两汉各类五抹 截然不同,多出土于蜀地 或蜀汉 军 曾占领区,可认 定为四川所铸。关于蜀五抹的出土资料具 有 代 表 性 者,还有(文物1981年第1 2期四川威远出土 大 量直百五抹(内 有 蜀五抹)及甘肃省文 物队:嘉峪关壁画墓 发掘报 告) 等。因史料奇缺,蜀五抹铸 造情况不详。据彭信威称有 刘焉父子铸于成都者。直百五抹 有 素背、背“为”之分。素背者 朱字

5、圆折、土下离开,应 系刘备入川称帝前后所铸;背穿左“为”者末字方折、上下离开中横,是 刘备取 成 都之次年占领当时的商业中心健为地区所铸。直百五株有详实可靠的出土报告者,除前述四川忠 县、威远,甘肃嘉峪关等报 告 资料 外,还 有文物1986年第3期 安徽省文物 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 吴朱然墓发掘简报)及(文物19 77年第3期 张 典 维(湖北长阳县发 现一批窖藏古钱等。直百钱 轻重不一、大 小不同,皆轻 薄。大致 铸于建兴十二年至十三年(公 元23 4一2 35年),它 是 直百五抹的减重、省 文钱。这种钱重0.4一2.0克之 间,直径1.0一1.8厘 米。它的文字笔画平

6、坦、肉薄轻小不得不省 去五株二 宇,其制作不同于蜀五株和直百五株。关于直百钱的考古发现,除 上述 湖北长阳发现之外,另见 于(文物)198 4年第1 1期于凤 芝(广西荔 浦发现 汉一晋古铜钱等资料。此 外 还有太 平百钱、定平一百、平当五抹、大泉五 抹 等钱币,在本文后部讨 论。三、孙吴钱币贵刊1995年第1期 载萧安 富先 生 大作(试论三 国时期的孙吴货 币,据文献记载,列出土资料,已将孙 吴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 千、大泉 五千作详实 考证 述 评。拙文仅作简要补说。据(三国志·吴志及 其 他 资料 得 知,记孙吴铸钱事者 有二:一为“嘉禾五年 (公元236年 )春铸大

7、钱一 当五百”,“赤乌元年(公元23 8年) 春铸当千大钱”。但传世品及近年考古发现 孙吴钱还有大泉二千和大泉五 千等。大泉 五百,为传世品,实物出土鲜 为人见。正如萧文确指,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有南京西善桥晋墓、安徽和县西晋墓 等十余 次出土,其 中(黄 宕 秀岭水库古墓 发掘报 告>及和 县出土实物已集入(中国古钱谱)第1 44页图2及14 5页图3。该钱上下左右直读。大泉当千,旧谱所载皆传世品。萧文 将建国后22次 考古发现 列于附表,(中国古钱谱)将其 中朱然墓、和县墓、丹徒墓中发现 实物集入14 5页 第2、3、4图。该钱皆环 读。大泉二千,史志不载,旧谱 (古大前) 未收。萧文

8、言浙江黄宕秀岭水库及广州近 郊M,有出土如是。因钱文风格、制作 与大泉当千相 同。又经考古确 认无异。(中国古钱谱第14 5页图6即黄岩之物。大泉五 千,古籍、古谱未 载,清末 民初始见 于谱 者有二:一 为程文龙所藏;一为戴葆庭所藏,均传世品。据(杭州日报198 4年6月3日报 导,浙 江铜庐九岭 公社六朝墓中发现大泉五 千若 +枚。陕西宝鸡博物馆1986年征得一枚大泉五 千,非生坑。大泉五百直径2.9一3.巧厘米,虽一当五百,为大 额货币,但自身减重还不太 明显。大泉当千则减重 明 显。孙仲汇等简明钱币辞典)中有一枚特大型者,直径4厘米强,而江苏丹徒 东晋窖藏铜钱中的一枚小型者,直径仅2.

9、6厘米。面额 更大 的大泉 二千、大泉 五 千,直径分别为3.1、3.8厘米左右。四、其他钱币近年内蒙古包头、呼市及陕西高陵、甘肃庆阳等地先后发现大泉五抹,据 说均 系出土。目睹其 中实物或拓本,钱文风格制作无甚异处。内 蒙古王形、师宝珍及甘肃林振荣诸君,认定为西汉末或东汉初之物。但陕西高陵张振龙 先生 则认为系孙吴钱,理由有二:一是“大泉”二字不似 莽 钱却似孙吴钱;二是虽无确实可靠的考古发现 资料,但也是出土 生坑。笔者认为:大泉 五株非莽钱自然与之 有异,似不是孙吴钱哲且不讲,若该钱早于孙 吴钱,只能说孙吴钱似该钱,以69一3此断该钱为孙吴钱 之理由不当。张先生曾谈到“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10、当何钱五百、千枚?似为当大泉五抹五百枚、当大泉五株千 枚。否则,这种大额钱 应对的小钱 是谁? 笔者 认为张先 生 的见解 符合“双百”精神,可备为一说。以前泉家多认为太平百钱和定平一百 不是三国时期钱 币,此论非是。追溯其源,始于晋书)。书曰“梁武帝时,百姓或以 古钱交易”,有“太平百钱”,有“定平一百”。此记载尺说 此 时百姓 有私下用古钱太平百钱、定 平一百交易者,并未言二 泉系梁武帝所铸,何况显言为“古钱”,被后人 长 期 误解。顾胆曾认 真研究过 太 平百钱的种类、大小、重量、书法、纹饰 等,只说“今世 往往有之而莫知 其始”。丁 福保引(古欢 斋泉说及(丛话语,也进行了细微考证。他

11、认为“大平百钱人视为 太平百钱 者为误”。“隶书者大字实书作太不得谓伪改”。“有纹者多于无纹者又不得 铸为压 胜”。他 还说“ 而不知此 钱皆出于蜀。近世出土芒多。考晋 惠 帝永康元年庚申,益州刺史赵辰据 成 都独 立,建元太平,铸太 平百钱 。”这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偶尔据年号建立的赵厩铸钱说似 属偏见。张赢伯有(论太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一文及 (再论太平百钱太 平百全定平一百;罗伯昭撰太平百钱说、再 论太平百钱说及(三论 太平百钱说。张、罗看法相似。以罗氏为例,他依次否定了“东吴孙 亮说”、“赵厥 说”、“张鲁说”及“晋初平蜀说”等,再 详征博引作“杂考”,最后得出四条结论:(一)足 义:

12、晋初平 蜀钱;(二) 时 间:晋泰始 元年迄 永兴二 年;(三)铸地:益州地方 通货;(四) 货值:当百钱。前承 直百五株,后启平定一百。不言而喻,顾、张、罗、丁诸家之论错69一4传多年,马定祥先生(历 代古钱图说批注 亦未改其说。国家文物局(中国 古钱谱)编撰组诸专家认定:“太平百钱,东汉末 或三国初铸 币。钱文篆、隶二体,种类甚 多。钱文太有作大者,钱有 作金者,有 背文波纹者。”列 在三 国货 币之 前。“定平一百,三 国时期 货 币。”列于五 抹、直百之后。这就推倒了以前诸说。然而该谱无(说),仅附有(参 考 资料索引,内有 有关资料六则。看 来专家们的认定结论基于6次考古发现。笔者也

13、据此6次 考古发现,结 合 其他 资料,试作补证。一、(蹼 瓜 麓泉谱)有 太 平百金、定 平一百、直百、直一钱图,并云“汉鹤眼直一钱,此 钱旧谱未见。同治初,成 都人筑宅,挖 得黄 (忠)汉升墓,内藏古钱一婴,皆小如鹤眼,文为太 平百金、定 平一百、直百及此,凡四种钱。大半皆三国铸也。”这 条出土资料 受历 史条件限 制失 详,结论 亦不确,但未 毕毫无意义,不应 完全 忽视。二、(古泉丛话“乾隆时,临平 岸塌,出两瓮,此二 泉(太 平百钱、定平一百) 逐遍东南。”这 条记载更 为简略,其时其地其数不详,更未言铸于何代。但这一条 消息提供:乾隆年 间临平 曾有出土的记载。三、彭信 威(中国货

14、 币史)将太平百钱和定平一百归 入三 国时期,他 引用许多资料证 明其论为是。四、孙仲汇等(简明钱 币辞 典称“1980年4月四川成都西门外出土太 平百钱铜范可证其铸地。19 55年发现的东 吴黄 武六年(公元22 7年) 墓 中出土有1 28枚 太平百钱,可知 此 钱的铸作年代当不会 晚于此时。”因此 他断太平百钱为“三 国蜀钱”。孙先生“据198 4年6月安 徽 马鞍山出土定 平一百钱的朱然墓年 代,推得 此钱的铸造年代不会晚于24 9年。”因此 他 也断定 平定一百为“三国蜀钱”。并言:太 平百金和世 平百元贞元宝折二珍钱朱怀津近 由胶东 即墨农村集得一枚元贞元宝折余谱均无,可证数1 0

15、年未曾发现新品。二 钱,径2.7 8、穿宽0.6 4、厚0.1 7厘 米,元 贞钱,正史 无载。(中国北方民族货重5.4克(附拓 )。钱文行书对读,书法奇币史考证:元成 宗铁木 耳元贞元年(公元特,犹如行云 流水,背郭无纹,铜色熟旧,129 5年)铸,元 宝惟 见汉文折二 钱;通宝包浆完好,水 红 铜质细腻,肉间 犹 见 浅 绿。则 有汉文楷书平钱和八思巴文折三两种钱。精美异常,令 人爱不释手。元宝尤稀 见于通宝。元贞元宝折二钱,丁 福保 古钱大 辞元初铸币,多 为制作粗疏,边郭欠 整,典)收录1品,当时标价大洋6 0元,(历代而是钱方圆规整,铸造精美,或 为试铸之样古钱图说转 载原图,标价

16、则提高为10 0钱,弥足珍贵。此品的发现,为研究元初钱元,愈见其珍。近年新出谱录,除(中国古制,提供了珍罕的实物资料。钱谱袭用历代古钱图说图版 原品外,流汰滋议侧晚奴虹七女恋女业放淤烈侧晚掀七无出禽女北禽出流滋女流北流放成女钱亦“三国蜀钱” 。厂前者“钱形薄小,后者汉末年铸行 是钱之可能性。再 者,墓 中未发背有水波纹,与太平百钱同制。现孙、吴钱 币,证明太平百钱早于公元23 6绘 观孙先生诸说,笔者谈以下意见:年所铸的大泉五十,乃不 可绝对 断定非东汉一、(文物 参考 资料1955年第 1 2期末年之 物。因此,笔 者同意(中国 古钱谱所载武汉市文管会(武昌任家湾六朝初墓清之 论,因为前 述江苏丹徒 , + . 晋墓、四川 忠县理简报) 考证有误。由中国社 科院考古所 编涂井 蜀汉 崖墓、广西荔浦窖藏古钱及马鞍山写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 与研究已订 正为朱然墓 等出土资料都 无法排除东汉末 年铸此东吴黄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