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5491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T H EP AR T I C I P A T O I 之YT R A I N I N GI N F L U E N C EO NS K I L L SW H E NS E C O N D A l 一书,对参与式方法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操作要求等进行了探讨,是我国有关参与式培训用于教师教育与培训的开山之作。在此之后,参与式培训的相关教材与专著不断地涌现,诸如马丽君( 2 0 0 8 ) 的 ,朱岚( 2 0 0 9 ) 的 参1 4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式培训:理论、方法与技巧等等。关于参与式培训的作用。参与式培训时通过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来促使其教学方式

2、向科学、合理的方向上发展。同时学生也会在教师言传身教中领悟到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理性的认识与感性的体验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参与式教师培训注重于参训者与培训者的同等地位,注重参训者的积极参与、已有经验以及参训者之间的互动,这些都能够充分调动参训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他们能力的提高。当参训者将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培训者和其他参训者分享时,总是会发现自己产生了更多更好的成果,这样就不会造成培训效果的衰退,反而会因不断地吸收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参与式教师培训注重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探索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提炼出积极的思想观念,这些不仅仅是一个

3、口号,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回到现实中就可以用这些具体措施来改变行为,巩固新的教育观念。关于参与式培训的特征。叶丽新( 2 0 0 8 ) 通过将参与式培训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来分析参与式培训课程的基本特征。认为活动引领、课程目标、内容渗透其中是参与式培训课程的重要特征。传统的课程开发流程是由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展开课程评价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循环,四个要素之间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参与式培训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课程内容设计与课程实施设计相融。参与式培训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的一些具体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看出来。1 5第一部分文献综述表1 4 传统培训模式与参与式培训模式

4、的比较方法传统学习方法( 正规学校教育)参与式培训学习者的身份学生有经验的人作用依赖性强,被动学习独立性强,主动学习经验不重要非常重要( 是培训活动的信息来源)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培训者、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作用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法帮助学习者探索问题的答案经验非常重要重要( 是培训活动的信息组织者)关键信心来源教师参与者和培训者非正规教育、双向交流、相互启发式、共学习方式正规教育、单项交流、灌输式同分享方法多样(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学校方法方法单一( 以讲课为主)色扮演等,以讲课为辅)学习内容课本的系统知识围绕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进度严格按照课表进行按学习者掌握程度,灵活学习者自我评估与引

5、导者外部评估想结评估方法教育机构、教师进行外部评估合关于参与式培训的基本原则。陈向明( 2 0 0 2 ) 则对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她归纳了平等参与、共同合作、尊重多元,形式多样、利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重视过程,促成改变、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参与式培训的五个基本原则。关于参与式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参与式培训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确定培训内容,综合考虑教师群体的个人能力水平、工作状况以及性格特点等等。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互通经验,同时注重案例分析、情境体验以及基于问题几种方式的培训。并通过教师反思来体现培训的效果。美国学者波斯纳就认为

6、“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 2 ) 参与式培训的实践参与式培训在教师培训中已经较为深入地开展起来,下面我们从幼儿教育至高等教育,对相关的实践研究予以梳理。幼儿教师参与式培训实践。况燕( 2 0 0 8 ) 阐述了参与式培训的含义和特点,提出参与式培训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重点探讨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式培训的基本理念、主要步骤及重要保障。王冬兰( 2 0 1 0 ) 则针对西北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职前教育不足、职后培训欠缺等问题,采取参与式培训方法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小学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魏瑶( 2 0 0 3 ) 针对教师培训

7、现状,结合中学1 6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体育骨干教师的特殊性进行体育骨干教师参与式培训模式的实践尝试。结果表明参与式培训模式在调动学员积极性、提高素质、优化能力结构等方面效果较好。邹连霞( 2 0 0 5 ) 以抚顺市为例,针对小学教师参与式培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黄莉( 2 0 0 6 ) 调查了常州市参与式培训的实施现状,指出了参与式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对以后参与式培训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王贞茹( 2 0 0 7 ) 则对参与式培训的组织和实施,优势,以及实施参与式培训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高校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

8、践。高中义、高珊( 2 0 0 5 ) 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高校教师参与式培训的模式设计和应注意的实际问题,为我国参与式培训在高校教师中的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徐杰( 2 0 0 6 ) 认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文章通过对参与式培训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运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将起到较大作用。综上所述,国外对参与式培训的研究虽然比较早,但是关于教师培训却不够重视。国内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训上开始掀起了参与式培训的热潮,现在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且多着重于理论方面的

9、研究,操作性程度不够。1 7第二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l 已有研究的局限尽管许多学者对参与式培训,以及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将参与式培训应用到教师的培训中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该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1 ) 国内关于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培训研究还很少。从已有研究来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但大多都属于理论研究,真正的行动研究少之又少。( 2 ) 虽然参与式培训已经传入我国,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但是毕竟时间还短,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国家一直把教师的培训作为一个重点,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培训还是以传统的培训方式为主,忽视了教师作为参

10、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胜明显。( 3 ) 虽然很多学者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进行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不够深入,也没有得到教师自己的重视。目前关于教师人际沟通能力的量表很少,用来衡量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工具就可以用无来回答了。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2 1 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探讨,并在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概念与结构进行界定分析、以及对参与式教师培训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开发用于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培养的参与式培训教材,并将该教材运用到教师培训中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参与式培训对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1 8第二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2 2 研究意

11、义2 2 1 理论意义本研究所探讨的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的影响的问题是在教师人际关系、教师沟通能力以及参与式培训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本研究在自编教材和量表的基础上,探讨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方式以及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研究者认为,这有利于丰富教师人际沟通能力的理论,进一步认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对教师专业化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 2 2 实践意义( 1 ) 本研究基于中国本土学校特点以及参与式培训的理论和方法,编制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参与式培训教材以及评估问卷,可以为以后的教师培训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豫( 2 ) 研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12、,有助于教师了解家长的想法、观点,设身处地为家长和学生着想,更有利于教师与家长的联结,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3 ) 了解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从而会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部分科学决策依据。3 研究的总体设计3 1 研究的总体框架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开放式问卷和专家评定法确立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参与式培训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制一份用于检验培训效果的问卷;在对问卷进行初测以及统计分析之后形成了正式问卷,并将其应用到培训中去,分别在培训前、培训结束后以及培训结束一个月后进行了测试。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图示如下: 圈叶圈一

13、圈一囝一圈图3 1 研究总体框架图1 9第二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3 2 研究假设假设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相似,是一个多维结构,可以通过因素分析显示出来。假设二:接受参与式培训的教师在培训全部结束后的与家长沟通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的教师。假设三:接受参与式培训的教师,其于培训结束一个月后的与家长沟通能力要显著高于控制组的教师。假设四:实验组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能力上,培训结束后的成绩显著优于培训前。3 3 研究内容3 3 1 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问卷编制通过文献研究,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初步确定其结构,再根据开放式问卷与访谈的结果,采用归纳法形成问卷的具体条目和

14、维度,最后根据专家判断来确定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维度。编制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问卷,进行试测之后,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问卷的结构及正式问卷的项目,并简单验证了该问卷的信效度。3 3 2 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参与式培训的实施首先在文献研究,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的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能力的参与式培训教材,并请专家对该培训教材的结构、内容评定,并进行简单的调整,最后生成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培训手册。把2 4 名中学教师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参与式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用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第三部分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问卷的编制l 问卷的编制1

15、1 研究目的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对中学教师和家长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所需沟通能力的具体体现和维度特征,初步编制出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问卷。1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混合式的方法来编制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问卷,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方法,形成问卷的初步结构,再通过项目分析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教师与家长沟通问卷的正式问卷。1 3 研究程序与结果1 3 1 理论建构据文献探讨得知,研究者对于人际沟通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其问卷的维度和内容也各不相同,H a c k b e r t & S a t h e r ( 1 9 7 5 ) 曾指出人际沟通能

16、力分为倾听、同理心、了解、处理负面情绪、自我表达以及言语技巧等五个部分,因此本研究拟采用H a c k b e r t & S a t h e r ( 1 9 7 5 ) 的观点,将人际沟通能力分为四大维度:从沟通认知、沟通内容、沟通技巧( 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同理心) 以及沟通知识。1 3 2 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1 3 2 1 访谈访谈一对l O 位江苏省苏北地区的中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教龄、任教学科以及学校所在地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您觉得哪些内容是教师有必要与家长沟通? 您平第三部分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闯卷的编制时曾通过哪些方式与家长沟通? 哪些方式是有效的? 您个人觉得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着哪些障碍? 有试着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您觉得您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提升的?访谈二对l O 位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学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龄、学历、子女所在年级等;第二部分包括您觉得与教师沟通是否必要? 您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