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之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5188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8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之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体之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之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教评论2016年5月3日星期二02主编: 王亮编辑: 杨国营张贵勇设计: 刘健 电话: 010-82296619邮箱: 一家之言 / 漫话 /劝架变掐架王铎绘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 中国人民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展示来论来论近期河南一起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事件引 起舆论热议: 教师刘红丽的户籍信息被冒用, 导 致户籍 “被进京” , 给自己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直到目前, 该事件虽有初步处理结果, 但受害者 并未得到安抚与弥补, 对相关责任者的追责也 仍无期。 在个人信息被冒用的背后, 自然离不开一 系列的 “暗箱操作” 。在暗箱操作的过程中, 无 疑

2、要经过许多人的审查。目前可以看到, 审查 似乎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那么, 在这个过程中, 相关人员是一般的疏忽大意, 还是在其中积极 运作, 起到了不光彩的推动作用?在这起公然 践踏教育公平的事件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事 人的损人利己, 也看到了集体无意识所起到的 作用。 据报道, 教师户籍信息被冒用一事, 肇始于 一位老教师向受害者借用毕业证书, 以便假造 一张毕业证书。无论是这位 “好心” 的老教师, 还是最终的受害者, 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有何不妥, 说不定还会有一种 “助人为乐” 的情 怀在其中。伪造证件是典型的不诚信表现, 在 他人伪造证件时给予帮助, 同样是不诚信行 为。从本质上

3、说, 对他人伪造证件 “助人为乐” 的行为, 与假冒他人的行为并无根本区别。 正是这种对没有直接受害人的损害社会诚 信行为的集体无意识, 使得整个社会诚信受到 侵蚀。这个极端个例其实证明了一点: 当整个 社会的诚信意识受到损害时, 每个个体都是潜 在的直接受害者。对不诚信行为的帮助, 表面 看只是送出一个 “利人不损己” 的人情, 事实上 是自己对社会诚信无意识而作出的利己行为。 把社会诚信与自己的利益割裂开, 作为可以交 易的对象, 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特征, 但结果还 是证明, 在社会诚信无法得到保证时, 个人的实 体利益也无法得到保证。 毫无疑问, 教师户籍被顶替事件中, 无论 “助人为乐

4、” 的老教师, 还是直接的受害者, 除了 反思自己 “轻信” 的一面、 争取事件得到圆满解 决外, 更应反思自己对社会诚信、 教育公平无意 识的忽视。如果当初对他人借毕业证书 “照着 做一个” 的要求进行明确而坚定的回绝, 就不至 于发生后来的情况。 必须指出的是, 明目张胆地伪造、 顶替他人 的行为, 是对教育公平、 公正、 透明原则的践踏, 在 侵害他人权益的同时, 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这种严重破坏教育环境的行为, 理应严厉打 击, 追究在这条 “违法链” 上所有责任人的违法责 任。同时, 还应举一反三, 完善相关措施, 坚决执 行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则制度, 严防此类事件 的再度发

5、生, 这才是依法治教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冒名事件中的集体 无意识更该警醒廖德凯有媒体报道,日前在湖南长沙科技工程 学校,高一、高三两个班级的女学生之间起 了冲突。可万万没想到,原本去调解的高三 班级的班主任,竟在调解时参与到学生争执 之中。按照规定,学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教 育记过处分,而涉事班主任也按有关规定被 责处。学生冲突看似小事,实则考验班主任 的角色定位与管理智慧。近年来,网络上频频上演的 “新闻反转剧”令人眼花缭乱 从“我爸是李刚”到“成都女司 机被打”事件、从“南京彭宇 案”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 件,再到安徽利辛“女子救小女 孩被狗咬重伤”一事,随着媒体 对事件诸

6、多细节的追问,终被证 实又是一出“新闻反转剧” ,新闻 事实一次次被颠覆,舆论风向也 随之一次次反转。 屡见不鲜的新闻反转,让原 本清晰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让 简单的“狗咬人”事件变成了 “狼来了”的故事,受众不得不 在瞬息万变的跟进报道中不断变 换立场,而当事人也在频繁转向 的 风 口 浪 尖 接 受 不 同 的 “ 审 判” 。也许,反转的结果可以让真相浮出水面,但在事实得以还 原之前,原本无辜的当事人可能 承受了不白之冤,本有过失的一 方却已享受了本不应存在的褒 奖。更有甚者,一些网民以正义 之名行暴民之实,对当事人进行 人肉搜索,极大侵害了其隐私权 和名誉权。 “新闻反转剧” 的频现,

7、 主要原 因在于部分媒体的公德缺失、 急功 近利甚至恶意炒作某些媒体 在未获知完整真相前就急于报道, 代入个人臆断。同时也应看到, 以 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在新闻反转 中起到的负面作用难辞其咎, 每个 参与其中的网民也应为传播虚假 新闻埋单。当今时代, 新闻不再仅 仅是媒体掌控的信息产品, 每个网 民皆可参与生产、 传播, 成为无数个独立的记者和评论员。然而, 纷 繁的信息和全民的参与让新闻不 再稀缺, 却让真相变得弥足珍贵。 现今, 人们每天面对的是互联网上 无穷的碎片化信息, 这些只言片语 失去了深入的思考, 在简化和加工 事实时往往误导了受众。 因此,我们呼唤一个更加理 性的舆论场,期待所

8、有的评论都 基于客观的事实。这需要每个网 民在面对新闻报道时保持客观 冷静,审慎发表观点,尽力减 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同时,媒 体应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确保所发布新闻的客观公正, 不能为了在新媒体时代争夺时 效热点,就罔顾最基本的事实求 证。新闻传播的双方都应摒弃一 种标签化的刻板观念,切忌凭第一印象想当然地对人物、事件、 地域进行评价“我爸是李 刚”让“官二代”被贴上恶人的 标签, “南京彭宇案”让老人被贴 上讹诈的标签尽管这些新闻 不断被反转,但受害人却仍然难 以撕下这些污名化的标签,最终 得出“社会道德滑坡”的结论。 在信息日益快餐化、碎片化 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应该慢一 点、深一点。互

9、联网应成为这个 时代真正的“意见的市场” ,而不 是上演悲剧、闹剧的反转舞台。 同时,我们期盼,英国思想家弥 尔顿所提倡的“观点的自我修 正”不要总是随着新闻的反转而 姗姗来迟。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 生)多点理性就少点 “反转闹剧”邵景楷近日,网上一篇“我们坚持 不住了,我们不是免费的劳动 力”主题帖,引发媒体的广泛关 注。该帖子讲述了某高校强制要 求该校四个学院的男生全体参演 电影,否则以旷课处理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影片的拍摄 其实是一次商业行为。 细细品读不难看出,这件事 对于剧组来说,是以超低的价格 招来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临时 工。对于学校来说,是完成了领 导交代下来的任

10、务,也可以借电 影为学校增添一些知名度。对于 学生来说,带给他们的,除了校 方鼓吹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陈 旧服装带来的过敏症状,还有什 么呢?况且这种“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到底有没有 实际意义,还另当别论。 谈到这, 笔者不禁想到开学期 间各大电商平台针对在校大学生 打出的 “校园白条” 营销战, 各大学 校食堂餐桌上张贴的 “校园代理” 广告, 以及被媒体爆出的大学生网 络贷款、 父母卖房还账的新闻 不知不觉间, 校园竟已成为一个待 开发的市场。“校园市场” 更是作为 专有名词, 充斥于各个企业的发展 战略书上。大学生成了各个企业 争夺的廉价劳动力、 潜在客户, 成 了各种广告诱导

11、的对象。 于是,“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 日子”“做代理是积累社会经验的 不二法门”“大学生要敢于消费” 的言论开始充斥于各大高校。但是, 这些言论无疑携带着赤裸裸 的 “利己” 基因, 也总有一批人为 了自身的利益去诱导大学生, 迫 不及待地将大学生推向各种机构 布下的陷阱, 让大学生成为 “待宰 的羔羊” 。 由于正处于由学生时代向社 会人过渡的时期,大学生往往是 迷茫的、彷徨的、寻找方向的群 体。正是因为这份迷茫与彷徨, 他们极易相信一些诱导性的言 论,不由自主地开始盲目花钱, 学业尚未完成,不少人已是“负 债累累” ,抑或开始荒废学业,变 成兼职学生,每个月为一点儿收 入开心不已,真不敢想

12、象他们毕 业以后的漫长职业生涯如何过下 去。在这种“买”与“卖”的蹉跎之间,是否会因残忍的现实而 少了几个“钱学森” 、 “乔布斯” 式的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大学生是待放的花朵,他们 易枯、易坏,要细心呵护,小心 对待,学校管理者固然要加强管 理,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警醒, 别让眼前的利益破坏了自己的创 造力,更不能让蝇头小利侵蚀了 大好的求学光阴。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校园不是“市场”程梦园近年来, 一些学校出现这样的现 象:“” 符号似乎不再出现于学生被 批改的作业中, 取而代之的是 “? ”“” “” 等各种新式符号。这一现象的出 现不禁让人思考: 错号应从学生的作 业批改中消失吗

13、? 笔者认为, 错号不该从学生的作 业中消失。一方面, 在数学等理科学 习中, 是非对错一目了然, 对了用 “” , 错了 “” 。例如, 一道数学题, “1+ 1= 2 ” 就是对的, 这种答案具有绝 对性, 倘若写其他答案, 只能是错误 的, 老师在批改中应该用 “” 来提醒 学生。“” 不是伤害学生自尊的符号, 而是标注错误答案的一种方式, 不应 该被赋予太多的其他含义。另一方 面, 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乐 于改正。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中通过 “” 提醒学生, 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 习。 当然, 错号虽不该从作业批改中 消失, 但也不是任何错误都适合使用 “” 符号。关于如何恰当使用

14、“” , 还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 可以从 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看题型。对于数 理化等理科类的题型, 使用错号并不 会有损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反而 会提醒学生, 有利于后续的学习。二 是看学情。成绩不好的学生正确率通 常不高, 倘若作业本上全覆盖着醒目 的 “” , 必然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这时可以用其他符号, 如 “? ”“” “” 等。同时, 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 鼓励, 使学生增强信心。三是分场 合。对错号的使用也要分场合。例 如, 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练时, 直接的 “” 会让学生觉得在同学面前有失面 子, 有伤自尊。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错号不该从 学生的作业批改中消失,

15、但也不能盲 目使用错号。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 过程中, 要掌握技巧, 合理运用错号, 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成绩, 增强学 生的信心, 鼓励其积极上进。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学生)错号不该从 作业中消失周烈随着越来越多的9 0后从学校走 向社会,关于这一代人的标签也在 不断地被推陈出新,9 0后与集体的 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以9 0后的身份著文,提出 “如果说9 0 后的父辈是脱离集体就难 以独立生存的一代人,那么9 0后就 是努力挣脱集体镣铐的一代 人。全班排队去电影院看一场电 影,全学院出动为一场校内篮球赛 加油助威,如此景象是不太可能发 生在9 0 后大学生中间的” ,因为“9 0 后

16、所期待的集体生活中,集体最接 近于构建集体的原始目的,为了达 到某种一致性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 。听起来这像是给9 0 后与集体一 个非常新颖且正面的标签,在笔者 看来则完全是皮相之论。 无论立论者如何夸赞 9 0后, 其提出“集体”这个概念并用之 于 9 0后身上,就足以证明其假扮 “9 0后”的身份尴尬。那种抽象 的、具有天然的道德正当性并凌 驾于个人之上的“集体” ,本来就 不属于 9 0后,某种程度上甚至已 经不属于 9 0后的父辈, “集体是什 么? ”或许才是 9 0后听到这个词时 的第一反应。 9 0后对集体的生疏,源自他们 儿时经历的学习竞争。因为“不能输 在起跑线上” ,他们从小就拼命要在 分数上压人一头,这样才有可能获得 名校中极其宝贵的学位。 “集体”之 于他们,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9 0后对集体的生疏,源自他们 对家庭的依赖。因为学校教育不足 以保证他们的学业成绩在各级考试中独占鳌头,9 0后普遍接受了家教 辅导或各种补习班。如果家庭条件 再好一些,还可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