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4614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 - 上海师范大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学教学大纲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 英文名称:Auditing 学分: 2 学分 总学时:36 试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名称:审计学 英文名称:Auditing 学分: 2 学分 总学时:36 试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审计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和资产评估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和非学位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深刻认识审计学的现实意义, 把握实务审计中调整分录的编制, 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从而科学地认

2、识审计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二、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20 学时。含学时。含 18 课时,期中考试课时,期中考试 2 课时)课时) 章 节 内 容 学时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 4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审计发展概况。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两权分离、经营管理层次的划分。审计的基本特征。审计的概念。 第二节 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 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审计的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 第三节 审计

3、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审计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职能。审计的制约作用和促进性作用。审计的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第二章第二章 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8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的种类 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的其他分类。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第三节 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1审计抽样的意义。属性抽样。变量抽样。 第四节 审计程序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 第三章第三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2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的概念。审计准则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审计准则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审计准则体系 第二节 审计依据

4、审计依据的概念。审计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的特点。 第四章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4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概念。审计证据的特点: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和足够性。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第五章第五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4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的意义。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审计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审计重要性与

5、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模型。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和判断。检查风险的概念和确定。 第六章第六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4 课时课时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相关账户审计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应收账款与还账准备审计。应收票据审计。 第七章第七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4 课时课时第一节 购货付收款循环概述 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第二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

6、试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相关账户审计 应付账款审计。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预付账款审计、应付票据审计。 第八章第八章 审计报告 2 课时课时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与作用 审计报告的概念。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审计报告的作用。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和要求 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第三节 管理建议书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四、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教材: 秦荣生、卢春泉 主编: 审计学 (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1. CPA 考试委员会主编: 审计

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 2. 余玉苗 主编: 审计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五、课外学习要求:五、课外学习要求: 学生须做到课前阅读教材,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按时完成每一章作业,以加深对教材相关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准备课堂提问。 六、考核方式: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平时成绩占 10%。其中到课情况占 5%,作业及回答课堂提问占 5%。 3第二、期中考试占 20%。 第三、期末闭卷考试占 70%。 七、其他说明:七、其他说明: (1)教学大纲为本课程教学主体框架,但不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增删。 (2)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但亦会少量涉及到布置的参考资料内容。 编写者:编写者: 洪兰洪兰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审定者:黄虹审定者:黄虹 (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学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学委员会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