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回响海天的轰鸣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4596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回响海天的轰鸣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合回响海天的轰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回响海天的轰鸣(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1 5年1 0月8日星期四专 题 新 闻E-mail:版面编辑林飞张新刘伟第54集团军某团六连从红蓝对抗败走麦城到军区普考成绩全优的转变引人深思 “翻身仗”打出战斗力“三问”何睦马永生本报记者周远这是一个连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交 出的两份截然不同的考卷。 6个月前的一场红蓝对抗演习,以 精于射击闻名的第54集团军某团六连 与蓝方一个连同台竞技,5项考核中昼 间步枪、机枪、高射机枪射击亮了红灯;8 月中旬,参加军区基础训练监察考核,考 核组随机抽考该连夜间应用射击、热食 制作、俘虏处置等5个课目,所有人员所 有课目成绩全优。 漂亮的翻身仗背后,几多拷问在该 团官兵内心回响。一问:短时间内为何由

2、败 转胜“停!从射击地线退后50米再射 击。”这是六连组织实弹射击时的一个场 景。像这样临时变更射击条件、加大训练 难度的情况,如今在该连的训练场上已 是常态。 开展实战化训练的动力,往往来自考 场失利的痛感。半年前的那次红蓝对抗演 习中,六连代表该团参加高射机枪打靶对 抗考核。射手刚到射击地域就乱了阵脚: 风速大了,参照系变了,判距失去了准头, 最终意外落败。 这次失利,让六连官兵直呼“没想 到”。回忆起之前的训练,大家又觉得失 败并不意外。 原来,该团高射机枪手训练,年年都在同一段地域展开,应用射击训练中人动 靶不动:射手虽然不断变换位置,但是隐显 靶的位置却始终固定。部分老士官甚至 说:

3、“打了这么多年,凭感觉都能稳稳上 靶。 ” 训练场和战场的距离有多远,六连 官兵透过比武失利找到了差距。随即,该 连一改同一场地四平八稳的训练方法, 把部队拉到陌生地域摆兵布阵,加大训 练难度,按照严于大纲的标准设置训练 场地。 经过一段时间贴近实战组织训练, 团队训练水平节节攀升,半年后迎来检 验的机会:军区随机抽考该连5个课目, 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二问:打了“翻身仗”该是 喜还是忧在军区考核中过了关,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样的结果却“有人欢喜 有人忧”。 “终于证明了我们连的实力,可以一 雪前耻,为连队正名了。”六连官兵欢 欣鼓舞。“如果仅靠知耻后勇来鼓劲, 不从根本上寻找夯实部队

4、训练基础的 对 策,部队还会陷入败仗翻身 仗 再败仗的怪圈。”该团党委心 生担忧。 有的连队“和平练兵”思想难以根 除,训练标准与实战脱节;有的连队 “两头冒尖”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比武 中争彩头,抓尖子培养下功夫多,忽视 了对弱差战士帮扶;有的连队骨干组 训能力偏弱,训练质量始终在低层次徘 徊随后调研出的一连串现实矛盾问 题,摆在了该团党委面前。 观念不新,积弊难除。该团随即 展开“如何抓好基础训练”“是什么 禁 锢 了 战 斗 力 提 升”大 讨 论。一 场“思想风暴”迅速在官兵头脑中刮起, 险不练兵、危不施训等一些不利于战 斗力提升的习惯性做法被废止。该团 又接连走出三步棋,一招一式夯实战

5、 斗力根基: 抓好训练“教头”培养。先后 组织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动作、军事 地形学等8个专业骨干集训,对“三 实”训练、步兵班夜间战斗行动等12 个训练课目进行规范,培养了一大批会 组训、懂指挥的“明白人”。 科学调控训练进度。训练展开 前,该团对各营、连训练计划进行审 核,对训练内容、时间节点合理调控, 在训练中实行逐人考评、过关升级,训 练考核不合格不得转入其他课目训练, 确保部队各项训练时间、人员、内容等 落到实处。 严格实施训练奖惩。成立训练 监察小组,伴随训练全程,加大训练督导力度,对抓基础训练不力、随意降低 训练标准、训风考风不实的单位和组训 人员进行问责。 从严治训,根基自牢。

6、近日,该团 结合战备拉动,对所属部队训练课目进 行抽考,两个成绩不过关的营连被责令 补训和限期补考,4名组训责任人受到 通报批评。三问:未来战场是否允许 出现“翻身仗”“翻身仗”带来的思想冲击波还在持 续发酵。 “未来战场允许先败后胜吗?”最近 一次团党委议训会上,团政委王斌的一 句反问,让大家陷入了沉思。 “平时考核可以打翻身仗,上了战 场失败了哪来补考的机会!反观伊拉 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几场现代化战争,没有一场是先败后胜的。未来战争首战 即决战! ”王政委的话令人警醒。 随即,从团长政委到普通一兵,该团 人人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把 每一次比武当作生死对决,每一次演练 当作实战的预

7、演,把每一仗当作最后一 仗来打,在练兵备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 伐。 他们建立模拟蓝军,加强红蓝对抗 的组织研究,探索营、连、排、班各层次对 抗训练的组织程序、导控方法等,通过不 同形式的实兵对抗训练,提高部队实战 化训练层次和质量。 该团将夜间战斗射击、炮兵打反斜 面目标、工兵真雷埋排、防化实毒侦测等 组训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课目列入训 练计划,定期组织考核,成绩张榜公布, 逼着官兵锤炼打仗硬功。如今,该团官兵 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平时多练几招,战时 就多几分胜算”。 “不怕对手,越战越勇;不怕困难,越 难越勇。 ”在训练场上,该团从不满足于 “一厢情愿”“自导自演”,主动和友邻部 队过招,在攻防

8、演练、对抗比武中检验部 队训练成效。 8月下旬,该团利用野外驻训时 机,与在同一地区驻训的某装甲团展开 对抗演练,战场侦察、工兵破障、火力 突袭,一时间硝烟弥漫、对抗激烈,各 级指挥员组织筹划、指挥控制等能力得 到全面锤炼。二五 医 院 探 索 支 援 力 量 与 建 制 力 量 融 合 保 障 新 模 式 融 合 保 障 ,强 化 战 场 救 治 链 王 忠 民郭冰本 报 特 约 记 者戴岳大漠鏖战急,卫勤救治忙。初秋,205医 院在实战化卫勤保障训练中,大胆突破传统 支援保障力量救治模式,探索支援力量与建 制力量融合保障新模式,将专业卫勤人员前 出编配到一线营连,有力提升了卫勤救治效 率。

9、问题逼出融合路一次,该院野战医疗队配属某旅,前往 陌生地域进行实战化演练。由于相互没有编 制隶属关系,分配任务时,旅救护所与野战 医疗队各司其职,由旅救护所负责前方救 治,野战医疗队在配置地域执行前接后送任 务。 冲锋号响,红蓝双方鏖战沙场。由于对 抗激烈,战斗减员数量远远超过旅救护所和 一线营连的救治能力。前方救治忙得不可开 交,后方却有劲使不上。最终,榴炮营遭敌空 中打击出现的“重伤员”,由于随营编配的卫 生员救治力量薄弱,最后大部分不幸“阵 亡”。 无独有偶,该旅高炮营配置地域遭敌火 炮打击,重伤4人。后勤指挥所立即派出前 接伤员的医疗小分队。然而,在重伤员后送 时只有2副担架,只能将接

10、回的伤员安放在 分类处置组,无法按流程及时实施救治。 演练复盘点评,“战术动作不够到位,救 治效率与实战要求差距较大”“主动组织保 障行动的意识不强,保障缺乏紧贴实战的创 新意识”等评价,让野战医疗队官兵如坐针 毡。 尴尬不止于此,一次,该院野战医疗队 配属某团在野外演练驻训。那天,驻训地域 气温高达35,医疗队医生施传岩带着两名 护士到该团巡诊,发现一名干部在卫生队帐 篷就诊时,卫生队把他误诊为中暑,给他喝 了瓶盐水。施传岩检查后判断,这名干部可 能患了热射病,应立即后送。由于抢救及时, 这名患者转危为安。融合之路在脚下这些问题让该院领导深思:一方面基层 部队配备的医疗骨干人手短缺,专业技术

11、能 力不足;另一方面野战医疗队在后方有劲使 不上。如何科学地配置卫勤资源更好地 服务打赢? 今年初,该院再次接到任务,抽组 野战医疗队配属某旅参加“联合-2015 朱日和B”实兵演习。为此,他们先后 数次与这个旅研讨联合指挥、融合编 组、配置部署、警戒防卫、任务区分 等问题,依据旅救护所和野战医疗队 各自保障特点,遵循建制相对独立、 力量能分能合、功能强强联合的原则, 进行了部分功能整合、编配资源共享、 任务职责明确,确立了建制卫勤力量 和支援卫勤力量联合协作的卫勤保障 新模式。 据该院领导介绍,这种融合保障模 式将野战医疗队的部分人员编配到部队 医院,部队医院将大部分卫勤力量编配 到机动保障

12、群和一线营连,确保每个战 斗营(连)有1名军医、2-4名卫生 员,形成强有力的阶梯救治新布局。 新模式运行后,部队救护所和野战 医疗队可以开展床位46张,帐篷7顶, 手术台4张,预计伤病员昼夜通过量 250至350人。战场救治显高效盛夏,漠北古战场硝烟阵阵。 某步兵营遭敌航空火力打击,“伤 员”陡增。危急时刻,只见加强到这个 营的该院野战医疗队2名卫勤人员迅速 展开救治,不到20分钟先后对“伤员”进行了分类、止血、包扎、固定等治 疗,在前接车辆赶到之前做好了先期救 治。 为了实现融合高效、无缝衔接的训 练效果,该院和某旅邀请全军知名卫勤 训练专家现场指导,投入70余万元补充 设备耗材,全员全装

13、驻训68天,达到战 役力量与战术力量协同融合的训练要求。 “我们与205医院野战医疗队探索 的战役卫勤与战术卫勤融合保障模式, 野战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充实到我们救护 所,让旅医院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充实到 一线营连,不仅提升了卫勤保障效率, 也提高了旅救护所的专业救治水平。” 某旅救护所领导说。 在参加“联合-2015朱日和B”实 兵演习中,面对导调组临机导调的数 十名伤员的救治与前接后送任务,战 役与战术两支卫勤力量紧密融合、协 同保障,将轻伤员交由团(营)救护 机构处置,重伤员由旅救护所前接救 治,医疗后送人员迅速展开救治动作, 仅用20分钟,就在分类场将重伤员分 类完毕。 该院领导告诉记者,两

14、种类型卫勤 力量相互融合,提升了战场救治效益。 这次实兵演习,他们的卫勤比由50:1 提高到25:1,大大提高了伤员救治率和 通过率。他们不仅完成了演习阶段伤员 的救治与前接后送任务,还及时处理了 10公里奔袭中中暑、战斗实施中严重 摔伤等多起险情,为危重伤病员的救治 赢得了“黄金时间”。联合:回响海天的轰鸣南航某直升机团深入推进联合训练新闻调查本报记者石瑞宁特约记者肖永通讯员高宏伟8月下旬,到达亚丁湾海域执行护 航任务的第一天,南航某直升机团飞 行员李林林就接令驾机紧急起飞,成 功驱离疑似海盗的小艇群。 这是该团官兵执行的第10批护 航任务,波诡云谲的亚丁湾再次成为 他们锤炼本领、展示能力的

15、舞台。 从亚丁湾护航到马航搜救,从中 俄海上联合军演到环太平洋多国联合 军演阵阵轰鸣回响海天,折射的 是该团着眼使命任务,探索提高联合 作战能力的铿锵足迹。从临时 “相亲” 到定期 “约会”“今天又有一支兄弟部队邀请我 们参加对抗演练”前不久,从某驱 逐舰支队对接训练归来的该团作训股 股长何通,第一时间带着“请柬”来到 了参谋长焦振军的办公室。很快,一份 详细的参演方案被敲定。 “这是我们今年收到的第6份请 柬。 ”何股长告诉记者,过去各单位搞 训练多是“单打独斗”“闭门修炼”,有 些部队哪怕近在咫尺,往往也是在年 度演习中才打个照面。然而近几年,该 团成为“香饽饽”,友邻部队开展实战 化对抗

16、演练,从方案制订、演练课题设 置到组织实施过程,都习惯征求他们 意见,邀请他们参加。 改变,源于观念的更新。 信息化战争打的是关键节点、靠 的是体系制胜。平时“单打独斗”,战时 很难战胜体系完备的对手。 “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关键是要实 现联合训练常态化。 ”该团主动与友邻 潜艇、舰艇、特战等部队建立训练通报 制度,定期交流,互为保障,把资源共 享、互为对手、真打实练作为提升联训 联演质量的重要途径。 夜幕下,一架架战鹰低空掠海飞 行。“注意高度、速度,可以着舰。”随着 指挥员沉着下令,该团飞行大队大队 长袁文礼驾机徐缓下降。500米、200 米、100米他瞅准时机果断降临甲 板上空,实现漂亮的三点着舰,将直升 机稳稳停在甲板上。当晚,该团组织多 架次着舰训练,次次圆满成功。 夜间着舰,是舰载直升机训练中难 度和风险较大的课目,不仅要克服复杂 气象的影响,还要与行进的舰艇进行精 准配合,对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 质有着很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