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哲理叙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4302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的哲理叙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的哲理叙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 诗 的 哲 理 叙 述罗时进邢蕊杰内容提要唐诗主情, 但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 唐代的诗人们或以空灵明净的自然意境体现生命之理, 或寓义理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启发读者, 或在宏大的历史意象中追问个体存在的本质, 创作了一大批理在趣中, 情理结合, 包含丰富哲理话语的诗歌作品。 唐人在哲理叙述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证明了诗歌中“ 理” 所存在的合理性。 从整个诗歌发展流变史来看, 它既是对魏晋时期哲理诗的革新与开拓, 也对主理的宋诗产生了重要的嫡缘性的影响。关键词唐诗哲理趣味影响罗时进,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邢蕊杰, 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唐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两种

2、最有代表性的 范型, 对于这两朝诗的不同特点, 清人邵长蘅 研堂诗稿序 曾说“ 唐人尚蕴藉, 宋人喜径露; 唐人 情与景涵, 才为法敛, 宋人无不可状之景, 无不可畅之情。 ” 缪钺先生亦云: “ 唐诗以韵胜, 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 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 而贵深折透 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 故丰腴; 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实际上“ 尚蕴藉” 、 “ 以韵胜” 与“ 喜径露” 、 “ 以意胜” 正是说明唐诗主情而宋诗主理的特点, 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唐宋诗进行体格区分时所持的普遍观点。然而正如宋诗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论理倾向, 但仍然具有鲜明的抒情言志的基本功能一样, 唐诗固然主情, 但

3、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 哲理叙 述不是唐代诗人的主要表现手段, 然而“ 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 他们或以哲人般的深沉参究思考时空迁变, 或在怀古伤今中反思存在状态, 或于江山风月的品评中感悟宇宙人生, 或借 历史演化追问个体本质, 或直接议论教诲世人,创作了哲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一代诗作, 在以 吟咏性情为主的唐诗王国里, 为“ 理” 找到了合理而又恰当的审美存在方式, 既提高了唐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 也影响了宋诗创作风格的 走向。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诗中的哲理内涵及其主要叙述方式进行探讨。山水之喻 抒发哲思以山水写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之一。 魏晋时期的诗人们为“ 体道

4、” 而主动投身山水, 从此山水诗从表现玄理的玄言诗中逐渐脱化出来, 显示出多维的美学取向。 唐代诗人们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改变了前代那种写景和议论互为游离的文学研究!“#$%& ()*“#+ (*“,$*,&-./!“#年第期江苏社会科学状况, 提高了景与理的融合度和相洽性, 以诗寓 理, 取得了艺术成功。 无论是赞颂壮美山川的高歌浩唱, 还是悠游林泉的短啸低吟, 许多闪耀着 理性之光的佳作不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也蕴涵着诗人探究宇宙人生奥蕴的智慧。以山水为审美对象, 必然包含着审美主体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特定理解, 而对自然的体 验和认知, 其基本出发点是对自我生存的关切,这是唐代山水诗的哲理

5、思考之根。 唐代山水诗中 的哲理叙述可以分为禅理型和理趣型两种。 所谓 “ 禅” , 是佛家解释“ 存在” 的一个基本范畴, 它是实与虚、 生与死、 整体和个体、 存在与虚无等一系 列关系的合一, 也是圆融各种矛盾的方法。 许多诗人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 以描绘自然景物来表 现某种生命之境, 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蕴含了禅宗意识影响下的生命哲学。 禅宗生命哲学的核心是让人回到自然本体之中, 从而达到明心见性的终 极关怀。 因此诗人们往往以平和亲近的态度关照自然, 在诗歌中多以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相得无 碍的境界, 表现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 如刘虚 阙题 : “ 道由白云尽, 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尽,

6、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 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 日, 清辉照衣裳。 ” 诗中体现了万物偕归、 互为消融的生命观和自然观。 再如张旭 山中留客 : “ 山 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 作者巧妙地将人融入自然, 自寻生命之乐, 透露出空灵化一、 原真质朴的 韵味。 把禅宗生命哲学之光投射到山水景物之中最为典型的是王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 鹿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

7、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 终南别业 )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 “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的情境中映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 在万物一视中, 我们可以透视到诗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的廓然虚明的心境, 体会到诗人生 命情感跃出世俗执迷后的自足自慰。诗人们之所以将个体生命的最高理想建立在与自然达成统一的境界之中, 是基于精神的危机能够在亲和自然、 参与自然中消解的认识。 “ 愿言投此山, 身世两相弃” ( 寻香山湛上人 ) , 物我融会之际, 便可以获得心理调节, 净化内心尘滓, 从而以平和淡泊的心态对待人生。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 “ 挂席几千里, 名山

8、都未逢。 泊舟浔 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 对作者而言, 在山水之中求解的远非日用之道, 而是自我生存价值的意 义。 回归自然意味着对世俗的否定和超越, 也就显示了自我独特的存在方式。 唐诗中这样的禅理 型山水诗, 求证人生终极意义, 倡导融入永恒的自然, 具有明显的生命终极关怀色彩。 这类诗注重悟性透入, 比较通脱圆润, 不同于宋人“ 人生到 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 和子由渑池怀旧 ) 那种以智者的深度和惊警表现出的禅理, 正 如王士祯所言“ 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 有得意忘言之妙。 ”012唐代还有许多理趣型山水诗。 所谓“

9、 理趣” ,包含了“ 理” 与“ 趣” 两重因素, 也就是将深邃抽象 的哲思和理念蕴涵于生动、 具体、 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形象之中。 诗人们在以山水体道明理的过程中, 不断将理与趣统一起来, 让哲理的奥义化为 启人思索的灵光, 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 如“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登鹳雀楼 ) , “ 会当凌绝 顶, 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等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 不仅在于十分精练地概括总结了人们某种共通的物我相遇时的人生感受, 还因为意趣隽永, 其愈高愈远的哲思引人向上, 使人振作。中晚唐的诗人往往擅长在山水赏悟中体察人生哲学, 发现其中普遍而深微的理念之美, 如 刘禹锡的 秋词 (

10、 二首之一) 、 柳宗元的 江雪 、杜牧的 山行 等。 其哲理叙述不同于禅理型山水诗瞬间直觉经验, 整体感悟, 而是注重细描和写 实, 表现了生命体悟之后的理性思考, 诗歌中注重经验哲理的色彩大大增强。 杜荀鹤的 泾溪 : “ 泾溪石险人兢惧,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 “ 石险” 和“ 平流” 形成对比, 暗藏礁石的地方常年没有事故, 但在流水平 缓之处, 却时常出现沉没, 这就自然发人思考灾祸生于懈怠之理。 李商隐的“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 黄昏” ( 乐游原 ) , 一个特写的画面, 深刻说明了时间和生命的趋向, 岁月无情, 辉煌过去便成永逝。 作者将潜存

11、于日常场景中被普遍默认的人生 之理用生动传神的诗句形象地表达出来, 使之成为难以替代的共同的哲理经验形式, 使人们在审 美享受中获得智慧的启迪。理趣型山水诗在主客体之间追求一种灵慧大目!“#的能动关系, 追求理趣与诗境的结合, 为宋人提 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宋代诗人以更多的自省意识自觉地在对山水和自我的审视中表达某种 观念与感受, 创作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理趣型山水诗, 与唐人又有所不同。 唐人往往是以平常心平和地与自然对视, 而宋人倾向于以智者的眼 光、 智者的姿态关照自然山水; 唐人是将景与理两相涵容, 作用自在, 而宋人则是往往刻意悟性 明道, 喜好标新立异。 就如何表现理趣而言, 宋

12、人不及唐人灵动、 真率; 就言理深刻与否而言, 唐人不及宋人机智、 精辟。 唐人将在诗歌中追求理趣 化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而宋人在唐人的基础上, 更加追求理趣的内在精义。从创造山水意境暗合哲理, 到在描画山水之 中追求理趣, 是从感性到理性的移位, 是由对感情世界的推重变化到对经验世界的推重。 在艺术表现上, 以山水意境体现生命哲理的山水诗, 讲 究泼墨式的挥洒写意; 追求理趣的山水诗则趋于对山水内蕴在“ 物理” 特性与人的主体精神的某 种对应的审视, 注重细描和写实, 这就形成了藉山水表现哲理的两种路径和范式。切近议论 有意明理如果说借景喻理是唐代诗人对魏晋以来的 以山水体道的继承和发

13、展, 那么直接引理入诗则是唐人对哲理叙述方式的丰富与革新。 中唐诗人另辟蹊径, 直接引理入诗, 尝试用作散文的方法 写诗。 在议论化倾向的影响之下, 中唐时期出现了一些意在言理的寓言诗和教诲诗, 表达了讽 刺、 劝诫或教育的明确目的。开拓者以韩愈为首。 他在诗歌中常常以散文笔法表达哲理, 较多议论化的语言, 被视为以文为诗的首开其端者。 “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 调张籍 ) 、 “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有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 “ 利害有常势, 取舍无定姿。 焉能使我心, 皎皎远忧疑” ( 君子法天运 ) , 皆如作文一般直接说理,以议论之语直

14、叙胸臆。 再如 从化 : “ 闲居食不 足, 从仕为难任。 两事皆害性, 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 惆怅起叹音。 弃置人间世, 古来非独今。 ” 诗歌表现了对如何立足于世的惶惑, 作者认为 “ 居闲” 和“ 从仕” 皆害性, 同时指出自我个体价值被埋没的现象自古已然, 非今日之独有。 韩愈的 诗中还经常出现大段的议论说理。 谢自然诗 : “ 人生处万类, 知识最为贤。 奈何不自信, 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 孤魂抱深冤。 来者犹可诫, 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 男女各有伦。 寒衣及饥食, 在纺织耕耘。 ” 其句式已接近散文, 议论 化成分相当浓厚, 但诗中的议论之语并非凌虚而生, 由具体

15、情景所激发, 与诗人的内在情致保持 了一致。 王启元评此诗: “ 末言人生常理, 不但议论宏伟, 其一片至诚恻怛之心, 尤是令人感悚。 ”$%&中唐时期儒学复兴, 在文化复古心理影响下以审 美眼光看待诸子散文, 是中唐以文为诗者一种特有的心理机制与诗学观念。 韩愈就曾一再表明 “ 愈之志在古道” , 而且强调“ 甚好其言辞” 。 在他看来, 诸子散文中的那些议论化的言辞与古道相系, 反映了古代先哲的精神追求, 而其体现方式 本来就是具有诗意的, 辞达则情抒, 因此理性化的议论说理与诗歌文体本义并无矛盾。新变者以刘禹锡为代表。 他也是直接引理入诗, 诗中之理随处可见。 不同于韩诗中那种直接 深沉

16、的议论, 刘禹锡采用了更为通俗化的哲理叙述方式, 其诗中的“ 理” 是诗人自得于社会人生实 践、 心之真悟的经验智慧。 在天人关系上他曾提出“ 交相胜” 的观点, 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就错综复杂的人生处世问 题而言, 他推崇豁达乐观的生存智慧, 相信“ 芳林新地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 乐天见示伤微 之 ) , 因此总是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 “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满天” ( 酬乐天咏老见示 ) 。 即使在逆境中他依然肯定自我价值, “ 孤臣本危涕, 乔木在 天涯” ( 晚岁登武陵城 ) 。 多舛的政治生涯让他历经了人世沧桑, 动荡不安的生活使他“ 每行经 旧处, 欲想似前身” , 但在忆昔思今的对比中他却不颓唐, “ 不改南山色, 其余事事新” ( 时自外郡再授郎官 ) 。 在诗人看来, 偶尔的挫折微不足道, 人生需要各种磨练。 “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