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64237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佐明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唐江中学 共 4 页 第 页 胡佐明 1DNA 分子的结构说课稿江西省南康市唐江中学 胡佐明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三章第二节DNA 分子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本着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的原则,尝试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方法,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已有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家对 DNA 分子结构的探索成果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探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以多种方式、

2、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 DNA 分子结构模型,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课堂应当给学生 2/3 的活动时间,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互动)二、教学内容分析1. 整个高中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DNA 分子的结构是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生物必修 2 的第 3 章第 2 节,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整个遗传的基础。在必修一及前几章学习的基础上,本节内容从分子水平上认识 DNA的本质。从而再具体学习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构建。同时也是

3、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和基因工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几乎是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学习好这一节显得很重要。通过科学的有效的学习,不但可以理解本节知识点,还可以为高二学生对后面各章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奠定了基础。2.本节内容分析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与原教材比较,最大的变化是:没有直接讲述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通过阅读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

4、故事,使学生不仅能自然的了解到 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南康唐江中学 共 4 页 第 页 胡佐明 2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认识 DNA 分子的结构双螺旋结构;总结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

5、中的过程; 解决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四、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2.能力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

6、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3.学法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模型构建五、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平面、立体)2.教学难点: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连接方式一定是 A 和 T 配对, G 和 C 配对及数量关系3.重、难点突破方法:本节课图片、设问的方式提出:“DNA 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DNA 在社会中的作用(中国科技管,北京大学),引出 DNA 的结构。接着以“核酸的元素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 -DNA 的结构特点 ”为线索安排内容。中间穿插了脱氧核苷酸结构、DNA 分子平面结构、立体结构,变抽象为直观。另外,教材增加了南

7、康唐江中学 共 4 页 第 页 胡佐明 3“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学生实验,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性和亲子代 DNA 分子在遗传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小资料中还介绍了发现 DNA 结构所使用的 X 射线衍射法,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 DNA 的化学组成的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讨论总结 DNA 的组成单位及组成成分。在 DNA 双螺旋结构特点的教学中,可应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阅读、讨论解释 DNA 双螺旋的 3 个主要特点。然后让学生展示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加深学生对 DNA

8、 双螺旋结构特点的理解。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手段)针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多媒体,以及几位科学家对 DNA 分子结构的探索经验和成果的介绍,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七、教学设计思路及流程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科技管、北大 DNA 雕塑。“9.11“事件以及“5.1

9、2”地震从这事例上可以看出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有关 DNA 结构的知识知识回顾 向学生提问,进行回顾以前学习的有关 DNA 的化学组成知识承转过渡 从蛋白质入手,让学生叙述蛋白质的的组成和空间结构,转入脱氧核苷酸如何组成 DNA 长链的呢?阅读和分析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两位科学家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总结科学的方法、思想和精神读图分析 多媒体展示 DNA 的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思考与讨论DNA 检测的方法及依据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 DNA 的化学组成,DNA 的结构和 DNA 的结构特点师生讨论 参照制作的 DNA 模型,思考和讨论 DNA 分子结构的主

10、要特点课下动手制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亲手制作 DNA 模型师生小结 多媒体展示总结归纳 DNA 分子的主要特点南康唐江中学 共 4 页 第 页 胡佐明 4八、教学课时: 1 课时九、课前准备 1课件:DNA 分子的结构的相关课件。2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制作 DNA 分子结构的材料。十、教学反思(一)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教学理念符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简

11、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通过图片展示和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三)三维目标本节课通过探究性学习和构建模型的学习方法,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掌握了 DNA 的构建方法,理解了 DNA 的结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的探究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和模型构建法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五)教学实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掌握了 DNA 分子结构的构建方法,理解了 DNA 分子结构的特点,达到了预期效果,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有序进行,学生们思考积极,主动性高,都能动手制作 DNA 分子结构的模型。在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南康唐江中学 共 4 页 第 页 胡佐明 5况,各小组不同,由于班额较大,有时不易顾及,学生易开小差.设计习题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题目的层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