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463908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02 研究报告-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IPRCC 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 周周 梁梁 王小林王小林 一、一、引言引言 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1901 年在其著作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中, 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所需要的货币预算,对英国约克市的贫困线进行了估计,一家六口人,一周最低的食品预算为 15 先令;加上一定的住房、衣着、燃料和其他杂物, 他测算出一个六口之家一周 26先令的贫困线。按照这个贫困线,当时约克市的贫困发生率约为 10%。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城市贫困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并提出了贫困线的测定方法(王小林,2012) 。

2、100 多年来,人类社会主要以收入来测量贫困。经济学家强调收入对于满足人们基本需要,从而实现减贫的重要性。最近 20 年,人们对贫困认识的视角不断进行拓展,以期找到致贫的真实原因以及反贫困的适宜政策。特别是自阿玛蒂亚 森的理论拓展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人们意识到贫困问题不能单纯以收入和消费为核心的绝对贫困标准衡量,而需要多维的视角,从基本社会服务、营养、水源、卫生、教育和信息等多方面,对其贫困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Minujin and Delamonica,2005;Roelen and Gassmann, 2008) 。同样,城市居民的贫困也应当从多维视角加以考察。 一般而言,城市化被视为

3、一个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带动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减少贫困。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不少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贫困的城市化或者贫困的转移。同时,城市贫民窟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的城市化, 事实上涉及到贫困人口的就业、 教育、健康、环境、居住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在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时,需要从多维视角制定相应的政策。 中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战略目标。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 50%,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大量人口从农村移入城市,贫困群体分化为三

4、大群体:城镇居民的贫困人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出现的新的城市贫困人群,留守在农村的贫困人群。传统的户籍划分的城乡二元方法对城市贫困的分析,以及以收入来测量贫困的方法,都不足以为应对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贫困提供充分的政策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从多维视角对中国城市贫困进行分析,以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构建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依据。 二、二、 理论框架与方法理论框架与方法 (一)(一)理论框架理论框架 本文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多维贫困中国城市居民多维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阿玛蒂亚 森自 1979 年提出并发展2 IPRCC 的能力方法(Capability Approach)1。

5、 森等人摈弃了传统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中的“收入”、“消费支出”或“效用”等概念,转而以个人“能力”或“可行能力”作为落脚点测度人类的福祉和社会发展水平。可行能力是“人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能力”(萨比娜 阿尔基尔等,2010) 。能力方法被认为是一个用以评估和衡量个人福祉水平和社会制度安排的规范框架(Robeyns,2003) 。其核心理念是,一个社会应当努力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即人们对他所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或状态,具有能够实现的自由。该方法随后被引入贫困问题分析中,森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认为贫困的原因是能力的匮乏。 (二)(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在具体实践时,Alkire

6、 和 Foster 提出了构建多维贫困指数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即Alkire-Foster(AF)多维贫困指数构建方法2。这是各种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中比较成熟,应用广泛,且分解灵活的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10 年以来,每年公布利用该方法测算的 100 多个国家的多维贫困指数(MPI) 。 多维贫困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贫困的维度,例如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其次1也被翻译为“可行能力视角”(萨比娜阿尔基尔等著,刘民权、韩华为译, 2010) 2 关于 AF 方法,参见 Alkire, S., Foster, J.E.(2007), Coun

7、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7;Alkire, S., Foster, J.E.(2009),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32;王小林、Alkire(2009):“中国多维贫困 测量:估计和政策

8、含义”,中国农村经济,第 12 期。 确定每个维度包括的指标;第三,设定单一指标或维度的剥夺阀值(cut-off) ,例如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完成 5 年教育刚视为教育贫困;第四,确定多维贫困阀值,例如,在 5 个维度中,如果有任意 3 个维度同时受到剥夺,则视为多维贫困。 第五, 计算多维贫困发生率 (H) 、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 ,经过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对多维贫困发生率(H)调整之后,可以得到多维贫困指数(M0) 。第六,进行检验。 维度的选择在多维贫困分析中十分重要。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业是产生经济收入和维持体面生活最为重要的维度。教育和健康是形成人力资源的重要社会服务维度。居

9、住和环境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分析的五个维度分别体现城市居民在五个方面的可行能力情况:就业、教育、健康、教育、居住和环境(表 1) 。 表表 1 维度和指标的设定维度和指标的设定 维度维度 指标指标 1.就业 就业 2.教育 教育 3.健康 饮用水 卫生设施 医疗保险 4.居住 住房面积 耐用消费品 5.环境 照明能源 炊事能源 环境卫生 第一,就业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在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剥夺情况。劳动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10 IPRCC 8. Roelen K. and Gassman F.(2008), Measuring Child Poverty and Well-Being:

10、a Literature Review,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Maastricht Graduate School of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WP001. 9. Robeyns I. (2003),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Gender Inequality: Selecting Relevant Capabilities, Feminist Economics, 9(2/3):61-92. 10. WHO, Unicef (2013), Progress on San

11、itation and Drinking Water 2013 update. 11. WHO, UNDP (2009), The Energy Access Situ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Focusing on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ub-Saharan Africa. 3 IPRCC 力和义务。适龄人口的失业是对这一权力的严重剥夺。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问卷中, “就业”涵盖了 12 种职业和 7 种主要就业类型3。 农村居民被默认不存在失业问题, 但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失业

12、即意味着失去了收入的来源。就业与否通常与家庭贫困现象直接关联,是测量城市多维贫困的重要维度。 第二,教育维度考察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情况。对于学龄儿童(6-15 岁)而言,接受教育是其基本权利,因此辍学与否是认定对其可行能力是否被剥夺的标准。对于 15 岁以上的非学龄人,本文以小学文化程度为标准判断是否存在学习方面可行能力的剥夺。根据 1993 年国务院修正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列 ,企3 调查问卷的问题为“你在此工作的职位是何种类型”,包括的选项有:1.有雇工的个体经营者;2.无 雇工的个体经营者(包括农民);为他人或单位工作 的长期工;4.为他人或单位工作(合同工);5.临时 工;6.领取工资的

13、家庭工人;7无报酬的家庭帮工;8. 其他;9.不知道 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个人脱盲的标准是:识二千个汉字,并且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相比农民的脱盲标准略高。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是“非文盲人数,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 在城镇达到 98以上”;“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应当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综合考虑以上标准和实际可操作性,本文以 5 年教育作为衡量 15 岁以上受访人员教育维度剥夺情况的标准。 第三,健康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对清洁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情况,以及在获得医疗保障方面的可行能力。 表表 2 指标及权重的设定指标及权重的设定 维度维度 指标指标

14、 指标设置指标设置 权重权重 1.就业 就业 排除下列情况:18 岁以下、女性 55 岁以上、男性 60 岁以上未工作者、退休人员和学生的失业者取值 1 1/5 2.教育 教育 6-15 岁儿童目前失学,取值 1 15 岁以上者不在念书者未完成 5 年教育(视作未完成小学阶段教育),取值 1 1/5 3.健康 饮用水 家庭采用 “其他”方式获得饮用水,或水源为“敞开井水”,则取值 1 1/15 卫生设施 家庭采用“室内冲水”的厕所之外的情况,取值 1 1/15 医疗保险 没有医疗保险,取值 1 1/15 4.居住 住房面积 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 13 平方米以下(含),取值 1 1/10 耐用消

15、费品 家中没有彩电、洗衣机、冰箱、电脑、电话、手机、VCD、DVD或者卫星天线中的任何一种资产,取值 1 1/10 5.环境 照明能源 所在家庭使用煤油灯、油灯、蜡烛等照明,取值 1 1/15 炊事能源 所在家庭使用煤、煤油、木柴火柴草、木炭等炊事能源,取值 1 1/15 环境卫生 所在家庭居室附近有粪便,取值 1 1/15 4 IPRCC 获得改善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是衡量城市居住水平的标准之一4, 同时也是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指标。拥有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联合国相关文献对“改善的水资源获取和清洁设施”虽然有相关标准,但实施和衡量比较模糊。本文依据通用的标准,同时适当作

16、严格要求,设置了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剥夺标准,详见表 2。 医疗保险是体现居民健康保障维度的重要指标。1998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此后通过不断的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其它类型的保险,如商业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通过“医疗保险”指标,可以反映城市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剥夺情况。 第四,居住条件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在居住方面的基本权利。鉴于城市居民的居住特点,本文舍弃了在国际多维贫困指数中衡量房屋质量的指标,转而考虑人均居住面积。过于拥挤或者狭小的住房条件该指标的缺失。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 30 平方米以上,但目前住房困难家庭数量仍然比较大(李克强,2011) 。全国各地对住房困难家庭的标准不一。例如作为保底类型的廉租房,其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4 实际的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城市人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