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3895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1 0 4 1 1 1 3学柱犏号:笪塑L学号:艘盟9 上图书分类号密缎一福建师范大学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T h eS t u d y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S e l f - r e g u l a t e dL e a r n i n go f E E i nM i d d l eS c h o o l sS t u d e n t sa n dI t sN e wT y p e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T

2、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林俊学科专业方向:芷亘塑直到蕉堂研究方向:芏燕生直塑造指导教师:攫量墼塾援睦住丝副煎霆申请学位级别:直笠堂墼塾垃垄盟丝进耍堂建论文提交日期论文评阅人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日期2 0 0 6 年1 0 月幽旦L 生L 旦生j L a擅蓝直堪唑芏一旦一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文摘要为了考察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新型师生关系与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运用了文献法、逻辑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1 0 0 0 多名中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及

3、其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在性别与年级上存在交互作用( F = 3 7 9 0 ,p - - j 环境的能力存在预测作用第一部分问题提出和研究思路1 选题依据自主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国内外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关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 格拉底就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习中的首要地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协助 学生学习。在我国关于自主学习论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例如,先秦的孟子认为一个 人要获得高深的造诣,必须靠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经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学的知识 才能牢固地掌握。至J J T 2 0 世纪,由于西方的实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兴起,自主

4、学习的实验研究受N T 学者们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检验和推行了有利于学生自主 学习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出现了操 作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学派、建构主义学派、现象学学派、 言语自我指导学派的自主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对自主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的策略、自 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进行了探讨,这标志着自主学习的研究进入了 系统研究阶段。特别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项 重要的学习能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空前关注,他们都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和培养自主 学习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1

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 0 0 1 年6 月我国教育 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反复阐述了学生自主学习 的重要性以及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是当前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

6、部分,不例外也 将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2 0 0 1 年7 月教育部又颁 发了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强调:要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 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口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的 课程改革更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明确提出“要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 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脚”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要关注个 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川”但是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 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实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 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

7、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弥补个体 差异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研究体育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重 要课题。学生体质一直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建国以来增强学生体质也一直被列为学校体育 的重要目标。但是据2 0 0 0 年全国学生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除了身高体重比以往略增长以外,所有的指标都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体能素质下 降、肺活量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近视眼率居高不下、口腔保健水平低。虽然学生体 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体质的下降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体育的 责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

8、模式不能不说是 一个重要的原因。传授式教学模式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自 觉性。“传授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体育自主 学习的能力,就不会自我激发体育锻炼动机、无法自订体育锻炼计划,学生科学锻炼身 体的习惯就难以养成,仅靠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就难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正如毛振明先生的分析:“如果一个班的学生为4 0 人的话,那每个学生在一节体育课中的身体练 习时间超不过1 1 分钟,一星期体育课的身体练习时间为2 2 分钟! 一年算下来也大约只有 1 0 小时左右的身体练习时间。m ”试想一年l O t J , 时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吗?

9、 因 此,研究体育自主学习,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校门后所采取的主要的体育学习方式,如果没有体育自主 学习能力,那么个体终身体育将受到很大的限制。2 0 0 2 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未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占了6 5 ,非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6 6 1 , ”1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兴趣,而不懂锻炼方法是另一大客观原因。由此不难 发现,体育锻炼动机的自我激发、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对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比例有 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虽然体育锻炼动机的自我激发、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不能单靠 学校体育来培养,但是学校体育应担负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

10、兴趣和独立从事体育锻炼能 力的责任,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科学 地从事身体锻炼,从而获得终身的效益因此,要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使学 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关键。可见,研究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对实现终身体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几千年来“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师生关系对教育的不良影响,2 0 0 1 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明确指出:建立新型的师 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 任务。”就当前而言,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

11、为主,师生关 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育大厦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 的成败,自然影响着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新世纪体育教学中民主、 平等、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与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对培养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 文献综述 2 1 自主学习理论研究2 。1 1 自主学习的内涵 当前,研究者在自主学习的界定上存在分歧,国内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如自我调节学( s e l f - r e g u l a t e dl e a r n i n g ) 、主动学习( a c t i v el e a r n i n

12、g ) 、自我指导( s e l f - i n s t r u c t i o n ) 、自我定向的学习( s e l f - d i r e c t e dl e a r n i n g ) 、自我监控的学 - - J ( s e l f - m o n i t o r e dl e a r n i n g ) 等。对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主要取决于其所属的理论体系。 Z i m m e r m a n 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的界定是:当学生在元认知、情感、 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我调节的。在元认知方面,学生 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

13、、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情感方面,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在行为方面,学生能够选择、组织、 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 自我导向理论的研究者k n o w l e s 把自主学习界定为:是个体主动地、借助或不借助 他人的帮助来判断自身学习需要、制订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人力及物力资源、选择及实施适宜的学习策略、以及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虽然这一定义在自我导向研究领域 内被广泛引用,但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并未一致认可。学术界关于自我 导向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过程观点”,即如K n o w l e 界定的一样,认为自我导向 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另一则持“个性

14、观点”,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学习者个体所应具 备的一种品质和个性也有学者在综合了双方的观点后,提出自我导向学习同时涉及两 个有区别却又密切相关的维度,作为过程维度意味着学习者对学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及2评价承担主要责任的学习过程,教学机构及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作为个性的维度则集中在学习者意愿或选择承担学习的责任。 我国学者宠维国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从横向和纵向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 从横向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

15、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看, 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 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 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从以上的概念界定,我们不难看出自主学习的本质:即都反映出了自主学习中个体 不受入支配、自行决定、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实质。从概念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国 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过程、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既需要内在的必要条件,也需要外部的支持条件; 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是学

16、生与外部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个体在不同的 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特征。因此,本研究在分析、综合、吸收已 有自主学习定义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把自主学习看作一种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同时为了保证概念的严密性,将辞海中“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这一对能力的界 定作为依据引申至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能力界定为:学习者运用元认知和社会、物质 环境,进行自觉、能动学习的本领。也就是说,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 式外,还蕴涵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自我效能感等意识特征。2 1 2 自主学习理论当前,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活跃的,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里。 各种自主学习理论学派既具有自己鲜明的理论特色,也有共通点,都对自主学习做出了 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各理论学派的立场和观点存在一些差异,要 想把他们整合成一种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困难的。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学生体育自主学 习的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