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专业介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3883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5 大小:60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专业介绍(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本科专业介绍本科专业介绍( ( 20142014 ) )文学院文学院本科专业有:人文科学试验班、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人文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始于 1993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系全国首创。本试验班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试验班采用办班十多年来探索出的人文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的专业界限,实行整合性的人

2、文科学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致力于“精读原著,注重基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史论结合,中外贯通;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哈佛文学经典)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外事机构、新闻、出版及大型事业、企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1 1、汉语言文学专

3、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是武汉大学创建最早的专业之一,历史辉煌,积淀厚重,学风优良,实力雄厚。专业口径宽,应用性强,适应面广,培养层次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厚实的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能阅读古今文化典籍,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语言学、汉语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写作等。毕业生可在高等

4、院校、 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新闻文化部门从事编辑出版、新闻业务及管理工作; 在党政部门和事业部门从事宣传、 秘书和管理工作; 在企业从事公关、文秘和广告策划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从 2013 年起,文学院实行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 ,即第一学年按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授课,第二学年分流为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继续学习。2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对外汉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对外汉语专业)本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专业。以双语、双文化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好,汉语基础

5、牢,外语水平高,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有较全面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的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师,以及能从事相关的涉外工作的具有复合型知识架构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可在国内从事留学生教育或其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赴国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教育学、现代心理学、汉语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英语、第二外语等。毕业

6、生可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党政部门和事业部门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涉外部门从事外事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从 2013 年起,文学院实行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 ,即第一学年按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授课,第二学年分流为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继续学习。历史学院历史学院历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 年入选国家级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国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两门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

7、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及“985 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3 个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3 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的院系之一。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学风严谨、重点突出、各有专攻又紧密合作的高水平教学与研究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57 人,其中教授 32 人,副教授

8、 16 人,博士生导师30 人,91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讲学、访问的经历。近十年来, 学院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 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 、 “四性” (系统性、科学性、思辨性与交融性)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新理念,在国内首创“世界史试验班” ,强化外语的学习;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注重基础的训练与原典的研读, 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推出 “本科生学术导师制与学年论文制” 、 “校外专家讲座制度” 、 “本科生科研基金制” 、 “历史文化节” 、 “学长制”等人才培养新举措,构建了一套

9、科学合理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 综合素质高, 能力强,大多到国内外名校读研深造,也有一部分直接就业,受到相关用人单位好评。本科专业有: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试验班、考古学。目前均按历史学基地班专业大类招生。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基地班作为国家首批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本基地班以“三创”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为理念,旨在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学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质量、少而精并具国际眼光的历史学专门人才,以及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多方面需要。要

10、求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中外历史基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备“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文献、基本技能) 、 “四性” (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思辨性、交融性)及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典籍导读、古代汉语、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经济史、 中国社会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世界主要宗教以及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特色课程有:出土文献与民间文献通论、中国史专题 seminar 等。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

11、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在文化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和文秘等相关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 50%) 。世界历史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本试验班于 2000 年在国内首创,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重要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既能从事世界史专业教学与研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面需要的高级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精通外国语言,其中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证书考试,法语达到借助字典

12、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掌握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世界历史和外国问题研究的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有: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西方史学史、西方历史典籍导读、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史、英国史、德国史、法国史、 日本史等。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外事、文秘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 50%) 。考古学专业考古学专业本专业高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

1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人才,以满足社会不同领域对高素质的考古专业人才需求,完成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的培养任务。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运用的知识,能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及相关研究。具备较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言,以及历史文献及史学方法、成果解决考古与文物研究方面的问题。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基础、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考古学史、博物馆学概论、文化人类学、中国通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及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

14、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各级考古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物管理部门、海关、新闻出版机构从事与文物考古、文物鉴定和管理相关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 50%) 。联系电话:02768754751、68752695传真:02768754407电子邮箱:哲学学院哲学学院本科专业有:哲学基地班、心理学。哲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哲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所在学科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15、国哲学、 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的理论与历史知识,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国内外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握分析解决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公司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

16、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 50%) 。现代哲学国际班现代哲学国际班本专业参考欧美大学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知识、有思想、善写作、有创造性,能在未来国际学术论坛上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直接与世界哲学界对话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哲学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国内学生和国际留学生,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案。强调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外语的技能,融会贯通中外哲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大部分西方哲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部分课程聘请外国专家全英语教学。还聘请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欧美等著名学者前来做短期讲学。主要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精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心理学流派、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古代汉语、先秦儒家( 论语 、 孟子 ) 、道家通论( 老子 、庄子 ) 、前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研究、 圣经与中世纪哲学、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