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儿歌和故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2176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儿歌和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儿歌和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儿歌和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儿歌和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儿歌和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儿歌和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儿歌和故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儿歌和故事学习儿歌和故事儿歌和故事对儿童学习语言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儿歌,可以培养孩子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能丰富词汇。儿歌的选择要根据听障儿童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来决定。低水平或小龄孩子可以学习句子短小、抽象概念少,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的儿歌。例如“哗啦啦,下雨了。打雨伞,跑回家。”“小花猫,跑跑跑;小白兔,跳跳跳;跑跑跳跳身体好。”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儿歌的句子长度和语言内容上提高难度。如“圆圆的大饼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这个儿歌中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帮助孩子认识并思考事物的来源。儿歌中出现了问话的形式,有一问

2、一答的呼应。但这种问答没有角色变化,难度比较低。儿歌中的词语以形容词、名词、动词为主,较易于理解。进一步,可以选择在抽象思维方面要求更高的儿歌内容,词汇应更加丰富,儿歌形式可以向散文过度。如“是谁,敲着窗户沙沙响?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轻轻飞下来, 告诉你: 冬天来到了。 ”这首儿歌虽然字数不多,但有分角色的一问一答,代表两个人的对话。儿歌中使用了人称代词“你”和“我”;有“从来”的较抽象的句型。而且这首儿歌不象前面简单的儿歌那样每句话的字数相同, 而是采用了类似散文诗的表达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尽量要求他有语气地朗诵,体会儿歌意境的优美。下面再以“秋天”的儿歌举例说明:初级:秋天到

3、,天气凉。菊花开,树叶黄。中级: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象蝴蝶。高级:秋天到了,树叶从树枝上纷纷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蚂蚁爬过来,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在沟里,小虫子爬过来,把它当作被子;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船;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让我们快到南方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级儿歌内容简短、具体;中级加入了“往、象”等抽象词语,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等思维能力。高级水平儿歌的语言难度有明显提高,加入了“纷纷、把当作”等词语,出现了拟人化描述,对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了。在中级水平,只要求形象上相似的联想,如:树叶飘下来的样子象蝴蝶。而到

4、高级阶段,“把当作”已突破了外形的相似,如“树叶”和“被子、信”等物品并不象,需要孩子发掘内在联想,并初步建立物体之间大小对比关系的概念。树叶对小虫子来说,可以当作被子,但对熊猫、大象和人就不行。绕口令也是一种很好的儿歌形式。通过学习绕口令,可以让听障儿童逐渐感受一些发音相似的词语差异,以后注意细致地区分。绕口令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发音情况而定。 训练者所选择绕口令的词语内容不能都是他发音困难的,否则会让他有畏难情绪,不敢开口。但是又要有针对性, 能专门纠正他某一、 两个不正确或易混淆的发音。在刚开始学习绕口令时,要选择难度较低的。例1: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洞中一

5、只鼠。让我数一数,虎鹿猪兔鼠。例2: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以后逐渐提高难度。例3: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没碰破黑猫的白鼻子。故事和看图讲述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有条理地叙述事物,加强思维、分析、概括和连贯表达的能力。对小年龄听障儿童就应该开始讲故事,初期的故事要简短,或者可以自己编。最早的故事也许只有一个人物在做不同的事。画面要尽量简洁,不要有太多事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主题内容突出,颜色鲜艳,形象逼真。很多针对小龄儿童的

6、故事中有很多重复的语句,这对听障儿童是很有益的。当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以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把重复的部分留给孩子来说。 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拔呀拔呀拔不动”在故事中反复出现, 孩子往往会对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发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模仿。在讲故事时要注重表情和语气。例如在说道“拔呀拔呀”时,要做出非常使劲样子;而说道“拔不动”时,要做出沮丧的表情。对水平较好的孩子,要结合故事内容多对他们提问。例如“老爷爷在干什么?爷爷叫谁来了?小狗拉着谁?谁在奶奶后面?最后几个人把萝卜拔出来了?”在选择一些适宜的故事进行教学时,并不需要遵照书上的文字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语言水平加以调整

7、。并且在讲故事的同时,还应培养他看图讲述的能力。 听障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基本是被动地学习语言,不需要考虑故事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也不需要自己去组织语言表达。训练者应在适当的时候把讲故事的机会留给孩子,改变你讲他听的模式,而让孩子先试着讲出图上的内容。开始时,可以你讲大部分,把比较简单的留给他讲;之后可以把更多的内容留给他,直到让他完整讲述一个故事或一幅图画。在让孩子自己讲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他组织语言和完整表述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对其逻辑推理、总结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加以锻炼。在让孩子看图讲述的初期,其语言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或句子不完整的现象,甚至可能对情节的讲述完全不对,这时,

8、训练人员可以把正确的语句表述一遍,作为示范和引导,但不要打击其自信心。 初期的看图讲述要选择人物少、 情节简单、 色彩鲜明的小故事,每幅图只要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对于语言水平比较好的孩子,可以用图画让孩子自编故事,例如:在一张纸上画一棵苹果树,一个女孩儿拿着一个篮子和一只猴子站在树下。训练者一边画一边和孩子对话,最后让他根据这幅图画编一个故事,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自编故事的内容是任意的,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但事物之间的联系应该合理。训练人员还可以把一些故事的图片打乱顺序,让孩子排序并讲出故事内容。 开始, 可以选择他讲过的故事, 以后改为没有讲过的内容。这也是对听障儿童逻辑顺序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