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1838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4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词虚词辨析 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 一、复习指津 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 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 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当然,还应该 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 句的方式进行积累。 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 解记忆词汇。 二、实词辨析题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

2、语体色彩。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 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结构分析比较法 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 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 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想象”是联合式合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 体形象;“联

3、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 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 (2)句中对照替换法 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 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 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 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 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 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

4、“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 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交换”着重于“互换”, 即双方互相给予某种东西;而“交流”则着重于“对流”,即双方经常地互相流通或给予由此可知, 上例中的二词不能互换。 (3)运用反义词推究法 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 敌人的退却是虚假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它们真正的企图。 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虚伪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虚假”与“虚伪”的细微差别,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 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 节、因素、

5、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 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 言行表现。 应试思路: 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 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吻合。 该词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 词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此外,要多侧面多角度地仔细辨别,全面考虑,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凭想当然 办事。要善于通过上述五点来选择突破口,灵活运用平时解题时积累的各种方法,准确、快速解题。 三、代词误用 1指代不清 下面的例句中使用代词而未出现前

6、词。造成了指代内容不清楚。 (1) 洞庭湖气势磅礴。时而浊浪排空、时而皓月千里,那里有著名的岳阳搂,为湖光山色增加了 光彩。 (2)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虽然只是表现了他们当中的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3)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 (1)中“那里”指代不明,因为岳阳楼显然不能建在洞庭湖上。“那里”应改为“湖边”。(2) 中“他们”没有前词,指代不明,应改为“编辑们”。(3)中“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改为“七色光”。 2关系不明 下面例句中代词和前词的关系都不清楚。 (1)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2)农民们富了,

7、想出去旅游,这是极其自然的事,不必把那同什么浪费金钱、不知发展生产联系在 一起。 (3)校长及时找宋霞谈心,指出她打退堂鼓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有利条件,鼓励他克服一切困难,按时 完成任务。 (1)中的“它”指代内容不明,前词不清楚。(2)中同一前词的后边出现了“这”和“那”两个不同的 代词,应都用“这”。(3)中同一前词后边分用“她”、“他”,性别不一致,应都用“她”。 (4)如果我们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严肃认真地去帮助它。反而毫无原则地掩盖它,对先进单位 就有害无益了。 (5)政协委员们希望改革医疗制度,他们认为目前有些医务人员素质较低,应当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医 疗水平和道德水平,完善管理机制

8、,纠正滥收费的现象。 在一段话里,同一个代词,它所指代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词是同一的,不能暗中转换指 代内容。(4)中前一个“它”指先进单位,后一个“它”指缺点,应把后一个“它”改为“缺点”。 (5)中前一个“他们”指政协委员,后一个 “他们”指医务人员,应该把第二个“他们”改为“医务人员”。 3选用不当 写作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意的要求选用恰当的代词。 (1)在第三节中诗人告诉我们,当时造成农民生活痛苦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真 正敌人。 (2)大妈心里一酸,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你委屈透了,你的委屈向谁说呢? (3)弟弟来信说:“他在部队里很好,同志们都很关心他。” (

9、4)四十多年前,刘胡兰壮烈牺牲了、这时她才十五岁。 (5)新盖的实验大楼,我还没有去过,下星期我要到这里去。 (1)中的“这”应改为“它”,指帝国主义。(2)中的两个“你”都应改为“她”,指大妈。(3)中的 两个“他”都应改为“我”,因为是直接引用信中的话。(4)中讲的是四十多年前,应把近指代词“这” 改为远指代词“那”。(5)中的。这里”应改为“那里”。 4人称涵盖要得当 “我们”和“咱们”都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但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 人双方,“我们”既可以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又可单指说话人一方,要依上下文而定。 (1)要是你以后能出去的话,千万想法把那个东西交给咱们

10、的人。 (2)近台没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 (3)四嫂,别小看我们俩,坐在一块我们就讨论问题。 (4)上星期,咱们学校的足球队到你们学校去比赛,你们输了一个球。 (1)中的“咱们”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而且体现出革命同志间的亲密关系。(2)中的“我们”指船 上的小朋友,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3)中的“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四嫂”。而(4)中的“咱们”不 包括听话人,应改为“我们”。“自己”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称代词,它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专指句 子里所说的某个人,二是泛指任何人,三是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有强调的作用。 例如: (5)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

11、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6)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7)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我”来用。 (8)由于我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同学们把自己评为三好学生。 (9)我只是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做了一些事,党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 (8)(9)中的“自己”都应改为“我”。 虚词的种类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 “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12、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副词 一、概念。 副词,起限制、修饰动词惑形容词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二、副词的分类。 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 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2、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 单 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 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 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

13、、时时 4、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5、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 勿、是否、不必、不曾 6、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7、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 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三、副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两个: 1、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如我们可以说“很珍惜、很珍贵”,不能说“很珍珠”, 因为“珍惜”是动词,“珍贵”是形容词,“珍珠”是名词。 2、一般只

14、能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如“(好得)很、(美)极(了)、(高兴)万分”。因此可以说, 副词具有纯状语性。 介词 一、概念。 介词,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 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二、介词语法特征 1、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有些介词有几种形式,如“为”“为了”“为 着”“沿”“沿着”“朝 ”“朝着”“向”“向着”“随”“随着”,这些介词中的“着”“了” 不表任何语法意义,用不用“了”“着”,意义、用法基本相同,所以这里的“了”“着”不是动态 助词,而是介词本身构成部分。 2、不能重迭。 3

15、、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比如, 我们不能说“他对于”“小明把”“张宏从” 。但是,如果问“你在家里学习吗?”可以回答“在” 又如“你跟他一起走吗?”可以回答“跟”。但是部分介词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比如“这本书是 从图书馆借的吗?”就不能回答“从”。 4、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老师对我们的学习非常关心。 学生对老师很尊敬。 他生于 1992 年。 他想把“友谊”两个字绣在红布上。” 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 这些沿街的小摊买各种小吃。 四、介词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的“在、自、自从、到、当、于、往、朝、顺着、沿着”等; 2、表示状态方式的“按照、依照、以”等; 3、表示对象或范围的“把、对、对于、向、同、跟、给、关于”等; 4、表示排除的“除、除了”; 5、表示被动的“被、叫、让、给”; 6、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等。 连词 一、概念。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 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 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如 “厂长和经理” 。 “和”表示并列关系;“厂长或经理”,“或”表示选择关系。又如:“不但勤奋,而且十分精明”, “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虽然勤奋,但是不怎么精明”,“虽然但是”表示 先让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