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1326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与公安“三袁”文学思想比较研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工扣莎密级:单位代码:1 0 4 2 2学号:a 峨l 西0 菇办孑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L z 庆胪黟穆矽占公凄张“ 友字履很 砂敕研,衫作者学院专业姓名名称名称 指导教师疲藿篮越合作导师珈f 乒年4 月汐I S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

2、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师签名:槛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1A b s t r a c t 2绪言4第一章文心雕龙在明代的传播。6一、文心雕龙在明代以前的传播6二、文心雕龙在明清之际的传播8第二章晚明公安派“三袁”文学理论的形成1 l一、时代背景1 l( 一) 经济与政治背景1 l( 二) 对公安“三袁”的影响1 3二、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1 6( 一) 从台阁体到“三袁

3、”的复古与反复古之路1 7( 二) 情本观影响下的通俗文学的创作之路l8三、文学理论形成的基础2 0第三章 与中国文化的负气适变篇中论及刘勰的“通变“ 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深远影响时,曾涉及到了其对公安派理论的影响。这对于本篇论文有很大的启发。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文心雕龙和公安派文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这应该是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5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心雕龙在明代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莒县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他的文心雕龙不仅在当时得到了沈约的认可,还在以后的岁月更迭、朝代更替中得到了广泛地流传,而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也终于发展成了一门显赫的“龙学。正

4、如罗宗强先生所说:“他的文学思想,并不是他所处时代的文学思想主潮的鲜明代表,但是他的理论的生命力比他同时的任何一位文学思想家的理论的生命力都更为长久。他的文学思想,并没有左右当时,甚至他之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想的发展,但是它在我国的整个思想史上却占有独特的、他人难以更替的地位。“ 这里的“他”当然是刘勰,这正是文心雕龙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一、文心雕龙在明代以前的传播文心雕龙自问世以来,一如刘勰的命运,几经起伏而褒贬不一。梁书刘勰传中说:“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沉诸几案。”

5、圆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和权贵,故刘勰负书于沈约,希望得到沈约的青睐,使自己多年的心血不会付诸东流,并且希望这部书能够成为自己崭新命运的敲门砖。很幸运的是,沈约成为了刘勰的知音。他的赞赏不仅使文心雕龙开始受人关注,而且刘勰也从此踏上了仕途。由于当时书籍的流传方式限制,还有刘勰折中的态度等多种因素,文心雕龙在当时的影响是有限的,他的思想也并未被当时的文坛主流所接受。他批判文坛绮靡的文风,为文坛树立标准的良好初衷自然也未能实现。但是文心雕龙还是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影响,为文学的独立与探索拓宽了命题。至隋唐时期,南北文学开始融合,诗人所依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于是笔下的意象和情感也与往同不

6、同。无论是对前朝的灭亡,还是齐梁文学的绮靡,隋唐都做了深刻地反思。于是文心雕龙中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关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思想史,中华书局,2 0 0 6 年版,第1 8 3 页。 【唐】姚思廉:梁书刘勰传,中华书局,1 9 7 3 年版,第7 1 2 页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文学技巧的探讨等都引起了唐人的重视,比如刘勰对南北文学客观评价的立场、提倡“征圣、“宗经“ 和反对绮靡的观点等。尤其是刘勰的“风骨“ 论,无论是在古诗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还是在书画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风骨”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审美用语和诗歌审美批评的主要标准之一。唐朝受文心雕龙影响最大的专著莫过于刘知几的史

7、通。文心雕龙史传中的见解得到了当时许多史学家的注意,刘知几就是其中的一位。文心雕龙研究史认为,文心雕龙对史通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叙述体例及方式、“宗经思想“ 的启迪,还有古代文化史。受文心雕龙影响最大的思潮运动是韩、柳的古文运动,“中唐韩、柳倡导古文,十分重视文与道的关系,文、道理论可以视为古文运动的核心问题,而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关于此问题的论述,可谓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辐射深广,统摄了以后所有文、道关系论。”文心雕龙在宋代的命运则不如唐代。宋代的古文家也和唐代的古文家一样,大体认可文心雕龙“原道“ 、“征圣”、“宗经”等思想。但是后来的诗文革新运动却重道轻

8、文,与文心雕龙重视文采、探讨文学创作技巧等观点形成鲜明对比,故文心雕龙受到轻视也在所难免。但是,宋代文人对文心雕龙也并不陌生,张少康和汪春泓在文心雕龙研究史中说:据杨明照的统计,宋人对于文心雕龙,著录者八书,品评者七家,采摭者十二家,因习者八家,引证者十一家,考订者三家(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附录之序跋第七,关于曹学俭序的按语) ,总数其实会大大超过此数字。此外,苏门学士之一、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在I I j 谷尺牍与王立之书中说:“刘勰文心雕龙,刘子玄史通,此两书曾读否? 所论虽未极高,然讥弹古人,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黄庭坚的这一评价可谓代表了当时宋人对文心雕龙的总体评价。张少康、汗春

9、泓等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j f 版社,2 0 0 1 年版,第8 页。 汪春泓:( 文心雕龙) 的传播和影响,学苑f f :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8 3 页。 汪春泓:( 文心雕龙 的传播和影响,学苑i I j 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9 4 - - - 1 9 5 页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 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8 8 页。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响。“刘勰所论述的文学与景物、地域,文学与情感文采,以及诗歌与意境、声律诸种关系,此是中国诗学的基本问题,刘勰高屋建瓴,其经典性的概括,直至明代仍居于重要的地位。“ 圆无论是文学的创作

10、过程、文学创作的客体与主体、还是文学与创作主体的才性及学养的关系等方面,明代学者都较多地引用文心雕龙,这显示出他们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了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此外,这个时期文心雕龙还成为各家展开思想的理论武器。比如曹学俭。由于“心学”、“狂禅“ 影响下的重性情、重自然的思潮,这个时期的“龙学“ 更加突出文心雕龙的“性情“ 方面,而“宗经“ 的思想则大大地淡化了。故而曹学俭特别突出文心雕龙的“心”和“自然”。认为“心“ 是文学的本源,文学是性情的流露,“自然“ 是诗歌的品评标准。明代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有很多集大成者,比如杨慎、梅庆生、王维俭、曹学俭、徐( 火勃) 、朱郁仪等。他们对文心雕龙的评点和研究

11、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人的研究几乎都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继续钻研。于是明代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后人在前人的成就上,继续攀越高峰并大放异彩。这个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不仅有校勘、考证、注释等方法,大多还附有评论性的序跋和评点,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文心雕龙的研究,使文心雕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序跋主要有元钱惟善序、冯允中方元祯诸序、徐( 火勃) 批校私淑轩刻本诸序、张之象及曹学俭等诸序。此外,对于文心雕龙进行直接引用和评点的研究也很多,其中杨慎和曹学俭对文心雕龙的评点影响最大,在明代为文心雕龙起到了很好的流播作用。尤其是杨慎的五色评点,在文心雕龙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他

12、的批点丌创了有明一代的文心雕龙学,为同后曹学俭等人系统地研究文心雕龙做好了铺垫。在明代之后,清人对文心雕龙更是倍加推崇,而封建社会的“龙学“ 也在这最后一个朝代达到了最高峰。清人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者自身的学识、学养和涉猎范围,以及读者的范围和层次,还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前人更上一个层次,也比明人更高一筹。关于文心雕龙的总体评价。清人对文心雕龙可谓大加赞赏,这在黄叔琳、纪昀、章学诚身上有最明显的汪眷泓:( 文心雕龙) 的传播和影响,学苑j I ;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3 0 页。 汪春泓:( 文心雕龙) 的传播和影响,学苑 I ;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8

13、6 贝。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现。黄叔琳认为文心雕龙“盖艺苑之秘宝也“ 。纪昀对文心雕龙的评点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影响。至于章学诚所谓“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 的评语就更是沿用至今的最权威的评价。总之,文心雕龙自成书以来,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在成书当时并未受到极大的重视,但是时间的尘埃并没有掩盖住这部伟大著作的光芒,终于在明清之际大放异彩。明清之际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可谓是“前无古人“ ,为以后的“龙学“研究积累了丰厚的基础。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晚明光芒最盛、文学理论独树一帜的公安派必然也会受到文心雕龙的影响。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没有直接的书本记载显示公安派引用、研究文心雕龙,但是公安派和文

14、心雕龙却在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理论上存在着诸多的一致性,或者可以说他们的诸多见解纵隔七百多年仍遥相呼应。【清】黄叔琳著、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 ,中华书局,1 9 5 7 年版,第l 页。1 0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晚明公安派“三袁刀文学理论的形成一、时代背景一关于明代后期的起始时间,罗宗强说:“明代后期之时间断限向无定说,一般从万历算起。自朝政更易之视角,此一种之断限自可成立。若自思想文化之演变言,则似尚可论议。盖思想文化之发展为一浸润之过程,进展较为缓慢。自此一点言,明代后期之最初展开,似可追溯至嘉靖前后。“ 。三袁兄弟三人虽然寿命短暂,但是正好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和天启四朝,也就是说公安派主要活动于明代后期。公安派就在这样一个政教衰颓、心学与狂禅如火如荼、传统道德消解的文化语境中出现,它在晚明文坛上的骤盛骤衰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可以说,“公安派的精神面貌代表了晚明士人的普遍精神风尚。( 一) 经济与政治背景晚明是一个极特殊的时代,这个时期政治与经济极度不协调;这个时期政权停滞,思想巨变,传统道德不断消解。尤其是力历以后,神宗长期怠政,皇权高度集中,他以身废教,以行败德,以至于整个明朝中央机制瘫痪,政教衰颓。由于争权的空前集中,朝廷以“八股文”来选拨人才,这种选拔制度造成明代学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这不仅影响到明代官员的选拔,还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