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1160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34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申论》山东经典讲义(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1 0531-8238800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申论要略 2 第二章 材料阅读 5 第三章 归纳概括 14 第四章 综合分析 18 第五章 提出对策 23 第六章 作文强化训练 31 第七章 2012 省考重要主题 65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2 0531-82388001 第一章第一章 申论要申论要略略 第一节第一节 申论阅卷申论阅卷 一、申论阅卷的启示一、申论阅卷的启示 关于形式 关于内容 二、申论阅卷的标准二、申论阅卷的标准 批改流程 申论阅卷的采分制 第二节第二节 申论考试需要澄清的观念申论考

2、试需要澄清的观念 一、一、关于大纲关于大纲 二、考生定位二、考生定位 三、材料与主题三、材料与主题 山东省山东省 2011 人口普查与社会老龄化 2010 水价上涨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 2009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管理 2008 感恩 2007 网络募捐 2006 公平正义 2005 安全 2004 假冒伪劣产品与社会道德 2003 非典 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 2012 社会道德危机与社会道德重建(副省级) 安全文化教育与公共安全(地市级) 2011 黄河精神与黄河治理(副省级) 乡村文化失根与农村教育(地市级) 2010 海洋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2009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转变产业结构问

3、题 2008 怒江水电资源开发与环保问题 2007 土地保护和管理问题 2006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问题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3 0531-82388001 2005 新农村建设问题 2004 汽车工业发展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003 安全生产问题 2002 网络双刃剑问题 2001 药品安全问题 2000 噪音污染问题 四、申论考试的命脉四、申论考试的命脉审题审题 题本给出的材料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自身的知识储备是第二位的。 第三节第三节 申论考试中的原则申论考试中的原则 1. 卷面整洁 2. 字数得当 3. 条理清晰 4. 论点鲜明 第四节第四节 申论考察

4、的题型申论考察的题型 申论主要考察四大类题型: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以及文章写作。 归纳概括归纳概括包括全面(综合)概括和单一概括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包括观点分析、现象分析、原因分析和材料阐释 提出对策提出对策包括对策提出、对策修正和启示类题目 文章写作文章写作在比较通俗的说法中包括公文写作(小作文)和大作文 2011 年 424 联考(山东版)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 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 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 400 字。 (二)“给定资料 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

5、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 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 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 300 字 (三)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的资料 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 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5 分)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 400 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不少于 800 字。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4

6、 0531-82388001 第五节第五节 答题时间分配答题时间分配 一、材料阅读一、材料阅读 二、小题二、小题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三、作文三、作文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5 0531-82388001 第二章第二章 材料阅读材料阅读 第一节第一节 申论材料的逻辑申论材料的逻辑 一、申论材料的逻辑一、申论材料的逻辑 二、阅读的一般目标二、阅读的一般目标社会问题五大要素社会问题五大要素 现象、问题现象、问题、影响、原因、对策、影响、原因、对策 现象:对好的方面或不含贬义的方面的描述 问题:对不好的方面的描述 影响:作用、意义、危害性、局限性 原因: 对策:

7、 第二节第二节 阅读的工具阅读的工具 一、阅读中需注意的标志一、阅读中需注意的标志 1.首尾句首尾句 【示例】2012 年国考地市级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 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 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地雷,泄露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 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 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 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

8、城市灾变几如脱缰 之马。 2.标志词标志词 原因、问题、对策、建议、影响、意义、危害性、事实上 【示例】2009 年山东 在处理瓮安事件现场通报会上,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一针见血的指出, 这次事件表面的、 直接的导火线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 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治安环境不好,一 些地方、一些部门在思想意识、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 不满意。而在处置这些矛盾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 意动用警力。 大量事实充分表明, 这次事件中确实有黑势力直接参与,

9、 直接指挥、 打砸抢烧、 违法犯罪。在处理过程中,对不明真相的和协从的群众,应采取批评教育和团结的方法,绝 不容许再激化、引发新的矛盾;对幕后策划、组织、参与打砸抢烧的挑头骨干分子和黑恶势力 的骨干分子及其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6 0531-82388001 3.关联词关联词 因为、所以、因此、但是、同时、此外 【示例】2012 年国考副省级 该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 M 先生认为,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国 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 以真正实现

10、食品安全。 【练习】2010 年安徽省(A 类)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农民工,个 体的人格特征显著不同。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年纪轻的农民工和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年 纪大的农民工,不论在成长的社会环境还是在家庭环境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两部分亚群体在文化、 观念和行为上, 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基于这一考虑, 把这两部分亚群体分别称之为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所谓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 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 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具体指的是 1980 年以后出

11、生、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 的农民工。由此可看出,对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区分的要点在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经 济背景以及其自身的文化、观念及行为上的差异。以人口学和经济学视角从农民工群体自身 出发提出的“第二代农民工”与从社会学角度所说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其实是同一群 体。 4.观点观点 (1)最高领导人的 (2)政府其他官员的 (3)专家学者的 (4)群众的 5.媒体与调查媒体与调查 据报道、据统计、报告显示、调查表明、数据显示 6.政府文件、政策、法律法规政府文件、政策、法律法规 7.具体行为与做法具体行为与做法 (1)正确的做法 (2)错误的做法 博学公务员辅导资

12、料 2012 年山东省考冲刺班 申论 7 0531-82388001 三、整理原因与对策的“六脉神剑”三、整理原因与对策的“六脉神剑” 1.制度法律层面制度法律层面 2.执行监管层面执行监管层面 3.技术层面技术层面 4.观念层面观念层面 5.信息层面信息层面 6.资金层面资金层面 问题和原因该怎样区别? 【练习】2006 年山东省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正统地位,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虽然存在许多优秀的东西,但也遗留下大量落后消极的文化内容。如: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 识、中庸之道、隐忍退让,这些观念必然使人贱讼、耻讼,认为涉讼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还 有“和合文化”为底蕴

13、的社会论理要求,人们以合为贵、息事宁人、祈求相安无事,进而在 诉讼中形成拒证以求互不得罪,明哲保身,认为出庭“过堂问审”是不光彩的事情。中国乃 是一个高度熟人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人情关系无疑占有重要份量。 实际上每个人都身不由己的处在一个人际关系的网中, 被告人与证人之间熟悉的可能性很大, 人们不愿冒险地去破坏这张网,甚至有的还可能在被告“遇难”之时施以援手。另外,人们 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则应承担责任。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作为一个完整法律 规范的必备要素,因为“如果没有规定制裁的命令 ,那就不会有任何法律的义务” , 这里的 制裁命令即法律责任。因此,证人履行作证义务应当与其作证享有的权利联系在一起,而作 证义务的履行又应当与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对证 人权利的规定不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定失衡。 第二节第二节 阅读的步骤阅读的步骤 一、一、速读速读 用 10 分钟以内的时间浏览材料。 要求 1:明确作答要求 要求 2:明确材料主题 二、精读二、精读 用 25 分钟完成精读,详细的勾画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三、略读三、略读 用 5 分钟统一以上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