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经济思想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0975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复经济思想研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严复经济思想研究姓名:郑斌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林平汉20090601摘要中文摘要小丈主要对严复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思想进行深入阐析。文- I 一绀介了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围绕严复的译著原富一书展丌,根圳j e I I 的按语与译事例言着重说明严复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力求对严复经济思想l 订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并结合和谐社会的主题探讨严复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姒实意义,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经济思想所隐藏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原因。刈严复经济思想展丌研究,不仅可以认识严复作为一名爱国志士为启迪国人、变节l :会、追求富强做出的

2、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体会到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n ,J 价值和意义,而且还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加强建设社会主义J l i J 勿纶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键川:,化复原富经济思想中文文摘中文文摘严复经济思想是严复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结合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着重说明严复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探析严复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与价值取向,力求对严复经济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第一章介绍严复经济思想形成的缘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文章介绍了严复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自1 8 4 0 年鸦片战争发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3、地半封建国家,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略操纵中国的政治经济。特别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步伐,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于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迸一步解体,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民族工业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改良派及其维新变法思想应时而生,并形成一股社会潮流,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介绍严复救国道路的历史选择。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作为一个爱国志士,严复忧国忧民,投身时代斗争的洪流,积极向西方寻找救亡图存的途径,译著西方八大名著,引介西方先进文化,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这些都是严复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最后,阐述严复经济

4、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国学根基与西学渊源。严复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逐渐掌握了英文和科学知识,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此后,严复留学英国,对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思想都进行了深入的考究,为日后翻译西方名著,引介西方文化,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无论是国学根基还是西学渊源,对严复经济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严复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原富一书的按语和译事例言中。在书中,严复提倡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随意干预。他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传统观念进行重新梳理,开创性地提出了本末兼重的产业发展观即“本

5、末观“ ;开明自营的“义利观”;相辅相生的“奢俭观”。此外,严复还对货币、价值、赋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等问题进行深入论述。除了简明经济理论,严复还就当时晚清的社会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对这些经济思想的阐析,进一步弄清严复的经济思想。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探讨严复经济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其局限性。严复的经济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杰出的启蒙作用, 疆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 ,f :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7 7 p J ( 英) 弧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 上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3 0 8 1 6 1 正拭严复集( 第二册诗文卷下)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6 :3 1 9第二章严复经济思想的内涵商业渠道不畅通,这样农产品就销不出去,农业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推动农业发展,还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严复的“本末观”不再含有原来的“轻重“ 含义。在他看来,国家要实现富强,不仅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二者相互促作用,不可偏废。虽然,严复的“本末“ 观还有很大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他能把重视农业和大力发展工商业统一起来,这在当时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节义利观一义,一般指正义、道义;利,一般指利益、功利。义利之辩几乎贯穿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末,义利观也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

7、的主题,是关乎民众经济、道德生活理念的重要闯题。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儒家的义利观是主流,其基本态度是“重义轻利”、“崇义抑利“ 。义利向来是分割的、对立的,求利就是不义,求义就不能求利。经典儒家孔子、孟子都有这方面的阐述。孔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n 3 孟子里说,“王何必日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让3 汉书董仲舒传亦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到了宋明理学,义利观更是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顺应封建小农生产方式和调整封建经济秩序的道德体系,把义与利的关系歪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到了近代,中国闭锁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

8、进的思想文化,中国固有的道德伦理观念便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重利轻义,骨肉亲戚之间一粟一帛较算必清。川3 1 面对西方列强的强烈挑战,朝野间的一些开明人士开始呼吁“励道德、正人心、兴教化”,同时也开始对包括义利观在内的传统道德诸范畴加以反思。严复首先对义利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说明。他对于传统的儒家义利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他认为传统观念中对“义“ 与“利“ 存在着严重偏弊,“孟子日:亦有仁义两已矣,何必日利? 董生日: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泰东西之旧教,f l J 牟泽厚论语今语里仁北京:三联书店2 0 0 4 :1 2 3 1 2 1 孟予箸,陈洪梅,冉万里白话孟子粱惠王章句西安:三秦出

9、版社2 0 0 3 :l 1 3 ( 清) 汁韩编,( 清) 杨风藻经世文续编卷1 2 0福建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莫不分义利为二涂。此其用意至美,然而于化于道皆浅,几率天下祸仁义矣。“ n :严复指出传统的义利观忽视物质利益,分“义利为二途”,这种思想史不可取的,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更是表示反对。他反对空谈义理而否定功利,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难以进步,归根究底是因为分割了义利关系。在严复看来,“生民有欲”本之予自然,人性的特征即在去苦求乐,认为追求功利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义与利、理与欲之间并不矛盾,义不能离开利,理不能离开欲。严复痛斥传统“义利观“ 的同时,主张利的合理性,变“

10、义利二途“ 而为“义利合”。在原富中,严复这样论述道:“民之所以为仁若登,为不仁若崩,而治化之所难进者,分义利为二者害之也。故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亦不以髂刻自敦滥施妄与者之义为义,以其无所利也。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丽治化之进不远欤! ”n 1 严复认为“义“ 与“利“ 的偏向与人的道德、与入是否是“小人“ 或“君子“ 无关。相反,正当的义和利是不应该分割开来的。在此基础上,严复进步提出了“开明自营“ 的思想。所谓“开明自营”,是指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 。“自营一言,古今所讳,诚哉其足讳也。虽然,世变不同,自营亦异。大抵东西古人之说,皆以功利与道义相反,若薰( 香草) 莸( 臭

11、草) 之必不可同器。而今人则谓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但民智既开之后,则知非明道则无以计功,非正谊则无以谋利。功利何足病,问所以致之之道何如耳。故西人谓此为开明自营,开明自营于道义必不背也。复所以谓理财计学,为近世最有功生民之学者,以其两利为利,独利必不利故耳。川2 1 在这段话里,严复指出,“功利何足病“ ,问题在于获取它的手段与途径。如果人们是在“正谊“ 的前提下谋利,在“明道“的前提下计功,这样获取的利益又有何不可,甚至可以实现“两利为利”。严复还认为,要做到“两利为利“ ,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他人与自己、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处理两者关系的准则就是“开明自营“ 。何谓“开明自营”,也就

12、是说一方面肯定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只有追求个人利益才能够推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另一方面,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必须以正确的手段、途径去谋取,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基于功利来提倡道义,使义与利挂钩,道义才能为人们普通接受,才能得以流行。严复的“义利观“ 对于封建禁欲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反映了近代资f 4 J ( 英) 弧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 上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7 7 f J l ( 英) 弧当斯密箸严复译原富( t 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7 “ f 2 Jj 三拭严复集( 第五册) 北京

13、:中华书局1 9 8 6 :1 3 9 3第二章严复经济思想的内涵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虽然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对中国近代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对于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尤其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第四节奢俭观黜奢崇俭一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也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关于消费的一贯宗旨。在儒家“德性主义的经济伦理体系中,一直崇尚抽象的仁义,仇视消费,黜奢崇俭,反对奢侈,“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些既体现了封建等级统治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消费的制约。正是由于中国社会长

14、期奉行并信守这种保守的消费观,抑制了人们的需要,阻碍生产发展。因此,1 9 世纪7 0 至8 0 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奢俭之争成为新旧两种经济思想争论的一部分。许多近代思想先驱就突破了传统的奢俭观,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例如魏源提出了:“俭,美德也:檗奢崇俭,美政也。然可以励上,不可以律下,可以训贫,不可以规富。可谓垒面辩证而义见识深刻。”n 1 资产阶级改良派杰出代表谭嗣同指出位愈俭则愈陋,民智不兴物产调窳。”乜1 他认为节甩救结果韭但不能富国利民,反而因限制了生产的发展而适得其反同样。而作为近代思想启蒙家之一的严复也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出发,对中国传统的

15、“默奢崇俭“ 伦理观作了深人剖析与猛烈批判,并提出了全新的奢俭观,是近代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先进的经济伦理思想代表之一。首先,严复对传统奢俭观进行批判。他沿用传统的“奢俭”概念来表达自己对消费和积累的看法。严复指出,一味地黜奢崇俭,拒绝消费,只会压抑人性,不仅不利于生产发展,反而还会带来亡国灭种的危险。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不仅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享受,因此适当地享受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正当合理的。他认为俭是一种美德,但不是根本目的,应该把节省下来的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I l l ( 清) 魏源魏源集( 下册)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6 :7 3 1 2 1

16、 谭嗣问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 9 5 8 :2 8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是,严复原则上还是主张“俭”,指出奢只有益于“受惠之数家而已”,从全社会着眼,“则财耗而不复,必竭之道也。州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严复所提倡的“俭”,不是守财奴式的俭,而是“有所养,有所生的奢俭观。何谓“有所养,有所生”,严复解释道:“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有所生。使不养不生,则财之蝥贼而已,乌能有富国足民之效乎? “ 乜1 他认为“俭“ 应该把消费节余下来的财富积累起来,重新投人生产中,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基金,进行资本的增殖。否则,“俭“ 不仅不可贵,而且是“财之蟊贱“ 。在此基础上,严复把奢俭问题扩展到积累与消费方面加以论述。他认识到消费对生产也有促进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消费可以扩大商品的需求,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今使一国之民,举孜孜于求富,即富矣,又不愿为享用之隆,则亦敝民而已。况无享用则物产丰盈之后,民将缦然止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