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言学》 第6卷2004年第1期1 - 18页,北京粤英双语儿童早期的语法发展Ξ叶彩燕 香港中文大学提要 本文针对粤语和英语这一对语言组合,探讨双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我们主要 讨论儿童习得双语和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一些问题,包括每类习得环境下语言知识的认识状态(epistemological status)、 语言区别实例和儿童语法发展中的跨语言互动许多近期研究推翻了单一系统假说(Unitary System Hypothesis) ,即双语儿童习得初期心智中只存在一个系统(Volterraand Taeschner 1978) ,而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Geneseeet al.1995 ; Meisel 2001)尽管双语习得者心智中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我们的实例研究表明两个系统间有充分机会相互影响关键词 双语儿童 语法发展11 引言纵向数据库 “香港双语儿童语料库” 的建立使我们能系统地调查同时接触粤语和英语的双语儿童1至3岁期间的语言发展Yip和Matthews(2000)证实粤语为优势语言的儿童的粤语在某些方面对英语的影响,包括零宾语,如例(1) :(1) You get , I eat⋯(father takes chocolates off shelf)(2 ;02 ;03)“你拿,我吃 ⋯⋯ ”(父亲从架子上取下巧克力)例(1)中的(2 ;02 ;03)表示2岁2个月3天(下同)。
我们来分析例(1)所示的句法结构和语言转移引发的可学性问题(Yip 1995) :与单语儿童相比,为何零宾语在双语儿童的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语言输入歧义理论(Müller 1998)提出一种机制,用来解释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如何在双语发展的早期阶段相互影响儿童如何在早期同时习得两种语言?很多儿童都在使用一种语言以上的家庭中成长因为父母各自说不同的母语,这些儿童从出生起就接触两种语言本文的研究结果来自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考察了在这些双语家庭中出生和成长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香港,他们在1至3岁期间同时发展了粤语和英语的语言能力本文针对粤语和英语这一对语言组合,探讨早期双语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和研究发现讨论问题如下:1本刊网址: http :/ / www.cass. chinese/ s18yys/ dangdai/ index. htmΞ 作者感谢中国第九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的主办单位邀请宣读并发表此主题论文特此感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 院语言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中心本研究承蒙香港研究基金委员会( HKU336/ 94H , CUHK4002/ 97H , CUHK4014/ 02H)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慷慨资助(01/ 02 , 03/ 04)。
本文作者感谢参与双语发展研究项目的各方人士:儿童、 儿童的父母、 研究人员及科研助理尤其感谢Huang Yue2Yuan(黄月圆)、Gu Yang(顾阳)、Peng Ling2Ling(彭玲玲)、Bella Leung(梁颖碧)、Simon Huang Pai2Yuan(黄柏源)、Chen Ee San(陈玉珊)、Michelle Li(李健灵)和Uta Lam(林锦华)感谢蔡 静对翻译本文提供的帮助,也要特别感谢我先生兼研究合作者Stephen Matthews(马诗帆)的支持与启发©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1)儿童双语习得和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知识的认识状态2)语言区分实例和双语儿童语法发展中的跨语言互动3)双语儿童习得英语过程中零宾语的出现和粤语向英语转移引发的可学性问题:与单语儿童相比,为何零宾语在双语儿童的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1. 1香港双语儿童语料库纵向数据库 “香港双语儿童语料库” 的建立使我们能系统地研究双语儿童的语言发展我们可通过互联网网站 “儿童语言资料交换系统”(CHILDES http :/ / childs. psy. cmu. edu)下载“香港双语儿童语料库”①。
目前已公布的语料包括5名儿童的资料,共271个档案,英语和粤语约各半这个语料库的特色是加入了声音及影像档案,示范的文字文件能与声音及影像文件同步播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语料,更可通过视听多媒体来研究语料其中两名儿童1岁半至3岁半期间的纵向语料记录是本文研究发现的主要实例基础此外,作为这两名儿童的家长,我和Matthews还保留了观察他们语言发展的日记我们不但收集了数不尽的轶闻趣事,而且累积了丰富的资料,为下述有关双语发展的一系列命题提供了充分的佐证(Yip将刊, Yip and Matthews将刊) :(1)我们的研究发现为句法转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明双语儿童心智中的两种语言系统间存在着高度的互动性2)有一些决定转移方向的原则和解释转移发生的机制:这些包括语言优势和输入歧义本文将讨论输入歧义和它在转移中的作用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记录儿童1至3岁期间粤英双语的发展过程正如考察多种语言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语言可能性的观点一样,考察不同语言组合的双语习得现象也能改变我们对语言发展可能性的看法21世纪使用英语和粤语、 普通话或其他汉语方言的双语家庭越来越多,研究粤语和英语语言组合的实用意义也日益增强。
说这两种语言的双语儿童是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群体,他们和本文的研究对象有相似的双语经历概言之,粤语和英语双语发展研究是广义双语发展的一个具体实例:本文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广至双语发展的其他事例1. 2双语本能童年习得两种语言对一般人和专家而言都同样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美国结构主义学者Leonard Bloomfield说:“人类思维发展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是语言习得 ” 儿童语言习得既然是一个奇迹,更何况是同时习得两种语言,可说是双倍奇迹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几年内已能流利使用两种语言,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是如何取得此项成就的儿童语言习得一直被认为像学步或辨别人脸一样是自然的、 毫不费力的,但实际上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机制Pinker(1994)称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为 “语言本能”:语言的习得不是通过任何人教授而来的,甚至不是儿童努力学习的结果语言习得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人类天赋的语言习得能力鉴于本2当代语言学① 至本文撰写之时,香港双语儿童语料库是CHILDES的最大双语语料库该项目的网址为http :/ / www.cuhk.edu.hk/ ils/ home/ bilingual. htm©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文的讨论背景是双语发展,我们这里称之为 “双语本能”,即儿童在同时习得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的语言本能。
作为对他们身处的语言环境中双语输入的反应,儿童同时习得两种语言是与生俱来、 十分自然的事情比较多语言及单一语言环境,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下习得语言,对儿童而言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首先,每种语言的输入量必然会减少约一半(假设一名理想化双语儿童的两种语言输入量都是平衡的)Paradis和Genesee(1996 :9)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我们作出了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双语儿童的语言输入空间是分成两半的在等同的时间内,双语儿童要习得两种语言,单语儿童只须习得一种语言,因此双语儿童比单语儿童接触每种语言的时间自然减少 ” 由此可见,双语输入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语言接触的频率如果认为只接触一种语言的单语儿童有语言输入不充足(degenerate)的情况的话,那么这种不充足就双语儿童而言就更严重了Paradis和Genesee以这种输入贫乏论点来支持普遍语法的触发习得理论,进而推翻了双语儿童的归纳习得理论:“如果双语儿童显示出与单语儿童同样的句法发展速度,就能证明语言的发展过程是通过选择或触发,而不是学习而来的”(Paradis and Genesee 1996 :9)虽然语言本能在单语和双语习得中同样起作用,本文将证明儿童心智中同时建立两个语法系统的过程本质上异于仅建立一个系统的过程。
双语儿童倾向于采取与单语儿童不同的途径来达到目标当双语输入无法趋向平衡时,在特定年龄内,其中一种语言会发展得比较快或使用者会表现出更复杂和程度比较高的语言能力,该语言名为 “优势语言” 大量研究显示,优势语言因素向次优势语言进行渗透(D˚pke 1997 ; Gawlitzek2Maiwald and Tracy 1996 ;Hulk and van der Linden 1996)通过计算每种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平均话段长度(MLU) ,我们就可以客观地测量语言的优势程度:一般而言,优势语言的平均话段值大于次优势语言儿童的语言选择倾向也暗示了语言的优势程度(Saunders 1988)每一种语言的输入量在决定语言优势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D˚pke 1992)Yip和Matthews(2000)曾撰文讨论粤语和英语双语发展中的语言优势问题1. 3双语发展研究的历史沿革在研究子女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这个传统起源于Ronjat(1913)和Leopold(1939 - 49)的著名研究Ronjat (1913)首创Grammont原则,即对双语儿童采取一位家长说一种语言的方法②。
他在20世纪初对其子Louis的法德双语发展进行了追踪式的研究(Hoffmann 1991 :50 - 53)Werner Leopold是一位集父亲和发展心理学家于一身的德国教授,他记录了自己女儿Hildegard和Karla德英双语的习得过程,于1939至1949年间分四卷出版了他的成名之作《一个双语儿童的言语发展:一个语言学家的记录》 书中有800多页详尽描述了儿童早期双语发展的过程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 Leopold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女儿的语言资料,并就具体的语言特征做了广泛的评论在对儿童早期双语发展的语言学研究中, Leopold描述儿32004年第1期②Grammont是一位语言学家,他告诉Ronjat从婴儿时期起区分两种语言有助于儿童学习两种语言,且不将它们混 淆(Lanza 1997)©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童同时习得两种语言的详尽程度至今尚无人匹敌作为双语研究和儿童语言发展的奠基人,Leopold今天仍享有重望,他认为研究儿童语言可揭示许多语言和语言变化的普遍规律:“由每个语法模式及每种语言发展过程的诞生、 成长至成形,都压缩在时间比较短的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内,因此观察也比较容易。
” 研究双语习得尤其能使我们了解两种语言系统如何在儿童心智中相互作用2.双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认识状态双语习得领域内的大量问题涉及儿童双语的相关类别和次分类双语发展和儿童第二语言习得(Child SLA)的关系及两者的区别经常是学术讨论的焦点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习得者是在什么状态下认识和掌握不同的语言知识呢? Schwartz (1986)提出了这一个基本问题,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研究有重要影响同样,我们也强调双语习得的认识状态的重要性,因为双语习得理论是基于发展中的语言知识的本质及地位的假设就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而言,什么是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 “第一” 和 “第二”语言? Thomason (2001 :15)曾提出疑问,儿童是否像学第一语言那样学习第二语言? Schwartz(1986)认为根据零假说(null hypothesis) ,第二语言应具有与第一语言同等的地位,即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天赋语言学习能力上的组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