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0741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 海 明 威 小 说 创 作 的 艺 术 特 色李 世 强提 要 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中都离不开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挖掘题材, 而这一点在当代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中尤显突出。本文对此作了重点 论述。同时, 简析了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独具一格的文体风格。关键词 海明威 生活经历 作品题材 艺术特点 文体风格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 一生写过六部长篇小说、 五十多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理由是: 海明威是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家之一, 他忠实地、 不屈 地再现了这个严酷时代的真实面貌, 在这个充满暴力和死亡的世界中, 看到了勇气和同情。同时, 他精通现代叙

2、事艺术, 在当代风格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海明 威的作品作出了权威性的评价。海明威无论写什么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他说: “ 只有你占有过的东西你才了解它。 ” 因此, 海明威的素材都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的成名之作 太阳照样升起 , 写一群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旅居巴黎的美国海外游子。这些人参加过大战, 目睹战争中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只求在眼前的吃喝玩乐中寻求解脱, 表面上虽然欢乐, 内心却十分悲痛。 其实, 这正是海明威本人的经历。我们知道, 海明威在 1918 年高中毕业之后, 抱着为祖国的神圣和尊严而战, 为拯救 世界民主而战的崇高理想, 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他为救护队开车, 在意大利前线受了重伤,两条腿几乎都要截去, 幸亏精湛的外科手术和良好的护理救了他, 使他得以保住双腿。在六个 月的住院治疗当中, 他与一美国女护士恋爱了( 这女护士就是 永别了, 武器 中的女主角凯萨琳的原型) 。痊愈之后, 他以记者身份被派驻巴黎, 开始了写作生涯, 并成了“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 太阳照样升起 , 诚如其家人所说, 是海明威从欧洲负伤回来以后“ 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 “ 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 的生活的写照。 书中主人公巴纳斯因受伤而丧失了性机能, 在爱情上受到挫折而心灰意懒的同时, 没有丧失勇气, 而是光明磊落地对待一切。这正是他在巴黎开始写作生涯的

4、经历在书中主人公身上的曲折反映。 他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 , 写的也是他从小就十 分熟悉的捕鱼生活。 永别了, 武器 和 丧钟为谁而鸣 是描写战争的。 前者贯穿着反战的主题,男女主角被战争所摧毁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自己的经历; 后者则与作者亲自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有关。 他众多的短篇小说, 题材更加丰富, 人物多种多样, 有士兵、 拳击师、 杀 手、 作家、 记者、 餐馆侍者、 暴徒、 流氓等等, 都是他当记者所接触到的。 总之, 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就给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背景, 对其创作艺术有重要的影响。 文学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人物塑造的好坏决定着作品的成

5、败。 海明威非常重视人物塑造, 他说: “ 写一部小说的时候, 作者应该创造活生生的人” , 活生生的人, 必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Vol. 30 No. 2 Apr. 1998从其丰富的经验中, 从其全部知识中, 从其整个身心中产生出来。 ” 他所塑造的人物, 无论是 永 别了, 武器 中的亨利, 还是 丧钟为谁而鸣 中的罗伯特乔丹, 抑或是 老人与海 中的桑提亚哥, 之所以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因即在于此。以 老人与海 来说吧, 早在 1936 年海明威在为 老爷 杂志所写的一篇通讯中就提到过其中的故事: “ 一个

6、老人独自在尼斯港口外的海 面上打鱼, 他钓到一条马林鱼, 那条鱼扌 曳着沉重的钓丝把小船拖到很远的海上, 两天以后, 渔民在朝东方向六十里的地方找到了这个老人, 马林鱼的头和上半身绑在船边上, 剩下的鱼肉还不到一半, 有八百磅重。鱼在深水里游, 拖着船, 老人跟着他一天, 一夜, 又一天, 又一夜。鱼泛到海面上, 老人驾船过去钩住它。鲨鱼游到船边袭击那条鱼, 老人一个人在湾流的木船上对付鲨 鱼, 用桨打、 戳剌, 累得他精疲力尽, 鲨鱼却把能吃到的地方都吃掉了。 渔民们找到他的时候, 老人正在船上哭, 损失了鱼, 他快气疯了, 鲨鱼还在船的周围打转。 ” 对这个实际发生过的故事, 海明威只想用

7、它创造“ 一个真实的老人, 一个真实的孩子, 一个真实的大海, 一条真实的马林鱼和 一群真实的鲨鱼” 。 他认为: “ 只要把它们写得十分真实, 它们就能表达很多东西。 ” 如是, 他以自己多年来在海上打鱼的丰富经验和所获得的全部知识来充实这个故事, 终于在 1952年写成并出版了 老人与海 这部中篇小说。该小说在艺术上有很多特点: 首先, 作者把老人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 硬汉” , 以其勇气、 希望、 智慧面对生与死。这样, 人物与事件的某些方面就必须加以 改造以适应作者的写作目的, 不能象通讯中那样平铺直叙。于是, 作者把人物设置在充满冲突的斗争环境中以展示人物的性格。 一个活生生的“ 硬

8、汉” 便出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 他塑造的人物是行动中的人物。 除了必要的对话, 作者主要写人物的行动, 而且很少使用“ 他说” , 以使读者产生亲临其境的感受。还是这种感觉, 消除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隔阂, 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例 如, 老人桑提亚哥在与马林鱼搏斗时, “ 感觉到自己快要垮下去的时候, 就鼓起勇气“ 还要试验一下” ; 最后, “ 他忍住一切疼痛, 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 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 用来对付鱼在死亡之前的挣扎。 ” 他说: “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 他。 ” 在为保护马林鱼而与鲨鱼搏斗中, 虽然失败了, 但并不气馁, 在失败

9、的面前, 他看到了希望。 他说: “ 人生的意义在于具有希望。 ” 因此, 他做梦都梦见狮子, 憧憬着新的战斗。 这时, 读者怎能不为他的不屈不挠和经得起胜利也经得起失败的“ 硬汉” 精神所感动呢! 再次, 所有的好小说都不止于讲述一个故事。 当我们体味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怎样适应环境时, 我们对人生的认识 就会深刻起来。在 老人与海 中, 我们看到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 老人使孩子感到自己长大了, 成熟了, 负有责任心了; 孩子反转过来保护老人, 为他提供食物, 给予他友谊和希望, 使我们感到这个孩子将来又会成为一个桑提亚哥。 桑提亚哥在绝大部分的时间 里都是孤独一人面对大海和

10、其中的生物的。 大海是广大的, 壮丽的和永恒的。 老人爱它的美丽,爱它的力量, 爱它的神秘。 “ 他一向把海叫做 La Mar, 那是人们爱海的时候用西班牙语叫她的一个字眼儿。 ” 他把他捕到的马林鱼看作自己的朋友, 自己的兄弟, 他爱它, 尊敬它。 可是他一定要把它杀死, 这不仅是为了生活, 而且也是为光荣, 因为他是一个渔夫呀。但是, 当他使出全身 劲儿把鱼拉到船上来的时候, “ 那鱼稍稍侧过身来, 又摆正身子游开去。 ” 他说: “ 鱼, 早迟你是免不了一死的, 难道你也非得把我弄死不成吗?”继而老人又想到: “ 鱼啊, 你要把我给弄死啦。 话又说回来, 你是有这个权力的。 兄弟, 我从

11、来没有见过一种东西比你更大、 更好看、 更沉着、 更崇 高了。 来, 把我弄死吧。 管它谁弄死谁。 ” 这样一来, 老人在海上并不感到孤独, 他与海和海中生物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 神与物游” 之境。至于作者的艺术风格, 可以用简约、 紧凑、 清新、 明朗来概括。 这是海明威在 30 多年的创作87第 2 期 李世强: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体, 不仅为美国, 而且为欧洲许多国家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所推 崇和模仿。我们知道, 为了使“ 读者与你产生同样的感觉, ” 海明威是十分重视写作技巧的。他研究了以前的作家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之后, 对马克吐温的 哈克贝利芬恩历

12、险记 说:“ 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 一切美国文学创作来自这本书, 在这以前没有什么东西, 打它以后的 东西也没有这么好。 ” 这诚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 海明威在这里说的是马克吐温的文体风格。马克吐温主张: “ 用平易的、 简单的英语, 短字短句” ; “ 不要浮华花俏, 不要赘言冗长” 。 海明威的语言是普通的日常用语, 摒弃了空洞浮泛的修饰性文字; 他的句子结构简单, 常是短句或者并列句, 用最常见的连接词把它们连接起来。正如英国作家贝茨所说, 海明威抡起 “ 板斧” , “ 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 还原了基本枝干和清爽面目。 他删去了解释、 探讨, 甚至于议论; 砍掉了一切花花

13、绿绿的比喻; 清除了古老神圣, 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 直到最后, 通过疏疏落落, 经受了锤炼的文字, 眼前才豁然开朗, 能有所见。 ” 如: “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 迈, 除了那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啊, 跟海水一样蓝, 是愉快的, 毫不诅丧的。 ” 又如: “ 接着, 鱼又生气勃勃地做了一次死前的挣扎, 它从水里一跳跳到天上去, 把它的长、 宽、 威力和美, 都显示了出来。 ” 是多么简约, 多么单纯, 多么干净利落! 他为什么能开创一代之风呢? 这主要是, 一方面他自青年时代起就担任记者, 培养了一种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决定以文学创作为生的时候, 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锤炼

14、文学语言, 用尽可能短小的句子, 把环境、 气氛、 人物、行动和情绪浓缩在里面。另一方面, 他认为: “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 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 读者呢, 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部分, 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冰山在海里移动, 很是威严壮观, 这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 出水面。 ” 通过以少胜多的表现方法, 他把思想感情凝结在艺术形象里, 无论背景的交代, 景色的描写, 人物的动作, 对话和内心独白, 都能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以上是海明威从自身经历出发, 结构故事, 塑造人物, 以及简约、 凝练的写作技巧, 对于后 世的文学创

15、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文体风格, 可以说开一代新风, 至今还被奉为文学创作的圭臬, 其所具有的价值当是永恒的。( 责任编辑 博 泉)本文作者: 李世强, 讲师, 云南民族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云南昆明 650031参考书目: 董衡巽、 施咸荣、 郑士生、 朱虹等, 美国文学简史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秦小孟 当代美国文学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Rubinstein,Annette T.A 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F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 Hemingway, Ernest. T 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Its Study Guide,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9.88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30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