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0551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减肥想减肥 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文章来源:瘦身网想减肥,那么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午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你午餐怎么吃最健康合理,一起来看看吧。午餐没吃好对身体的危害午餐没吃好对身体的危害一、对大脑的危害虽说脑组织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3%,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大脑组织处于发育期时,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还高。如血糖过低,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长期如此,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形态发育。二、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正常情况下,头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六小左右就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第二天若不好

2、吃早餐和午餐,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就会去“消化”胃粘膜层。 长此以往,细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三、造成动脉硬化且更易导致肥胖。不少人怕长胖而不吃午餐的。 这种做法毫无科学道理。人体对热量的需求是有标准的,不吃午餐,势必加大晚餐的进食量。而晚餐后一般运动量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积累而导致肥胖。另外,长期不吃午餐还会使胆固醇、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硬化。午餐没吃好对学生的直接危害午餐没吃好对学生的直接危害1、让你反应迟钝:早、午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午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

3、神不振、反应迟钝。2、慢性病可能“上”身:不吃早餐或午餐,饥肠辘辘地进行一天的学习,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酸,患上慢性病。3、肠胃可能要“造反” :不吃午餐,直到晚上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合理地分配三餐的时间和食物量合理地分配三餐的时间和食物量健康的饮食行为是保证充足均衡营养摄入的前提,应根据身体的生理需求,特别是消化系统的活动规律,并考虑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等情况来安排一天的餐次和食用量。 每天进餐的次数与间隔时间应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和食物从胃内排空的

4、时间来确定。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不同,排空的速度也不同。 一般来讲, 稀的、 流体食物比稠的、 固体食物排空快; 小块食物比大块食物排空快。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短, 而含蛋白质和脂肪多的食物停留时间长,混合物一般胃排空时间为4小时5小时,因此,一日三餐中的两餐的间隔时间以4小时6小时为宜。考虑日常生活习惯和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规律。 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30-20:00之间进行为宜。早餐所用时间以15分钟20分钟,午、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进餐时间过短,不利于消化液的

5、分泌及消化液和食物的充分混合,影响食物的消化,会带来肠胃不适;进餐时间太长,会不断地摄取食物, 引起食物摄取过量。进食时应细嚼慢吞,不宜狼吞虎咽。三餐定时定量,不以饥一顿饱一顿。一日三餐应将食物进行合理分配, 通常以能量作为分配一日三餐进食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为宜。应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各类食物的食用量可根据能量需要进行调整。午餐要吃好午餐要吃好经过上午紧张的工作或学习, 从早餐获得的能量和营养不断地被消耗,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为下午的工作或学习生活提供能量。因此,午餐在一天三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所需总能量的30%40%,以每日能量摄入9209kJ(200kcal)的人为例,主食的量应在125g 左右,可在米饭、面食(馒头、面条、麦片、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选择;可按照均衡营养的原则从肉、 禽、 豆类及制品、 水产品、 蔬菜中挑选几种进行搭配, 可选择动物性食品75g,20g 大豆或相当的制品,150g 蔬菜,100g 水果,以保证午餐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