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习者的精神安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0550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8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习者的精神安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学习者的精神安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习者的精神安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 作 室 成 员 版 画 作 品话 题 征 稿刨根问底说“放手” 都谈教师要“放手”,还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成长空间,但怎样才算是放手? 放手的边界在哪里? 实在考验着一线教师的智慧和能力。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 法,说说自己的做法,我们一起将“放手”做好。教师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有人说,教师没有自主权,是带着镣铐跳舞。 但也有人说,当教师站在课堂上,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就交给你了,你就是学生的“天”。 三尺讲台,到 底能做什么? 教师的权力到底多大? 有的疲于应付,而有的人却能创造新世界。 你又是如何做的呢?邮箱:,字数15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参与话题名称。 截稿日期:2016年4月30日。

2、更 正本周刊2016年3月16日刊发 的做一个被学生惦记的老师一文 的作者应为黄崇飞,时光不曾让我 们远离一文的作者应为吕慧渊。 特 此更正。链 接我希望老师能架起一座与我们心连心的沟通桥梁;我希望老师的大爱之心能包容我们的小爱心;我希望 老师能和我们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开心地度过每一天!主编: 马朝宏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3 8 执行主编: 宋鸽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2 8 投稿信箱: zgjsb jscz 1 6 3 .co m 美编: 孙东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2 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zgjsb t

3、p v ip .1 6 3 .co m2016 年 3 月 23 日版92016 年 3 月 23 日版探寻教师专业成长路径8JIA O SH IC H E N GZ H A N G朱公瑾工作室: 给学习者的精神安家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美国音乐家;在作曲、指挥、钢琴演 奏、音乐教育等方面有杰出成就。 这里选刊的是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一书的序 言;题目是编者所拟。 仅十余万字的小册子怎样欣赏音乐初版于1939年,是一本“大家小书”;科 普兰在这本书里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有关欣赏音乐的“一切必要知识”,深具权威性 和经典性。 音乐是神性、至美的艺术;欣赏音乐,不啻

4、是人类的一个福分。 但并不是谁都能 很容易就享受到这个福分;“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马克 思语)科普兰的劳绩,就在让你懂得音乐,进而聆赏音乐,欣悦音乐,热爱音乐。 关于音乐欣赏的入门书、普及书,不计其数。 科普兰的怎样欣赏音乐,是屈指 可数的好读本;也许,是最好的。(任余)新学期开始了, 校园里明显热 闹起来, 书声琅琅的教室让人有点 迷醉。 可是,班里还有3个人没到。 打 电话过去,小阳带着委屈的声音说: “我说要早点去,妈妈说今天只是报 到,不要急。”过了一会儿,3个人“跌 跌撞撞”地赶来了。 不管怎么赖着, 新学期还是来了! 打扫卫生、发书,一切忙完后, 下午正

5、式上课。3节课后,我不想在 漫长的寒假过后对学生说教。 “我们去操场走走。 ”我说。 学生 们有点不得要领, 但还是跟着我来 到了操场。 先做准备活动,然后我们就浩浩 荡荡地跑了起来。两圈之后,我和学生 们开始慢走,只管走,只管看,不准讲 话。走了几圈,我们走到挂着蜂窝和鸟 巢的树前,立定。 我说,“孩子们,看到 那个蜂窝和鸟巢了吗?”全班同学齐刷 刷地往树上看。 “上学期你们看过这个蜂窝和鸟 巢吗?”“看过!”大部分学生说。“可是, 为什么你们的日记里提都没提过?”学 生们很安静。“你们看这个蜂窝和鸟巢有什 么区别? ”学生们不明所以,轻声讨 论起来。 “蜂窝像不像一个击剑手的帽 子啊? 精

6、致吧? ”我启发道。 “真的哦,还真是。 ”学生们有点 兴奋。 “这么大这么精致的蜂窝,就是 人工做也挺费力的, 蜜蜂们却做到 了。 你们看,最妙的是那么大的蜂窝 悬于两枝之间,为何风吹不落,雨打 不散呢? ”学生们似乎领悟到我的用 意,用心观察着。 “再看旁边的鸟巢,横七竖八。”我 继续说。有学生以为我会批评鸟巢,小 声地笑。 “鸟巢虽然乱七八糟,但是风 雨也无法撼动其中任何一根枝条,也 很不简单。 ”学生们更安静了。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 或多或少身上还带着假期的慵懒。 但如今开学了, 我们又要开始下一 步的征程,奋斗的青春才更加勃发。 老师带你们来看蜂窝和鸟巢, 一是 想让大家学

7、会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二是希望你们新学期也筑个自己的 巢,是蜂窝也好,鸟巢也罢,尽力就好。 新学期, 我们第一周的目标是 静: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静下 来做一切事。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做 更好的自己。 ”我诚恳地注视着每一 个学生, 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青 春的希望。 新 学 期 的 第 一 节 班 会 课 就 这 样结束了, 我相信这节课的力量。 课后, 一个学生写道:“今天 迟到 了,我的心一直定不下来。 直到下 午最后一节户外活动课,跑了两圈 后,心里总算平静下来。 走到那棵 有蜂窝和鸟巢的大树下,我们观察 大自然的奇妙时,我发现自己的心 完全安定下来。 ”另一个学生写道: “下午第四节

8、课, 我认为是一节很 快乐的课,因为我们在与自然做朋 友。 在课堂上享受自然的时间毕竟 短暂,大部队又继续出发了,偶尔 有几只鸟飞过,我也会抬头观察它 们的飞行方向。 ” “一年之计在于春。 奋发吧! ”学 生宋开宇如此说道。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本文由“语文湿地”公众号供稿我每天坚持步行上班, 路程3.5公 里,用时35分钟,中间要翻过一座小山。 同事们都认为我是为了锻炼身体,其实 他们不知道这其中有个秘密:我要把每 天最美的风景带给学生。 每天我都带着相机,把沿途看到的 一朵绚丽的云霞、一轮喷薄的旭日、一朵 枯草中的野花、一只攀壁的小虫、一位急 匆匆骑自行车的建筑工人、一对携

9、手而 行的老年夫妇然后,我把这些照片 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 有时候,我还会给每幅照片配上一 些富有哲理的文字,带给他们美丽景色 的同时,也带来思想上的启发。 比如,我 经过的路边生长着一架梅豆,盘绕在一 个歪斜的废弃电线杆上,周围有一圈破 败的篱笆, 但这架梅豆却长得旺盛,开 满了紫红的花朵,结了一串串的梅豆角。 我把这情景拍摄下来,并配上一首抒发 情感的小诗:“一只只生命之蝶/翩跹于 绿色的诗行里/农家乐的曲谱上/跳跃着 粉红色的音符/那是生活的歌。 ”再加上 一段哲理思辨的文字:“人们不远千里、 万里到洛阳看牡丹,到苏杭看梅花,到东 京看樱花,是的,那些花确实很美,也很 有品位,可是母亲

10、却偏执地认为她种的 菜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原来我总是笑 她土,可是,当我东跑西颠地看过许多景 色后,当我为工作所累不能再与母亲一 起侍弄菜园时,当我急匆匆赶路却偶然 为这架梅豆吸引时,我知道我错了。 这 些梅豆花的色彩、花形、品质丝毫不比名 贵物种逊色。 上帝不会欺骗人们,它的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珍惜! ” 就这样,学生们从这架最普通的梅 豆身上欣赏到美,接收到情感的熏陶,学 习了描写的技巧,锻炼了思维品质。 当 他们贪婪地欣赏着这些图片和文字,专 注地记下自己喜爱的句子时,我知道他 们打开了思考的心灵之门。 我认为, 美的本质是高尚的道德。 一个能欣赏美的人才会形成执着的爱。 因此,学校的道

11、德教育不是单靠宣讲道 理就能完成,需要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 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因之而深深地爱着 自身生活的土地和人们。 在美丽风景的 熏陶下,我从学生的“生活随感”中发现 了他们思想情感的变化。 他们会为一束 从教室窗口射进的阳光而感动不已;他 们能从一个远去的背影中去关爱那个人 的心境;他们不再厌弃那鸡粪遍地的农 家院,反而去关注那株长在墙角的野草, 还会对周边的人物命运施以真诚而朴素 的人性关怀。 学生李宝玉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 个真正活在语文中的人,他的行为常常 令人不解:每天背着相机来学校,带给我 们独特的美景。 开始时,我还对这种行 为有所忽视,但后来才发现,他是在引导 我们学习语

12、文,不是死学,而是活学,用 心感悟生活。 ” 美,需要用美来培养。 因此,我要把 最美的风景带给我的学生!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 学园区校)把每天的风景 带给学生孙晋诺屈指数来, 我与校长王凯已经 在一所学校共事7年了。 回顾这7 年,从我专业发展的每一步行走,到 我色彩斑斓的个人生活, 他都给予 了极大的支持和爱护。 这种支持爱 护,让我历经从最初的惊讶,到欣然 感动,再到温暖入心,最终在我心里 的大河中划开一道深广的波浪。 记忆中的惊讶,发生在我们美术 组策划首届课堂成果展时。 当时,他 是新校长,与我们并无过多交集。 听 说了我们的策划后,他建议说:“可以 搞个剪彩仪式。 ”校

13、长这样说,让我们 有点感动对于他而言,我们这点 事都值得剪彩了。 那一天真的来了。 在校长的安 排下,学校的鲜花队、鼓号队都出动 了。 虽然当时学校还是地震后的板 房, 但我依然发表了响彻整个操场 的欢迎词, 而校长和上级领导也非 常高调地为活动剪了彩。 后来,春天到了。 “三八”妇女节 这天, 校长一大早就站在校门口,送 给到校的女教师每人一枝玫瑰花。虽 然他“借机”与女教师们合了影,但全 校教师没有一个人说他坏话。 经过这两次“事件”,我发现这 个校长有点不一样: 他特别不注意 自己作为校长应该有的端正模样。 我的优质课闯过区级的那年暑 假,校长邀我一起去若尔盖看花湖。 他说比赛没什么,得

14、不得奖不重要。 从此,校长成了“凯哥”。 因为这一 路,他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下属,而 是完全当作自己家的一个小妹。 与此同时,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 “凯哥”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师在成都学习, 他会专程去接; 教师的父母病重, 他会四处寻医, 帮 助 买 药 ; 教 师 的 子 女 考 入 好 学 校,他会摆酒邀人为其祝贺每 一个教师于他,都是“宝贝”。 他谈 及他们,如 数 家 珍 ,透 着 说 也 说 不 完的喜欢。 而这喜欢,绝非一时性 起,而是 恒久地、坚定地、持续地, 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地。 正因为如 此,他付出再多,也不会叫苦叫累, 不会有一丝怨言。 倘若有教师对他 恩情回报,他

15、 便 深 为 感 动 ,觉 得 自 己非常幸福。 同时,“凯哥” 也是一个不断学 习、善于思考、精于长进的人。 在学 校建设、教师发展、课堂改革方面, 他 带 领 学 校 取 得 了 有 目 共 睹 的 业 绩。 他还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摄 影、打球、旅游,近年又增加了对文 学阅读的激情。 这些爱好不断丰满 着他的生命体验, 也积淀和滋养着 他的品格。 校 长 “凯 哥 ”就 是 这 样 成 功 地 将我捧到台上,然后愉悦地做我的 “粉丝”,在我心里的大河中划开一 道深广的波浪。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石塘小学)校长 “ 凯哥”钟锦钰所有关于如何理解音乐的书都同 意下列观点: 读这样一本书并

16、不能加 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 如果你要更好 地理解音乐, 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 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 我这本书所讲的一切都是关于在本书 之外才能找到的体验。 除非你下定决 心倾听比过去多得多的音乐, 否则读 这本书可能是白费时间。 我们所有的 人,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 都力求不断加深自己对这门艺术的理 解。 读一本书有时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但什么也代替不了需要首先考虑的一 个问题,即倾听音乐。 幸运的是, 现在听音乐的条件比过 去好多了。 随着收音机和唱机, 更不用 说电视和电影,所提供的好音乐愈来愈 多,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到音乐了。 事实上,正像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所说的, 现在每个人都有听不懂音乐的机会了。 我经常有一种把正确理解音乐的困 难加以夸大的倾向。 我们作为音乐家经 常碰到一些老实人, 他们总是以这种或 那种方式说:“我很喜欢音乐, 可就是对 音乐一窍不通。 ”我的剧作家和小说家 朋友却很少听到有谁说:“我对戏剧或小 说一窍不通。 ” 不过我非常怀疑这些在 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