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0540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7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廖名春说 明本文按形制将诗论简分为两部分,一是简头简尾写满字的一类,共支残简,缀合为简二是简头简尾留空的一类,共简。释文以简为单位,一简为一段,依 次而下。为减少印刷麻烦,释文皆以通籽字写 出,需要讨论处则加以注释。简号注于简末。缺 字能补 出的,用 号表示 不能补出而可数的,用口表示不能补 出又不可确数 的,用 号表示。简中脱文和脱简缺文亦用 表示。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日诗无泯志,乐无泯情,文无泯意。 “孔子”,原作“矜”,下同。案当读为“孔子”。古文四声韵上声 董韵“孔”字作“认”,自注出搐韵承周凤五告。李遇孙尚书隶古定释文卷三“秋千”条“集韵,孔,古作秋,隶辨载衡

2、立碑,仪问秋芬。张寿碑,有秋甫之风。并作秋。”承朱 渊清告篇海类 编人物类子部“秋,音孔,义同。”字汇补子部“秋,古孔字。”,由此看来,是从“孔”讹为“认”再讹为“臀”“泯”,原作“降”。“眯”字从文得声,而从 文之字 与从民之字多通用。尔雅释话“泯,尽也。”说文新附水部“泯,灭一也。”诗大雅桑柔“靡国不泯。”毛传“泯,灭也。”郑珍说文新附考“恨即古泯字。”路史卷八“中声失则律无当,律无当则乐不比,乐不比则情文泯,情文既泯而旋宫之制、迎气之律其能独正乎”曹植有憨志赋行世。“诗无泯志”即“诗言志”之否定之否定。“意”,原字下残。曹峰、李学勤释“意”。案上文“志”、“情”皆从“心”,此字也很可能从

3、“心”。字上部非从言,简文 言字上皆无一短横,朱渊清以为音,说是。十月善 谭言。雨无政、节南山皆言上之衰也,王公耻之。小昊多疑,疑言不 忠志者也。小宛其言不恶,小有仁焉。小井、巧言,则言馋人之害也。伐木弗谭,诽谤。广雅释话 二“谭,阻也。”又释言“谭,誉也。”广韵纸韵“谆,恶 言也。”小序“大夫刺 幽王也。”旧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减”云 云当即“谭言”。“善谭言”即善于批评君上。“忠志”即忠心。小星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句,故日“多疑”。“疑言不忠志”,多疑之言反映 出对上不忠之心。如“我视谋犹,亦孔之邓”、“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4、”等。小序“小星,大淮茅左有此说。例可参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字典一巧页,济南齐鲁书社,年。中国哲学 史年第期夫刺幽王也。”集传“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简文是说人臣对君上 的倒行逆施多有怀疑,因而离心离德。“谗”,原作“谨”。小序“小弃,刺幽王也。太 子之傅作焉。” “巧 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小雅小弃有“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 惠,不舒究之。 舍 彼有罪,予之佗矣”,小雅巧言有“无罪无辜,乱如此帆。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帆,予慎无辜。乱之初生,偕始 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蛇蛇硕言,出 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故曰“言馋人之害也”。简末端有

5、残损,据简和鹿鸣之什伐木“微我有咎”意,可补一“弗”字。实咎于其也。天保其得禄蔑疆 矣,选寡德故也。祈父之刺,亦有以也。黄鸟则困,而欲返其故也,多耻者其病之乎著著者获则以人益也。裳裳者华则口口“实”,马承源释为“赛”,读为“贵”。李锐札记当释为“实”,见郭店楚简忠信 之道简、,六德简、。案李锐说是。“实”,诚。“其”,反身代词,指自己。楚辞九章哀郧“心蝉媛 而伤怀兮,吵不知其所踉。”王逸注“其,一作余。”鹿鸣之什伐木有“既有肥羚,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 不来,微我有咎”,“其”即“我”。此是说伐木不是真地咎责于己。此是解“微我有咎”之义。“选寡德故也”“选”,原

6、作“粪”。疑读为“选”。而“选”有善义。汉书王莽传上“君以选故,辞以疾。”颜 师古注“选,善也。国家 欲褒其 善,加 号畴邑,乃以疾辞。”广韵仙韵“撰,善言。”义亦近。“寡德”即君德。此是说天保“得禄蔑疆”,是以君德为善的缘故。小序“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矣,报其上焉。”“归美”即“善”,即“选”。“困”指“黄鸟”“集于谷”、“啄我粟”、“啄我粱”、“啄我黍”,“此邦之人,不我肯谷”、“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而欲返其故”,也就是“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言旋言归,复我诸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小序“蓄普者羲,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简文“人益”

7、即“益人”,使人长进,义与“长育人材”同。“关唯之改,褶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何日终而 皆贤于其初者也。关唯以色喻于礼“改”,原作“改”,马承源以为从巳声的假借 字,当读为“怡”李学 勤孔 子、卜子与诗论简释作“改”。案 李 释“改”不误。礼记细衣“其容不改”之“改”字,郭店简锚衣“改”字正作“改”。此外,郭店简、上海简细衣“衣备不改”之“改”字也作“改”。足证“改”即“改”。毛序“关雌,后 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 而正夫妇 也。”又称“关 唯之化。”简文的所谓“改”,即毛序之“风”、“正”、“化”,也就是毛序所谓“移风俗”或礼记乐记所谓“移风易俗

8、”。“时”,原作“告”。“晋”较“时”省去了“寸”,与说文古文 同,晋玺和中山王方壶“时”亦作“告”,郭店楚简作“时”者见,作“普”者见,可见“时”作“占”,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流行写法。谬木一诗屡言“福履绥之”、“福履将之”、“福履成之”,所谓“绥”划“降”、“将”、“成”“福履”于“君子”的,当是上天,“君子”有上天降福,是得天时,故于谬木而称“时”。汉广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说,故谓之“智”。“归”,原作“遍”,“遍”为“归”字省文。正字通“遍,归。”望山、包山、郭店楚简“归”字多作“遍”。说文“归,女嫁也。”鹊巢屡言“之子于

9、归”如何如何,因此,简文“归”字当是说此女子 出嫁,有个好 的归宿。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报”,原作“保”,马承源读为“褒”李学勤孔子、卜子与诗论 简读作“报”。案 李说是。小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一于南国。”郑笺“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 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召公“止舍小棠之下”勤劳民事,百姓方“美召伯也”,诗文所谓“勿剪勿伐,召伯所蔑”、“勿剪勿败,召伯所憩”、“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就是这种“报”的体现。小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偕,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郑笺“绿 当为椽,故作椽,转作绿,字之误也。”又说“椽兮衣兮者,言椽衣

10、自有礼制也。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椽衣次之,次之者众妾亦以贵贱之等服之。鞠衣黄,展衣 白,椽衣黑,皆以素纱为里。令椽衣反以黄 为里,非其礼制也,故以喻妾膺。”李 富孙诗经异文释华卜笺诗有以礼释之者,绿衣为椽衣,“说于农郊”为隧 。盖郑学长于礼,故或以礼训诗。御览引作椽,是从 笺说,毛传绿,正色,亦改椽字,非。”简文“绿衣”两见,皆作“绿”而不作“椽”, 或“象”。说明李富孙 的意见是正确的。简文所谓“思”,出于绿衣的“我思古人”燕燕而称之“情”,当本于“泣涕 如雨”、“伫立以泣”等语“燕燕之情”就是燕燕之诗所表达 出来 的专一、慎 诚 独之情。“何”,原作“害”,“害”可读 为

11、“易”或“何”,简有“怀尔明德,害”可参照。同样 的例子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篇更多。如“君爽曰襄我二人,毋有合哉 言,害道不悦之词也。君子曰唯有其巫而可,能终之为难。稿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害言挟之也。”“同命曰允师齐德,害此言也,言信于众之可以齐德也。川君爽曰唯从巫单称德,害言疾也。”“大 禹曰舍兹宅天 心,害此 言也,言舍之此而宅于天心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害言慎求之于已而可以至顺天常矣。”“康浩曰不率大夏,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害此 言也,言不敦大常者,文王之刑莫厚焉。”裘 锡 圭 此 句句法与公羊传屡见之“其言惠公仲子何”一类句子相类。“易” “何”义近,也可能简文“害”即应读为“

12、何”。李学勤容易看 出,在“何”字前面的都是 引文,或系诗、书,或为成语,无一例外。这样,诗论的“关 唯之改”云 云,也不会是诗论作者 的话,只能是一条引文。其后面文字是反复解说这条引文。“终”,原作“童”。疑读为“终”。史记秦本纪“终黎 氏。”集解引徐 广曰“世本作钟离。”史记伍子青列传“拔其钟离。”索隐“钟离本谓之终犁。”且文意“终”、“初”相对。两矣,其四章则喻矣。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喻求女之好,反纳于礼,不亦能改乎摺木福斯在君子,不亦能时乎户“两矣”,马承源以为乃论鹊巢“百两矣”的残文。案从论关雕七篇的顺 序看,是关 唯、樱木、汉广、鹊巢、甘棠、绿衣、燕燕从下文看,仍为论关

13、雌之语。因此,“两矣,其四章则喻矣”不是论燕燕,就是论关雏,不可能是论鹊巢的残文“其四章”毛传以关雌为三章,释文为五章,俞越为四章,每一兴为一章。案 俞越说是。“喻”,原作“俞”,马承源读 为“愉”。案 从几文“以色喻于礼”看,“俞”仍当读为“喻”。“拟”,原作“悉”,李学勤、李锐读为“拟”马承源读 为“嬉”案“拟”即“喻”。“愿”,原作“恋”,马承源从玉篇训 为“爱”。案“芯”,两见于中山王方壶,皆读 为“愿”。王辉说“元”与“原”音通,可 见“念”即“愿”亦 即“愿”之专字,与说文之“忧”字未必 是同字。“喻求女之”四字据下文义 补。由此可知,简与简当可缀接,它们是 同一支楚简的上 下 两

14、段。“亦能时乎”四字据文意补。此是说褶木一诗“君子”之所以能“福履绥之”、“福履将之”、“福履成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页,艺文印书馆,年。中国哲学史年第期之”,就在于其得“时”。【汉广不求不可得,不攻不可能,不 亦智恒乎鹊巢出以百辆,不 亦有离乎甘棠思及其人,敬爱其树,其报厚矣。甘棠之爱,以召公巧所羞也。绿衣口口口“汉广不求不”字据文意补。“智”,原作“瞥”,李学勤孔子、卜子 与诗论简读作“知”。案当读作“智”。此是 说 明智就能永恒。“离”,原作“迪”,马承源摹写为“德”,疑读为“皇”,匹配之意李学勤释 为“离”。案 简文从“足”从“离”,当读为“离”。简文以“离”释“归”。“离”是离开母 家

15、,“归”是前往夫家,词异义同。但这种“离”和“归”,是“出以百辆”,礼节是极其隆重 的。“不亦有离乎”,可谓是“离”其所 当“离”,“归”其所 当“归”。“棠思”字据文意补。由此可知,简巧与简当可缀接,它们是同一支楚简残存的两段。“报”,原作“保”,马承源读为“褒”。案当读 为“报”。百姓“敬爱其树”,是 因为思及召公其人,感念其事,故谓之“报”。“所菠也。绿衣”等据文义补,所残 当八字左右。 【燕燕情爱也。关雌之 改,则其思益矣。谬木之时,则以其禄也。汉广之智,则知不可得也。鹊巢之归,则离诸“情爱”,原作“青蟋”。当是论燕燕之义。“终 而皆贤于其初 者也”,故称“改”为“其思益矣”。“禄”,原作“录”。毛传“履,禄。”马瑞辰通 释“履与禄 双声,故履 得训禄,即以履 为禄之假借也。”谬木诗之“福履”即福禄。简文“谬木之时,则以其禄 也”。正是训“履”为“禄”,足 见 毛传之确。“诸”,原作“者”,李锐当议读作“诸”。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