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053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1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仁大学日治文学演讲讲座纪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輔仁大學日治文學輔仁大學日治文學演講講座演講講座紀錄紀錄 日期:2010/12/01 專題演講名稱:從清代儒學的成立看皇民化研究的問題 講者姓名:祝平次 老師 地點: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2F 綜合教室 C 記錄者: 劉冠玟 - 演講記錄演講記錄 在演講開始前,祝老師先提到了人文學精神 。所謂人文學精神即為批判 ,鞭策自己往前的一種精神。而當我們在進行批判之前必須要先奠基於完整的理解,亦即先將目前繁瑣的資料加以整理、理解。 針對本課程所設定的主題由旅行理論來看日治時期的殖民文學 ,於討論之前,當須先加以探討幾個概念的定義:何謂旅行與殖民 、何謂思想與國家 ,在理解這些之後再來思考、分析清代台

2、灣儒學的成立才有較清晰的脈絡可循。 關於旅行與殖民的概念,和前者的旅行相比,後者的殖民是較為單向的概念; 旅行則是有兩個面相,可從輕和從嚴來看,講者祝老師認為我們不妨用逍遙遊來看待旅行這個概念。另外的思想與國家的概念上,思想本身也可以視為一種旅行的概念。殖民本身也是一種思想的存在,也可以當作是抽象的一種旅行概念。由上述所言,在從事這類相關研究時大家自己都應當要加以對一些概念有所定義、思考才行。 現在我們重新回到演講主題的統治與思想來看,在以清代儒學在台灣的成立與皇民化研究為中心來加以探討當中存在的統治與思想時,我們不可忽略其相關平行研究的存在。這也是我們常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以我們這次的演講主

3、題為例,我們可以在分析 清代儒學在台灣的成立 時,將之視為一種 士人產生的文本 ,而之後的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則當作皇民下所產生的文本 ,於此如果我們將各自都視作一個文本加以分析並列點比較的話,即可產生如下的平行研究: 清代儒學在台灣的成立清代儒學在台灣的成立: (士人產生的文本) 緩慢的過程 漢人移民文化的學習 政治社會結構的複製 異族之間?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 (皇民下所產生的文本) 長期固定方向的短期急暫的作為 政權的推動 特定的目的 異族之間 2 在上述的列點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兩個文本各自相異的部分,而針對皇民文學部分裡面提到的

4、長期固定方向的短期急暫的作為以及政權推動這兩點,這些如果以一個移民社會來看的話,其實還會與所謂的在地化(本土化) 、 原鄉化問題有所關連。但在這裡我們還要注意到台灣是日本第一個殖民地,所以日本政府本身對於如何看待台灣也是個問題。而是否為特定目的的書寫也是一個重點,究竟皇民文學是否可視為一種政治文學?而之後的文學是否也屬於此類文學呢?其又與皇民文學又有何不同呢?因此我們必須先認知到即使是在相同目的 (政治目的書寫) 之下也不見得會產生相同的結果。亦即在平行研究上,除了進行皇民文學和清末文學間的比較之外,還可更進一步地進行和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的文學之間的比較。 與先前的清代儒學比較一樣,我們以列點方

5、式來分析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和國府統治下文學 ,得到的幾個論點如下: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 長期固定方向的短期急暫的作為 政權的推動 特定的目的 異族之間 國府統治下文學國府統治下文學: 恐共對抗下的文化作為? 政權的推動 特定的目的 異族之間? 由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在平行研究上,除了皇民文學和清末文學間的比較研究之外,還有其與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的文學之間的比較都是可以研究探討的範圍。 至此,講者的祝老師希望給大家幾個人文學、社會學概念。人文研究本身其實是在理解過去;而人文批判的目的則是在籌劃未來、思考未來。所謂的 批判過去 ,即等於在籌畫

6、未來 。一般在進行人文研究時,可以從三個面相來看: 文學(如何書寫、形式的研究) 、 歷史(關於過去事情的研究) 、 思想(概念的解析) 。另一方面當我們在進行人文批判時同樣也有三個面相: 文學(創造性倫理) 、 歷史(政治、社會批判) 、 思想哲學(價值、意識形態批判) 。由上述可知,我們不管是在進行研究或批判時,其為何,針對其本質的探討很重要。 現在我們在明白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之後,我們將集中焦點在皇民文學議題上。在這個部份我們不可忽略的是皇民文學其目的性的問題,我們以賴瑞玲的論文做為先行探討文獻,並將其加以整理後,我們可以分成下述三個部份來做更深入的探討。 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皇民化運

7、動中的皇民文學: 長期統治中的短暫措施? 3 與其它皇民化運動的關係?(沒有特別強調) 被論議的皇民文學以及其作家被論議的皇民文學以及其作家: 周金波(1920-1996); 陳火泉(1907/8-1999); 王昶雄(1915-2000)。 不同時段的皇民文學論爭不同時段的皇民文學論爭: 70 年代末期至解嚴前; 解嚴之後。 在談論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之前,賴瑞玲先將日本統治台灣的三個時期釐清一下,一般分法將 1895-1919 年為 前期武官總督時代 ;1919-1936 年為 中期文官統治時代 ;1936-1945 年則為後期武官總督時代 。那麼在這段歷史當中皇民文學究竟是在何時提出的

8、概念,以及被論議的皇民文學作家又有哪些呢?這些都必須透過資料蒐集分析來加以辨明。講者也提到在分析、看待皇民文學時,有幾個地方必須注意到,首先是被議論到的皇民文學作品和作家的數量相當少,只有三、四篇就成為一種文類嗎?就分類學上來看,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狀況。另外,皇民文學本身是否算是一種認同文學呢?這是對於被殖民者而言相當重要的問題: 皇民文學是在自然,亦或是在不自然的狀況下所產生的認同文學呢?祝老師提出這些概念和問題點,在閱讀參考文獻後,要站在何種立場去思考、反思論者的論點,這對於從事研究而言是很重要的研究態度。 在以賴瑞玲的論文分析為基礎之下,講者祝老師也以自己的方式將皇民文學的作品重新討論。

9、首先是周金波的水癌和志願兵 ,之後為陳火泉道以及王昶雄的奔流 。在這些作品當中,我們看到了被殖民者的悲哀,另外在賴瑞玲論文中對於部分作品文學性的探討著墨較少,但是在討論作品時,其本身文學性存在與否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重點。這類作品算是以文學描寫史學 ,對此祝老師也提醒我們一個需注意的重點,如果將皇民文學視為一種政治宣傳文學的話,其聲音、其立場是否有確實傳達,是否真有歷史證據,我們必須去找資料來佐證才行。而賴瑞玲的論文最後主要回歸到戰後來看皇民文學研究的問題。她將之分成70 年代末期至解嚴前的論辯和解嚴後的論辯兩個部份來討論,在人文研究上這樣省視過去是相當重要的。 目前為止的皇民文學之議題研究主要

10、著重在: 日本殖民統治中的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中的皇民文學 皇民文學中的作者、作品與讀者 要理解什麼?(人文研究的無限延伸) 皇民文學能告訴我們什麼? 皇民文學與台灣文學的發展。 於此,祝老師也重新整理皇民文學的相關爭論,在這當中我們發現皇民文學一詞的使用起源尚未明瞭,其定義亦尚未明瞭,而皇民文學是否可以看作為一4 種文類,也是一個還有討論的空間。再者皇民文學並沒有相關的平行研究,例如:朝鮮滿州間的比較、其與日本文學間的比較(周金波志願兵與其他作品之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的幾個部分。在寫學位論文時, 有無意識到問題點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是藉此來衡量寫論文者之學術成熟度。針對

11、目前為止的資料和論點,講者祝老師也提出了幾個可能的研究方向: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 台灣的皇民文學; 韓國的皇民文學; 日本中的戰時文學; 台灣的文學。 作為政治工具的皇民文學與其它作為政治工具的文學的比較作為政治工具的皇民文學與其它作為政治工具的文學的比較: 在台灣的皇民文學與在日本戰時內地文學 在台灣的皇民文學與在韓國/滿洲國協力者文學的比較 皇民文學與文學的比較 演講的最後,講者祝老師提醒大家在探討批判時要注意到自己在批判什麼 ,而這些批判又是為了誰、為了什麼而批判,又有誰有權利批判呢? 在思考這些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能夠對於批判也加以批判,且也要能夠進行 自我的批判、批判的反身性才行。 會議會議相關討論記錄相關討論記錄 同學分享與回應同學分享與回應(因因時間問題時間問題,只開放只開放一一個問題個問題) 1.老師在論及幾部皇民文學作品時,提到作品中有描述從日本回國的臺灣歸國青年看到臺灣有汽車並被臺灣的現代化嚇到的情節。對於這個部份,有同學認為也許不是因為臺灣的現代化而被嚇到,而是和現在的臺灣一樣,因為車子的橫衝直撞而被嚇到。就當時來看,臺灣交通狀況也應和日本有所差距,所以除了說是因為現代化而被嚇到,也有可能是因為交通狀況混亂而嚇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