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9878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0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 青年) 项目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 ( 项目编号 08CSH014) 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我国目前阶层状况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 获得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转型与发展重点研究项目资助, 特此一 并表示感谢。本文曾在 2008 年国际社会学会 RC28 北京会议 Marriage and Family Ses- sion 和复旦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 “巨变 30 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影响”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 感谢吴晓刚、 Theodore P Gerber、 丁国辉等教授的评论和意见, 文 责自负。本文数据来自

2、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06 年调查, 由国家教委 “211 工程” 和香 港特区政府大学研究资助局 “重点研究项目” ( CA03P04, HSS01) 资助, 香港科技大学社 会科学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联合承担, 项目主持人为边燕杰教授和李路路教授, 特此感谢。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李煜提要: 本文以择偶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作为社会开放性的指标, 使用中国 综合社会调查 2006 年数据, 通过对婚姻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在各历史时期 变化的实证考察, 评估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的过程和趋势。本文在理论上对 两种匹配强度组合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

3、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相应在模型 上使用双配分析方法以控制代际流动的影响, 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婚姻配对独 立净效应的估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自致性匹配度大幅度提高, 先 赋性匹配呈现倒 U 型的小幅波动。这一结果暗示当前不平等结构传递的特 征为 “父系再生产强化” 模式, 而社会开放性程度可能将有所下降。 关键词: 社会开放性婚姻匹配双配模型社会开放性 ( societal openness) 是长期受关注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之一。开放的社会是指, 社会结构中各主要群体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可渗透、 易穿越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但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是走向开

4、放还是封闭仍然处于争议之中。市场乐观派认为, 市场打破了旧分层秩序, 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如 Nee, 1996) ;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强调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逻辑下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如李路路, 2006) , 或者得出社会已经 “断裂” 的结论( 孙立平, 2002) 。221对于社会开放性, 长期以来的研究传统是将代际社会流动作为其衡量指标, 而最近 20 年, 一些学者尝试从婚姻地位配对的角度来研究,婚姻匹配度成为衡量社会开放度的新指标( Ultee Luijkx, 1990) 。本文将通过对婚姻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 为中国社会的开放性走向之谜从另外一个

5、侧面提供一个经验回答, 并试图勾勒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特征。一一、 婚姻匹配与不平等结构再生产婚姻匹配与不平等结构再生产婚姻匹配, 即 “谁与谁结婚” , 社会学家经常从“阶层内婚制” 的角度来讨论夫妻匹配模式, 是指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内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 张翼, 2003) 。在传统社会的择偶实践中, 处于较高社会阶层地位的家庭通常会鼓励子女在本阶层内部通婚, 强调 “门当户对” 的择偶观念, 以“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 、 甚至包办婚姻的婚姻制度安排对后代的择偶行为予以控制, 有意无意地设置婚姻壁垒阻止下层社会成员的“高攀” 行为。由此, 婚姻关系的建立也就成为维持现

6、有社会结构、 增进阶层内部团结的工具( Goode, 1959) , 甚至被认为是阶层凝聚力和认同形成的重要基础, 是阶层代际传递和再生产的主要机制之一( Haller, 1981) 。在现代社会 ,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和自由恋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加上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令地域流动和社会地位流动日益频繁,传统的择偶控制手段已经难以奏效。所以现代化理论预期, 传统婚姻的阶层内婚制特征将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式微。而阶层内婚性的削弱, 意味着阶层界限的模糊、 阶层间的融合和社会开放性程度的提高。在这个意义上, 婚姻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与代际的社会流动性、 阶层间社会交往程度一起构成测量社会开放性

7、程度的三大主要指标。西方学界对婚姻配对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Glass, 1954; Lipset Bendix, 1959) , 其核心的问题是, 择偶的内婚性是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被削弱。在研究策略上, 卡米金( Kalmijn, 1991)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模仿 “地位获得模型” ( Blau Duncan, 1967) 的理论框架, 区分了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婚姻配对: 先赋性匹配比较择偶双方的家庭背景, 看是否 “门当户对” , 它是从代际阶层再生产的角度测量社会的321论文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代际开放性程度; 自致性匹配是从婚

8、姻当事人个人的角度, 看婚姻双方在职业、 教育等方面是否“般配” , 侧重考察新一代阶层的建构过程及其固化程度( 李煜、 陆新超, 2008) 。本文试图强调的是, 婚姻匹配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自我建构、 复制和再生产过程。婚姻双方社会地位的匹配与否, 对社会结构的强化、 延续或重构均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当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内挑选配偶这一同类婚配模式( homogamy) 时, 既有的社会不平等结构将完整地在下一代家庭的地位结构中被复制出来, 婚姻不但没有起到削弱个体间不平等程度的作用, 而且将通过代际传递将既有不平等结构复制、 传递给下一代; 而如果婚姻双方的社会

9、地位是随机匹配的话, 以新建家庭为构件的新不平等结构, 其不平等程度将明显降低。这将减弱上一代不平等结构向下一代的传递和延续, 从而冲击和解构既有的社会不平等结构。在这个意义上, 婚姻双方社会地位的匹配程度不仅是评估社会结构开放度的有效指标, 而且是研究不平等结构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化理论曾经乐观地预测: 因为工业化和爱情的作用, 现代社会在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上均将下降( Treiman, 1970; Kerr, 1983)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 这两种类型的匹配可能出现方向不同的变动趋势, 即有可能发生一种配对增强的同时, 另外一种配对强度在下降。因此笔者认为, 先赋自致框架的分析张

10、力不仅在于将原来含混的阶层内婚概念进行有效的澄清和区分, 更重要的是, 可以通过对这两种匹配的发展趋势和强弱组合的分析, 进一步讨论其对不平等结构在代际传递中的后果, 这为讨论社会开放性的现状和趋势开拓了一个新的分析空间。而据笔者所知, 这一点在中外文献中均未曾有充分的讨论。两种匹配强度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关系如表 1 所示。表 1不同配对类型强弱趋势组合下的不平等结构后果先赋性配对 ( 门当户对)自致性配对 ( 般配)结构固化双重分割强强复制强弱替换弱强结构弱化弱弱421社会学研究2011 4当一个社会婚姻匹配的状况是先赋性配对很强、 自致性配对也强的情况下, 以新一代家庭为基本元素的社会

11、结构将出现双重分割的特征: 上一代的不平等分割完全保留, 新一代的不平等分化得到强化。如果我们把社会成员简化类分成精英和大众两个群体, 那么在这种体制下将形成 4 个通婚圈: 精英家庭出身的新一代精英相互通婚、 精英出身但沦为大众的子女间相互通婚、 大众出身的精英相互通婚、 大众的大众子弟通婚。这 4 个通婚圈正好是以家庭出身是否精英、 第二代是否精英交叉割裂, 即按照先赋性和自致性两个维度分割, 故称为“双重分割” 。同理, 如果一个社会的先赋性和自致性配对均弱, 就是“结构弱化” , 社会不平等格局将因为婚配双方的异质性而被逐渐削弱。当先赋性配对强、 自致性配对弱的情况下, 上一代的阶层分

12、割完全没有打破, 但新一代的阶层固化被遏制。于是只有两个通婚圈, 原来精英的子弟通婚, 原大众子弟通婚, 这时只存在一个分割, 即家庭出身。这个分割完全是旧分层格局的 “复制” 。而当先赋性配对弱、 自致性配对强的情景下, 上一代地位分割被完全打破, 即无论出身如何, 婚姻配对以新一代的阶层分化为依据, 因而新的分层结构被强化, 旧分层格局弱化。这时婚配圈也只有两个, 它完全依据新一代是否成功、 是否成为精英来划分, 而不计是否出身于精英。新一代的不平等结构因此 “替换” 了上一代旧分层结构。不同门当户对和般配强弱程度的组合传递社会不平等的效力也是不同的 : “双重分割 ” 、 “复制” 和

13、“替换” 均属于结构代际强化或固化的一种形态, 复制是重复上一代的不平等, 替换是以新生成的不平等代替旧结构, 而双重分割则重叠了新旧两种不平等结构。只有在先赋和自致配对性都下降的情况下, 结构性的不平等才因为婚姻而有所下降。以上理论类型的划分试图描绘择偶配对方式强弱组合下的结构化后果。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 即这个社会存在一定数量的代际流动。如果一个社会像印度种姓制度那样极端固化, 因为两代之间社会地位高度一致, 导致讲求门当户对也就是追求般配, 在这个意义上 , “双重分割” 和 “替换” 都将变成“复制” 模式。虽然我们可以认为,一般情况下, 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定数量的代际继承, 但

14、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代际继承的水平( 或者说代际流动的水平) 是可能发生上下波动的,这将令我们难以分辨所观察到的婚姻匹配是代际继承变化的后果还是521论文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婚姻匹配的变迁: 社会开放性的视角匹配强度的真实改变。我们必须能在技术上对代际继承的效应予以有效控制和估计, 才能真正分辨出先赋自致配对的独立净效应, 并结合相应代际继承状况, 真正有效地描绘其结构后果和变迁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企图即在于, 技术上实现对配对的独立净效应的估计, 一方面作为测量当前社会开放性的一个指标, 另外一方面通过对各历史时期该效应变动的展示, 为未来不平等结构的趋势提供预测的参考。二二、 社会

15、背景和研究假设社会背景和研究假设1949 年后的中国可以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 以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 前 30 年是以“再分配” 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后 30 年是改革逐步推进、 市场化原则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解放初期,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实现了社会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 形成了一整套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分层制度。与工业化市场国家不同,在再分配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层秩序的特征是, 资源的分配不是通过市场机制, 而由国家依据政策或需要在不同的地区、 经济部门和各种组织类型间由上至下地进行配置。而且, 各种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与市

16、场经济下职业分层体系不同, 专业技术人员的报酬偏低, 党政干部则处于分层体系的上端。在这一体制下, 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机会不仅受其职业影响, 还取决于其所在地区、 工作单位类型和级别, 以及个人在政治分层体系中的地位( 边燕杰等, 2006) 。 1978 年市场化改革之后, 社会分层格局发生了两方面的巨变,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原则的逐渐确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人力资本对个人的收入回报增加 , “铁饭碗” 被打破, 各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结构越来越向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趋同。与此同时, 以收入差异为指标的经济不平等迅速扩大, 从原来的“去分层化”社会( Parish, 1984) 转变成社会分化十分明显的国家之一。从历年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中可以发621社会学研究2011 4当代际流动水平和婚姻匹配的先赋自致模式同时变化时, 社会结构将呈现更为复杂的 变迁结果。而且, 在社会继承水平较高的社会, 自致性匹配程度可能会被高估。比如在 传统社会代际流动性缺乏的情况下, 观察到的较高夫妻间自致性般配, 在很大程度上是 先赋性门当户对配对的结果。现, 收入差异迅速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