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活动教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9544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39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愉快的活动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愉快的活动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愉快的活动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愉快的活动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愉快的活动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愉快的活动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愉快的活动教学(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愉快的活动教学 活动与愉快教学 “活动”是指按小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 有组织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过去的活动,是指一般的课外活动,有些 往往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目的,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以辅助性 教育教学途径而屈就于从属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实 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活动在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方面的 重要作用。今日的活动,不只是看作课外的事,而与学科教学应视为一个整 体,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教委已将活动列入 1 9 9 2 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之中。 一、活动教学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

2、的“科技化”、“现代化”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要“三个面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扎实的科学文 化知识基础,并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这些人,除了应具有获取 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外,还要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与组织 工作的能力,协调和社交能力,竞争和应变能力等。今天,我们培养的小学 生是 2 1 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 和命运。我们要为他们的成才打下基础,要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个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在学 习、兴趣、能力、性格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学科教学只能按统一教材、统 一内容、统一

3、教法、统一进度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不能完全照顾 到儿童的需要与兴趣。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愿意制 做东西,从中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愿意表演,并有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欲望。 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可以为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活动 可以使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兴趣和爱好,学用知识,增长才干;在成功 和失败中,锻炼意志,增强自信心,培养多种能力和创造精神;在与人相处 中,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活动是学生个性发 展和奠定人才成长基础的重要阵地。从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来讲,必须 把学科教学与活动统一起来。学科教学与活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4、 缺一不可的。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实施“愉快教育”的学校,把学 校办成“乐园”。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种基于提高民族素质 的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仅反映在学科教学的改革上,也体现在活动方面,注 重创设自立、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如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愉 快教育”经验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创建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 创建多彩、自立的活动环境;创建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创建优美、文明 的校园环境。将“多彩、自立的活动环境”作为实施愉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 容,把活动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个子系统,认真地加以实施。上海一师附

5、小实施“要使每个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活泼的 个性,健壮的体魄”的办学宗旨,他们按照“愉快教育”的思路改革了各学 科教学,并对课余时间按早、午、傍晚分别安排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发动家 长支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照学生的不同爱好组织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做到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根据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 原则,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育人活动环境。无锡师范附小的“乐学”教育,南 京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等,都是通过课内外,学科教学与活动相结 合,来实施整个教育目标的。学校注意发展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给予各 种特长爱好的学生以发展的“营养”,把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变成兴

6、趣课,在 时间上给以保证;统一安排在周六下午,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加,不带书包, 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欢度愉快的周末;使活动与学科教学互为补充,为学 生愉快学习、愉快成长创造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愉快教学活动的特点 从一些学校实施“愉快教学”的活动看,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自主性。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 为活动的主人。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 . 广泛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活 动。学科活动和一些班队活动,虽常是在教师指引下,组织学生实行,但活 动前的准备、活动和活动后的总结、评论,都让学生人人参加。活动中,使 学生有表现自己、施展才干的机会,增强其自主意识

7、,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被 冷遇或被排离在活动之外。2 . 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兴趣小组”,自主学习 活动,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教师不做硬性指派或强行编组。让 学生自愿自主地进行各自的活动,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动中, 自己教育自己,自我管理。教师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随便发号施令,不包办代替。订计划、设计程序、组织、主持、总结、评 价等都让学生自己去做,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 炼,如南京琅琊路小学办红领巾报那样,从撰稿、组稿、编辑到版面设 计、插画等,均由学生自己去干,充分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热情与能量。 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活跃了思维,

8、开阔了知识视野,调动了探求知识的积极 性,提高了动脑、动手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做学习活动主人的 乐趣,自信心增强了,所以他们的劲头越来越足,报纸办得越来越好。 (二)多样性。从“愉快教育”培养总目标和课程体系整体考虑,设立 活动的整体结构。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是多样的,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 兴趣,表现自我,活动内容多彩、形式多样,活动主要包括有:班队活动、 晨(夕)会、科技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学科活动及社会活动、劳动等, 这些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形成有层次、有系列、有特色的活动环境。根 据小学生喜欢接受具体、生动、形象化教育的特点,注意新颖性和趣味性, 与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融

9、为一体,活泼、生动为学生所喜爱。各种各样 的科技活动和兴趣小组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启发学生探索创 新,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发展爱好和特长,培养创造精神,从中体会成 功的乐趣;文娱、群体活动,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可陶冶 每个人的情操,增强集体观念,在竞争中培养进取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竞 争的需要;社会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总之,多样的活动,可以 让学生有表现自己、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湖南长沙市长塘里小学, 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引趣促能启智”的原则下,开展了 3 0 多项内容的兴趣活动小组 2 0 个,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活动与体、美、劳 各育结合,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很好作用。如无锡师范附小英语小 竞赛兴趣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 生的求知欲,使差生跟上了队。又如为了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满欢乐,北京一师附小的谜海寻知、课间活动比赛绕口令、上海一师附小的课余 游戏等,也很吸引孩子。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扩 展了知识,锻炼了说话能力,活跃了思维,有利身心健康,使学生在活动的 氛围中,活跃心理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心情愉快,奋发向上。 在多种活动中,那种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围绕特定专题(或学科单元学 习)开展的学科活动(学科兴趣活动),如无锡师范附小所设计的那种单学 科的活动,广州八旗二马路小

11、学设计的增长知识,准备升级等学科兴趣 活动,不管是专题课还是综合课,都是在学科教学统一规划下,结合学科教 学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对学科教学来讲,具有延伸性、拓展性与 综合性的特点。它虽是以教学班组的形式组织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的, 但在思想上要明确,不是学科教学的简单重复或是变相的单元复习课。而是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充分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和要 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加深、巩固和扩展学科 所学的知识,提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活动要求指导老师带领 学生,精心设计,要有“明确的要求,充分的准备”。 (三)教育性。活动是培养能力,发展兴

12、趣特长的好形式,也是进行生 动、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好阵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是活动的一条重 要原则。组织活动,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活动, 从与集体、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新信息,接受先进思想,在现实生 活中,得到启示和教育,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培 养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为他们从小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班队集体是学生参加活动最多的群体组织。团 结合作、相互尊重、友爱和谐的集体,本身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以南京师 范附属小学的少先队为例,他们注意通过活动,培养健全的队集体,从而形 成自我教育的力量:1 .

13、使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岗位,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干部实行轮值制,以锻炼队员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鼓励人人为集体争光,增 强集体观念,在为集体服务中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2 . 在多彩的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决能力,让学生做集体的 主人,活动的主人。一切活动都让队员主持进行,让队员在活动中表现自己, 强化与人交往,使之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以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 在集体中感受他人的爱,让学生从身边的爱, 导向对他人、对集体的爱,从而为他人献爱,向集体献爱,并由此升华到对 祖国、对人民的爱。在少先队活动中,突出了愉快教育的要求。

14、 (四)实践性。我们说能力,是指各方面的能力。能力只有在相应的活 动中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才能增长才干。实 施愉快教育的学校,注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社会活动,校内外 结合,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通过春游参观、主题队 会、访问、购物、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接触实际、接触大自然、接触社 会,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长见识,加深对大自然、对社会的了解,在广 阔的实践领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激发他们热爱祖国 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让学生做“生 活的主人”,使其在自理活动中,充分体会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15、的乐趣,体 会成功的喜悦。 三、愉快教学活动原则 根据一些学校的实践,愉快教育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目的。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活动内容的 选择要服从学校愉快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既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有利 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把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 起来,使活动与学科教学作为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整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或搞一些庸俗无聊的活动。这要有整体规划、总的 目标和要求,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活动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独立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的作用,但不等于教师可以

16、撒手不管、 放任自流,而是教师要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提出要求。在活动中,进行必 要的引导和点拨。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可提意见和建议,帮助出主意。注 意扶植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师生间保持民主、平等、合 作的关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绪中活动和学习,得到心理的满 足。 (三)因材施教。开展活动,要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生理、心理、智 力的差异和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在自主活动中,让每 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一些活动,经过实践锻炼,发 展其特长。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去要求不同的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 学生、男生和女生的特点爱好就有很大的不同,活动内容与要求也就不能一 样。只有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引发愉快的情绪。要注意改变那种认为功课差的学生不能参加活动的 错误的观点。对于“差生”要看到他的闪光点。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佳,但有爱好或特长,在活动中常是积极分子。这就要注意满足 其爱好,发展其特长,并引导其对某项活动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