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9481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考研重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育明教育,创始于创始于 2006200620062006 年年,由北京大学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并有北京大学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比中国与西方神话、宗教、哲学对

2、比第一章第一章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神话中国神话一什么是神话?一什么是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过 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 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有 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中国古代有神话,但是向来没有“神话”这个名词。神话是什么?茅盾先生 曾下过一个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 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

3、,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以为是 真的 ”二二. . 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中国神话丰富多彩,要想分门别类非常困难。为教学方便,我们大致可以将 中国神话分为几个方面:上古神话,道教佛教神话,非主流神话三个方面。 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 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 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 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 教育意义的意象”。上古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道教佛教作为两种

4、创生性宗教,与其他宗教一样,为了它们自神其教, 吸收和创造了大量用于弘扬道教佛教传教的神话,慢慢融汇成为中国神话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佛教神话体系的内容十分庞杂,它们双方既 互相融合,又与上古神话有联系。道教佛教中的神仙是这两种神话的主角, 主要由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构成。先天 真圣主要是人们崇拜和信仰的诸多 虚无玄妙、体 性自然的形象,他们是自然的人格化和神格化,具 有超自 然的法力,如三清尊神、四御天帝、星君、斗 姆、五岳尊神、河海之神等。 而后天仙真在道教神 话中占绝大多数, 他们大都由凡而仙, 通过各种各 样 的方式体道证真而成仙,具有超人的神通,是人 积学修炼的结果。这些神 仙既有

5、远古传说中的仙 人,如黄帝、赤松子、广成子、西王母、东王公等; 也 有历代著名高道,如左慈、葛洪、张果、谭峭、丘处 机、张三丰、王 常月等;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神龙 见首不见尾的江湖异人;以及中国历 代的伟人、圣 贤、英雄、烈士等。这些自然神、祖先神及众多仙 真,共 同组成了一个体系繁芜严密的道教神系。三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三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1 1 创世神话创世神话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 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 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如汉族的盘古神话。 古时盘古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

6、向四方,逐渐使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为了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盘古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 1.8 万多年的努力, 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 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 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这是一种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 卵中诞生出来的,这种看法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初民中普遍存在 共工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它人面蛇身,有红色的头发,性情十分 凶恶,嗜杀成性。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 山,使天地为之倾斜, ,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7、2 2 日月星辰神话日月星辰神话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 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 由来问题。中国神话对此说法各异 ,大致有以下 5 种 :生育说、肢体化 生说、蛋生说、铸造说、神创说。日、月有规律的出没运转是日、月神话 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中国神话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类一样有劳作、有休息,月中的阴影及月的圆缺变化是此类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 又一方面。汉族神话中就有嫦娥有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说法。盘古不仅分开了天和地,同时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缔造者。另一则 神话说他死后,呼吸变为风云,声音变为雷霆,两眼变为日月,肢体变为 山岳, 血液变为江河, 发髭变为

8、星辰, 皮毛变为草木。 这种“垂死化身” 的宇宙观,暗喻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对应关系。3 3 动植物起源神话动植物起源神话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 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 自然界区别开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像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 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 物,则运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说明它们的来源和特征,便成为动植物起源 神话。 夸父神话中讲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弃下的手杖变成的。 夸父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 去 追赶太阳。当他到达

9、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 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 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 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 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 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 日竞走”。 精卫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记叙的一则故事。上古时期有一种鸟,它的 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 风暴袭来,她死了。精卫死后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 西山衔来石子

10、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 诗人陶渊明写诗说: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 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4.4.洪水神话洪水神话 这是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记载,多和 治水相联系。如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述及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此 外,还有鲧 、禹治水的神话。后世所传洪水神话反映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 遭到毁灭性洪水灾异之后,洪水遗民两兄妹结婚,再生人类。 鲧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 杀。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 为他鸣不平。鲧由于志向未

11、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 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 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 而不入。5.5.女娲神话女娲神话女娲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流传下来的一 位伟大女神形象。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 揉团黄色泥土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 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 祥地

12、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她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 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另一个是补天。上古时候,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 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 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 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6.6.伏羲神话伏羲神话这是这是关于中国文化创造的神话。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主要说他坐在一 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 (乾) 、 (坤) 、 (震) 、 (巽)、(坎) 、 (离) 、 (艮) 、 (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 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伏羲还制作了瑟

13、,创造了贺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显露出来了 。传说中还有伏羲与女娲为 夫妇的说法。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 东 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娲交尾的图像,一边标明是 伏羲,另一边可能是女娲。7.7.羿神话羿神话羿是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有关羿的神话说,尧做国君时,天空中出 现 10 个太阳,把禾苗晒焦,百姓陷入饥饿之中,各种恶禽猛兽乘机危害人 民。于是天帝俊赐羿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 艰难困苦。羿下到凡间,首先把 10 个太阳射落 9 个,然后他又诛除凿齿、 九婴、大风、修蛇等凶残的禽兽。最后到中原地方的桑林

14、中捉住那头为害 最烈的大野猪。他将野猪肉蒸熟后奉献给天帝,满以为会受到嘉奖 ,哪知 道天帝却因为羿射杀了他的 9 个太阳儿子 ,很不满意羿的作为。此外,还 有羿射河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等片断的记录,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动和他的悲剧性的结局。8.8.嫦娥神话嫦娥神话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话最为民间所乐道。神话说 羿向西王母求得长生不死药物后带回家中。 嫦娥趁羿不在 , 偷吃了不死药, 不觉身子轻飘飘地飞离地面,奔向月宫。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 到月宫化为蟾蜍的记载,今本已无,显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 变。魏晋六朝到唐代这段时期,人们对嫦娥的同情愈加发展,化

15、蟾之类的 古老传说渐被遗忘。9.9.战争神话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上古时代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 他们在向东发展 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 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 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 聪明坚毅。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被认为是华夏族的始祖,亦是中国历史 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 位 。炎帝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他,故称炎帝。 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黄帝驱使熊、罴等 猛兽参加战斗,为这

16、次战争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 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 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 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是传 说东方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神通广大,能呼 风唤雨,以金属制造兵器。在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时,蚩尤作法,使云 雾四起,黄帝军士分辨不清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以指示方向,致 使蚩尤大败而被擒杀。涿鹿之战终以黄帝胜利而告终。 四道教佛教神话主要内容四道教佛教神话主要内容1.1.三清三清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道教有三天、九天、三十 二天、三十六天、八十一天等说法,而当中最高层皆为玉清、上清、太清三种天 界。上述诸天各有管理者,玉清之主多数道经皆认为是元始天尊,其他二清之主 则诸经所言有异,今日道教则以太上道君为上清之主,太上老君为太清之主。 2.2. 玉皇大帝玉皇大帝 道教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