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59465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4 大小:19.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数字平台打造信息化医院(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毓璜顶医院 宋振兰2015.06 依托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平台打造数字化医院打造数字化医院打造数字化医院打造数字化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概况烟台毓璜顶医院概况 1890 1890年,由美国长老会创年,由美国长老会创年,由美国长老会创年,由美国长老会创建,迄今历时建,迄今历时建,迄今历时建,迄今历时124124年年年年创办人:郭显德及夫人创办人:郭显德及夫人 1914年医院落成庆典年医院落成庆典3232万余平米万余平米“一体两翼一体两翼”的医疗大楼的医疗大楼 2000年建设了全国首家三层结构的HIS系统2建设了全国首家J2EE的B/S架构的临床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3建设了全

2、国首家完整的电子病历应用及质量控制系统4监制了全国首台国产移动查房车,并在所有临床科室全面应用 2008年 2008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2009年 起步早起步早 起步早起步早1发展过程发展过程6建立了全国首建立了全国首家单病种诊断、评估、治疗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家单病种诊断、评估、治疗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5集成了集成了CIS、NIS、LIS、PACS等,进行格式统一转换,实现无纸化存档等,进行格式统一转换,实现无纸化存档建设了全国首建设了全国首家与家与CIS、电子病历、电子病历 系统高度集成化的临床营养系统系统高度集成化的临床营养系统2011年2012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201

3、3年创新多创新多创新多创新多2013年建设了全国首建设了全国首家临床医师与药师互动及药品与检查检验结果关联的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家临床医师与药师互动及药品与检查检验结果关联的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78发展过程发展过程系统全系统全 门诊、病房、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所有部门、环节、流程均实现了信息化,所有系统高度集成,信息全面共享,无信门诊、病房、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所有部门、环节、流程均实现了信息化,所有系统高度集成,信息全面共享,无信息息“孤岛孤岛” 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移动远程会诊全面应用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移动远程会诊全面应用 X线、CT、MR、超声、内镜、病理、心电等一

4、体化PACS,并且实现了报告、胶片自助打印X线、CT、MR、超声、内镜、病理、心电等一体化PACS,并且实现了报告、胶片自助打印住院病历实现无纸化归档住院病历实现无纸化归档1 12 23 34 4医院信息化建设简介医院信息化建设简介应用水平较高应用水平较高工作流程平台与质量管控平台相结合工作流程平台与质量管控平台相结合深度应用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深度应用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前瞻性研究与探索性开发相结合前瞻性研究与探索性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信息化应用与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信息化应用与创新的文化氛围卫生部试点医院,单病种质控研发基地卫生部试点医院,单病种质控研发基地电子病历经电子病历经HIMSS评价达评价达6

5、级水准,为当时国内三家医院之一级水准,为当时国内三家医院之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简介医院信息化建设简介 医生工作站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 护士工作站系统护士工作站系统 移动医护系统移动医护系统 PACS/RIS系统PACS/RIS系统 LIS系统LIS系统 麻醉医生工作站系统麻醉医生工作站系统 手术室管理系统手术室管理系统 体检管理系统体检管理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费用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 分诊叫号系统分诊叫号系统 医保管理系统医保管理系统 全成本核算系统全成本核算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 供应室管理系统供应室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

6、系统设备管理系统 综合查询系统综合查询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医疗信息系统 医疗信息系统(40余个) (40余个)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40余个)(40余个)信息化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学习指引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合法性 合法性 以卫生部医院评价指南、以卫生部医院评价指南、 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患者安全目标、护士条例等行业管理文件为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法律依据。、患者安全目标、护士条例等

7、行业管理文件为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法律依据。 整体性整体性 将全院各岗位护理工作要求系统整合,形成综合性整体思路,为将全院各岗位护理工作要求系统整合,形成综合性整体思路,为HIS系统的制作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信息的共享性。系统的制作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可行性可行性 信息系统设计的架构、流程,采取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方法反复论证,把基层护士的需要与护理管理的要求结合起来,使设计方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信息系统设计的架构、流程,采取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方法反复论证,把基层护士的需要与护理管理的要求结合起来,使设计方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

8、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操作性操作性 护理流程的设置做到合理、有效,方便护士掌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护理流程的设置做到合理、有效,方便护士掌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对流程环节操作点的设置,对执行护士、具体操作时间等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均可适时了解,实行环节质量控制。通过对流程环节操作点的设置,对执行护士、具体操作时间等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均可适时了解,实行环节质量控制。 可控性可控性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前瞻性 前瞻性 针对数字化行业发展迅速的特点,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应在模块、接

9、口设置等方面保证功能的扩展延伸。针对数字化行业发展迅速的特点,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应在模块、接口设置等方面保证功能的扩展延伸。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智能识别(腕带二维条码)智能识别(腕带二维条码)智能移动终端产房护理信息系统门急诊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室质量追溯系统智能移动终端产房护理信息系统门急诊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室质量追溯系统标准化医疗流程管理平台(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标准化医疗流程管理平台(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医疗信息集成平台(HL7 、IHE)物(对象)网(流程)联(互联)物(对象)网(流程)联

10、(互联)护理管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手术室管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手术室管理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质量控制设计思路信息系统质量控制设计思路 护理信息系统设计质量控制方式时将信息技术与控制理论信息技术与控制理论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前馈控制与反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馈控制。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移动护士工作站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移动护士工作站护理管理信息系统 三级管理权限设置 三级管理权限设置条件判断条件判断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智能提醒智能提醒质量检查分析质量检查分析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反馈控制缺陷上报

11、缺陷上报护理文书质控护理文书质控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嘱处理医嘱处理医嘱确认条码打印条码打印分类执行单分类执行单分类药品单分类药品单各类执行单的智能筛选各类执行单的智能筛选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身份识别管理身份识别管理 病人佩带条形码腕带;病人佩带条形码腕带; 药品、标本等条码标记药品、标本等条码标记; 输液、注射、发口服药、输液、注射、发口服药、 检验标本采集等操作前检验标本采集等操作前 采取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采取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 级别护理巡视真实化级别

12、护理巡视真实化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级别护理巡视级别护理巡视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 监护数据的自动采集、显示与告警提示 监护数据的自动采集、显示与告警提示 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危急值上报危急值上报检查检验危检查检验危急值上报接急值上报接收收 异常、危急值提示异常、危急值提示异常、危急值提示异常、危急值提示智能审核智能审核审核提示审核提示审核提示审核提示医生工作站危机值弹出提示医生工作站危机值弹出提示医生工作站危机值弹出提示医生工作站危机值弹出提示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医生查看报告医生查看报告检验危急值自动提醒功能检验危急值自动提醒功能

13、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物资的量化管理物资的量化管理根据医嘱生成的耗材数量自动生成物资请领单根据医嘱生成的耗材数量自动生成物资请领单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物资的量化管理物资的量化管理同一物资不同规格可以在生成的数量范围内进行调整同一物资不同规格可以在生成的数量范围内进行调整请领的数量自动生成量绿色显示已预约绿色显示已预约已做完的检查无法选择打印已做完的检查无法选择打印可以重复打印可以重复打印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智能控制智能控制 护士录入超过限定范围的数值时系统自动提醒核对。未完成任务界面会列出科室尚未执行的各项操作任务,以防遗漏。出院时系统会自动判断病

14、人是否符合出院条件,不符合者提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引导护士及时进行核查。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智能提醒智能提醒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智能提醒智能提醒 在检验系统中设置一维护字典用于维护各试管的颜色。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对关键环节的管控-智能提醒智能提醒住院检验流程住院检验流程护士按医嘱自动分配试管打印粘贴条码护士按医嘱自动分配试管打印粘贴条码PDA核对后,护士为核对后,护士为患者采血患者采血物流传输系统将标本物流传输系统将标本送至检验中心送至检验中心检验中心接收标本后检验中心接收标本后扫描确认标本进入生化流水线检验结果传送到医护工作站扫描确认标本进入生化流水线检验结果

15、传送到医护工作站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完成各项护理评估、记录及文书的归档完成各项护理评估、记录及文书的归档生命体征录入智能筛选生命体征录入智能筛选护理评估的床边化、电子化护理评估的床边化、电子化 危重患者评估 危重患者评估 多种途径采集数据多种途径采集数据呼吸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呼吸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呼吸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呼吸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监护仪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监护仪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监护仪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监护仪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人工输入人工输入人工输入人工输入 危重护理记录单 危重护理记录单监护仪器数据自动传输监护仪器数据自动传输监护仪器数据自动传输监

16、护仪器数据自动传输科室设定文书模板科室设定文书模板科室设定文书模板科室设定文书模板PDA扫描后自动提取扫描后自动提取PDA扫描后自动提取扫描后自动提取出入量自动统计汇总出入量自动统计汇总护理电子病历归档护理电子病历归档 归档内容: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危重护理记录单、ICU特护单、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监测记录单、手术物品清点单等。 归档方式:集中归档护理电子病历归档护理电子病历归档 一键式归档:将该病人所需归档的全部病历一次归档。一键式归档:将该病人所需归档的全部病历一次归档。归档后提示归档后提示归档后提示归档后提示护理电子病历归档护理电子病历归档需归档病历数为分母,已归档数为分子点击

17、后可详细查看每份病历归档情况实现健康教育床边化、视频化实现健康教育床边化、视频化入院指导跌倒预防术前指导专科疾病出院指导入院指导跌倒预防术前指导专科疾病出院指导护士站护士站护理部管理系统护理部管理系统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科护士长、护理部随访记录科护士长、护理部随访记录专业小组会诊记录专业小组会诊记录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方式及内容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方式及内容 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对象为各类电子护理文书(包括电子体温单、医嘱单、监测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及医嘱的执行确认情况、皮试结果填写是否及时等。 质量控制方式分为程序自动质量控制和人工质量控制两

18、大类。护理文书质控系统护理文书质控系统护理文书的自动质控护理文书的自动质控 我院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及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设置了26个自动质量控制点,制订了质量控制规则并转换成计算机编程,每天24:00自动启动程序,检索前一天全院患者的电子护理文书,将存在的问题显示在相应科室界面上。护理文书质控系统护理文书质控系统 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责任护士和护士长)”三级四层质量控制管理。三级质量控制标准相同,但权限不同。对于程序自动监控出的问题科室需24h内修改,主要由责任护士修改,护士长审核。未按时修改未按时修改的问题会自动“上传”到分管科护士长和护

19、理部界面。护理文书的人工质控护理文书的人工质控 设置了18个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人员结合患者病情根据相关文书,对记录描述的准确性等进行检查。将存在的问题录入,程序会自动提醒被检查科室查看和修改。护理文书质控系统护理文书质控系统 人工质量控制数据采用“下达”的管理方式,质量控制出的问题由护理部向科护士长和科室传输,科室检查出的问题不往上一级传输,有利于科室主动查找问题。护理文书质控质控护理文书质控质控架构及流程架构及流程护士的自我管理护士的自我管理“下达下达”的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护理文书自动质控护理文书自动质控护理文书自动质控-护理文书自动质控-科护士长、护理部科护士长、护理部护理部、科护士长:

20、科室质控出的问题24h后仍未处理的传至科护士长和护理部界面。每月汇总低于98分的科室列入质控。护理文书人工质控护理文书人工质控权限分配:科室、科护长、护理文书质控小组、护理部人工质控的问题全部传入护理部程序中列入质控人工质控的问题全部传入护理部程序中列入质控 将每个质量控制点赋予一定的分值,根据监控出的问题及频次,程序可自动计算文书得分。三级管理分别评分,每月自动生成科室问题一览表,同时进行问题分布分析、横向和纵向比较。借助程序自动生成的分布图、趋势图等进行质量分析,实现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文书质控数据分析护理文书质控数据分析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科室科室科室某月护理文书缺陷分布统计分析统

21、计分析科室科室科室不同月份护理文书得分比较全院7月份护理文书得分情况(护理部质控分数)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护理部护理部全院7月份护理文书缺陷分布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护理部护理部全院1-8月份护理文书得分比较护理部:自动质控点(除执行代码和参数)、手工质控点的维护质控点维护质控点维护护士核对确认后在电脑上进行转录。护士核对确认后在电脑上进行转录。电脑生成并打印各类执行单护士手工抄写输液贴护士手工抄写输液贴核对后加药核对后加药在执行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需要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并计算出入量在执行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需要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并计算出入量护士到床旁人工核对患者信息后执行医嘱护士到床旁

22、人工核对患者信息后执行医嘱医生查房后将医嘱手写于医嘱单。在医嘱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在医嘱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护士电脑显示新下达的医嘱,核对无误后点击确认。护士电脑显示新下达的医嘱,核对无误后点击确认。电脑自动生成各类执行单电脑自动生成输液贴并打印核对后加药执行核对后加药执行护士使用护士使用PDA扫描核对信息后执行医嘱扫描核对信息后执行医嘱,同时电脑自动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医生查房时在移动查房车电脑上下达医嘱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选择入住选择入住ICU超过超过24小时的危重患者小时的危重患者20例,每位患者由同一名护士分别采用电子记录和手工书写两种方法书写例,每位患者由同一名护士

23、分别采用电子记录和手工书写两种方法书写24小时护理记录,分别记录电子记录组和手写记录组所用时间。小时护理记录,分别记录电子记录组和手写记录组所用时间。组别样本量书写所需时间(分)tp电子护理记录组2033.4033.403.1024.760.001手写护理记录组2063.6563.654.50表1 两组危重病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比较表1 两组危重病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比较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以病区护理缺陷上报平台为依托,收集以病区护理缺陷上报平台为依托,收集2008年与年与2010年护理给药差错发生情况,比较信息化前后给药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年护理给药差错发生情况,比较信息化前后给药差

24、错发生率的差异。出院人次数给药差错2P2008年602576023.0930.0012010年6485320表2 2008年与2010年给药差错发生率分析表2 2008年与2010年给药差错发生率分析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术语符号格式合计签名记录合计漏记 出入量汇总时间、剂量记录病情描述合计电 子 护 理记录组(n=50)2103000601613手 写 护 理记录组(n=50)467174599811533212.2509.89016.103P0.0010.050.001对危重病人电子护理记录单使用前后各对危重病人电子护理记录单使用前后各50

25、份记录单进行检查评价,从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三方面进行评价,记录各项目问题出现的频次。份记录单进行检查评价,从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三方面进行评价,记录各项目问题出现的频次。表3 两种方式书写危重病护理记录存在问题及构成比表3 两种方式书写危重病护理记录存在问题及构成比规范了护士的行为规范了护士的行为自动质控点的设定自动质控点的设定-重要时间点的控制重要时间点的控制权限的设定权限的设定 为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及护理文书书写在合适时间范围内及时进行,护理信息系统设计时进行了时间点控制,不同类别的医嘱设置不同执行时间范围,超过范围系统自动拒绝操作。护理文书设置书写的时限,当书写时限不符合要求时,系统

26、会自动给出提示拒绝操作。时间点智能控制时间点智能控制 护理信息系统针对不同级别管理人员分配使用不同权限功能。关系护理工作质量的重点环节如医嘱的执行确认、皮试结果正确记录、护理文书审核等为管理人员设置了特殊权限进行质控和管理。信息系统权限分配的差异构成了环节质控的阶梯,环环相扣、节节交错,借助于信息技术形成护理质量管理链,从而进行动态管理。三级管理权限三级管理权限 普通护士普通护士仅能使用PDA扫描执行医嘱仅能使用PDA扫描执行医嘱 护士长护士长可在可在PC机上点击确认医嘱机上点击确认医嘱 护理部护理部可以取消已执行的医嘱可以取消已执行的医嘱权限分配权限分配重点环节如医嘱的执行确认、皮试结果正确

27、记录、护理文书审核等为管理人员设置了特殊权限进行质控和管理。重点环节如医嘱的执行确认、皮试结果正确记录、护理文书审核等为管理人员设置了特殊权限进行质控和管理。 管理层面管理层面 与其他系统的关联与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与其他系统的关联与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在信息化运行的不同阶段,相关制度、流程及时跟进完善,使护士有据可依:在信息化运行的不同阶段,相关制度、流程及时跟进完善,使护士有据可依: 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硬件管理相关制度、信息管理的应急预案、各种技术操作流程、交接班流程等。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硬件管理相关制度、信息管理的应急预案、各种技术操作流程、交接班流程等。 强化权限

28、管理意识:强化权限管理意识:用户名与密码保护意识不强,建立口令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用户名与密码保护意识不强,建立口令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护士行为:PDA使用不当、未按操作流程执行等。使用不当、未按操作流程执行等。 护理人员对常见问题排查分析能力和反馈问题能力等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见问题排查分析能力和反馈问题能力等有待提高。管理层面管理层面 信息化时代,网络、无线网络、硬件设备良好稳定的性能和正常快速运行成为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信息化时代,网络、无线网络、硬件设备良好稳定的性能和正常快速运行成为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现在所有工作都与电脑密切相关,没有电脑没

29、法干活了。程序慢或不稳定会非常影响工作。现在所有工作都与电脑密切相关,没有电脑没法干活了。程序慢或不稳定会非常影响工作。PDA有时会中断,无法连接,不够稳定。有时会中断,无法连接,不够稳定。”硬件层面硬件层面 系统架构设计方案理解问题:工程师与使用人员理解存在偏差。系统架构设计方案理解问题:工程师与使用人员理解存在偏差。 功能实现路径是否便捷。功能实现路径是否便捷。 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程序较低。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程序较低。 护理信息化智能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护理信息化智能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知识库智能化知识库 软件开发缺乏统一标准。软件开发缺乏统一标准。技术层面技术层面对策一:对策一:有

30、效的培训是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基础有效的培训是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基础。 新的护理信息系统在上线之前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我院采取讲大课、上机演练、实地交流等形式分批次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部设一专职人员从事护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对新系统在运作中暴露的问题及时汇总反馈,不断优化程序。新的护理信息系统在上线之前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我院采取讲大课、上机演练、实地交流等形式分批次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部设一专职人员从事护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对新系统在运作中暴露的问题及时汇总反馈,不断优化程序。 科室可设置一名护理信息系统专干,负责护理信息系统的各项操作培训、搜集护理信息系统出现的各种问

31、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便于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科室可设置一名护理信息系统专干,负责护理信息系统的各项操作培训、搜集护理信息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便于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 系统有修改、新功能开发,要对护士长、护理信息系统专干进行培训,并培训到每位护士。系统有修改、新功能开发,要对护士长、护理信息系统专干进行培训,并培训到每位护士。对策二:对策二: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NIS系统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的流程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改变旧有的、仅仅符合人工处理的流程,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护理部根据信息化进展的各个阶段下发的相关的工作流程,护士长应在护理部下发的工作流

32、程的基础上,结合各班次的工作,将工作流程本科室化,使得各班次间的工作无缝隙化 。NIS系统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的流程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改变旧有的、仅仅符合人工处理的流程,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护理部根据信息化进展的各个阶段下发的相关的工作流程,护士长应在护理部下发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各班次的工作,将工作流程本科室化,使得各班次间的工作无缝隙化 。 查对方式的变革、纸质病历的取消: 意味着工作流程的改变查对方式的变革、纸质病历的取消: 意味着工作流程的改变 入院流程、处理医嘱流程、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医嘱执行流程、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注射类操作流程、更换液体操作流程、血标本采集流程、口服药的发放流程

33、、出院流程(文书审核、归档、费用的查询、出院条件的判断)等。入院流程、处理医嘱流程、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医嘱执行流程、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注射类操作流程、更换液体操作流程、血标本采集流程、口服药的发放流程、出院流程(文书审核、归档、费用的查询、出院条件的判断)等。对策三:对策三:规范护士使用PDA的操作流程规范护士使用PDA的操作流程 规范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前采用两种方式确认病人身份。规范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前采用两种方式确认病人身份。 规范规范PDA确认的方式,除诊疗类医嘱外,均需采取确认的方式,除诊疗类医嘱外,均需采取PDA扫描确认。扫描确认。护士长应追踪检查护士是否按要求采取两种方

34、式识别患者身份。护士长应追踪检查护士是否按要求采取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 目前程序已支持采用PDA目前程序已支持采用PDA扫描扫描确认的有:输液类、注射类、口服类、化验类。确认的有:输液类、注射类、口服类、化验类。 其他类医嘱则通过台式机点击确认。其他类医嘱则通过台式机点击确认。 在护理信息系统刚运作时,可根据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在护理信息系统刚运作时,可根据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度和程序的成熟度,分类分批的进行规范。度和程序的成熟度,分类分批的进行规范。通过通过PDA实现了输液、注射、化验、口服医嘱的执行确认。实现了输液、注射、化验、口服医嘱的执行确认。分类分批进行规范分类分批进行规范 第一批:输液类

35、、注射类通过PDA确认。第一批:输液类、注射类通过PDA确认。 第二批:化验类通过PDA确认。第二批:化验类通过PDA确认。 第三批:口服药类第三批:口服药类 第四批:诊疗类医嘱台式机确认。第四批:诊疗类医嘱台式机确认。 在分批运作的过程中,在后台设置一后台执行确认任务。待时机成熟后取消后台任务,步入正轨。在分批运作的过程中,在后台设置一后台执行确认任务。待时机成熟后取消后台任务,步入正轨。对策四:对策四:制定信息化规章制度制定信息化规章制度护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护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PDA使用管理规定PDA使用管理规定护理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建立口令管理制度建立口令管理制度护理信息化预警

36、制度护理信息化预警制度 目前临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台式机还是PDA,护士打开程序后未及时关闭程序造成有可能被他人使用。如出现问题,则导致责任不明确。有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不设置密码,目前已通过程序的限制强制性的必须设置密码,否则无法使用护士工作站。目前临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台式机还是PDA,护士打开程序后未及时关闭程序造成有可能被他人使用。如出现问题,则导致责任不明确。有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不设置密码,目前已通过程序的限制强制性的必须设置密码,否则无法使用护士工作站。 为了及时有效的应对医院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必须建立信息管理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每个科室均

37、设置了“网络故障应急包”,且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特别是新毕业的护士因未曾接触过手工的医嘱处理流程,需不断强化,以应对信息系统的突发故障。 为了及时有效的应对医院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必须建立信息管理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每个科室均设置了“网络故障应急包”,且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特别是新毕业的护士因未曾接触过手工的医嘱处理流程,需不断强化,以应对信息系统的突发故障。对策五:对策五:腕带的管理腕带的管理腕带的选择:耐水、耐磨、舒适度高。腕带的选择:耐水、耐磨、舒适度高。病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专项持续质量改进病

38、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专项持续质量改进1、核对患者的姓名,讲解佩戴腕带的目的。2、确定合适的松紧度(以伸入3指为宜)。1、核对患者的姓名,讲解佩戴腕带的目的。2、确定合适的松紧度(以伸入3指为宜)。3、对齐双孔,扣上钮扣。3、对齐双孔,扣上钮扣。 PDA是通过扫描病人的腕带条码来识别病人的身份,因此病人在入院时护士应及时告知病人腕带的功能及重要性、必要性,使得病人能够积极的佩戴腕带,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相反如宣教工作不到位,病人将腕带置之一边,则通过腕带识别病人身份的方法将沦为一句空话,也无法进行严格的身份查对。 PDA是通过扫描病人的腕带条码来识别病人的身份,因此病人在入院时护士应及时告知病人

39、腕带的功能及重要性、必要性,使得病人能够积极的佩戴腕带,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相反如宣教工作不到位,病人将腕带置之一边,则通过腕带识别病人身份的方法将沦为一句空话,也无法进行严格的身份查对。对策六:对策六:加强PDA硬件的使用管理加强PDA硬件的使用管理 护理信息系统启用以来,在PDA硬件方面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当出现过一些问题,给科室和个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护理信息系统启用以来,在PDA硬件方面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当出现过一些问题,给科室和个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策七:对策七:科室信息及时反馈,不断优化程序科室信息及时反馈,不断优化程序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信息系统,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

40、通过不断的优化后才趋于完美。因此护士长在面对新系统中所暴露的问题时,需第一时间将第一手信息反馈给工程技术人员,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信息系统,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通过不断的优化后才趋于完美。因此护士长在面对新系统中所暴露的问题时,需第一时间将第一手信息反馈给工程技术人员,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一时间的意义在于能及时的将程序中暴露的问题展现给工程技术人员,便于数据的截取与分析。如问题能够重现,则解决问题的速度就第一时间的意义在于能及时的将程序中暴露的问题展现给工程技术人员,便于数据的截取与分析。如问题能够重现,则解决问题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会大大加快结论结论 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和创新优化和创新的过程。 信息化没有100%信息化没有100% 要不断冲破思想的禁锢和篱笆。 信息化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投入。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贵在坚持。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理念决定道路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