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59255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海淀区海淀区“十三五十三五”区级区级一般专项规划一般专项规划 海淀区“十三五”时期 交通发展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海淀区交通委员会 2016 年 5 月 ii i 目目 录录 前 言 . 1 一、规划背景 . 3 (一)发展基础 . 3 (二)形势要求 . 5 (三)阶段特征 . 6 二、总体思路 . 9 (一)指导思想 . 9 (二)编制原则 . 9 (三)发展目标 . 10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 . 12 (一)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引领交通协调发展 . 12 (二)加大公交发展力度,提升运行服务水平 . 13 (三)加快道路建设改造,提高交通承载能力 . 16 (四)增加停车设施供

2、给,规范静态交通管理 . 19 (五)完善交通慢行系统,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 21 (六)加强交通精细管理,改善交通运行状况 . 23 (七)强化交通综合整治,创建良好交通环境 . 26 (八)深化交通宣传引导,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 27 四、规划实施保障 . 29 (一)加强组织领导 . 29 ii (二)完善配套保障 . 29 (三)强化监督评估 . 29 1 前前 言言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也是海淀区落实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要阶段。 为了更好的为中央党、 政、 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的

3、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城市“交通病”的治理必然成为了海淀区“十三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更好的指导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海淀区开展了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整个编制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年) 、北京交通发展纲要 (2004-2020 年) 等各项目标的完成,并加

4、快海淀区综合交通规划(2012-2020 年) 及重点片区相关规划的实施进度。着重参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 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最新规划文件。 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专项规划总结并梳理了“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的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结合北京市发展的新定位、新形势、新要求,对海淀区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基于现阶段的经济、交通2 特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和一系列建设指标, 并阐述了 “十三五” 时期交通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从需求管理、优化结构、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出

5、了一套五年期的交通系统改善方案,最后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年限:20162020 年。 3 一、规划背景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统领,以南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中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等三大功能区为载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管理力度,基本形成与“十二五”时期海淀区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保障体系,公共交通投资比重稳步提高,供给策略由传统需求追随型转向供给引导型,各类交通设施在数量上和运营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

6、 稳步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 海淀区积极推进大区域对外通道建设,加密城市次支路网,实现不同等级道路之间的多元沟通,改善道路微循环,道路新通车里程达 107 公里; 完成 100 项交通疏堵工程, 实施 146 条, 125公里道路大中修工程,改善居民出行环境。2015 年底,海淀区全区市政道路总里程达到 1214.7 公里,密度为 2.8 公里/平方公里,其中高速路 31.2 公里,快速路 109.6 公里,主干路 243.2 公里,次干路 336.7 公里,支路 494.1 公里。从道路规划(2020 年)的实现情况来看,全区道路规划实施率为68.

7、7%,规划实现率为 46.2%。同时,公共资源建设向北部地区转移,加快了海淀区中心城区与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步伐。 积极缓解 “停车难” 问题。积极缓解 “停车难” 问题。 推动停车设施建设, 执行 “市奖区配” 政策鼓励居住区挖潜建设停车位 5645 个, 结合老旧4 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增建停车位约 2 万个,利用人防设施增设居住停车位约 5.5 万个,指导支持辖区单位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拓展空间资源。同时按照市相关规定,逐步提高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并督促落实,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规划配建停车位约 10 万个。在中关村西区及公主坟商圈完成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提高现有停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8、;引导错时停车,指导推广居住区停车自治管理;启动占道停车特许经营试点。 2015 年底, 海淀区各类停车场停车位有 58.2 万个,占全市的 20.69%。 持续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优先战略。 大力加强轨道线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开通地铁线路 27 公里,全区运营 9 条地铁线路和 1 条市郊铁路,总里程达 91 公里,比 2010 年增加 36%,轨道交通出行率相比 2010 年提升近 10%,轨道交通地位日益凸显。优化调整公交线网, “十二五”期间完成公交专用道68 条共 169 公里,比 2010 年增加 19%,沿阜石路新建 1 条快速公交线, 优化调整常规线路 149 条

9、, 包括新开线路 31 条、调整线路 89 条、撤销线路 21 条,同时增开 8 米级、6 米级支线和微循环线路 8 条,减少多个重复站位,并在软件园地区实现了通勤公交进园区。同时,对多个轨道站点周边的交通接驳设施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工作。2015 年底,海淀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48%。 全力全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开展交通综合治理。从统筹协调、规划研究、停车管理、执法监管、宣传引导等方面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初步建立“大交通”体系模式,在成立海淀区交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整合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政府交通服务管理水平。分区域开5 展交通综合研究,为道路建设、

10、疏堵改造、停车管理、交通秩序整治等提供决策依据。推进停车精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停车管理方面的“1+4”文件,强化停车管理政策措施,积极缓解停车难问题。规范交通秩序,调整 200 余处路口信号配时,开展特殊时期重点区域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强化交管执法,实现专项交通保障与社会交通协调运转,通过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实现重大活动作交通保障。开展多次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十二五”时期海淀区交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同期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的需求,交通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稳中有进,为支持和拉动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交通与

11、土地利用、交通设施供需关系以及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构建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继续重点关注:城市发展与交通的融合还不完善,职住分离现象明显;交通基础设施供需不平衡,承载力欠佳,且建设推动难度较大;单位“大院”对交通系统的割裂影响突出,路网体系不完善; 绿色交通服务水平不高, 已有交通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综合交通治理体系尚未建立,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加强。 (二)形势要求(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实现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推动新一轮科学发展确立了“主基调

12、” ,提供了根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推进区域协同、挖潜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内涵集约发展质6 量水平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市委要求积极探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海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海淀区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要求从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空间来谋其发展。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疏功能减人口、治理“大城市病”等任务还很艰巨,区域发展和公共服务不平衡,城市化进程还需进一步提速。为了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加快疏堵工程建设,强化交通综合治理,推进交通一体化服务将成为海淀区“十三五”时期对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冬奥会、世园会等城市重大活动的举行要求海淀区构建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服务保障。 (三)阶段特征(三)阶段特征 面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常态、首都功能新定位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海淀区交通作为北京市整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必然在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上与全市存在共性特征:交通供需方面,交通总需求持续增长但供给依然存在较大缺口,供需矛盾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