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9125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6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人事考试院继续教育在线学习测试题(全)(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题判断题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上) 一、判断题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的表现。 () 2.“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落后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 () 3.法治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 4.只要增强宪法观念,单单依据宪法就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5.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那么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的。 () 6.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 () 7.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措施。 () 8.20 世纪初,美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发

2、起了一场揭露社会黑暗。 () 9.党的十八届是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 针。 () 10. 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耻则国乱国衰。 ()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代化下 一 判断题 1 领导干部的权利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核心在于建立起 () 2 市场主导型现代化要防范市场与权利搅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权贵资 () 3 中国治理需要要“执政党权威”来支撑。() 4 权威是一种心里现象,是由心理认同来确定的。如果所有人都认同你, () 5 执政党的权威是无形的,不能买卖,只能按等级、按职位来定权威大小。 () 6 就政体体制而言。西方所有国家都是实

3、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制度。 () 7 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就是什么都要管() 8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忽视了刑法、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 9 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规定了国家的一些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机关不() 10 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政府要把自身的权利自觉地限制在宪法的()赖先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判断题。 (难度 0) 1 “法治”的概念是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产物。 () 2.2004 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法治政府”的新概念 () 3法治政府是指全体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应该严格行使 职权, 在法

4、律的统治、 管理和规范之下, 从事公共管理的活动。 这是狭义上的概念。() 4.法治政府就是依法做事、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依法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而不是一味追求 无为而治的政府。() 5.狭义上的法治政府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 6.依法行政的提出是我国政治经济 发展的偶然性结果。 ()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 8.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思想和行动源于建国初期。 ()9.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逐步以依法办事取代原来依政策、 依领导 人批示办事的习惯。 () 10.建设法治政府最重要的是要求党员干部要知

5、法、懂法、守法,更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运 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 ()赖先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判断题。 1“法治”的概念是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产物。 () 2 中国古代已经有法治这一概念了。 () 3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 原来人治国家的管理模式于大工业时代价值多元化很难形容, 因此, 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思考。 () 4 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思想和行动源于建国时期。 () 5 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6 法律是民主的产物,是公众认可并以民主方式所选择的社会公共契约。 () 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一旦实施,任何人或

6、者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 8 法律最终要通过司法体制的监督来实现和贯彻,如果司法不能实现公正,甚至出现司法腐 败,那么任何公正和完善的法律都会失效,法治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 9 青天的作用不可取代,即使在法治社会背景下,青天依然是解决问题是制度化的方式和途 径。 () 10 胡锦涛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 ()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 () 3. 离开了宪法和法律,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不能成为理性的、规范的群体活动。 () 4. 公平是法治的生命线

7、。 () 5. 中国法治道路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他一动作用。 () 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 8.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实施。 () 9. “两个百年”分的目标之一是在 2031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0.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刘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 一、判断题 1.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们的支持、拥护和参与。() 2.当前,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 () 3.中国各地虽然经济

8、、政治、文化差异较大,但统一的法律规则就可满足其他需求。 () 4.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5.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 6.人才是法制体系要消耗的第一资源() 7.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 8.执政党的规章体系和国家的法律体系有序关联,这是客观规律。 ()9.工人阶级天然就是法制派。 () 10.体制变革与法律制度变更同步是一种理想状态。 ()刘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一、判断题。 1.改革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 () 3.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善于用

9、法法治手段、法治思维来解决社会为题() 4.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起 15 个工作日() 5.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生产日期。 () 6.没有法律的依据,设置的权利都是不规范的,都存在最大可能。 () 7.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8.法治的绩效如何,关键在于宪法的地位。 () 9.行政程序法以行政权力为调整对象,意味着排除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权利义务。 () 10. 我国行政法已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任进法治政府建设与行政执法创新 一、判断题。 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

10、府,是推进依法行政一要实现的目标。 () 2.2008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提出进一步依法行政() 3.行政程序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价值。 () 4.如果采用多种方式能实现行政目的的,则要尽力避免或者减少对当事人权益的损。 () 5.行政执法主体行驶执法职权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责的过程。 () 6.“法无授权无可为”即是指每个人,只要他不违背正义的法律,就应允许他按照他的方 式去追求他的利益() 7.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国内外环境复杂,挑战增多,稳增长、调结构() 8.轻微问题警示是指对行政相关人违法情节较轻、无主观故意并及时纠正() 9.只有行政高的行政执

11、法人员,才能在执法中有效的避免执法的简单粗暴() 10. 要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必须使行政机关人员逐步树立起责任的意识() 。任进领导干部法制思维 一判断题 1.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制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 2.公平正义可以不通过法制化的途径实现。 3.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思维过程。 4.普法的重中之重是百姓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 5.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6.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利的来源和目的。 7.法律的本意就是公平公正,法律最核心的价值也在于维护公平正义。 8.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

12、是衡量社会的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 9.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10.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约束权力, 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任进依法治国与依宪执政 一、判断题。 1、1949 年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 2、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最早是在 1981 中共十二届。 () 3、所有法律中,宪法的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最高。 () 4、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 () 5、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党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 6、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13、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 7、依法执政,就是要通过宪法和法律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规范执政党的。 () 8、普法的重中之重是百姓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 () 9、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是权力的来源和目的。 () 10、1954 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杨小军法治建设大转折起点 一、判断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国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3.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4.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第一次中央全会以法治为题作出重要决定。

14、() 5.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 7.吏治是一个国家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点。() 8.改革进入“深水区” ,必须通过法治形成更加规范的方式。() 9.党的工作重心要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社会进入“转型区” ,必须通过法治化解当下社会问题。()杨小军构建法制政府指标体系 一、判断题。 1.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制定情况:部分省、市、县政府制定颁布本地法治() 2.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的指标体系:42 类() 3.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大多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4.一级指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基本完善。()

15、 5.二级指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依法确认行政执法() 6.地方结合当地省情,市情和县情,增加或强化特色内容,细化指标体() 7.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的主要行为方式,是制定规范性文件指标体系() 8.当前中国处在发展阶段矛盾纠纷的高潮期,各地方政府必须有效的依法() 9.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对行政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人大、政协、媒体、公众等。 () 10.二级指示是一级指示下的细化和解开。()一、判断题。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未完全形成,但法治不断完善。 ()3.虽然党内的规定比国家的法律起点更低、要求更严。

16、()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严法是善治之前提。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7.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8.任何主旨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范围内活动。 ()9.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利但确保消除权利设租寻租的空间。 ()10.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历行法治。 ()一、判断题。 1. 在各种法律制度中,形势法律制度是最早产生的。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 () 3. 行政机关的权责一致原则仅指权力和义务的一致性。 () 4. 民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