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8919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与管理研究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段敬丹(攀枝花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摘 要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各省市都在开发各自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四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故乡,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而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茶叶、 茶具、 茶馆、 茶史博物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对象。本文主要就在开发茶文化资源中如何抓住其特色,发掘其吸引力进行论述。关键词 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的特产。而四川的茶文化则更是其本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遗留

2、物。世界之茶源于中国,而中国最早种茶、 加工和销售茶品之地则源于巴蜀。唐代茶圣陆羽有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 其“ 南方 ”便是指中国古代的巴蜀滇黔,也既今天的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等地。这些区域都是茶树最早生长的地方。西汉宣武帝时的王褒在其 潼约 一文中有“ 脍鱼庖鳖,烹茶尽具 ”,“ 牵犬贩鹅,武阳买茶 ” 的句子,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烹茶 ”和“ 买茶 ” 的记载1。在西汉常璩所著的 华阳国志 中也对巴蜀地区的产茶情况作了记载,“ 园有香茗 ”2,“ 南安、 武阳皆出名茶 ”3,广汉郡什邡县“ 山出好茶 ”4、 涪陵郡“ 惟出茶 ”5,都说明在巴蜀一带,远在周代,不

3、但有人工栽培的茶园,而且四川的乐山和彭山还是我国当时的名茶产地。今天,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这一行业的资源可以说是遍及各地各行业。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自然也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面向广大游客。要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来开发,首先,我们要了解茶文化究竟涵盖了哪些内容。从作为物质本身的茶叶,到古朴典雅、 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幽雅的茶楼,以至纯精神享受和消遣的茶诗、 茶书、 茶画,及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种种茶俗茶礼,有研究者认为都应包含在茶文化的范围内。可见茶文化中,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饮茶之人,更包括了茶饮本身的行为。6由此可见,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其可为之处就不

4、是单单限于茶与品茶这一狭小的范围。四川作为历史上茶树的最早栽培地,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是有极大的优越性的。四川的茶文化,即有悠久的历史作后盾,又有驰名的茶品做代表,更有其独特的地方茶俗茶礼及历代文人在四川留下的品茶颂茶的轶闻趣事为辅助,这些都是茶文化的吸引力所在。如今的四川旅游业中,已不乏茶文化的踪影,在许多的旅游景区,都有作为旅游纪念商品出售的四川名茶,在蒙顶仙茶的产地也有专门的茶史博物馆向游人展示关于茶文化的丰富内容,成都街头巷尾的茶馆也成了一种休闲旅游的象征。但是,现在对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不够的,一是作为旅游纪念商品的茶类品种过于单一,另一个便是对茶文化专项旅游的

5、开发力度还不够。究竟应如何开发四川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使其地方特色得以充分显现,使之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这都是开发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本文意欲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 旅游纪念品-四川茶叶的开发目前,四川的名茶已在旅游纪念商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是作为一种主要旅游纪念商品出现的。在川茶中尤以蒙顶茶最负盛名。白居易 琴茶 诗道“ 琴里知闻惟漾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 。苏轼试院煎茶 也云“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但仅有这一种名茶是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的。四川有种茶品茶的悠久历史,又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地理环境,新中国成立后,茶叶专家深入名茶区,总结劳动人民精工制造名茶的经验,先后

6、在蒙顶山、 峨嵋山、 青城山等地试制多种名茶。现经审定,列于巴蜀名茶品种的有蒙顶山的甘露、 石花、 万春银叶、 玉叶长青、 峨眉山的峨蕊子、 竹叶青、 青城山的雪茶。而且现在四川茶品中也涌现出许多新秀,如峨嵋沱茶、 早白尖工夫红茶、 竹叶青、 峨嵋毛峰(产于雅安凤鸣)、大叶红碎茶等分别在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获过金奖。其他如文君绿茶、 青城雪芽、 巴山银针、 北川珍眉、 平武贡熙、 金尖茶、康砖茶等都获过部优称号。另外有40多种获省优称号,这些名优产品分布于30多个县市,年产量4万公斤左右。而四川茶叶的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红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第二位 。7可见,四川的茶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怎样才

7、能让川茶既能为外来游客欣赏,又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在开发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42第23卷第2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年4月 Vol . 23. No. 2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Apr . 2006名茶何以为“ 名 ”,是要经得起人们的品茗、 鉴赏,要得到专家的首肯、 认定。倘若新茶总是藏在深山无人知,又如何称之为“ 名茶 ” 呢?所以,将茶叶作为旅游商品来开发,品质固然是要注意的一个重点,但对其外在的宣传与包装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要加大宣传方面的力度。2005年夏季在山东日照举办的“ 第三届中国(日照)国际茶博会 ” 便是宣传四川

8、茶叶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诸如蒙山农垦茶叶、 龙都香茗、 叙府茶业等都在这次茶博会上一展风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食品饮品评选会。如前文所提四川还曾有许多茶品在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获得殊荣。诚然参评参选是大力宣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媒体的宣传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专门制作的茶类广告还比较少见,所以在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这一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但在制作广告时,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制作精美,树立品牌形象,切忌粗制滥造、 名不副实,否则其效果就可能是适得其反。第二、 要精心设计外观包装。在旅游商品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购物动机,求新求奇的动机是大多数旅游者购物的主要动机,尤其是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时,更

9、是如此。新颖别致的外观包装往往是吸引旅顾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茶叶的外观包装上就可多从新、 奇两方面考虑。现在一般的旅游地的茶叶多数是以一个塑料袋简单包装,稍好一点的便是用纸筒、 铁筒将茶叶囊入其中,很难体现出别致之处。根据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策略,我们可以采取系列包装、 配套包装、 等级包装、 个性化包装与时尚包装等方法。现在配套包装的运用比较多,常见的是一些名茶采用了盒装茶筒再配以少量比较精美的茶具,其它的几种包装方法现在所见的运用到茶叶方面的则比较少,要开发茶叶的外观包装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比如个性化包装,用四川常见的三件头茶具再加上约定俗成的茶语介绍其饮茶手法;时尚化包装主要针对年龄偏

10、轻的游客,可用一些比较时尚的造型外观,如将茶与咖啡等饮料比较结合来进行包装设计。二、 茶具纪念品的开发品茶、 品好茶,茶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茶具是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从茶具的材料质地来看,我国出现的种类有陶器、 瓷器、 铜器、 锡器、 金器、 银器、 玉器、 玛瑙、 漆器、 景泰蓝等 。8而人们在日常品茶中则更偏爱瓷器与陶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品茶已不像古代的文人雅士有那样多的讲究,茶也多成为了一种单纯的饮料,而忽视了盛茶的茶具的价值。但随着各种幽雅别致的茶楼的出现,爱茶之人也重新拾起了观茶品茗的习俗。四川的茶具虽名气不盛,但四川的瓷器却历史悠久,极富盛名。唐代杜甫有诗赞道“ 大邑

11、烧瓷轻且坚,机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9大邑,既今四川省大邑县,唐代时属邛州。众所周知,唐时邛窑是蜀中有名的瓷窑,其瓷质洁而细,轻薄白润。以邛窑的瓷器作为茶具,可以说是让品茶者赏心悦目的。但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具仅是指用于盛装冲泡好的茶汤供人把握于手,啜饮香茗的茶具,而并非指用于制茶沏茶过程中所用的茶具。陆羽在其 茶经 中将茶具大致分为了六类:101、 生火用具:“ 风炉 ”,存灰用具“ 灰承 ”,放炭用具“ 筥 ”,敲炭用的“ 炭挝 ” 和“ 火荚 ”;2、 煮茶用具:“ 鍑 ” 及放“ 鍑 ” 用的“ 交床 ”;3、 炙茶、 碎茶与量茶用具:“

12、 竹夹 ” 、 “ 碾 ” 、 “ 纸囊 ”,掸茶用的“ 拂末 ”,筛茶用的“ 罗合 ”,以及量茶所用的“ 则 ”;4、 储水、 存盐的用具:“ 碗 ” 、 “ 畚 ”;5、 清洁用具:“ 札 ” 、 “ 涤方 ” 、 “ 滓方 ” 以及擦拭诸器用的“ 巾 ” 等;6、 茶具的存贮器:橱架一类的为“ 具列 ”,篮筐一类的为“ 都篮 ” 。这些古老的却对人们充满的吸引力的茶具在今日已不多见。人们在各地旅游所见的茶具多数都是一般的砂壶或是木制的茶针茶铲之类的茶具。而象陆羽所述的从备茶、 煎水到烹茶品饮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有所用的茶具却是少有所见。所以,这种一应俱全的茶具也可以作为一项旅游纪念商品进行开

13、发。但是,由于现代游客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这些茶具并不见得人人都了解其功用。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的相异太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古人那样有闲情逸致去亲手操作烹茶的全过程。所以,对这种茶具的开发在其实用性方面可以相应的弱一些,而主要侧重于其美观方面。在取材方面可以考虑用四川的名窑邛窑的白瓷,或是传统的瓷胎竹编等;在外形方面可以将各种器具精巧化,制成小巧别致的一套茶具,再附上每种茶具的功用介绍。这样,既便于旅游者携带,又使茶具的观赏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现。三、 茶馆旅游资源的开发四川的大小城镇茶馆林立,最有特色的是成都茶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成都市仅市区高档茶馆就近400家,加上星罗棋布

14、于街头巷尾的其他茶馆估计超过3000家。而成都市每天大约有20万人次泡在茶馆里。 四川盖碗茶的冲泡是茶馆一绝,一把三尺来长的铜壶,由技艺高超的茶博士从远远的地方给茶客冲开水入杯,滴水不溅,令人叹服。成都茶馆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在许多茶馆内还有曲艺表演,如大鼓书和金钱板等,以佐茶客之兴。也有一些川剧玩友,常在茶馆坐唱川剧,放高腔、 拉胡琴,茶馆也成了品饮追忆逝去年华的剧场。在对茶馆的开发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将茶馆划分不同的档次来对待处理。比如,在高档的茶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52第23卷 段敬丹: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2期茶艺茶道,而一些大众化的茶馆则主要体现民风民俗的方面。将何种茶馆安排

15、到旅游的行程中,主要是根据游客的需求层次而定。现在虽然在大多数的游程中都安排有品茶的项目,但绝大部分都是以促销茶叶为目的的,其中的文化内涵极少,甚至在许多游客的心目中形成了喝茶就是被带去买茶,让导游从中收取回扣的印象,使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而这一点在开发中也必须重视。我们现在对茶馆茶楼的开发的重点就是要重新树立起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更多的人了解茶中的文化内涵及与其相关的民风民俗。四、 茶文化专项旅游的开发四川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早已提出了发展专项旅游的口号,但如今的四川专项旅游仍处在需进一步发展的境地。将茶文化作为一种专项旅游而言,其中所含之内容主要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川

16、茶馆、 滋生于民间的各种茶俗、 名茶胜地的茶史博物馆及产茶盛地的工艺流程等。这些内容,有的已经纳入四川旅游中,作为一个旅游行程中的项目而面向旅游者。成都的散布在街头巷尾的茶馆、 蒙山的茶史博物馆等,现在这些都已成为了四川旅游中的一部分。而诸如许多民间茶俗、 制茶工艺等则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开发,使这些古老的艺术崭新于人们的眼前。因而,在对茶文化专项旅游的开发中,就要把开发的重点放在那些还不曾展露在人们面前的茶文化上。将茶文化的内容纳入旅游行程的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到线路的安排的合理性。在四川的旅游行程中,一条比较轻松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就是:蒙顶山观仙茶的种植与加工过程,这其中还可以开发一个让游客学制茶叶的内容,使其对茶叶制造有切身的体会。之后参观茶史博物馆,了解茶叶与茶文化的历史及其在四川的发展状况。在对茶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