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8265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_王小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未考虑到药物热, 继续用药, 在半月内出现高热或过高热 3。实施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方案后,隔日服药,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鉴别较前容易些, 双日服药后出现发热或体温较前升高, 单日不服药时, 发热症状较前缓解或不发热,双日再服药, 又出现发热。发热与双、单日服药与不服药有关联, 临床应考虑发热是药物热可能。在抗痨治疗中, 对出现可疑药物热者,一般情况下,可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一种或二种抗痨药物, 并密切观察单、双日体温变化与停药关系, 若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降至正常, 应考虑是停用这一种或二种药物引起的药物热, 如停用二种药物, 再从这二种药物中, 先用药物热可能性小的一种药物加服。如不发热

2、, 则考虑是另一种药物致药物热。如药物热为稽留热者或伴随症状重者。则需停用全部药物, 待体温正常, 伴随症状缓解后,再逐个药物小剂量分别试服, 将最有可能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放在最后, 如其它药物均无发热, 最后这个药物就不需试服, 需用其它抗痨药替换。参考文献: 1 袁 慧, 谢丽娟 1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604例临床分析 J 1 中国防痨杂志,2000 ,22 ( 3) B154 -1561 2 刘松山, 李尧岗, 杜小菲, 等 1肺结核全程监督间歇短化方案副反应探讨 J 1 中国防痨杂志,1994,16 ( 4) B158-1591 3 雷素英, 李银生 1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 28例

3、临床分析 J 1中国防痨杂志,2001,23 ( 5) B300 -3011(收稿日期:2007- 01- 01)微柱凝胶法应用于血型鉴定王小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 ( 510260)=摘 要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前检查的血型鉴定中应用。方法 对 8 052例病人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 其中 200例与传统手工操作法同时进行血型鉴定。结果 微柱凝胶法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法操作简便, 结果判定清晰准确, 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 血型 血型鉴定 卡式检测法 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在急诊抢救、手术治疗、贫血治疗、

4、输血前检查等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试验, 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目前国内各级医院输血部门血型鉴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操作,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仅做正向或反向定型法。由于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 且干扰因素较多, 血型错检时有发生。因此, 准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证。为了真正做到安全输血, 把好血液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关, 自 2003年 7月起, 我院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微柱凝胶技术进行红细胞定型 8 052例。并对 200例住院病人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与手工操作同时实验, 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1 仪器: 瑞士 D ia M ed公司微柱凝胶卡专用

5、离心机、移液器 l0Ll 、 25L l和 50L l112 试剂:( 1) 仪器试剂瑞士 D ia M ed公司的 D iaclon ABO /D正反定型卡、 I D-D iluent 2 ( 2号稀释液 )。( 2) 手工试剂: 单克隆抗 A抗 B标准血清为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IgM 抗 D为 SerologicalsLtd公司生产。( 3) 试剂红细胞:1% 标准 A、B红细胞悬液系 5份同型献血员红细胞洗涤后用 I D-D iluent 2制备。( 4) 受检红细胞, 取病人压积红细胞 50L l加 I D-D ilu-ent2 l m l混合。( 5) 受检血清。113

6、 标本来源: 我院 2003年 7月输血患者 8 052例, 其中男 2 922例, 女 5 130例, 年龄 1 95岁,平均年龄 47岁。抽取病人静脉血 3m , l 不抗凝, 同时分别进行微柱凝法与手工操作检测法血型鉴定。114 方法:( 1) 微柱凝胶法按 D ia med-I D 卡式血型鉴定操作手册进行: 取 D iaclon ABO /D正反定型卡一张, 标记病人姓名、住院号和日期等, 撕去卡上部的锡纸膜。在 A1、B孔内分别加入 50L l的 1% A、 B型红细胞悬液,再加入 25L l受检血清。在 A、B、D 、 C 4个孔内, 各加入 5% 受检红细胞10Ll 。置于专用

7、离心机 1000转 /m in离心,10m in取出看结果。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 红细胞完全降至柱底者为阴性, 完全或部分被阻挡与凝胶内者为阳性。#60#广 州 医 药 2007年第 38卷第 2期( 2) 手工操作按 5输血技术手册 61红细胞血型检定技术、ABO 血型检定试管法规定作正向定型 + 反向定型。2 结 果我院共作了 8 052例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Rh阴性 29例,200例卡式微柱凝胶法与手工操作结果一致, 其中 50份正反定型不相符。按输血技术手册操作规程, 对 50份正反定型不相符者, 采用试管法加大受检血清量及受检红细胞洗涤 3次重复正反定型实验, 其中 40份正反

8、定型不相符( 15份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11份是达亚美卡室内温度造成液体蒸发所致,8份标红细胞悬液不新鲜,3例红细胞浓度偏高,3例红细胞浓度偏淡 )。对 10例正反定型不相符者, 男 3例, 女 7例, 并作了吸收放散、抗体筛检和直接抗人球蛋白的试验;3例抗人球试验阳性,5例抗体筛检阳性。发现 1例血清中有特异抗体(血液病 ),1例有抗 IgG抗体(肿瘤 ),4份自身凝集(多发性骨髓瘤 ),1例有严重冷凝集(凝血功能障碍 ),3例红细胞被抗体致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 讨 论5输血技术手册6 对血型鉴定要求同时通过正、反向定型来准确鉴定 ABO血型, 并规定操作中红细胞悬液的浓度、加样

9、的顺序、试剂用量、离心速度、时间等。以往血型鉴定只采用反向定型法, 省略了正向 + 反向定型, 故易导致血型错检及误检的发生。微柱凝胶技术 1994年获美国 FDA批准, 是建立在传统血型血清学基础上的一项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游离红细胞和聚集红细胞是否能通过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颗粒构成的胶体介质, 从而使不同状态的细胞得以分离这一原理进行的,是一种在微柱管中利用凝胶介质进行的改良的血凝反应。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的红细胞凝聚情况而停留在凝胶的上部或分布在凝胶中, 判为阳性, 未发生反应的红细胞沉积于凝胶底部, 判为阴性 2 -4。敏感性方面: 新生儿及部分老年人 RBC抗原较青壮年弱, 一

10、些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也会使 RBC抗原变弱, 在手工操作鉴定时, 凝集较弱难以判别血型。而卡式检测法, 分离柱中的凝胶孔隙大小只让未凝集的 RBC通过, 而凝集的RBC则被阻碍于分离柱外, 使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尤其在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红细胞抗体时,如抗-E, 有更高的敏感性, 其结果的阳性度更强 5 -7。特异性方面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 RBC会自发的发生凝集,另外, 如果 RBC膜有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 也易发生凝集, 在人工血型正定型中, 出现假凝集易造成血型错检。卡式法中加入了抗人球蛋白,以促进红细胞的特异性凝集, 因此,特异性高于手工正定型法。正反定型相结合虽

11、然弥补了正定型的不足, 正确率达到了 100% , 但在标准化操作等方面同卡式检测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红细胞浓度过低或过高或离心不彻底, 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出现细胞 / 凝块0、细菌污染、反定型红细胞悬液不新鲜等, 可能导致卡式检测法呈假阴性或假阳性 8。因此, 准确的细胞浓度是卡式检测法正确操作的关键之一,文献报道 2% 为最佳红细胞浓度 9。凝胶卡的保存需要特别注意湿度, 室内温度过高易引起达美亚卡中液体蒸发, 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定性,使用前应先将检测卡离心以减少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发生,并使微柱内壁上端沾有的凝胶离心下来, 以免撕膜时各微柱内容物交叉污染。撕开卡上部的锡纸膜时, 注意避免各微柱

12、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交叉污染。在使用移液器时, 呈 45度角将红细胞悬液或血清悬空加入各微柱上端,避免一切交叉污染。加入的红细胞悬液或血清如果没有刚好加在微柱凝胶上部或两者之间有气柱, 可在离心后消除, 不影响试验结果。微柱凝胶实验具有操作过程标准化, 最大限度减少操作人员的随意性, 重复性好, 凝胶中已加好了各类血型抗体和抗人球蛋白, 加入受检细胞和血清即可定型。由于采用了凝胶分子筛技术, 将凝集红细胞与游离红细胞分离开并且血型结果清晰明了, 正反向型对照, 易于判断。标本用量少, 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危重病人标本不易抽取的患者。操作简便, 省去繁琐的洗涤过程, 不再担心抗人球蛋白抗体被中和而

13、产生假阴性。便于保存, 一般置室温可长期保存, 以备发生血型鉴定差错时查找原始资料。再则,微柱凝胶技术能检出临床意义抗体, 进一步提高了用血的安全性,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另外,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由于某些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 ) 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自身、冷凝集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 老年人及血液病引起的抗原减弱时会导致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 应予注意及区别。参考文献: 1 肖星甫 1输血技术手册M 1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56-1621 2 李 勇, 杨贵贞 1人类红细胞血型学使用理论与实验技术M 1 北 京: 中国 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276-

14、2781 3 LangstonMM, Procter JL, Cipolone KM,et a11 Evalua -tion of the gel system for ABO grouping and D typing J 1T ransfusion,1999,39 ( 3) B300 -3051 4 Cate JC,Reilly N1Evaluation and i mplementation ofthegel test for in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ng in a communityhosoital laboratory J 1Arch PatholM

15、ed,1999,123(8) B693-6971 5 邹 文 1柱凝胶法快速检出抗-E所致配血不合 1例报道 J 1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9 ( 4) B2781 6 文翠容, 李 娅, 冯艳青, 等 1卡式检测法快速检出抗-E所致配血不合 1 例 J 1 解放 军医学杂志,2002,27 ( 7) B5791 7 孙福廷, 李新菊, 王金萍, 等 1 IgG 抗-e引起卡式配#61#广 州 医 药 2007年第 38卷第 2期血不合 1例 J 1实用医药杂志,2004,21 ( 7) B6441 8 彭道波, 兰炯采, 王梁平, 等 1用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 J 1中国

16、输血杂志,2001,14 ( 4) B231 9 杨崇礼, 兰炯采, 胡利亚 1 婴儿 ABO血型定型的研究 J 1中华儿科杂志,1995 ,33 ( 4) B2211(收稿日期:2007- 02- 08)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05-136# 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 #茂名市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李 波 许桂锋 张松梅 王惠敏 刘美珍广东省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525000)=摘 要 目的 了解我市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为今后我市评价艾滋病干预措施效果和制定宣教规划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等容量分层整群, 单纯和机械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抽样,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由接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我市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 55197 % , 城镇和农村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 66167% 和 45128% 。结论 我市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