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57714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著。 高一语文培训资料二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2)(5)题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

2、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 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

3、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

4、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 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2 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3 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

5、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B.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4 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 A.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景中情“和“情中景“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互生 D.“景中情“和“情中景“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 5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6、.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6)(9)题读山 张腾蛟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

7、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谥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的巉岩;读它的容颜谈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作蛮横的盘缠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的青翠形成了这些丰厚的卷册中的美丽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

8、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去健壮自己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读着另外的一摊浓绿时发现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的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谥的可以读到吱吱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在读山的时候也会读到一些偶发的事件就

9、像那年春天当我正在初读一片新鲜的山林时听到喊声自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并且在喧嚣中还隐隐约约听到一些杀杀砍砍的声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巅举目远眺噢!看到了山脚下一群群勇壮的嫩芽正在追撵着一个败阵的冬天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了巉岩再读山林还有那些挺耸的峰呢?还有那些深幽的谷呢?11我是一个读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的投向山林时(6)联系全文看“读“的含义是什么?“读山“的含义是什么?(1)答:_ _(2)答:_ _(7)(1)第段中画线的三个问句表达了什么意思?答:_ _(2)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_ _(8)(1)第段中作者说“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

10、岩“作者从巉岩中读出了什么?答:_ _(2)第段中作者两次写到“枯树“的“笑“联系上下文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答:_ _(9)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对山中自然景物的描绘侧重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B这篇散文虚实相生实写读岩与读林虚写读峰与读谷给读者以想象、补充的空间C作者以自己的真实见闻描写了发生在山林中生物之间的争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D这篇散文景中寓理如第段蕴含着弱者要自立、自强必须顽强拼搏的人生哲理E这篇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满怀激情描写了游山时所见的各种景物富有情趣与理趣1 C2. C (“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

11、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做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识别能力 ) 3. 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 4. C (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代内容故排除A、B;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 5. B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 6(观察思考表面上是观察山中之景实际上是思索社会人生的哲理); 7 赞美了第一个踩出山径的人为后人做出的贡献赞美小径忍辱负重默默奉献的品格;照应第段总结上文-段);8 读出了巉岩的坚韧能经受得住考验、威武、温顺能耐寂寞、宽宏大度的品格;人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的在帮助别人的时自己也得到了帮助);9 BD(A此文重在理而不在情;C并非真实见闻“争斗“也说得不当;E游踪为序说得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