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7705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和丸的临床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7卷第 2期 7 2 2 0 1 1 年 3月 湖南中医杂志 V o 1 2 7 N o 2 HUN AN J OURN AL OF T RAD I T I ON AL C HI NE S E ME DI C I N E Ma r 2 0 1 l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 四川省旺苍县中医医院( 6 2 8 2 0 0 ) 张培 中 关键词保和丸; 治疗应用; 心痹; 肝疾病; 肺疾病 保和丸出 自 丹溪心法, 由山楂 、 神 曲、 半夏 、 茯苓 、 陈皮 、 连翅 、 莱菔 子组成 , 系消导剂之首 方。 功效消食 和 胃, 主治食 积停滞 , 胸脘痞满 , 腹 胀时 痛 , 嗳腐厌食 ,

2、 大便不调 , 舌苔腻 , 脉滑。纵观全方 药性平和, 无偏寒 、 偏热之嫌 , 亦无大补峻泻之 弊。 其功一则可 和脾 胃、 消痰 积、 散郁 结 、 消各种 有形 之邪 , 有利于正气恢复 ; 二则可促进 药物 的吸 收, 促使药效的发挥。笔者将临床实践 中运用保和丸 加味辨证化裁治疗 以五脏为中心的内、 妇 、 儿科疾 病及一些杂病 的临床用药经验 总结归纳于下。 1 治疗心系疾病 保和丸和栝蒌薤 白汤加丹参 、 川芎 、 淫羊 藿等 主治胸痹 ( 缺 血性 心脏病 ) 。症见阵发性心痛 , 可 放射至左肩臂 内侧 , 疼痛呈缩窄性 、 窒息性或闷胀 感 , 伴脘满 纳差 , 病重 者,

3、 面虚 浮微黑 , 舌体 胖 , 质 暗红 , 边有齿痕 , 苔 白, 脉 沉滑 、 迟 弱。若心 气虚 , 胸痛遇劳加剧者 , 加红参 、 炙甘草 、 黄芪 ; 阳虚 遇寒 痛甚者 , 加 附片 ( 同生姜 先煮 1 h ) 、 桂枝 ; 血瘀 甚 ( 舌质暗紫 , 边尖有瘀斑 、 瘀点 , 舌下脉纹粗 紫) 加 三七 、 土鳖虫。心属火 , 主血脉 , 火者土之母 , 但其 营养源 于脾 胃, 脾 胃化 源不 足则 心之 阴阳俱 虚。 火为阳, 痰浊 瘀血 属 阴, 火郁 痰浊 凝 聚则 阻滞经 脉 , 而脾 胃又 为生 痰之 源 , 所 以祛 痰亦 当调 理脾 胃, 心有恙则 阳痹血瘀

4、, 故 又当温 阳开痹 , 活血化 痰。同时心 阳又源 于 肾阳, 如 赵献 可医贯 云 : “ 谓主非心, 乃命门也。 ” 故治心又当佐 以温肾之 品。其保 和 丸开化 源 而消痰 ; 栝 蒌 、 薤 白温 阳开 痹 ; 丹参 、 川芎活血化瘀 ; 淫 羊藿补 肾温 阳。体现 了“ 培土益母 ” 的治法 。保和丸加远志 、 石菖蒲 、 龙 骨 、 牡蛎化裁治疗郁 证、 癫证 、 不寐 、 百合病 、 痴呆 ( 心因性反应症 、 神经衰弱 、 癔病 ) 等疾病。症见痴 呆不语 , 或哭笑无常 , 夜不能寐 , 或夜梦纷纭 , 纳差 脘满 , 食则腹胀 , 舌体胖边有齿 痕 , 苔 白厚或 中部

5、 黄 , 脉沉滑。舌质偏红少苔者 , 去半夏 , 加竹茹 、 石 斛 ; 舌红苔 黄厚 , 大便 干者 , 加川 大 黄; 夜 寐不 安 者 , 加甘松 、 紫石英 。志为 肾所藏 , 思虑过度 则伤 脾 , 脾伤则运化失职 , 水湿不运 , 痰浊 内生 , 痰浊与 清阳搏结于上 , 则元神被扰 , 致神志不宁。所 以欲 宁志 当以保和丸和中化痰为主 , 佐 以开窍宁志, 潜 镇定惊 , 开郁醒脾之 品。保 和丸和生脉散加当归 、 龙骨 、 牡蛎 、 大枣 、 生姜等治疗心悸 、 怔忡 ( 心律失 常) 等病。症见脘满纳差 , 面色 不华。舌 体胖 , 苔 白腻或中部 黄 , 脉 沉滑或结代。

6、气 阴两虚兼汗 出 不止者 , 加枣皮且 重用。心悸 、 怔忡 , 气血 阴阳亏 虚者多见 , 实者多表现为痰瘀阻络 , 临床上多虚实 夹杂证 。 血证论 怔忡 载 : “ 心中有痰者 , 痰人 心 中, 阻 其心 气 , 是 以心 跳 动不 安。 ” 素 问 痹 论 说 : “ 脉痹不已, 复感 于邪 , 内舍 于心。 ” 情志 因 素多以惊扰心胆 为主, 如忽 闻巨响 , 突见 奇物 , 或 登高涉险 , 均可使心血亏虚, 心失养而发病。正如 丹溪心法 惊悸怔忡 云 : “ 人之所主者心 , 心之 所养者 血 , 心血 一 虚 , 神 气 不 守 , 此 惊 悸 之所 肇 端。 ” 故凡心

7、脾受 惊 , 气虚血 亏, 而兼痰湿 阻滞 , 中 焦失和及心脉瘀阻者 , 均可用保 和丸健脾和 胃, 使 之消化吸收各种精微 , 用生脉散补气益 阴, 使肺气 有根 , 以推 动血液 运行 , 宗 气充 足 , 后 继有 源 , 心 气 、 肺气 、 肾气 均得补益 ; 当归养 血活血 ; 龙骨 、 牡 蛎潜镇安神。化源充足 , 痰瘀去 , 则正气复。 2 治疗肝系疾病 保和丸陈皮 改用为青 皮 , 加柴胡梗 、 郁金 、 当 归 、 白芍 、 枸杞 、 炒鸡 内金化裁治疗郁证 、 肝着 、 臌 胀 、 黄疸 ( 甲肝 、 胆囊炎、 胆结石 、 肝 硬化 ) 等疾病 。 症见胁肋胀痛 , 脘

8、腹胀满 , 纳差 , 舌质淡或暗红 , 舌 苔白腻或微黄腻 , 脉沉滑或沉弦。辨证化裁 : 热痛 第 2期 张培中: 保和丸的临床应用 7 3 者 , 加金铃子散 ; 瘀痛者 , 加丹 参 、 五灵脂 ; 气痛者 , 加香附 ( 醋炒 ) ; 瘕 积者 , 加 甲珠 、 鳖 甲、 牡蛎 ; 黄疸 者 , 加 黑茵 陈 、 虎杖 、 赤 小 豆 ; 腹水 者 , 加 白术 、 枳 壳 、 猪苓 、 泽 泻 、 车前 子 ; 结石 ( 胆结 石 、 肝 胆 管结 石 ) 者 , 加金钱 草 、 郁金 、 白矾 ( 白金丸 ) 共 研 细末 做成糊丸 , 6 g 丸 , 以本药汁送服 。肝属木主疏泄

9、 , 喜条 达忌 抑郁 。脾 属 土 , 主运 化 水湿 和 精微 , 主 升 , 喜燥 恶湿 。肝 木抑 郁则 必 先 乘脾 土 , 临床 所 见 , 或外邪人里 寄于肝胆而 日久化热形成肝胀 、 胆 胀者 ; 或嗜酒过度而肝郁不舒 者 ; 或肝郁甚 而致腹 部浊水内停形成臌胀者 。方 中柴胡 、 当归、 白芍疏 肝养肝 ; 青皮 、 郁 金理气 疏肝解郁 ; 炒 鸡 内金 消积 软坚 ; 枸杞补 肾养肝 寓补母益 子之 意。保和 丸 以 开化源 , 服后 患者 中焦得和 , 肝脏得 荣 而康 复 , 体 现了“ 培土荣木之治疗原则 。 ” 保和丸和四逆散 、 金 铃子散加金钱草 治疗 胆胀

10、 、 胁痛 ( 胆囊炎 、 肝 内胆 管结石 ) 等疾病 。症见右胁疼痛 、 口苦 、 厌油 , 脘满 纳差 , 或 往来 寒热 , 大便 或 干或 润 , 小便 黄 , 舌 质 红 , 苔薄黄 或黄腻 , 脉 弦。若往来 寒热 重者 , 加黄 芩 ; 胁痛甚者 , 加重 白芍 用量 ; 大便于结者 , 加生大 黄 、 芒硝 ; 伴肝胆管结石者加 白金散 ( 白矾 、 郁金各 等量研细末 ) 3 5 g冲服。肝 与胆为表里 , 胆 内藏 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 可促进脾的运化。若 肝胆郁滞 , 脾 胃失运 , 则致脘满纳差 。邪正相争在 半表半里 , 故见寒热往 来。胆热郁久煎熬 胆汁

11、, 炼 久成石 , 阻滞经脉致 肝胆经气 不利 , 则 右胁疼痛 。 其保和丸和中以资化 源 ; 四逆散透解郁热 , 疏肝 理 气 ; 金铃子散舒 肝泄热 , 理气 活血止 痛 ; 金 钱草 清 利肝胆湿热 ; 白金散 化痰 软坚 化石。全方共 奏 和 中利胆化石之功。 3 治疗肺系疾病 保和丸加桑白皮 、 杏仁 、 黄芩 、 浙贝母 、 炒 鸡 内 金化裁治疗肺 系疾病 : 咳嗽 、 肺 胀 、 哮喘 ( 气管炎 、 肺气肿 、 支 气管 哮 喘、 肺 心病 、 支 气管 扩 张 ) 等 疾 病。症见咳嗽 , 胸闷脘 满 , 纳差 , 咯黄或 白痰 , 舌质 红或淡红 , 苔黄厚腻或 白厚腻

12、微黄 , 脉沉滑。辨证 化裁 : 咯血者 , 加三七 、 焦栀子 、 炒黄芩 、 旱莲 草 、 女 贞子 ; 痨瘵低热者 , 加地 骨皮 、 蜜百 部 、 全 蝎 ; 阴虚 者 , 去半夏, 加北沙参、 百合、 麦门冬 ; 哮喘者, 加地 龙 ( 水洗) 、 僵蚕 ; 咳嗽者 , 加杏仁 、 桔梗 、 冬 花。脾 为生痰之源 , 肺 为贮痰 之器 , 脾 胃健 运则痰 源绝 , 肺得肃则宣 降复常。方 中桑 白皮泻肺 化痰 ; 黄芩 主治肺热 ; 杏仁辛 开苦 降 , 宣肺 止 咳; 浙 贝母 清化 热痰 ; 当归养 血活血 以疏通肺 络。保 和丸 以滋养 化源 , 土旺则金生 。“ 谷入 于

13、 胃, 胃气上 注于肺。 ” 化 源得开 , 娇 脏得养 , 则 正旺邪却 , 肺 金清肃而病 愈 , 其体现 了“ 培土生金 ” 的治则 。 4 治 疗 肾系疾病 保和丸和四苓散加黄芪 、 车前子 、 炒鸡 内金等 化裁治疗 肾系疾病 : 水肿 、 臌胀 ( 慢性 肾病 、 腹水 ) 等疾病 。症见 四肢 、 腹部肿 胀 , 颜 面 浮肿 , 脘 满纳 差 , 舌体胖 , 质 暗淡 , 苔 白腻或 黄 腻 , 脉 沉 、 弦滑 。 若气虚者加太子参 ; 兼血虚者 , 加当归 ( 与黄芪 1: 5 的用量) ; 苔 白而滑 ( 水汪汪 ) 者 , 加 砂仁 、 白豆蔻 以芳香 化湿 醒脾 ;

14、阳虚 甚者 , 加 仙 茅 、 仙灵 脾 、 肉 桂 、 菟丝子 、 附子。肾主水 , 司二便 , 脾 属土 , 主运 化 。若脾失 健运 , 肾失 主水 , 水 液泛 滥 , 当培 土而 制水 , 使脾 胃健运则水肿 自可消退。此用消法者 , 是针对痰湿阻滞 , 中焦失运 而设 , 与脾虚不运的补 中益气 、 益气健脾迥然 不同。保 和丸健运 中焦 , 茯 苓加大其剂量增 强淡渗 利水 , 与 白术 、 泽 泻、 猪苓 合用名为四苓散 , 健脾 利水 , 其性平 和 , 加 车前子 为利水专药 ; 鸡 内金可消食开结利水 。体 现了“ 培 土制水 ” 之法。 5 治疗妇科疾病 保 和丸加芡实

15、 、 淮山药 、 薏苡仁 、 川 I 黄柏 、 车前 子 、 炒鸡 内金等化裁治疗 妇科疾病 : 带下量 多 ( 阴 道炎 、 宫颈炎 、 子宫 内膜炎 ) 等疾病 。症 见带下量 多 , 或色黄有臭 味 , 纳差 , 脘腹胀 满 , 或腰腹疼 痛 , 舌体胖 , 苔 白腻或黄 , 脉沉滑 。若苔黄 , 小便赤 者 , 加半枝莲 、 焦栀 子 、 蒲 公英 、 紫花地 丁 、 金 刚藤 ; 腰 痛重者 , 加桑 寄生 、 川 I 续断 。痰湿 壅阻脾 胃, 运 化 失常 , 则水湿精微下 注, 而成带下。色 白者称 为 白 带 , 郁 而生热转 为黄色 , 且有 臭味 , 称为黄带 。土 可治

16、水 , 寒 可清热 , 中焦 和 , 化 源开 , 精 微化 , 再加 固本清热利湿之剂 , 则带下得愈。 7 4 第 2 7卷第 2期 湖南中医杂志 V o 1 2 7 N o 2 2 0 1 1年 3月H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Ma r 2 0 1 1 6 治疗胃肠疾病 保和丸合金铃子散加浙贝母 、 海螵蛸 、 煅 瓦楞 子等, 主治 胃痛 、 泛酸、 嘈杂、 痞证 ( 慢性 胃炎、 胃及 十二指肠溃疡) 等疾病。症见 胃脘胀满, 按之疼痛 , 痛有定时 , 嘈杂吐酸, 口苦 、 舌尖红 , 苔 中部微 黄或 黄厚 , 脉沉弦或沉弦滑。若吐酸 , 心下烦满 ( 闷) , 咽 于 , 口苦, 苔黄, 脉弦数者 , 加川黄连 、 吴茱萸 ; 若食 人即吐者, 为 胃热甚 , 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