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55787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报告青岛大学王庆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1.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研究状况 (1)对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国外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发展较快,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也受到了日益关注。模拟仿真在国外大学已经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美国管理类课程重视模拟仿真实践教学(如哈佛大学等)以现实案例和统计数据为依据,按照经济学理论建立一个计算机动态模型,来模拟现实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动,商战模拟仿真系统的推出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最好载体。夏维力,杨海光(2006)针对当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案例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思维、情感、信息、环境协调等多方面多向共振的案例教学法,从心理学、系统论的角度对该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孙静(2008)研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已成为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点。李永瑞,夏立恒(2010)综合应用文献资料分析与实证调查方法,对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高校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师胜任特征维度依权重次序为:仪器设备操作能力、相关实践经验、问题解决能力、基本理论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

3、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公民行为、科研创新能力。王兴鹏,桂莉(2010)研究认为实践教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模拟仿真对经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模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李云程(2010)研究认为模拟仿真实验能够在教学应用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分析了模拟仿真实验及其教学设计问题。 (2)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胡玲琳(2006)对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和论文评价等方面的各自特性进行了比较, 以便对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借鉴。王根顺,曹瑞红

4、(2010)立足于中美两国专业学位教育不同的发展历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实践实习、学位论文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异同, 从中得出有利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一些启示:完善培养机制,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专业学位教育应重实践应用。赵姝明(2010)研究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应重点在课程体系设置、 师资队伍建设、 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李志平(2010)研究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安排上应采用分段

5、、多次重复的方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多实践。 通过国内外分析看出, 尽管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有了一定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业界和学界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国内对如何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需求来设计和开发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不足。基于此,本项目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 2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

6、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1.1 发展现状 我国在1991年首次开设第一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MBA (工商管理硕士) , 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发展到目前已逐渐完善, 相继开设了法律、 教育、体育、艺术、项目管理、农业类、医学类、军事、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建筑等 16 个研究生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体系不断完善。2006 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人数达到 1113 万人, 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共有 401 所,并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还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具备教授专业性研究生学位的高校也在增加,从而满足了我国相关人员对于学习管理知识的需求,也培养了大量各行各业专业型的人才。

7、我国是从 1997 年开始招收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当时共开设了四个在职研究生专业学位:法律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从以前的全日制人员到在职人员可以看出招生范围在逐步扩大,这是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加剧,相关人员对于继续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和兴趣空前高涨的实际, 同时培养的各行各业的实用型人才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1999 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召开有关专业学位教育的会议,之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 ,强调了加强专业型教育的重要性,专业型教育的目标、方向,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等相关问题要结合社会、科

8、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并且国家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会给予鼓励和指导。从此,专业学位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为专业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更加有利于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发展。 从 1997 年开始招收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学位的学习,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到 2009 年末,共有 19 个专业学位类型,授予专业学位的单位发展到 1481 个,专业学位年招生人数在 1997 年共有 9395 人,到了 2008年达到 151869 人。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潮流的, 并且会不断发展壮大的、 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的一种新型的研究生教育方式。 2.

9、1.2 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资料可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 1997 年以来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国家也在积极鼓励这一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老师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的意识非常淡薄,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弱。这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不重视实践教学,甚至认为可有可无,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同时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体系也不重视实践教学,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和学生实践能的较低的水平。 (2)实践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更新

10、缓慢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多数的高校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许多实验室,配备了基本的实践教学设备,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但多数实验室和实践设备只是作为教学的补充,而且缺乏先进性,根本没有发挥实际的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再加上近几年招生人数的增加,实践设施数量明显不足而且落后,更新缓慢;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对现代化实践教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没有及时更新和借鉴, 这些问题都对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成果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3)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落后 从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来说, 实践教学内容从一开始设定到

11、现在改动非常小,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及时改动。到目前来说,随着相关行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现实情况发生脱节;从教学理念方面,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陈旧,但是目前大多高校仍然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4)理论教学人员教学水平的限制 我国硕士研究生管理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为主, 学术型教师在教学人员中占主要地位。但是学术型教师由于长期在高校教学,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对于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新的技术和行业管理问题、 新教学方法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实际问题不能及时关注,因此也就不能做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新的管理类问题, 教学人员

12、利用理论知识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4)实践教学人员不受重视 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中的实践教学人员通常被看做是教学辅助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工资和福利待遇上与理论教学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5)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生类型复杂,招生标准较低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学生来源,既有本科毕业生,也有专科毕业生、自考生和在职人员,选择这一方式继续接受知识学习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目的,只有较少部分的学生是为学习知

13、识,增加专业技能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个研究生的文凭,有着这一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还有部分高校为了赚钱,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招收了一批质量较差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这就导致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6)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的培养方案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考核方法,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估没有一个合理准确的标准, 因此就很难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对于学生的考核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导致学生旷课和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在课程设置上,教授的内容大多是比较陈旧的管理类知识,没有与时俱进,教材没有

14、及时更新,很少采用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方法, 没有及时将学到的管理类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7)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性不强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利用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但是我国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很难和实践结合,尽管有的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还有的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普遍来说,我国高校和企业在为专业学位管理类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方面缺乏经验, 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实习内容体系, 这就导致了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5、 2.1.3 影响因素 (1)师资结构和水平对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由于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区别不大, 导致教师的类型没有很大差别。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都是由学术型教师担任,由于学术型教师对于企业或行业的实际出现的管理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因此无法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这就对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可以聘请校外的导致担任专业研究生的导师,专门负责实践环节的指导。 (2)专业学位与职业的联系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较早,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近几年报考专业研究生的人数却

16、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要求不同吻合。报考专业学位的人大部分是在职人员,而且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他们报考专业学位的目的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要求联系不紧密,导致专业学位教育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因此,专业学位与职业的联系是专业学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保证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的联系。 2.2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类课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2.1 发展现状 (1)起步阶段(17651900 年) 专业学位教育起源于美国,1765 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专门的医学院,1768 年,该大学颁发了第一个医学学士学位,这是美国教育史上颁发的首个专业学位。1776 年,美国独立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快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各高校都相继建立了专业学院,设立了各自的专业学位和课程,美国专业学位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2)形成阶段(19011945 年) 美国高校的本科注重的是知识的教育,对于专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