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55677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向 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济南市教学研究院济南市教学研究院 程菊程菊20172017年年11 11月月6 6日日 & & 青岛青岛美国英国 1986年11月份,报 道一则信息:英国分管 教育的国务大臣接受记 者采访时,连7乘以8 等于几都算错了。 1997年,加拿大驻 华使馆员工办公室一位 中年女士用了15分钟都 未算出61减去19等于几。 2010年,美国分管 陆军训练的国防部副 部长面向全球宣布, 美国陆军取消拼刺刀 训练。加拿大 2017年9月11日:英国剑桥大学已经计划取消大学生的 纸笔考试,因为学生字体过于潦草,不便于辨认,影响教 师对学生水平的判断,计划以后只用计算机考试人工智

2、能与人类较量学霸君 中国学生的读、写、算普遍公认非常优秀,中国学生的读、写、算普遍公认非常优秀, 但基础教育除了读、写、算的能力培养,但基础教育除了读、写、算的能力培养, 还需要做些什么?还需要做些什么? 上述国基础教育中,学生读、写、算的能上述国基础教育中,学生读、写、算的能 力非常欠缺,但力非常欠缺,但缺失缺失的恰恰是的恰恰是机器可以替机器可以替 代的代的,而,而拥有拥有的恰恰是的恰恰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未来社会需要的。结论:我国基础教育结论:我国基础教育 缺失缺失? 优势优势?思考: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基础教育面临更为严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基础教育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挑战。5而为

3、了实现这个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正式下 文:即日即日起,从小学教起,从小学教 育,中学科目,到大学育,中学科目,到大学 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 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人才梯队。2017-08-282121世纪的教育世纪的教育 面临着怎样的挑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7某科考队某科考队8 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 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 部生长森林;东西向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气候区域差异显著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 少,但冬眠杂食性

4、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 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 ,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 6示意勘察加半示意勘察加半 岛的地形。岛的地形。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1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气候区域差异 的影响。(的影响。(6 6分)分)(2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 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10分)分)(3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

5、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 6分)分)8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 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 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 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 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 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 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 高海拔区域,

6、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 拔拔2000200026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 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 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 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 著(图著(图6 6)(1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 6分)分) (

7、2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 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 6分)分)(3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 及产生原因。(及产生原因。(6 6分)分) (4 4)说明从)说明从23002300米至米至26002600米,阴、阳破植米,阴、阳破植 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 6分)分)20172017全国全国卷卷- -37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424分

8、)分)现学现用现学现用考生必须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材料迅速获取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然后结合情景进行迁移和应用1.先学后用VS 现学现用2.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低培训培训主要目的是立足于创建行动计划和老师立场主要目的是立足于创建行动计划和老师立场, 寻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寻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唤起进一步唤起、激活激活、 促进老师的深层思考和扎实行动促进老师的深层思考和扎实行动。想改变老师想改变老师的观念是非常难的一项工作的观念是非常难的一项工作,用什用什 么去改变么去改变,从哪里立足更能够带动真正变革从哪里立足更能够带动真正变革,我们要我们要 找到

9、这个找到这个“杠杆杠杆”和和“支点支点”。引子内容框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策略行动1核心素养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方向的确立,然后才是方式方法的选择。把握创建的内涵、价值与表现,坚持方向引领,形成创建 共识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OECD (2005)1 4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思路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思路学科本质观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学科育人价值对学生发展 的价值主要表现布鲁纳指出: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将学科中的那些最 广泛、最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教给学生广泛、最强有力的适应性观

10、念教给学生。学科中最广泛、最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是什么?用中小学教师常用 的术语来回答,答案便是“学科本质”。学科本质是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独特规定独特规定 性性,这种独特规定性主要表现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学科的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理论体系和学科价值究方法、理论体系和学科价值等方面。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 征。(特征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

11、系、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个学习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 )17地理课程的地理课程的目标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

12、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 )18人地人地 协调观协调观综 合 思 维综 合 思 维区 域 认 知区 域 认 知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 确的价值观确的价值观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 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指人们运用空间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 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指人们在考察

13、、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 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 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 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核心线索思考方法研究方式时空视角地理核心素养学科本质地理思维地理眼光人地协调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

14、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定义)。面对不断面对不断 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 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依据)(依据)。“人地协调观”素养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 和谐世界的建设者(育人观)。内涵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70529(下同)综合思维: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

15、方式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 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 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 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 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 活动的关系。内涵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70529(下同)区域认知: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 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 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 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

16、“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 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内涵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70529(下同)地理实践力:一种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 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 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 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 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内涵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70529(下同)表现(三个方面)地对人、人对地,人地相互影响地对人、人对地,人地相互影响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收集和处理收集和处理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实施活动实施活动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从区域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认识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