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5630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毅老师谈伤寒论渴的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今晚讲口渴的情况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39:53 我们平时在问诊的时候,如何辨别口渴的临床价值? 任言(仁言)(63285105) 19:42:37 太阳病为外感热病之初级阶段,外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故外感病多起于太阳。由于太阳感邪轻 浅,若及时正确治疗会很快痊愈;若失治误治则会出现各种变证,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在很多情 况下都会有口渴这一症状。 张芝菡(464934665) 19:42:42 寒与热,阴阳盛衰,津液存亡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2:59 大约口渴的论述,在伤寒论中有41条 六经中各经都有口渴的表现 任言(仁言)(63285105)

2、 19:43:32 太阳病,若感受寒邪,其人又是虚寒体质,一般不会出现口渴,若感受温邪,则易出现口渴,因温 为阳热之邪,最易伤人阴液而口渴,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此条之渴就是由于感受温热之邪,邪正相争,热邪损伤津液,津液不足,欲饮水自救而出现口渴, 其治法当参照后世温病学的治法以辛凉解表益阴为主。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3:53 对,发热而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4:10 这个口渴喝水会不会多?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4:26 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 这个口渴喝水会不会多? 刘毅

3、(解语石)(50904033) 19:45:01 所以口渴的表现也是鉴别六经和寒热的一个指标 有渴欲得饮水 渴欲饮水反不渴 欲漱水不欲咽 口燥渴 本渴饮水而呕 大渴、消渴、烦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7:18 大烦渴不解,就是喝水也不解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7:41 所以问诊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注意问诊这些,注意这些症状都有特定的临床意义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8:31 有没有注意问过这些?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49:29 下一步,要分清楚这个渴是那种情况,属于六经什么经特有的症状 刘毅(解语石)(509

4、04033) 19:50:03 比如太阴病的口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0:37 如果下利,大便稀烂,又想喝水的自利口渴,就属于太阳少阳合病了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1:30 所以,一个简单的问诊,不需要其他的三诊就能直接定位治疗的,不像一些其他管理员说的,没有 脉象我们不谈病的,那是瞎扯的,辅行决就少谈脉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2:08 简单的说,阳明病的口渴,是因为体内热重消耗津液,人体需要用水来补充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2:30 这种情况就是大渴、想喝水很多 刘毅(解语石)(509

5、04033) 19:53:09 少阴病的口渴,感觉口很干,但是不想喝水,口渴不欲饮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4:44 所以,这两个对比,一个需要很多水分,一个口干很想喝水但是不想喝多,就是阴证阳证的鉴别之 一。大家能明白吗? 黄俊郁金香(409367216) 19:55:00 口渴欲饮,但饮后腹胀呢 黄俊郁金香(409367216) 19:55:07 能明白 周婷娇(亲宝)(413934238) 19:55:36 明白 吕明华(378201553) 19:55:50 能明白 卫飞飞鼠(416480193) 19:55:50 恩 (该用户免费使用手机QQ登录,详情请查看: h

6、ttp:/ 任言(仁言)(63285105) 19:56:01 嗯,首先阴阳分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6:31 所以,特别是不会摸脉的时候,判别阴阳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详细问诊 卫飞飞鼠(416480193) 19:57:25 恩 冯政(490770958) 19:57:26 阳明病的口渴人体需要用水来补充 冯政(490770958) 19:58:00 少阴病的口渴不想喝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8:25 少阴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阳亡的情况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9:59:08 阳气很虚弱了,无力让水分输布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救阳,扶阳

7、黄俊郁金香(409367216) 20:00:23 哦,明白了 冯政(490770958) 20:00:47 简单明了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1:03 大渴大热,这个症状在发烧的患者中很常见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1:34 你就要分清楚是阴证还是阳证,阴证就要救阳,阳明病的阳证就要用白虎清热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1:43 两个极端,相反则杀人 卫飞飞鼠(416480193) 20:02:24 阴证救阳?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2:38 还有一种,厥阴病的消渴,就像很多现在所谓的糖尿病一样,其实糖尿病不是厥

8、阴病,但是其中口 渴的情况有联系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3:03 卫飞飞鼠(416480193) 20:02:24 阴证救阳? 对,阴证就是阳虚,扶阳为主,四逆汤系列,麻附辛系列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3:43 具体到董针上,阴证口渴发热高热,就要针土耳穴,感冒一二三之类、通天一线穴位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4:05 阳证呢,就要在背部刺血,泻热之类的针法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4:43 厥阴病很典型的症状是上热 中虚、下寒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5:25 那么这个口渴的治疗有相对的方

9、剂,就是要清热的药,补中的药,温下寒的药同用。 明白吗? 周婷娇(亲宝)(413934238) 20:05:51 理解中 任言(仁言)(63285105) 20:06:00 厥阴病最易出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上热则津液被灼,会出现口渴现象。如伤寒论第326 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此处之渴是由于病及厥阴,肝气疏泄失常,木火上炎,津液被耗所致。 其治宜清上温下,寒温并用,方用乌梅丸。 任言(仁言)(63285105) 20:06:18 我的都是拷贝的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6:37 差不多吧,我们知道了厥阴病的机理,就是上热 中虚、下寒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10、 20:06:58 那么方药就没有必要死守乌梅丸了,比如我们常用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7:27 把柴胡桂枝干姜汤找出来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7:31 方 任言(仁言)(63285105) 20:07:56 来源】伤寒论。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便愈。 【功用】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

11、头汗出, 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内涵应用】刘渡舟教授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与应用 黄俊郁金香(409367216) 20:07:58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 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8:47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6:37 差不多吧,我们知道了厥阴病的机理, 就是 上热 中虚、下寒 治疗就是 清上,补中,温下,对不对?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09:43 对应的方药,治疗上面口渴的,清上的 哪个是主药? 吕明华(378201553) 20:10:15 黄芩 刘毅(解语石

12、)(50904033) 20:11:02 清上的是黄芩,治疗口渴的是瓜蒌根,你们百度一下天花粉,就是瓜蒌根,就明白了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1:20 治疗中虚的呢?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2:15 是干姜甘草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2:34 温下的,就是桂枝牡蛎的组合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3:26 柴胡扶阴疏肝,所以,仲圣组方的特色很清楚的,这样一看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4:10 所以这样分解每个处方,你怎么样去加减就很清楚了,比如上热不是很明显,就减减黄芩和瓜蒌根 之类的,就有目

13、的去加减了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4:57 继续口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5:31 还有一种口渴,就是体内废水太多的口渴,就是五苓散证,就是猪苓汤证的口渴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5:39 你们找找五苓散的方出来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6:29 体内废水太多了,正水就少了,就像发动机里沉淀的废油太多,就像我们煤气瓶里用不完的废气一 样 任言(仁言)(63285105) 20:16:43 方 名:五苓散(利湿之剂) 总 结:利湿泻热 组 成: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方源 内经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

14、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组成 猪苓 十八铢12g去皮 泽泻 一两六株20g 白术 十八铢12g 茯苓 十八铢12g 桂 枝 半两8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冯政(490770958) 20:16:43 方 名:五苓散(利湿之剂) 总 结:利湿泻热 组 成: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黄俊郁金香(409367216) 20:16:56 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去皮 刘毅(解语石)(509040

15、33) 20:17:06 煤气瓶里用不完的废气一样,你不排除掉,能灌进去更多的煤气吗?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8:53 因为废水太多了,所以正水少了,废水得不到人体的吸收,反而影响我们正常水分的进入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9:23 所以沉淀在人体内,形成水毒之患,苓桂术甘汤系列方剂就是为此而设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19:48 一方面排泄废水,一方面促进正水的吸收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20:21 猪苓、茯苓、泽泻排泄废水 白术、桂枝促进正水的吸收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21:02 四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者,小青龙汤主之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21:25 你们看这条,心下有水气,还是渴,还是利,还是干呕 周婷娇(亲宝)(413934238) 20:24:37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好像什么都有啊 刘毅(解语石)(50904033) 20:25:30 那是为何呢? 周婷娇(亲宝)(413934238) 20:25:57 心下有水气。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