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54029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道桥毕业设计计算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 言城市道路设计及施工一直是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情况复杂,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而道路设计人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在设计时尽量避免或者在出现这些问题时,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任何优秀的工程必须建立在优秀的设计与优秀的施工相结合的基础上,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诸多复杂情况,这不仅需要施工时现场解决,更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能预先想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不仅可以确定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和模式,还为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城市道路设计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理

2、论依据。本次设计就准格尔大路新区为典例以及道路交通现状,提出了本此设计的研究内容。第一章 概述1.1 城市道路交通特点城市道路与公路比较,由于城市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使得城市有其特殊的交通问题,具有下列交通特点:1.负担的交通量大。城区拥有大量的工作岗位,金融,商业,娱乐场所,办公楼等,这些高度集中的公建设施吸引的交通量往往占很大比例。同时,城市的交通枢纽处,自行车、行人、机动车等各种交通量都很大。其次城区的过境交通量也很大。2.交通方式复杂多样,相互干扰严重。城市中汇集了各种车辆和行人,彼此互相干扰,使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在城区混行的交通方式中,公交线路多,客运需求量大,往往形成过分集中,或者由

3、于公交站点布置不当以致行人与车流发生冲突,都会使城区的交通更加拥挤。此外,还有城市地上地下轨道换乘枢纽处行人多,过街量大,特别是较大的百货公司和商场,吸引顾客的能力很强,而行人过街给主干道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交通服务水平低,交通环境差。由于城区内交通用地紧张,寸土寸金,交通量又大,人车互相拥挤,加上交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必然造成道路服务水平低下,并缺乏和谐的行人交通环境。4.城市道路交叉点多,交通事故多。由于城市中心区内交通量大,用地紧张,交通方式复杂,车流混行,交通管理困难,所以交通事故频繁。5.城市道路沿线两侧建筑物密集,一旦固定下来难以拆迁,所以不同等级的道路

4、,其两侧的建筑物性质应有所区别。6.城市道路不仅是交通设施,还具有组织城市用地、安排绿化和地上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功能。所以,在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网和设计城市道路时,都要兼顾道各个功能方面的要求。1.2 城市道路分类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交通方式的需求、乘车次数和乘车距离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在道路上的交通量也很不相同;大城市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级;中等城市可分为三级,即主、次干路和支路;而小城市人们的出行活动,主要是步行和自行车,对道路交通和道路网的要求也不同于大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城市现有主干路也只相当于大中城市的次干路或支路。1.快速路快速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多车道(双车道以上)的城市道路,具

5、有中央分隔带、安全与管理设施,车辆出入全部控制并控制出入口间距,是为机动车提供连续流服务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快速大运量的交通干道;快速路的服务对象为中长距离的机动车交通,与城市外主要的高速公路进出口连通,快速集散出入镜及跨区的机动车出行。2.主干路主干路是构成城市主要骨架的交通性干道,主要承担中心城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交通,与快速路共同分担城市的主要客货交通。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必须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3.次干路次干路是分布在城市各区域内的地方性干道,沿线可分布大量的住宅、公共建筑停车场地和公交枢纽等服务设施。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

6、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因此,也是公交线路主要布设的道路。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4.支路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支路是联系次干路和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公用设施用地的纽带,并且还是划分城市街坊的基本因素,对不同性质的地块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支路作为集散道路,直接服务于不同土地利用上的交通集散,是非机动车交通的主要承担道路。此外,根据城市的不同情况,还可以规划商、货自行车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商业步行街、货运道路等专用道路。1.3 准格尔旗大路新区自然地理概况本工程为准格尔旗大路

7、新区市政中心区基础设施工程,新区地处库布其沙漠的东边缘地带,位于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中部为流沙、半流沙区,南部属丘陵梁峁区。海拔高程在 1040-1080 米左右,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最大高差在 40 米左右。现状用地以沙地地形为主,在其北部和中部分布有新月状及波伏状流动沙丘。基地总体植被覆盖率较高。本地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路性半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平均 400 毫米,降雨在年际、年内变化较大。雨水多集中在 7、8、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8.7%。多年平均蒸发量 2093 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5 倍,常

8、有春旱现象。年平均气温 7.3 度,多年平均日照 3108.6 小时,无霜期 170 天,冬季最大冻深为 1.7 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夏季为偏南风或偏东风,晚秋至初春为偏西风或西北风,最大风速多年平均值为 32 米/秒(十一级)。根据国家地震局 1990 年地震裂度图所示,大路新区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1.4 设计原则及采用的规范1.4.1 设计原则(1)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着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做到工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实现其功能性的要求。(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合理设计,节省投资,利于维护管理。1.4.2 采用的规范(1) 城市道

9、路实际规范CJJ3790(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F10-2006(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5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的道路是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的新建道路,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网竖向设计;纬四路平、纵、横及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及工程量计算。1.6 技术指标 表 1-3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类别 级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道数机动车道宽分隔带设置道路断面形式快速路80、6043.75必须设二、四幅路 60、

10、5043.75应设一、二、三、四幅路50、4043.75应设一、二、三、幅路主干路40、30243.53.75可设一、二、三、幅路50、40243.75可设一、二、三、幅路40、30243.53.75不设一幅路次干路30、2023.5不设一幅路40、3023.53.75不设一幅路30、2023.5不设一幅路支路2023.5不设一幅路表 1-4 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道路类别快速路主 干 路次 干 路支 路道路级别计算行车速(km/h)80 ,6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第二章 城市道路竖向设计竖向设计是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阶段最重要的

11、一部分。一般道路平面位置及路幅型式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已经确定。每一条道路的路面结构也多大同小异,而道路的竖向设计却千变万化,可以拉出多种竖向设计方案来,如何使城市道路竖向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是一件值得好好研究的事情。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主要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2.1 城市道路竖向设计原则2.1.1 道路纵坡坡度拟定1从汽车行驶方面来考虑,为确保道路行车安全、舒适,城市道路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2道路纵坡度 i 的取值宜符合如下条件:0.3%3.0%i 是保证路面雨水能顺利排出的最小排水坡度。在雨水多且雨季长的地区,0.3%i=道路竖向设计要特别考虑到下暴雨时的路面水能顺利流出,此时应选取适当

12、的 i 值以减少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是自行车的最大爬坡度。一般城市道路上自行车较多,其爬坡能力不如3.0%i=机动车车辆强,在城市道路竖向设计时,宜考虑按自行车的爬坡能力控制道路最大纵坡度。2.1.2 道路标高确定原则1.城市道路线位标高应略低于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以保证临街建筑物出入口的纵坡平缓和自建筑物向路面的横向排水通畅。线位标高是指道路中线的路面设计标高,一般应比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低2030cm 左右,如果高差相差太大,将导致临街建筑物出入困难。2.道路起、终点标高的确定,要考虑路线再延伸时线位标高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要在沿线地形标高基础上确定线位标高。道路标高不可随意确定,宜比

13、原地面高程略高或略低,避免大填大挖。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竖向设计,才能大大减少路基土石方和路基防护工程的数量,和尽可能地做到全线土石方平衡,降低道路工程造价;才能使城市道路更易于与原有临街建筑的立面布置保持协调。2.1.3 交叉口标高确定原则1.道路的交叉口标高一般应与相交道路高程及纵坡协调。城市道路免不了有交叉口,交叉口标高应与被交道路的高程及纵坡协调,否则将导致重复建设。2.城市道路与铁路相交时,若是平交,道路标高应与轨顶标高一致;若是立交,应保证在下面的道路或铁路的净空要求。对于道路,其最小净空要求是 5m,铁路最小净空则是 7m 。2.2 准格尔旗大路新区道路网竖向设计准格尔旗大路新区道

14、路为新建道路,大路为中等城市,周围地形平坦辽阔。地势呈东高西低,平缓倾斜,年降雨量少。在本次道路竖向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了道路的排水要求,在本次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排水要求:(1)交叉口的设计高程要在考虑周围地形全面考虑(2)尽量避免在交叉口处汇水(3)如果在交叉口处汇水,要做好排水的措施,例如在交叉口处埋置渗水井。在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下,进一步考虑了填挖方的要求。其次还考虑了行车安全、舒适,将最小纵坡设计为 0.33%,最大纵坡设计为 3.93%。此外,这样设计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还能使道路与周围建筑物、环境更好的协调。具体的设计成果见准格尔旗大路新区道路网图。第三章 纬

15、四路道路平纵横设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地理位置、作用和功能,注重沿线地区的交通发展、地区地块开发,注重道路建设的周边环境、地物的协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道路景观环境设计,将道路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建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崭新面貌。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即通常简称为平、纵、横设计。3.1 平面设计3.1.1 平面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1.平面设计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即道路平面设计应遵循城市道路路网规划;(2)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

16、并予以保证;(3)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4)平面线型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适用的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2. 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快速、经济和舒适时道路设计的总目标,平面设计也将围绕这个总目标来进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平面线型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各自的设计及其组合设计,同时要考虑行车的视距问题;(2)弯道部分的特殊设计,如弯道加宽、弯道超高及加宽、超高过渡段设计等;(3)沿线桥梁、隧道、道口、平面交叉口、广场和停车场等的平面布设,还有分隔带及其断口的平面布置、路侧带缘石断口的平面布置、公交站点的平面布置等;(4)道路照明及道路绿化的平面布置3.1.2 纬四路平面设计1.平面线形设计纬四路的路段之间均为直线,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