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532756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七年级语级语文文 最后一最后一课课 教案教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最后一课是一篇比较重要的课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带领学生体会小说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感上。学生分析: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阅读能力,所以本篇课文先重点让学生自己读,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然后由老师做点拨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来教读。 第一课时侧重带领学生 梳理清楚小说的 情

2、节结构。二课时侧重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把握人物形象。二、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师生合作合作探究问题、教师点拨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什么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会产生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

3、? 下面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下这篇小说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略) 二、解决基本问题 :1、解决疑难字词(略)2、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略)三、探究题1、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2、让学生勾画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3、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呢?(学生先自由讨论,教师点拨。) 4、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

4、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四、作业:自己再找一个有关爱国主义的故事,下节课在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 简要复习上节课讲述的内容 二、 让部分学生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讲一个有关爱国主义的故事三、深入讲述课文1、 仔细读 7-10 段,让学生勾画出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异乎寻常句子,体会其作用。 2、 细读第 11 段,讨论:(1)韩麦尔先生的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你觉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2)韩麦尔先生讲话的态度是“又柔和又严肃”,对谁柔和?为什么严肃? 3、精读 20-22 三小节,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韩麦尔先生在他的字帖上都写上“法兰西”、“阿尔萨斯”,用意是什么? (2)

5、“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找出 21 小节中表现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4)找出 22 小节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4、赏析结尾 24-29 节,思考并讲解以下问题: (1)文中三处破析号的作用是什么? (2)“钟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3)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力量”? (4)为什么韩麦尔竞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 (5)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好在哪里? 五、讨论完成教材“探究练习”上的题目。 六、教师小结全文。 七、作业: 读完这篇小说,同学们会有许多想法:是不是小说没有写完呢?为什么小说写到这儿就结束了呢?启发学生设想小弗郎士上完了最后一课,在回家途中再看到上学路上看到的景物(包括操练和布告牌)时的感受,以“回家的路上”为题,续写最后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