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4529599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06 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年民族八省区经济运行概况 来源: | 发布日期:2008-02-22 | 浏览(2070)人次 | 投稿 | 收藏 信息中心2006 年,中国民族八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 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国 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 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目标。一、综合一、综合2006 年,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产

2、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发展程度明显增强,对 民族地区经济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内蒙古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79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8。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641.72 亿元,增长 6;第二产业增加值 2329.51 亿元,增长 25.1; 第三产业增加值 1818.77 亿元,增长 14.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 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7.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 2513 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15. 145.539.4 调整为 13.448.638。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6 3.3、31.7。广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0

3、1.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 1031.93 亿元,增长 6.5;第二产业增加值 1882.23 亿元,增长 19.3;第 三产业增加值 1887.82 亿元,增长 12.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 2 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21.539.239.3。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0.9 、52.8和 36.3。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67.4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 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92.94 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增加值 981.96 亿元,增长 14.3;第三产业增加值 892.53

4、 亿元,增长 11.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750 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 736 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18. 641.839.6 调整为 17.343.339.4。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01.87 亿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9,增速比上年加快 2.9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51.15 亿元,增长 6.8;第二产业增加值 1710.19 亿元,增长 16.9;第三产业增加值 1540.53 亿元,增长 9.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961 元,人均达 10 00 美元,比上年增长 11.1。三次产业比重为 18

5、.842.738.5。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 290.0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1.04 亿元,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 80.03 亿元,增长 22.9;第三产业增加值 158.98 亿元 ,增长 11.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4 万元,增长 11.9。三次 产业比重为 17.627.654.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 1.5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提高 2.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 0.8 个百分点。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4 1.0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2;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6、,第一产业完成增加 值 69.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330.82 亿元,增长 1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240.63 亿元,增长 10.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 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3。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 2005 年的 12.048.739.3 转 变为 10.951.637.5;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3.5、62.7 和 33.8。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6.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增速比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8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9.18

7、 亿元,增 长 6.1;第二产业增加值 347.54 亿元,增长 17.3,其中工业增加值 288.32 亿元,增 长 18.5;第三产业增加值 280.26 亿元,增长 9.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 1.18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 2005 年的 11.946.441.7 转变为 2006 年的 11.249.239.6。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18.98 亿元(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33.20 亿元,增长 5.7 ;第二产业增加值 1437.90 亿元,增长 13.5;第三产业增加值 1047

8、.88 亿元,增长 10.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49 万元,增长 8.6,以当年平均汇率折 算,约合 1904 美元。20062006 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比较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比较地区1-12 月累计(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减()人均生产总值(元)比上年同期增减() 内蒙古479018.02004717.8 广西4801.9813.510240- 贵州2267.4311.55750- 云南4001.8711.9896111.1 西藏290.0513.41039611.9 青海641.0512.21175311.3 宁夏706.9812

9、.511784 新疆3018.9811.0148718.620062006 年民族八省区三大产业增加值比较年民族八省区三大产业增加值比较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内蒙古641.726.02329.5125.11818.7714.5 广西1031.936.51882.2319.31887.8212.1 贵州392.944.6981.9614.3892.5311.8 云南751.156.81710.1916.91540.539.1 西藏51.046.280.0322.9158.9811.7 青海69.60

10、3.5330.8215.7240.6310.5 宁夏79.186.1347.5417.3280.269.0 新疆533.205.71437.9013.51047.8810.7注:表中数据源自 2006 年八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二、农业二、农业2006 年,八省区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在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 ,各种经济作物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种植业除青海省遇灾有所下 降外,其他七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优势特色产业不断被发展。内蒙古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 629.72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8.15 万公顷。全

11、年粮食总产量 1704.94 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产 42.79 万吨,增长 2.6。油料产量 116.8 4 万吨,下降 4.4;甜菜产量 174.61 万吨,增长 26.3;蔬菜产量 1174.44 万吨,增长 16.4;水果产量 220.48 万吨,增长 23.3。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 1.11 亿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 4.1。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 1.03 亿头(只),比重 为 93.04,比上年同期提高 2.36 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 257 万吨,比上年增长 11.8 ;牛奶产量 880.45 万吨,增长 27.4;山羊绒产量 6792 吨,增长

12、2.2;禽蛋产量 50 万吨,增长 8.3;水产品产量 8.7 万吨,增长 4.8。广西粮食种植面积 332.63 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 2.46 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31.19 万公顷,减少 2200 公顷;甘蔗种植面积 83.84 万公顷,增加 9.08 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113.18 万公顷,增加 3.74 万公顷;桑园 面积 11.12 万公顷,增加 2.75 万公顷;烤烟种植面积 1.59 万公顷,增加 2000 公顷。全年 粮食产量 1539 万吨,比上年增加 22.7 万吨,增长 1.5;油料产量 64.2 万吨,增长 1.5 ;甘蔗产量 5924.8 万吨,增长 14.9

13、;蔬菜产量(含菌类)2247.8 万吨,增长 5.5 ;园林水果产量 612.9 万吨,增长 7.2,其中荔枝产量 35.9 万吨,增长 7.2;龙眼产 量 38.6 万吨,增长 1.1;香蕉产量 124.3 万吨,增长 5.9。肉猪出栏 4042.1 万头,增 长 4.9;肉牛出栏 202.7 万头,增长 7.5;肉羊出栏 275.6 万只,增长 8.2;家禽出 栏 7.16 亿只,增长 10.9。全年肉类总产量 445.4 万吨,增长 6.4。其中,猪肉产量 3 14.5 万吨,增长 4.8;牛肉产量 18.3 万吨,增长 7.7;羊肉产量 4.0 万吨,增长 8.4 ;禽肉产量 105.

14、5 万吨,增长 11.0。牛奶产量 6.3 万吨,增长 17.0。蚕茧产量 19. 7 万吨,增长 33.0。水产品产量 296.4 万吨,增长 4.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 177.0 万 吨,增长 1.7。贵州省种植业 l 现增加值 228.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粮食种植面积达到 310.85 万公顷(4662.75 万亩),比上年增长 1.1。烤烟种植面积 17.8 万公顷( 267 万亩),因计划调减比上年下降 13.8;油料种植面积 56.38 万公顷(845.7 万亩) ,比上年增长 1.6;蔬菜种植面积 49.45 万公顷(741.75 万亩),增长 4.5。年末果 园面积

15、 11.97 万公顷(178.71 万亩),增长 0.2;茶园面积 6.39 万公顷(95.39 万亩) ,增长 6.5。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影响,粮食总产量 1122.78 万吨,比上年下降 2.5; 油料作物产量 89.56 万吨,比上年增长 5.5,创该省油料作物产量历史新高。烤烟产量 2 9.73 万吨,比上年下降 13.7。全省畜牧业实现增加值 133.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 。畜牧业投入增加,全年新增省级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 8085 万元,新建 50 个优质畜产品 基地,促进了畜牧业的较快发展。肉类总产量 206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2,主要牲畜出 栏头数继续增长。渔业

16、规模继续扩大,水产品产量 10.30 万吨,比上年增长 9.5。云南 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总产量 1542.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1.8,实现了从 200 3 年以来连续 4 年增产的可喜成就。油料产量 39.01 万吨,增长 7.7;烤烟产量 75.78 万 吨,下降 2.0;蔬菜产量 1033.78 万吨,增长 6.5;水果产量 162.56 万吨,增长 19.0 ;茶叶产量 13.82 万吨,增长 19.2;鲜切花产量 39.9 亿枝,增长 8.1。畜牧业、渔 业生产全面丰收。全省肉类总产量 322.05 万吨,比上年增长 7.3;牛奶产量 36.4 万吨 ,增长 17.8;禽蛋产量 20.5 万吨,增长 8.2;水产品产量 29.24 万吨,增长 22.6。西藏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73.75 亿元,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