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524767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公共基幼儿教育公共基础础知知识试题识试题1.健康是指人的()的健全状态。A.心理与社会适应B.心理适应C.身体与心理的适应D.身体、心理与社会的适应2.以下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A.生活习惯与能力B.保护自身安全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D.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A.正规的健康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户外体育活动D.早操活动4.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B.全面发展的原则C.经常化原则D.多样化原则5.小班

2、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分钟之内。6.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A.即时的、完全的模仿B.延迟模仿C.创造性模仿D.即时的、不完全模仿7.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A.语言教学活动B.早期阅读C.游戏活动D.欣赏文学作品8.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年龄段的要求。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9.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语言发展比较的孩子来说,选用指导方法合理的是()。A.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间接指导B.运用直接指导C.运用间接指导D.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直接指导10.问

3、一个两三岁的儿童,“你们家有几个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说不出“一共有几个人”。说明这时的幼儿学习数学具有()心理特征。 A.从个别到一般B.从不自觉到自觉C.从具体到抽象D.从同化到顺应11.()幼儿能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12.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三个()。A.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B.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精神C.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习惯D.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13.“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爸爸说:上面肯定有蛋.3岁半的顺顺很认真接到:是不是鸟鸡蛋。”这是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的特征。A.缺乏有意性B.情

4、绪性C.直觉行动性D.表面性14.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A.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包括协助成人劳动B.种植、饲养是重要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C.非正式测量与正式测量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D.观察是幼儿科学探索的主要方法。15.介绍幼儿能理解或者能看到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是()科学教育的目标。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6.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A.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体现B.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C.幼儿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D.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渗透到幼儿日

5、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17.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A.人际关系B.社会性行为规范C.社会文化D.社会性18.以下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A.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B.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C.帮助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D.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19.对称是()幼儿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A.概念画期(又称图式期)B.象征期C.涂鸦期D.写实期20.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是()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A.

6、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1.幼儿园课程2.普遍性目标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4.幼儿园社会教育 5.表现性目标的含义1.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4分)2.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3分)3.简要说明应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分)4.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的方面。(5分)5.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5分)“小凯和小丽各自在桌子前拼小熊积木,小凯始终低头自己拼积木,与小朋友没有说任何话。不一会儿小强走到桌边,靠近小凯,想和小凯一起玩,但小凯仍低头拼积木,没理小强。玩了一会儿,小凯手上只剩下一件小熊衣服和小熊裤子,他就去找小熊头,找不到,他又低下

7、头接着拼积木。他绕着桌子拼积木,当靠近小丽时,抬头看着小丽拼的小熊,小凯手指着小丽的小熊大声说:“它头太大。”小丽也大声说:“是我的”。小凯有点气了,但还是低头继续拼,一会儿又看向小丽指着一个小熊说:“看它穿的鞋子,熊妈妈对不对?”小丽看了看小凯,小凯继续拼小熊积木,小丽不小心碰到了放图片的盘子,发出了很响的声音,小凯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会儿,老师叫小凯去吃桂圆,他一边接过桂圆一边对老师说:“我家也有的。”然后认真地吃桂圆,吃完后继续去拼小熊积木,拼地很认真,不一会儿又抬头看小丽的小熊积木,说:“你两个是不是?”小丽没反应,他又说:“是你的,你有两个是不是?”小丽仍没没理他,只管自己拼。于是,

8、小凯绕圆桌转了一圈靠近小丽身边,小手拍了桌子一下,生气地说:“你是不是有两个?”小丽还是没没理他。小凯最后又只好低头拼积木了。拼了一会儿,他放下积木,走向床边,他脱了一只鞋子,并单脚踩在床上。老师看了对他说:“现在还没到睡觉时间,我们等会再睡好吗?”他点点头,从床上下来。老师又对他说:“把鞋子穿好。”他还是手扶着床栏,翘着一只光脚,单脚站在那里。于是老师对他说:“没关系,地上很干净,你踩一脚就到了,不会脏的。他听了,光着一只脚走到老师身边,老师帮他穿好了鞋子。”上述内容是以为幼儿教师在中餐后幼儿自由进行的区域活动中记录的一个活动片段。请结合教师记录的内容,试分析小凯和小丽的特点,你是如何评价?

9、你觉得教师应该如何应对他们之间的“冲突”,并说明理由。请设计大班科学活动“鱼鳍的作用”,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设计意图。1、A2、D3、A4、A5、B6、A7、C8、B9、D10、C11、B12、D13、D14、A15、D16、A17、D18、A19、A20、D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抚州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

10、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4.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行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5.表现性目标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1.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4分)(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1分)(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1分)(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1分)(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1分)2.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

11、依据(3分)(1)对幼儿的研究(1分)(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1分) (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1分)3.简要说明应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分)(1)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1分)(2)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1分)(3)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1分)4.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的方面。(5分)(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

12、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1分)(2)教育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1分)(3)教育过程是否为幼儿提供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的需要;(1分)(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1分)(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1分)5.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5分)(1)基础性、启蒙性(1分)(2)全面性、生活性(1分) (3)整合性(1分) (4)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1分)(5)潜在性(1分)案例一:上述内容是以为幼儿教师在中餐后幼儿自由进行的区域活动中记录的一个活动片段。请结合教师记录的内容,试

13、分析小凯和小丽的特点,你是如何评价?你觉得教师应该如何应对他们之间的“冲突”,并说明理由。小凯:自我控制能力强;坚持性好;自我调节能力强,有策略。(4分)小丽:自我控制能力强;反应快,有策略。(3分)评价:活动中反映了幼儿之间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平时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各项能力培养,符合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的要求。(5分)在小凯和小丽的之间发生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旁观为主,有必要做些记录。事后可以就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交流与引导。理由是:区域活动的特点是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在没有发生幼儿无法解决以及危险性事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扮演旁观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角色。(8分)(一)活动目标:(6分)1.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鱼鳍的作用,诱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2.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探究鱼鳍的作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二)活动准备:(4分)1.每组活鱼一条,大的活鱼一条。2.各种幼儿可能需要的探究材料,如胶带纸、纱布、绳子、铁丝等。 (三)活动过程:(8分)1.活动开始部分:教师引题:“鱼鳍有什么用?”,了解幼儿对鱼鳍的经验背景。2.活动基本部分:(1)教师设问:什么方法来了解鱼鳍的作用。(2)幼儿讨论与尝试,运用各种材料与手段了解鱼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