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13796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种苗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子篇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林木种子指在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的或苗木培育的繁殖材料, 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 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营养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的、人工种子等。 林木种子大体上可分为: 真种子 类似种子的干果 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包裹住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 中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长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 真种子和类似种子的干果在林业上常称为种实。 苗木是指由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秆的造林材料 苗圃是培育培育苗木的地方 苗圃的类型 临时苗圃、固定苗圃 森林苗圃、园林苗圃、树苗

2、圃、特种经济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及实验苗圃 林木个体生长: 指林木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 以及新器官的 形成和分化。 一.林木生长 1林木生长曲线 林木生长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细胞分裂、细胞延长和细胞分化。 由于细胞或器官之间内部的交互作用限制了生长,使整个生长曲线呈现斜向的“S”形,常 称为“S”形生长曲线。 2林木生长速率 绝对生长速率(AGR)是指单位时间内,林木在重量、体积和高度等的绝对增加量。 相对生长速率(RG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3.林木个体生长量:指一定间隔期内林木各种调查因子(如树高、直径和形数等)所发生变化的 量(incre

3、ment)。 二.林木发育 林木个体发育(development)是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即林木器官、 组织或细胞在质上的变化, 也就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形态结构以至生理机能上与原来部分均有 明显区别。 生长和发育是彼此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两种现象。 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 在自然条件下,林木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林木生长的周期性。 1、昼夜周期性:林木生长速率按昼夜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生长的昼夜周期性 2、季节周期性: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速率按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生活史:林木个体经过生长、发育和繁殖而完成其一生,并

4、延续种的存在和繁荣。 林木生长时期: 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到开始结实为止。 特点: 营养生长旺盛,是个体建造时期; 可塑性大,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再生能力强,扦插易生根; 耐荫,落叶迟。 (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始结实到结实 3-5 次为止。 特点: 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仍以营养生长为主,树冠为尖塔形,顶端优势时显; 结实量不多,果实和种粒大,但空粒多, 种子可塑性大,是引种的好材料; 母树可塑性渐减,扦插不很易生根 (3)、壮年期:从大量结实到结实减少为止。 特点: 结实量多,质好; 以生殖生长为主,树冠充分扩大; 母树对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高,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 母树可塑性

5、大大减弱,生物学特性稳定,扦插不易生根。 (4)、衰老期:从结实大幅度下降到死亡。 特点: 结实少,质差,生产上已无可用价值; 母树失去可塑性,生理功能衰退,枯枝增多,抗性大大下降。 林木结实的周期性: 林木结实的周期性:林木结实大年和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大年:结实多的年份 平年:结实量中等的年份 小年:结实量很少或不结实的年份 间隔期:二个大年或二个小年之间间隔的年数 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有哪些?具体措施?(答题思路:大小年交替进行,大种子产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有哪些?具体措施?(答题思路:大小年交替进行,大种子产 量不均一,小种子稳定,营养、内源激素、离地条件)量不均一,小种子稳定

6、,营养、内源激素、离地条件) 林木结实的周期是指林木结实大年和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间隔期的长短应树种和环境条件 的不同而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1、产量稳定的林木:如杨、柳、桉等产特小粒种子的树种大小年现象不明显。2、产量比较 稳定的林木:多为亚热带和热带植物以及产小粒种子的树种。3、产量极不稳定的林木:多 为高寒针叶树或阔叶树种以及产大粒或特大粒种子的树种。 结实周期性产生的原因有: 1、营养不足,林木种子在大年时,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下一年花芽分化和结实的 营养不足, 开花结实少形成小年, 当年的开花结实少使树体积累了充分的营养为大年做了准 备。 2、内源激素的影响 ,林木体内含成花激

7、素和抑花激素,两者含量平衡时有利于花芽分化, 种子中抑花激素含量高,种子丰年时不利用花芽分化,进而影响第二年的结实量。 3、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好,土壤肥沃,树体营养物质积累快,结实间期就会短。 避免或缩短结实周期性措施 1、调整林分密度,合理施肥,N 肥促进营养生长,P、K 肥促进生殖生长; 2、进行适当的疏花疏果 3、科学选地,加强土壤管理,减轻和消除自然灾害 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 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林木良种生产基地类型: 1、母树林 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 按照母树

8、林营建标准, 经过留优去劣的 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一般可增益 3%7%。 2、种子园 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 实行集约经营, 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 种子为目的的的特种人工林。其一般可增益 15%-40%。 3、采穗圃 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如何确定采种种源?(答题思路:就近取种、相似取种、调拨、垂直)如何确定采种种源?(答题思路:就近取种、相似取种、调拨、垂直) 种源(provenance)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使用适宜种源区的优良种子造林,不仅能够保证用种的安

9、全,而且能增益一般可达 10%以 上。 无种源区划的树种采种种源的确立 (1)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 (2)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 产的种子。 (3)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纬度北南不宜超过 3,南向 北 2,在经度上气候差好不应超过 16。 (4)在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300m500m。 采种的方式: 1、 林木种子区划内采种 2. 无种源区划的树种采种种源的确立 3.良种基地内采 种 种子成熟种: 子成熟过程是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 胚茎、 胚芽和子叶等的全部过程。 各种林

10、木种子成熟的生理特征有所不同,但下列 6 点是普遍出现的: 种皮颜色由绿变黄 种子水分由多到少 种子干重很少增加 种胚与胚腔之比大 种子发芽潜力最高 种皮变得非常坚硬 采种的方法 采种的方法要根据种子成熟后散落的方式、 果实大小以及树体高低来决定, 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地面收集 (2)、树上采种 (3)、机械采种 种子调制(seed processing) 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种的优质种子。 (一)、脱粒 1、闭果类 2、裂果类 自然阴干 直接晾晒 堆沤脱脂后再晾晒 人工加热干燥 3、肉

11、质果类 调制过程包括: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出种子再干燥与净种 (二)、净种和干燥 1、净种 净种就是除去夹杂在种子中的鳞片、 果皮、 种皮、 果柄、 枝叶碎片、 空粒、 废种子、 土块等, 其目的是提高种子的纯净度。 2、干燥 通过净种去杂过的纯净种子, 还须进行适当干燥, 使种子含水量达到仅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 需的最低限度,以便更好的保持种子生命力。 (三)、种粒分级 采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将大小种子分开,或利用风选,将不同轻重的种粒分开。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答题思路:定价、播种量、控制质量、管理依据、改善技术、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答题思路:定价、播种量、控制质量、管理依据、改

12、善技术、 打击不法分子)打击不法分子) 开展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并通过林木种子质量分析,确定种子使用价值,提高种子质量 是 林木种子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林木种子检验的意义有: 通过种子检验,确定种子质量,作为定价依据。 作为确定播种量的依据。 控制种子质量,保证种子贮运的安全。 掌握不同产地, 不同林分以及不同年度种子质量变化的情况。 为种苗行业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了解种子质量变化情况和影响种子质量的原因, 对种子的采收、 脱粒、 干燥等提出改进意见。 打击不法分子出售假冒伪劣种子。 种子贮藏 种子含水量: 指种子体内水分的重量占种子总重量的百分率。 种子寿命:指种子保持生命力的时间。 种子

13、安全含水量:是种子贮藏期间维持生命活动所需最低限度的水分百分率。 正统种子:可在低温、低含水量状态下保存的种子。 顽拗型种子:必须在高含水量状态下保存的种子。 种子生命力:是指种子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种子活力: 是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迅速而整齐出苗及正常苗发育的 全部潜力的所有特性。 种子生活力:用染色法测定的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种子的生理成熟:当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生理成熟。 种子的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呈现出成熟特征时,称为种子形态成熟。 种子贮藏意义: 协调采种期与播种期的不一致; 平衡种子成熟和采收的大小年; 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贸易; 检

14、验机构通过对送检样品的贮存保管,以备复检,避免纠纷。 如何做好种子的安全贮藏?(答题思路:影响种子贮藏的寿命的内因和外因)如何做好种子的安全贮藏?(答题思路:影响种子贮藏的寿命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 种子活力水平 质量低劣的种批应当拒绝入库,至少不应作长期贮藏; 作长期贮藏的种子,要定期监督种子质量的变化 种子成熟程度 成熟度低的种子种皮保护功能不完善; 种子内部可溶性物质向贮藏物质的转化未完成, 含糖量高;含水量高,易发热易感染霉菌。采种时尽量选取成熟的种子,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种子净度 净度不高的种子: 种子夹杂物吸潮能力强, 易使种子含水量升高; 为菌类活动创造生境, 加速种子死亡;不保满

15、种粒的胚对胚乳的比值大,呼吸强度大。 调制过程中提高种子的净 度 种子的机械损伤程度 调制过程中避免种子的机械损伤,减少调制过程中对种子的伤害 种子含水量 降低种子的含水量 种子生理衰败效应 种子组成成分 含脂肪、蛋白质的种子寿命长: 种皮结构 种皮的密度;坚硬程度;种壳表面是否有蜡质层等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环境因子 空气相对湿度 19%-27%保持平衡时的含水量为贮藏的最适含水量 温度 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强度变化并不显著 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如温度在零度以下或更低,种子内部水分冻结,造成种子生理伤 害或机械损伤。这类种子的贮藏温度一般在-13 度,高于 3 度呼吸加强 通气 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需氧极少,因此可密封贮藏。 含水量高的种子如通气不良,呼吸所释放的水分、热和二氧化碳堆积在种子堆中,呼吸性质 也发生变化,产生的乙醇等有毒物质加速种子劣变。 生物因子 提高种子成熟度、净度、降低种子含水量 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以昆虫和微生物的活动 贮藏环境中的空气 清除氧; 贮藏于氧二化碳中; 贮藏于氮气中。如放射松种子 苗木篇: 苗木: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 为苗木。 按繁殖材料: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扦插苗、压条苗、嫁接苗、组培苗) 按育苗过程中有无移栽: 留床苗、移植苗 按造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