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07979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_戚永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第十期CULTURAL DIALOGUE08本刊特约记者 戚永晔今年8月15日, 舟山定海新城热闹非凡。 热闹的节庆活动、 嘹亮的渔歌号子、 走马灯似的民间艺 术团, 营造了喜庆的海岛节庆的氛围这是为期两个多月的 “2012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 闭幕式。 旁人告诉我, 多 年来, 这一国字号的文化节, 凭借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演绎 了舟山的历史张力, 并由此提升了舟山的软实力。 今年的第八届 “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 , 历时两个 多月, 其间陆续举办了海洋生物增殖放流、 国际游艇展、 海鲜 美食争霸赛、 海洋歌会等18项 “海味” 十足的活动。 正如相关 媒体所评价的: 这

2、一平台, 已经越来越成为海洋文化的民众推 广者。 在初秋海风刚刚吹散暑热的季节, 我们来到了舟山, 零距离感受这里的海洋文化之美。传统民俗的新生在舟山, 我们看到的文化发展, 大多是在当地原本就丰富 的民俗民风中产生。 比如, 浩瀚的东海孕育了别具特色精彩纷 呈的民间音乐, 舟山锣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当地人向我们介绍说, 舟山锣鼓是大套复多段吹打乐, 两 大主奏乐器排鼓、 排锣别致新颖, 演奏风格独特, 表现的 是东海渔民豪爽粗犷的性格和战斗风浪的场面以及开船、 拢 洋等欢腾热烈的气氛。 旧时的舟山锣鼓比较简单, 形式单一, 后来逐渐得到丰富 和发展, 先后出现了太平锣、 船形锣鼓、

3、三番锣鼓。 新中国成2012年舟山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休渔谢洋大典 This ceremony marks the opening of Zhoushan China Ocean Culture Festival and Thanks-Giving for the end of Fishing Season in 2012. 海洋文化打造幸福海岛:舟舟 山山09SPECIALS特别报道立后, 舟山锣鼓被改编成大型吹 打乐 海上锣鼓 。 1957年, 在莫 斯科举行的第七届青年联欢节民 间音乐比赛中, 海上锣鼓 荣获 金质奖, 走向了世界。 20世纪60年代起, 舟山锣鼓 红极一时, 许多专业文

4、艺团体, 包括中国艺术团、 中央民族乐 团等国家级院团, 纷纷到舟山学习, 作为重点节目。 1976年, 中国艺术团赴美国演出, 舟山锣鼓改编的 渔舟凯歌 等节目 最受观众的欢迎。 21世纪以来, 随着海洋文化建设的深入, 舟山文化部门用 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 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比赛中 获奖。 纯打击乐齐奏 沸腾的渔都 是代表作之一, 其热烈、 火 爆的气氛, 丰富、 多变的演奏, 博得了人们的好评, 是近年来舟 山锣鼓改编较为成功的作品, 在浙江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中, 获得创作、 演奏双金奖。 目前, 舟山锣鼓在民间发展十分迅速, 不但本岛市、 区有 训练有素、 装备精良的队伍, 而

5、且在外岛乡镇、 渔村也活跃着 数支颇有地方特色的队伍。 虾峙岛女子舟山锣鼓队常在各种 节日庆典、 文艺演出等活动中表演, 深受群众的欢迎。 其实, 在舟山海洋文化大发展的今天, 获得新生的传统 民俗远不止舟山锣鼓。 其他如观音传说、 渔民号子、 传统木船 制造技艺、 渔民谢洋节这些植根于民间的项目, 都拿到了国字 号的非遗证书。 去年, 舟山市文化局非遗处针对国家级非遗项 目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 其中, “八个一” 计划被工作人员们认 真实施着: 一个项目、 一个保护方案、 一个传承基地、 一个展 示平台、 一册普及读本、 一项配套政策、 一个专家指导组和一 个工作班子。 近年来, 舟山各地还

6、经常举行颇具规模的民间民 俗大会,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方群众。群众文化的推力如果说舟山海洋文化的建设, 让一大批传统民俗得到新 生, 那么, 那些缔造民俗的舟山人, 则在这场文化创举中更多 地获益。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舟山普陀区的渔民画发展 中心, 我们见到了今年47岁的蒋德叶。 这位舟山渔民画的代表 人物, 正在自己画室里专心创作一幅1米见方的画作, 穿着一 身美工服, 上面沾满了颜料。 攀谈中我们得知, 蒋德叶原来住在舟山虾峙岛, 他17岁下 海, 23岁当渔船轮机长, 30岁担当船长, 是一位标标准准的舟 山渔老大。 虽然他年轻时就喜欢篆刻画画, 但走上绘画道路 纯属偶然。 2003年

7、, 蒋德叶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推荐下告别渔民生 涯, 开始创作渔民画。 凭借深厚的生活功底, 几年来, 他的画 已多次在国家、 省、 市级各类农民画比赛中获奖。 他说: “爱好 是打开世界的大门的一把钥匙, 普陀渔民画有大海的气势和 胸怀, 中国有很多地方出农民画, 但用现代笔墨表现海洋文化 的仅有舟山渔民画。 ” 别出心裁的蒋德叶发明了用海沙加丙烯颜料和胶水创作 渔民画的新方法。 这种画不怕泡水、 不怕剥裂、 颜色鲜艳、 图 案明朗, 很受各地客户欢迎。 “现在的生活比打鱼稳定多了 , 我 也很享受创作的过程。 ” 蒋德叶说。 普陀区文广局产业科科长黄玲告诉我们, 平时在渔民画 发展中心从事专

8、业创作的有十余人, 其余的散落家中创作。 这 些土生土长的渔民画作者, 通过对当地生产、 生活环境的描 述来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讴歌与向往, 他们完全凭着想象 展开翅膀。 现在, 普陀渔民画正从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 逐渐发扬光 大走向市场。 渔民画被制成挂件、 铝版画、 黑陶盘、 沙雕画、 丝 巾、 立轴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成为家居装饰、 馈 赠亲友、 外事活动的新宠。 除了那些深受文化创新益处的渔民画作者之外, 舟山打 造海洋文化的过程中, 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入发展群众文化的2011年柏林舟山文化艺术周渔民画展出。 This exhibition for fishermen pa

9、inting of Zhoushan takes place in 2011 in Berlin.2012年第十期CULTURAL DIALOGUE10典型。 比如, 舟山的海洋歌曲大赛, 涌现出不少 “歌星” ; 这五 年来, 舟山共有400余件歌曲作品获省级以上的奖项, 有3个文 艺节目获全国 “群星奖” 。节庆活动的创意几天的采访中, 我们对于评价舟山人性格听得最多的话 就是 “像海洋一样富有创新和包容精神” 。 在海洋文化打造过程中, 这种创意创新尤为明显。 秀山岛并不大, 夹在岱山岛和舟山本岛之间的独特地理 位置, 让她发展旅游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与别处力推的沙滩、 阳光、 海浪这些

10、旅游元素不同, 秀 山人别出心裁地打出 “我为泥狂” 的广告词, 这些年风行长 三角。 秀山岛上的西北部有大片滩涂, 滩涂泥质细腻松软, 专家 鉴定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根据这些优点, 秀 山乡政府开发建成全国首家 “海泥公园” , 推出泥上保健运动 项目滑泥和海泥泥疗馆。 这就是秀山与中国海洋文化节每年 相伴举办的海泥狂欢节的由来。 今年第八届秀山岛海泥狂欢节的举行, 正值舟山群岛海 洋经济特区设立一周年之际, 秀山乡同时新推出多条民俗风情 旅游路线, 并在官方微博 “海泥王国秀山岛” 上推出了几条路线的票选, 目的就是想让游人既能体验秀山岛主打的滑泥公 园激情派对, 又能畅游

11、湿地公园观鱼跃涟漪; 既能流连海滨 浴场玩沙戏水, 又能享受静钓于海岬的感觉; 既能沉浸在兰 秀博物馆古老厚重的文化气息里, 又能做客海上人家, 网拖 鱼虾, 体会渔家生活的鲜活感。 除了秀山岛的海泥狂欢节之外, 舟山各岛近年来还推出了 十几个富有影响力的创新节庆活动, 比较著名的包括每年7月 至10月在沈家门渔港举行的海鲜美食文化节, 每年11月在普陀 山举办的南海观音文化节, 每年7月至11月在朱家尖举办的舟 山国际沙雕艺术节,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此外, 舟山近年来 还在沈家门渔港南岸的鲁家峙岛上打造鲁家峙文化创意园, 利用鲁家峙原有的码头、 船坞、 输冰道等渔业生产遗迹和旧 厂房,

12、 建成集文化创意、 艺术展览、 海洋文化遗产展示、 休闲 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创意园区, 有效保护沈家门渔港工 业遗存, 推动会展产业,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舟山历史文化厚重, 人文内涵丰富, 民俗风情浓郁, 可以 说是 “满城文化、 满地民俗、 满眼风光” , 舟山打造的海洋文 化, 正是进一步保护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转化 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让来到舟山的人们在文化生态、 产业 项目的深度体验中, 留下海洋文化名城的深刻记忆。 (本文照片由徐戚提供)2012年舟山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式海洋歌会 This choral singing evening marks the

13、closing of Zhoushan China Ocean Culture Festival in 2012.11SPECIALS特别报道August 15, 2012 witnessed the launching of Zhoushan Archipela- go-China Ocean Culture Festival, a two-month-long cultural event. The largest archipelago of China, Zhoushan used to boast fishing industry as its major economic pill

14、ar. The city of islands has experi- enced huge positive changes in major aspects and turned itself into an economic powerhouse thanks to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initi- ated in the late 1970s. Nowadays, Zhoushan is implementing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ing an ocean-oriented economy and deve

15、loping a culture featuring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 tion. This year, the festival is going to last 2 months to stage eighteen events such as an international yacht exhibition, a seafood competi- tion, and a chorus singing festival. The festival has turned itself into a platform for lo

16、cal people to participate more actively in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local culture is colorful and melodious. “Zhoushan Drums and Gongs” is a representative percussion folk art of Zhoushan. The percussion performance started as a folk art form in Zhoushan. It consists of drum percussionists and gong percussion- is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the percussion performance became quite professional. In 1957, “Drums and Gongs on the Sea”, which was al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