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466974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的读书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报告要求要求:阅读 5 篇一级刊物的同一话题的论文,对文章的选题,论文结构,写作手法,主要 内容一级参考文献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话题话题:区域经济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1: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效应_基于路径收敛设计的研究(经济研究 2010 年第 2 期)2: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经济研究 2009 年第 8 期)3: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相关前沿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_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 2008 年第 8 期)4:宏观经济_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发展_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论坛综 述(经济研究 2010 年第 7 期)5:西部大

2、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经济研究 2009 年第 9 期) 以下将按顺序对上述 5 篇文章的选题,论文结构,写作手法,主要内容以及参考文献的应 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导言:导言: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 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 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 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

3、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 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 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 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一:选题:一:选题:1:文章选题基于外商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带来产出效应,并且才用了小标题,对 于从哪方面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具体说明,以及限制。语言简练、通俗易懂,耳目一新。我 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从文章的标题推测文章的内容,是否是你要看的。有一定的专业性。 2:该标题,该文章针对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种现象进行具体的论述。学术性较强。主 题

4、突出,准确地选择了主题。 3:从文章的标题可以得知这是一篇研讨会综述,是对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并且是前沿的问题,小标题更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文章标题具有创新性和前 瞻性。 4:文章是一篇研究区域的文章,区域经济,区域发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此文是一篇综 述。最好一个小标题更是限定了文章的内容。 5:标题较为简短,文章中的区域主要跟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概括经济类论文选题 一、把握论文写作的三要素 (一)提出问题提问乃论文之本,解决问题是论文的价值所在。 (二)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论文的终极诉求。而在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必 须先要对问题本身有着全

5、面、透彻的认识,这就要求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要正确使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解决问题 只有对问题分析、认识清楚了,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要理出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关键是对症下药,这就需要选择正确的理论、建立适用 的模型来指导问题的解决。 然后,就要根据解决思路,结合现实状况和客观条件来拟订具体的解决措施。 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不会只有一个,因此需要进行相关利弊分析,最终选择最优的方案。 二、选好论文题目 选题很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选题的原则 前瞻性:选择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完善、改进、创新有指导、提升价值的论题。 实

6、用性:切忌空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 时效性:切忌重复已过时或已有定论的论题。 正确性:论点的基本原则应当合法、正确。 (二)选题的策略 控制题目的大小范围:应当与论文内容相匹配 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容易言之有物,避免空对空 取个醒目的好标题: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切忌口号化 符合企业的需要:经济类论文的价值所在 融合理论与实际 企业并不缺理论,但往往难以具备实现理论的全部条件。 我们写论文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引介理论,而是研究如何为理论的实践创造条件,或者如何 修正理论以适应企业的现实状况,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结果。二:论文结构二:论文结构:1:文章可以分为:文章可以分为 5 个部分个部分 (一)

7、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解决框架与自回归方法 (三)路径收敛设计模型 (四)FDI 效应的经验识别 (五)结论与评述 2:文章可以分为:文章可以分为 6 个部分个部分 一、引 言 二、增长极和中心地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三、中国市县经济增长的测度和计量模型 四、全国各市县空间滞后数据处理和其他数据说明 五、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和结果 六、结论和政策含义3:文章可以分为:文章可以分为 5 个部分个部分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动力、机制及绩效评介 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与合作方式 三、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 四、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问题 五、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作用问题 4:文章可

8、以分为:文章可以分为 4 个部分个部分 一、政府工作报告与宏观经济走势 二、国际金融危机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亚洲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四、中国东盟合作与区域产业发展 5:文章可以分为:文章可以分为 5 个部分个部分 一、引言及背景 二、相关文献及差分内差分方法 三、实证模型及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结 论 结构就是文章中材料的组织与安排的技巧,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文章结构包括开头、结 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等多个方面。文章要完全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结构。5 篇论文的结构存在差异,不过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引论、本论和结论。引 论就是文章的开头,有领起全文的作

9、用,或者提出论题,或者点明论点,或者概述议论范 围,或者交代写作目的,或者摆出反驳的错误观点等。有的单用一种,有的兼用几种,一 般都是把文章所要论证的论点整个地或部分地告诉读者。引论一般都写得比较简要,有的 只用几句话就引入本论。本论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对提出的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往往需 要用较大的篇幅,内容复杂的还要分成几节或者几个部分分别论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本论 的论述内容决定整篇文章质量的好坏。结论就是文章的结尾,或者归纳论点,或者总结全 文,或者明确任务,或者提出希望等,根据表达的需要,内容可详可略,但一般都与引论 相呼应。一般总是先提出问题,点明论点。问题提出以后,进一步加以分析,提出

10、证明论点的 论据,组成论证过程。问题经过分析,证明论点是正确的,最后需要向读者再作一番交代。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在文章的结构上也就必然构成从引论、本论到结论具 有一定逻辑性的三个部分。三:写作手法三:写作手法1:本文的性质是议论文主要是通过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这种写作手法阐述了随 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本文的性质是议论文主要是通过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这种写作手法阐述了对 中枢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情况。 3:本文主要是通过说明、议论、引用数据、叙述结合等写作手法,阐述了区域经济增 长空间关联性的变化 4:本文的

11、写作方法是引言公式、数据,总结、点面结合、叙议结合等,利用研究的方 式来阐述区域物流能力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5:本文的写作方法主要是点面结合、叙议结合、引用等。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及理论 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文章的写作手法可以分为以下 5 大类。 第一种方法,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信服。进行假设性的分析, 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 进行假设。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掌 握。 第二种办法:例后解说法 举例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担心:对于这个事例的中

12、心,别人的认识会不会和我的不一 样?例子跟观点的关系,别人会不会跟我认识不太一样?或者觉得我这个例子跟我要讲的 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个时候把这个例子解说一下,使它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第三种方法:对比分析法 这里所说的正反对比不仅仅是指作文里一正一反的例子,也指举一个含有正反两种因 素的例子,举完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而不是例子。 第四种方法:披文示意。 披露一段文字,然后解释它的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 更能证明观点。主要用于引用名句之后。 第五种方法: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入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 析

13、推理得出结论。四:主要内容四:主要内容 1:魏后凯(2002) 和武剑(2002) 得到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东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 90 % 和不到 20 %是源自于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借鉴李子奈(2008) 计量经济建模的“一般性”和 “唯一性”原则,提出了路径收敛设计建模方法;澄清了钱雪亚(2007) 认为至少有一个结论 偏离现实的直观解读,发现魏和武的结论分别吻合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要素和技术水平 的不同效应,得到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首先在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够改变国 资本从挤出到挤入效应,而不在于其所引发的技术效应。本文方法,也是对 Fine (2000) 指出 的计量经

14、济建模三个严峻问题给出一个可选择的解决。 2: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 国除西藏以外的 2169 个市县数据对 2000 年至 2007 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 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 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 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 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 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

15、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 义。 3: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广西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论坛于 2010 年4 月10 日在广西南宁召开, 来自全国20 多所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著名经济学家共60 多人参加了会议。论坛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商学院院长阎世平教授主持, 广西大学副校长韦化教授作开幕词, 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诚代 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刘树成教授做了题为 政府工作报告看点与2010 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主题报告。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辽 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

16、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做了主 题发言。 4: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 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 采用1987/2007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 计量分析, 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 西部大开 发的实施, 使得西部地区2000 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15 个百分点, 促使中国 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大量的 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 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 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 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 应当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政策法规人文等软 环境的建设。 5: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广州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 年度重大项 目“CAFTA 进程中我国周边省区产业政策协调与区域分工研究”(批准号06&ZD036) 协办的 全国“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