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_甄嬛传_配乐赏析之_凤凰于飞_牛慧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46201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连续剧_甄嬛传_配乐赏析之_凤凰于飞_牛慧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视连续剧_甄嬛传_配乐赏析之_凤凰于飞_牛慧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视连续剧_甄嬛传_配乐赏析之_凤凰于飞_牛慧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连续剧_甄嬛传_配乐赏析之_凤凰于飞_牛慧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之声 2013年第2期48研究生论坛【摘 要】 : 大型古装清朝宫廷情感斗争电视剧甄嬛传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同时其配乐也 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主题曲凤凰于飞 。 这首由刘欢作词作曲的主题歌是一首非常成功的电视剧主 题曲,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风格都与剧情相符合,而且在于其艺术性和传唱性。分析电视剧甄嬛传的 歌曲,能让这些歌曲呈现出一种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 甄嬛传;凤凰于飞;影视歌曲 牛慧娟电视连续剧甄传 配乐赏析之凤凰于飞影视剧歌曲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它与纯音乐是不一样的,其存在离不开电视剧本身。因此,我们在欣赏影视剧歌曲时,不能孤立地脱离

2、剧情去欣赏,而是应该与剧情相联系。甄嬛传的配乐由包括片头曲红颜劫 , 片尾曲凤凰于飞 、 插曲、场景音乐等共计15首音乐作品。这些音乐在全剧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反映着文中重要情节、人物的命运前程,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部分作品是直接取自中国古典诗词,既韵味悠长又古意盎然。作曲部分选择的也是貌似书卷气的中国传统音乐方式,但在和声和转调上又有些“离经叛道” , 而且全部用管弦乐加民乐的编曲方式,音乐形式极具“个性” 。 凤凰于飞这首主题曲,形象生动地对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内心变化加以烘托描写,这首歌曲的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即歌词美,旋律和声美和词曲结合美。一、歌词美“歌词的创作源于社会生

3、活,歌词是表现事物的,歌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 整部电视剧几首歌曲里有的歌词是古人诗词,如长相思该曲意取李白的长相思其二 , 有的则是原创歌词,而凤凰于飞则是自主填词的,采用的是诗经体的歌词。整首歌词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在押韵上属于隔句押韵,委婉含蓄的表露出女主角对自己心爱之人的唯美、凄惨的爱情故事。凤凰于飞,是出自于诗经里的词语,原意为凤与凰在空中交尾,一般用来祝福婚姻新人的生活幸福美满,本是用于婚礼的祝词,后用以比喻夫妻合欢恩爱。这段歌词描述的是甄嬛与果郡王两个人虽有情,但“逆风不解”最终却不能长相厮守的悲惨命运。“以情相悦,以心相许,以身相偎依”描写了女主角的

4、痴情等待却终究无果的悲惨境遇。 “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表达了女主人公经历世世之后,最终被命运捉弄,不能与爱人长相厮守的悲惨结局。这首歌词雅致、大气,文学底蕴深厚,细嚼之下,余音绕梁,满口余香,充满古典文学的委婉深情之美,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二、旋律和声美“在一首歌曲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永不枯竭的旋律,它是音乐的灵魂,是歌曲美的基本形象,具有深刻的内涵。旋律有其自身的风格、特征。 ” 凤凰于飞这首歌曲在音调旋律上运用的非常巧妙,大量的变化音的使用,和调式调性的频繁转换、打破俗套,从而丰富了这首曲子的音乐内涵。这首曲子整体是以e羽五声性民族调式为基础,但是在各个宫调系统里来回旋转

5、。并且整首曲子都在强调7和3这两个音,也就是e羽调式的属音和重属音。开头前两小节是e羽调式,并且音从低音的3一直分解和弦形式上升至高一个八度的3,首先强调了3这个音,奠定了调式基础,其次这一句十一度的音程跨度预示着剧情的的跌宕起伏。第三、四小节,分别出现了民族调式的偏音4和降7,其实质是转到了主调下属方向的调式,但是落音却很巧妙的又落在了3上,与第一句的尾音相对应。如谱例一:1=G三、词曲结合美这首曲子的旋律和歌词结合相当巧妙,可称得上是“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 歌曲旋律虽用的是民族调式,但是巧妙的应偏音和转调等手法使得音乐既有中国古典音乐的典雅别致又能很好的为表现剧情和人物心理服务。整体歌

6、词婉约古典,形象生动,将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故事描写的如泣如诉。本首歌曲的歌词采用的是四字结构的诗经体,因此开始音乐的节奏与歌词节奏完全一致,并且遵循“一字对一音”的原则,使歌曲旋律有种吟诵诗歌的音调。音域在中低音区,以平铺直叙为主,调性相对稳定,只是出现了两次降7,但其实质是为了用民族调式中偏音的调性游离感来烘托歌词”飘来又拂去”的虚幻飘渺。歌曲高潮部分的音乐打破了之前“豆腐块”第二句开头两小节与第一句一样,但是后边两小节走向发生改变,开始向上走。到“得非所愿,愿非所得”旋律开始发生改变,这个地方可以看作是这首歌曲的高潮段,这里调性开始更加不稳定,基本上是一个小节一个调式,而且出现了五声音阶里没

7、有的小二度音程,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增四度4、7的出现使调性更加飘忽迷离。谱例二:黄河之声 2013年第2期49投稿热线:010-6358573163583013 投稿邮箱:状的方整型结构,音乐的结构与歌词不再一致,一个弱起将句子原本的结构打破,从而使旋律的节奏与歌词的结构错落开,从而表现出剧情的错综复杂,与人物的内心纠葛。结 语甄嬛传的主题曲凤凰于飞是一首具有古曲风格的典雅别致的小乐曲,其风格和内容都与剧情非常一致。我们通过以上对它的歌词美、旋律美、词曲结合等方面的简单分析了解了它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刘欢创作的这首主题曲不仅仅是起到了电视剧音乐应起到的协调作用和媒介作用,更多的是在提示画

8、面所未能表达的深层感情,进而使音乐和画面融为一体。参考文献:1 樊祖荫.传统大小调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 曾明 罗晓云.电视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初探以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为例.大众文艺,2009,23.作者简介:牛慧娟,女,出生于1989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摘 要】 : 表演者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把音符或文字符号等转化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由于中、西方音乐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

9、异,所以在二度创作中也 会有所不同,文章将通过两个方面予以论述:记谱法和传承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二度创作中产生很大的 差异;中、西方音乐的审美习惯和思维模式不同也导致了它们在二度创作中的不同。认识到中、西方音乐在二次创作 中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和运用已知的音乐知识,为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 二度创作;记谱法;口传心授;审美习惯;思维模式 魏 欢从“二度创作”看中、 西方音乐的不同 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指挥家亨利伍德在其论指挥一书中说: “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 ”1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无疑是最为特殊的

10、,因它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品种的极为特殊的声音,因此音乐作品不像绘画或建筑那样直观的表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通过表演来体现,通过表演才能为人们的听觉所感知并最终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表演者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把音符或文字符号等转化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 。 二度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严格来说,当作曲家的生动乐思以乐谱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只不过是没有生命的乐音符号系列。2如果不经过二度创作,音乐只能是一些静止的、没有生命的符

11、号,是不会有任何审美价值可言的。由于中、西方音乐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差异,所以在二度创作中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我们将从二度创作中看东、西方音乐的不同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记谱法和传承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二度创作中产生很大的差异。记谱法是用成体系的文字、符号、数字或图表将音乐记录下来的方法。乐谱只能通过演奏或演唱才能成为音乐,它并不等同于音乐本身,所以它不可能承载音乐的所有信息。人们在记谱时总是只能记录下主要的东西、省略次要的东西,这是音乐与乐谱本质的区别。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没有办法记下蕴涵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思绪和情感,也无法记录下音乐自身的种

12、种微妙变化。3即使是最高超的乐谱记录者也不可能将乐曲中的所有信息记录下来,而只能是对于节奏、节拍、音高、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记录的比较详细、精确而已。中国传统音乐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以工尺谱、文字谱、燕乐半字谱、俗字谱、律吕字谱、减字谱、锣鼓经等为主要的记谱方式。在二次创作过程中,这些记谱方式大多数相对于西方音乐来说给演奏者(演唱者)留下了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文字谱用文字详细叙述音高、指法、弦序和徽位等演奏法,之后的减字谱也只记录弦位和奏法,不记录节奏节拍。文字谱和减字谱都没有明确的记录节奏和节拍,因此要想把乐谱转化为可听的音响就须要“打谱” 。 所谓打谱,其概念为:弹琴术语,指按照琴谱弹

13、出琴曲的过程。由于琴谱并不直接记录乐音,只是记明弦位和指法,因此用减字谱记录的琴曲在“摇声”方面留的余地较小,对于其节奏、节拍留有较大的伸缩余地。这就要求打谱者必须熟悉琴曲的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根据其演奏经验及对琴曲的理解,按照谱字要求,以一定的节奏、节拍处理并演奏出来进行再创造,力求再现原曲的本来面貌。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基于这些特点,对于同一首乐曲,不同的表演者所诠释出来的音乐都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时期的演奏家演绎出来的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有些学者(如杜亚雄)甚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唱奏都可以称之为“即兴唱奏” 。 正是这种较强的即兴性才使得表演者有更多的空间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