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4459933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土地供给会直接或间接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进而成为中国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之一。但这一重要决策依据截止目前,仍只是从土地使用面积角度给予计量分析,对于与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关系更匹配的土地出让收入指标(虽然是土地 供 给 制 度 的 经 济 产 出 之 一 ) , 却 由于 各种条件 限制, 相 关研究处 于 空白 。 本 文首 次将土 地出让收入做为研究标的,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等方法,检验其与宏观经济的实证关系并据此检验修正其预测模型,以期进一步明确土地供给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政策改进依据。关键词:土地出让 预测模型 模型

2、检验优化1、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土地使用权无偿、无期限、无流动 的特点对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令人们深省到市场竞争机 制对资源配置的意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由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政府主 导的协议出让模式转变为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模式 出让的过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是一种依靠竞争、以市场机制为核心 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我国实现土地供给市场化的具体表现。 土地有偿 出让制度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地方经 济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力量的介入不仅更为准确地揭示了土地价值,更在客观 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

3、。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日 渐提高,也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公共服务的执行效果。有关研究 表明,我国 1994 年实行的财政“分税制”改革一方面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权, 一方面却迫使地方政府承担起更多的事权财政收入的渠道减少、财政支出 的需求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创新高这些形势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依 赖性越来越强,土地出让收入的高低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速度更加密切的联系了 起来。 自从 2003 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学术 界也开始了对土地供给相关问题的研究。早期研究的焦点是土地出让政策参与 宏观经济调控的合理性。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李涛、孙

4、习稳等 撰文支持将土地供给纳入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需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调节转变,土地供应政策完全可以成 为一种最直接、现实的宏观调控政策;靳相木则将土地政策提升至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同等高度,指出由于土地本身的特性以及我国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且土 地发展权牢固掌控在政府手中的制度特征,土地作为货币之外的另一种调控的 媒介(介质) ,应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理想选择。 在肯定了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合理的前提下,学者们着手研究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土地出让的影响,试从 城市化进程、经济周期、制度变迁等角度考察土地出让制度的运行情况。 李 涛(2006)通过实证分析

5、发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并未伴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 价格的波动也难以对土地供给起到调节作用;郭其友等(2007)采用一元线性 回归分析法对我国 1987 年以来的三个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土地供给与经济成长波 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断增强;梁华等 (2009)从土地供给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进行评价,并以北京 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进行定量评价,认为政府行为 是影响制度绩效的主要因素。 亦有学者利用产权理论、博弈论等方式对土地 出让制度的体系设定进行了研究,试图规避潜在问题,优化体制设计。王晓阳 (2007)借由产权理论,对土地出让金的改革提出了

6、设想,建议将土地审批权 集中到中央政府,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活动纳入到统一的政府预算中来,改革 土地出让金的预算收入分成,建立农业用地征用为建设用地的“事后分成”机 制等;周涛等(2006) 、汪乐勤(2007)等采用博弈论研究土地出让,前者将研 究对象设定为土地出让中的政府行为,提出将完善土地出让市场的着力点放在 对监管部门和出让部门的行为空间与利益空间的规制方面。后者将土地出让中 的各个供给主体纳入研究框架,指出多个供给主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 为会导致土地供给趋于饱和,并且会进一步导致土地供应过量。 基于不同标 准评判土地出让制度的运行效果是研究热点之一。龙奋杰等(2009)以 200

7、0 年 -2006 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供给结构数据为依据,以其对地方 GDP 的贡献度为标准,采用联立方程的方式研究土地出让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发 现城市产业用地供给对城市 GDP 增长有明显的作用,但其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逐步下降,建议城市政府应根据城市自身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制定差异化 的城市土地供给规划;陈双等(2009)以新增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给量的主要 指标,利用一元回归考察了其与 GDP、CPI、全国就业总人口等宏观经济指标间 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其中新增建设 用地与就业情况的相关性最强,与 CPI 的相关性最弱。建议政府在考虑时滞

8、性 的同时,利用扩大新增建设用地的方式刺激就业;姜琳(2009)以市场化程度 作为评判出让制度实施效果的标准,利用 DEA-CCR 模型和 K-W 检验评估了各地 土地出让市场化的程度,建议以提高招标、拍卖出让比例的方式提升土地出让 市场化程度;陶然(2007)基于 19992003 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 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当期和滞后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 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并对征地制度及土地交易中的税费改革提出了建议。 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土地供给的影响,肯定了土地供给与宏观经济间的 显著关联性,丰富了土地供给制度的研究范围。本文以 2003-2008 年间

9、全国土 地出让收入数据为依据,更深入的检验其与固定资产投资、GDP 等宏观经济变 量间的实证关系,以期准确描述土地出让收入与宏观经济间的关联,针对当前 问题较多的土地供给制度提出切实可行、实践性强的政策建议。 与其他研究 不同的是,本文首次将土地出让收入做为研究标的,检验其与宏观经济的 61 实证关系。土地供给被从理论角度认为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进而成为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但这一重要决策依据截止目前,仍只是从土地 使用面积角度给予分析,对于与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关系更匹配的土地出让收入, 虽然是土地供给制度的经济产出之一,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相关研究仍处于 空白。实证研究土地出让收

10、入与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利于政府及时调整改进土地政策,对研究土地政策参与宏 观经济调控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并不预设土地出让 收入与宏观指标间的关系,而是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分析等计量方法检 验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细致检验土地出 让收入与 GDP、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数据采集方面,本文研究得 到了土地主管部门的合作支持,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数据准确可靠,采集期 的土地出让环境与当前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从而有力保证了计量结果及相关 建议的实践价值。 二、数据的预处理及实证关系检验 (一)数据采

11、集与预 处理 本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部门资料等信息渠 道,采集了来自 2003 年第一季度至 2008 年第二季度,共 22 组数据。 在进行 实证检验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插补,剔除价格、季节因 素等处理,以便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模型检验。具体步骤包括如下三点: (1)季节调整: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为季度数据,需要消除季节影响因素; (2)取自然对数:对三个指标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变换处理,既不影响原数 列的协整关系,又可以减缓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现象及极端值的影响,消除量纲 的影响; (3)调整异常值:在对数据的处理中发现,政策背景、经济环境等 因素的变化导

12、致 2004 年第一季度的土地出让面积与土地出让收入严重偏高(占 全年总量的 28%,而其它年份的平均为 21%-23%) ,从而导致数据的不稳定性, 影响分析结果。因此,依据其它年份的平均值对此进行调整。 由此形成可 用的实验数据,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命名。涉及的主要研究变量包括土地出让 收入(LNPRICESA) 、GDP(LNGDPSA) 、固定资产投资(LNINVSA)等。 (2)数据总体描述 在实证研究之前,首先利用 Eviews 软件,对数据预处理 后的三个指标进行总体性描述,采用散点图描述数据的整体情况。 由上图可 得,土地出让收入与 GDP、固定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土地出

13、让收入 对 GDP的散点图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散点图更具有集聚性。 异常值通常是剔除的,但由于样本容量过小,本研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但数据调整 会使得研究数据过于“匀滑” ,使得干扰项中出现系统性样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产生 自相关,使得拟合优度被高估且检验失效,而这可能会影响结果。(三)数据实证关系的检验研究 1数据平稳性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 是被检验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否则将导致伪回归,影响检验结果的信度。 本 研究采用的三个时间序列经过数据预处理后进行单位根检验。经检验,原序列 均为不平稳的时间序列。此时可将原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再进行单位根检验, 如果差分后平稳,且为同阶单整,则可以

14、进行协整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则可 认定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检验,三个指 标二阶差分后均平稳,且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 分析、构建自相关滞后分布模型(篇幅所限,平稳性检验的相关结果没有列出)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将最大滞后期定为 8,利用 AIC、SC 信息准则选择 合适的滞后期,检验土地出让收入与 GDP、土地出让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间的 因果联系。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 1 土地出让收入与 GDP 的格兰杰因果检 验 滞后期:5 零假设: F 值 P 值 土地出让收入不是 GDP 的格兰杰原因 17.02 0.00* GDP 不是土地

15、出让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2.04 0.20 表 2 土地出让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滞后期:6 零假设: F 值 P 值 固定资产投资不是土地出让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1.44 0.41 土地出让收 入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1.41 0.41 在显著性水平为 5%时,格兰杰检验显示土地出让收入是影响 GDP 的原因,作为 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供给对 GDP 有着极大影响,而作为土地供给衍生产 物的土地出让 63 收入则常常通过房地产市场和财政收入等途径影响 GDP, 因此土地出让收入是影响 GDP 的原因;但固定资产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间的因 果联系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

16、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 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工业用地与基础设施用地的使用成本很低,占土地 出让总收入的比重不大,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间的联系并不如预 期般显著。 3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表示的是一个内生变量对一个标准单位误差的反应,即在随机 误差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 响。 脉冲响应函数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的基础上。因此首先需要建立 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 VAR 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如果模型不稳定,脉冲 响应的结果是无效的) 。一般可采用 AR Root Table 验证 VAR 模型的稳定性。 如果被估计的 VAR 模型所有根模小于 1,则模型是稳定的。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