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459565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读严凌君读书课系列教材 钱理群简直不敢相信,这厚厚的六大卷书竟出自于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一人之手。我编过类似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我们是动员了十多位朋友,先后折腾了两年,才编出来的,其中的艰苦,我是深有体会的。因此,我懂得这数百万字的份量。 我更惊异于编著者给他的孩子,以及我们这些成年人,展现了一个如此广大,如此丰厚,又如此美好的人文空间。这些天,我都徜徉其间,如痴如醉,乐不思出,它让我忘记了一切:忘记了战争的疯狂,病毒的猖獗,以及自己身体的不适。我深信,编给中学生读的书,要让孩子们喜欢与感动,首先我们成年人自己要喜欢与感动;自己不喜欢、无兴趣的,千万不要硬塞给

2、我们的孩子: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对于一直在关注、思考中学语文教育的我,这套书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当我发现在许多重要的教育理念、编辑思想上,我,以及我们新语文读本的朋友与本书的编者严凌君确有相通之处,自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欣慰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反映了一种共同或类似的教育思潮的;而当我进一步发现,严老师的思考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为深入,有许多属于他自己的独立创造与开拓,更是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正是我要感激严凌君先生以及他的学生的:他们的试验激发与深化了我的思考。于是,我一边读,一边随手记下了不唤自来的种种感想,思绪,现在整理成文,就算是我的读书笔记吧。 (一) 严凌君在他的化育天下学子是

3、读书“青春读书课读本”的思路与探索里,一开始就谈到了“两种不读书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是常见的:自入学以来,接受十二年的系统语文学习,但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既没有自学的兴趣,也没有读书的方向,更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一个连书都不会读的中学生,它接受的语文教育是合格的吗? “另一类学生功课优秀,考试分数高,能够顺利考上大学目前形势,绝大部分是进修文科之外的专业,有可能,他们一生的人文功课,就是中学时代那几本教科书。此后,它可能再也没有兴趣去看那些非专业的不实用的闲书,从此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与思考,这样一批批优秀学子的精神家园何在?

4、中学语文教育是否存在严重失职?” 这或许正是严老师立意开设读书课,编选教材的最初动因吧。也就是说,他的试验是有极强的“问题意识”的。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以至我们的中学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这自然是一个大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例如严老师在呼唤志同道合者中,就连提了两个问题:“我们教书的目的是什么?是考试还是育人?”“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一架升学的机器或是 一个通过学习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人?”这都是全局性的。而这里,严老师又从语文教育,更具体一点,是从阅读教育的角度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读了十五年的书,还没有养成读书的兴趣与习惯,也不会读书。这不仅是吕淑湘先生早已指出的“少慢差费”,更

5、是我们没有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底子。这本是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首先是阅读教育的基本任务。 另一方面的问题,发生在“高分”学生身上,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当下中国是更容易被忽略的。我们也有过“高分低能”的说法,但却对“高分”而“失精神”的现象视而不见。严老师问:“这样一批优秀学子的精神家园何在?”这绝非耸人听闻。其实这样的警钟早已敲响了。我注意到在严老师指导的深圳育才中学的春韵网站有过关于“刘海洋事件”的讨论。一个以高分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竟然残忍地杀害动物,正是暴露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的缺失,“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基本素质的缺失,这样的人文关怀的

6、缺失,说到底,就是“精神家园”的缺失。在此之前发生的北大高才生因个人生活稍受挫折就将自己的美国教授与同事残酷枪杀的事件,以及国内多次发生的中学生杀害同学、父母的事件,更是以血的事实警示我们,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不关心学生的“心灵”的“教育”,将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严老师的“读书课”就显示出了它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位听课学生的反应,让我深受感动 “读书课给予了我们一个和伟人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再不是和网友胡侃,不是包围在理化题海里,不是每天重复过着日子,平庸地思考。它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在思考着这么一些问题,发现原来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知道原来我们

7、祖先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老师的一句解说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引起太多太多的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自由的意义是什么?在读书课上,让我肯定了许多问题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思考的价值,想象的价值。而在以前,我都是有所怀疑,或是轻视的。读书课令我有了另一种思考,开始隐约地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原来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那么一点精神的支柱;懂得不仅需要知识武装自我,还需要有精神来升华自我”。 这里,谈到了中学生中所存在的对“文学的价值,思考的价值,想象的价值”的“怀疑”,这是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我收到过不少中学生的来信,他们大体上经历过这样的思想变化过程:开始盲目地相信老师、

8、学校、成年人教给他们的一切;然后,因某种机缘,发现其中有不少谎言,于是,开始怀疑,进而走向极端,就出现了这里所说的对一切价值的怀疑,以至过早地“看透”一切,于是,开始以调侃的态度,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而且这样的现象还往往出现在比较敏感,甚至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所谓“早慧”的孩子身上,这又是另一种形态的“失精神”,“精神家园”的失落。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这是“成年人说谎,演戏,在子孙后代这里遭报应”,这确实令人恐怖。这样的在年轻一代中越来越有“市场”的虚无主义倾向,是应予以高度警惕的。因为历史经验证明,这样的虚无主义是很容易走向对强权的依附的:寻找支撑自己的“归宿”,这本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欲求;

9、当个体生命因虚无主义而陷于极端悲观、绝望、孤独时,是很容易被充满自信的强有力者的坚定、决断所吸引,进而被其俘虏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的人格的。这是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悲剧,不能再在我们的后代身上重演了。严老师的读书课正是筑起一道精神的堤防,以抵御专制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年轻一代的侵袭,其意义确实不可低估。 正因为这是与根深蒂固的社会思潮的对抗,而我们的学生又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严老师们的努力要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也并不容易。于是,我注意到严老师和他的学生的一场网上论争。一位学生没有去听严老师以“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为主题的读书

10、课,并且在网上发帖说明缘由:“我不去是因为不想使自己更痛苦”,“只有少数人的反思只能使高尚者更痛苦,使卑下者更快乐”,“我不来上这课,也是对中国民众的愚昧和麻木的抗议”。严老师在回贴中首先表示“谢谢你坦率地发表意见。正如伏尔泰所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表明这是一个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讨论。但严老师仍然严肃地指出,“从屈原以来,凡是有思想的中国读书人,都爱说世人皆醉我独醒之类的自我标榜的宣言,然后怀碧自珍,浊者自浊,现实并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中国文人传统中非常可怕的一种思想毒素,到了你们这一代,还要继续中毒下去吗?”他强调:“历史是在反思中进步的,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拒绝反

11、思都将使我们民族失去改进的微小机会。而且灵魂的拷问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并不能因为没有人赞赏和跟从而放弃”。“我们没有时间等到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了,再来顾及灵魂。那时候的灵魂除了酒囊饭袋还会是什么呢?”“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没有机会等别人来开头,如果我们真的清醒,就该自己来开头!”我完全能够理解严老师对“自命清高”背后的“冷漠”的强烈反应:我们周围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自认有“高智商”,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冷眼旁观现实,自己不屑介入不说,还将一切介入者视为“幼稚”,甚至斥之为“作秀”。在我看来,这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失精神”。问题是这样的冷漠之风已经袭入了年轻一代的心灵,他们本应是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因

12、此,当我听到我的学生半是崇敬半是嘲讽地称我为“老天真”时,我的心里是又紧又冷的。于是,严老师的下列呼唤就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年轻人心地还柔软,有机会不变成木乃伊,趁早给自己的精神家园播种,你未来的人生和我们民族的未来就有希望”。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严老师的理念已经被他的学生所接受,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在他指导的春韵网站的“编辑手记”中这样写道:“不成熟,正是青春的至纯至美。一切都还没有定型,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还可以从头设计。无数的可能性,无尽的选择,无可限量的未来,都在今天蕴藏。趁着心地还柔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播种”。一位学生听了严老师的读书课以后,有了这样的感悟:“长久以来,我对于家园

13、的理解是很具体的:地球人类的家园,团体,家庭个人的家园,直到读到这段文字才猛然发现,原来精神也有家园,也需要归宿。这一切从白话的中国开始。读着这些最优秀的文章,仿佛在跟睿智的大师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那些或优美或富有哲理的文字,充实了我的头脑,丰富了我的思想。由此,我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依托和心灵的归宿”。 这里,所提出的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从这里出发,又最终回归于此。而中学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相对单纯,无邪,明亮

14、,充满理想,就使得中学时期更是人生中的“梦之乡”,它不可重复,留下的却是永恒的神圣记忆:一个人有、还是没有这样的神圣记忆,是大不一样的。中学阶段“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但却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而且可以“时时反顾”,是能够“反归”的生命之“根”。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教育的影响是辐射到人的一生的,通俗地说,是“管”人的一辈子的。严老师的一位学生,中学毕业以后远离家乡留学澳洲,但他说:“人在澳洲,心里想着的仍是育才的读书课”,他因此将中学的这门课程称为“永远的读书课”,对于他,以及所有的育才之子,中学校园是永远的生命的归宿:中学本就应该承担“

15、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 至于严老师和他的学生一再说及的“心地柔软”,则是强调在中学时期建构精神家园的可能性。中学生一切尚未定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用严老师的说法,就是还没有成为僵化的“木乃伊”;而且相对地说,较少受到污染,精神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也即较多地保留了生命的原生状态,精神之路尚未被各种垃圾堵塞,也就具有了较大的开放性与可吸纳性。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则突显了教育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学校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好的中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怎么估计也是不会过分的;老师的某一句话,学校的某一次活动,影响学生终生决定他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道路,以至命运,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几乎每一

16、个过来人都可以举出许多例证。这实际上是加大了中学老师的责任: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方面将发挥重要的独特的作用,如严老师所说:“全国数千万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我们希望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努力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严老师们”的重要与价值也正在于此。 (二) 如果前述命题可以成立:中学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接下去的问题是,中学语文教育,或者说我们这里着重讨论的阅读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发挥作用? 这样提出问题,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自我警戒:不能过分夸大了语文教育的作用,以至使其负担过重;但同时不能否认的却是语文教育在构造学生精神家园方面,确实有其特殊的“优越性”,我完全同意严老师的这一意见: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这就是说,语文课 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