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45842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林语堂笔下牡丹的个人魅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林语堂小说浅谈林语堂小说红牡丹红牡丹中牡丹的个人魅力中牡丹的个人魅力林语堂, (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 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后赴美赴德留学。他风趣幽默,乐观豁达,他学贯中西,著作卷帙浩繁,自称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是的,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也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节界列为“20 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红牡丹作为他八部小说中最为香艳的一部小说是他 19 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时用英文创作而成的。讲的是:清朝末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牡丹,她个性张扬,大胆反叛传统礼教追求自由理想的爱情。她先后与家乡已婚初

2、恋情人金竹,京城堂兄翰林孟嘉,天桥拳师傅南涛,杭州著名诗人安德年等热恋同居。牡丹的特立独行,大胆率真使她一度成为社会上的新闻人物,广受争议,最终她厌倦了这种没有结果的追求生活,最后返璞归真在遇险获救后,她终于找到了爱的归宿。一、一、 敢于冲破传统婚姻观点的束缚寻找自己的真爱敢于冲破传统婚姻观点的束缚寻找自己的真爱古有新寡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一段佳话,今牡丹同样是新寡少妇,青春貌美又给我们演绎了怎样的传奇呢。1、视一切清规戒律、贞洁伦理于不在视一切清规戒律、贞洁伦理于不在小说的开篇,林语堂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寡的青春貌美的少妇牡丹,“她戴着尖尖的粗白布帽子,身子罩在宽大的粗白布袍子里,她那犹如皎洁皓

3、月的脸露出了一半,睫毛黑而长,鼻子挺直,浓郁美好的双唇,端正的下巴.”然而,在当年传统礼教的社会中,读书人的遗孀或上流社会富有之家的寡妇按理是不能再嫁的。而牡丹的丈夫费庭严是高邮盐务司主任的秘书,论身份论地位论财富牡丹都被推上了不能再嫁的位子,而她二十二岁的芳华绝代令所有前来凭吊的人纷纷为之惋惜,我相信所有的读者看到这里也是惋惜之情油然而生的。林语堂先生以这样的开场把我们的眼球都集中在了牡丹的身上:1.1不做节妇不做节妇事实证明我们的惋惜是没有必要的。她的丈夫在这场瘟疫中去世了,前来凭吊的人却没有看到牡丹的伤悲,因为她的婚姻生活里没有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的,而她的丈夫竟是一个公然玩弄女人

4、,且粗俗不文、年轻气傲、言谈举动惯于端架子将派头的官吏。因此她没有伤悲也没有哭泣。同时,她对做节妇做烈妇这些别人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笑置之的,由于受了读书的影响她对自己仅有二十二岁的大好年华还有着更好的规划。从她的这些思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牡丹的与众不同,她大胆脱俗,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依然有着一颗向往自由、最求真爱的心。是的,自己的生活得自己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何必为了不相干的人为了别人的意愿委屈了自己的心,凋零了自己的青春呢?每一个看红牡丹的人在这里都看到了牡丹的勇气,看到了她的人生态度,也看到了林语堂先生对牡丹的支持。1.2 率真之言率真之言牡丹拒绝做节妇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很是过分了,更

5、何况当她面对可以领养个孩子为丈夫继承香火时可以直言:“女人总是愿要自己生的孩子!”牡丹明知道如果自己听话照样子在悼客面前哭的伤心一点,最好再为丈夫守夜守孝多一点,但她可以直言:“由他们说吧,我不哭!”牡丹,她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来非议,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她不愿意迎合封建礼教中的清规戒律,我行我素,她愿意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愿受约束。在小说中,作者还不止一处的给我们描写了牡丹与群众相处时的泰然自若,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市井茶楼间,她习惯于叫“老兄” ,叫“伙计” “伙伴”等与人打招呼、问路,她经常穿那个时代不被看好的紧身裤子,轻松活泼愉快。她天生反叛的性格,受基督教影响并没有裹小脚,由此

6、可以感受到牡丹的率真、直言。她的真性情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所喜爱的。林语堂笔下的牡丹,仿佛是压抑的封建礼教中吹出的一缕新风,让人耳目一新。2.自由开放,寻求真爱自由开放,寻求真爱“不管一个少女做什么,都是发源于原始的天性,其目的不外乎寻求一个如意郎君。 ”林语堂这样说,无疑是对牡丹追求爱情的我行我素,大胆热烈的行为的一种肯定与支持。有人说红牡丹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言情小说,而是对压抑人性的封建“理学”的憎恶。同时,以古喻今表现了一种适合现代文化观念的女性意识。我个人看来,牡丹的这种自由开放追求自己的幸福的观念不见得就是西方的观念,古有卓文君的例子,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例子可以说明压抑下的东方人是会有这

7、种思想的。思想完全是就个人而言的,人各有异并不能说大胆了、开放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了就是西方观念了,而恰恰是一种东方少见的豪放情怀。2.1大胆自由大胆自由有人说牡丹和素馨两姐妹一个大俗一个大雅,这一点我是坚决不认同的,暂且不谈素馨的含蓄温婉、在传统礼教下中规中矩。就名字而言, “牡丹”乃花中之王,雍容华贵、倾国倾城,怎么会是大俗之物呢。就她的情感经历而言,更是不用去谴责的,因为爱情本身是没有错的,正如作者所说“不管一个少女做什么,都是发源于原始的天性,其目的不外乎寻求一个如意郎君” 。试想,如果一开始金竹没有被强制结婚,而是和牡丹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红牡丹这首歌谣也就不存在了。正是由于牡丹一次次

8、追求又一次次与幸福擦肩而过,才演绎了这一幕幕引人入胜曲折坎坷的寻爱过程。金竹是她的初恋,也是一场无果的爱恋,在那个封建礼教约束下的社会,自由恋爱是不被允许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金竹被强行安排结婚了,牡丹也哭过、闹过,最后也被父母强制嫁给了费庭炎,有钱有权,但却没有爱。为此他们没有屈服,依然密密的约会。这在当时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牡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呀,这一条理由就够了。从牡丹的日记中也可以看出来她的大胆、自由的意识,她认为爱了就大胆地去追,她决定将人生的每一刻必要充分的享受。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性情的,大胆而热烈,自由而奔放,个性张扬,不枉青春一回。2.2寻求灵肉的和

9、谐的完美爱情婚姻寻求灵肉的和谐的完美爱情婚姻林语堂在小说中借孟嘉之口说:“我相信一个男人一生下来他的魂儿就去寻找他那配偶的魂儿,他可能一辈子找不着,也许十年、二十年才找着。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次。 ”是的,牡丹在她的的青春年华里也是想寻求她的那个理想的伴侣,她的要求不高,只是要一场灵肉和谐的完美爱情。金竹是最初的也是最理想的,可是却给不了她婚姻。当她意识到这样无法长久的关系时,她忍痛放弃了金竹,而跟随小时候就崇拜过的偶像堂兄孟嘉去了北京,可以看出孟嘉在思想上是最能和她共鸣的人。但却由于年纪关系,无法给她青春热烈的情爱,并且由于同宗同姓不能结婚,这一系列的烦恼使她的理想又一次落空。直到后来,她遇上

10、的诗人安德年,这个无论从外貌年龄还是思想上都属于她理想中的男人,依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给她一个婚姻。牡丹的爱情其实是一场悲剧,因为她不愿意听从社会的安排,但上天却并没有因为她的大胆出众而给她一个理想的伴侣。最终她厌倦了轰轰烈烈的追寻,嫁给了傅南涛,傅南涛的青春、健壮令她心动,但却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牡丹总算有了归宿,安静了下来。二、二、 集真善美于一身集真善美于一身每一个读红牡丹的人对牡丹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说牡丹大胆却风流;有人说牡丹自由奔放却太没章法;更有人说牡丹比大多女人都美却又比大多女人都滥;当然也有人说做女人当如牡丹般灿烂。我初读红牡丹时就深深地被她吸引,再读时觉得牡

11、丹就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精灵,她率真可爱招人喜欢,她青春貌美又平易近人,没有小心眼,不爱使小性子,有什么说什么。同时又心地善良,会施舍乞丐,也会为了别人的感受放弃自己的真爱。她渴望得到的东西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也许和林语堂的“女性崇拜”心理有关吧,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其实都是性情中人,招人喜爱的妙人儿1. 西子湖畔的一朵奇葩西子湖畔的一朵奇葩牡丹牡丹牡丹,人如其名,美丽而多情,漂亮而又不肤浅。她是那个时代的不可多得的一位有思想、有追求的女性。牡丹的美丽我们都已不再陌生,她生来就是一个美人胚子,一副好身段。她:“犹如皎洁的秋月的脸,睫毛黑而长,浓郁美好的双唇,端正的下巴”

12、 , “说话的声音年轻、清亮、特别柔和” , “目光之中流露着热情,她婀娜的身材,娇媚的声音和脸上那种梦幻般的神情”足以令每一个男人“意殇情迷,毕生难忘” 。牡丹无疑是这样一个妙人儿。然而有人说像牡丹这样的女人,男人只会喜欢而不会娶回家,可以看出说这句话的人根本没有读透牡丹,至少小说中牡丹的每一个情郎对她的爱都是至死不渝的。所以说,林语堂给我们塑造的牡丹不仅仅是一个青春貌美的花瓶,她的离经叛道、她的古灵精怪,使她的美丽又添了不少灵气。同时,她是漂亮而又聪明的,她的才情能得到翰林的赏识,关于牡丹的才情,她的书法很漂亮,同时从她与妹妹素馨对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当然在她的日记中还有

13、书信中都可以感受到她浪漫多彩的文笔和对生活独特的理解。1.1华丽的青春华丽的青春有人说牡丹的爱情就像是一个个华丽的梦,梦醒后依然是冰冷的现实。其实不然,从小说中可以看出牡丹的每一次爱情,她都是倾其所有,热烈而又真实的这里面没有惨杂半点儿功利性、虚荣性,只是纯粹的爱恋。她爱翰林孟嘉时是对他才华的崇拜敬仰由此而生爱。在孟嘉面前她没有做作,没有矫情,只是一幅自然而然的女儿情态。她愿意和心爱的人纵情于山水之间,或安静于小家庭生活中。我认为爱情在别人看来似乎只是看结果,结果无外乎喜剧或悲剧。其实,正如小说中牡丹所说的,尽管没有结局,但能够和自己欣赏的人相识、相爱一场,就这一过程就足够令人享受了。是的,有

14、时候过程的享受往往比结果更重要。爱情本身就是一件痛苦但又快乐着的事,和金竹之恋的苦,使她遇上的孟嘉,新的欢乐渐渐抚平心底的创伤。而由于年龄差异太大导致和孟嘉的爱渐消渐远时,金竹的病逝又把她从京城拉回了杭州,也从欢乐重新回到更深的痛苦中。当大多数人都为她的痛苦心疼时上天又把安德年送到了她的身边,她以为,我们大家也都以为这下她终于可以幸福了,但是安德年却是早已有了妻儿,牡丹在亲眼目睹了这一家子的悲欢后,再次忍痛离开,直到后来与傅南涛在此相见,她的一颗心也总算安定下来了。牡丹是幸运的,但却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每一次都有理想的恋人出现,不幸的是她的每一个情郎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给她一个婚姻。她的青春是华

15、丽的,是张扬的,也是真实的,是没有错的,因为她只是想找一个真心相伴一生的人。1.2她独特的见解她独特的见解前面已经谈到过牡丹的率真直言,这里再一次提到是想更具体的说说牡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同时也是个有思想、有头脑的。她对生活对爱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她在日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之大,又有谁爱读以合法结婚夫妇为主题的爱情小说呢,所有历史上伟大之爱情小说,皆写偷情故事”这样发乎人性触及世态本质之议论于牡丹日记言论中是常见的。同样,当她和孟嘉共享鱼水之欢后,孟嘉感谢她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时,她能说出:“你们男人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你们认为女人只给你们快乐,不知道我们女人和你们享受的快乐是一样的。

16、 ”牡丹,她就是这样的,她能大胆地说出别人看不到的、或者不敢说的话,这样大胆地、一针见血的想法、说法在当时真的是很惊人的。牡丹,美丽而又充满热情,有着天真孩子气的一面,又有着独特的才思,实现自我的叛逆,同时她又善良隐忍,为了别人家庭幸福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因此我说她是西子湖畔的一朵奇葩,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精灵。三、牡丹的自然闲适的人生情怀三、牡丹的自然闲适的人生情怀有人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红牡丹,渗透着道家的思想,自有一种冲淡清平的气象,他笔下的中国,好象更切合想象一些,典雅,温文,诗意,古色古香,故事不急不缓,人物美丽清新。是的,从林的生平可以得知他的妇女观、人生观和文化观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的精髓,加之林语堂多年旅居海外,又吸纳了西方先进的女权主义和西方“性”的思想;另外,生活中的女性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林语堂最终创作出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自然闲适的人生情怀。牡丹她了山好水,自然而真实是性情中人,她要活出她的精彩,她要的纯粹,她要的直接,她不矫情不扭捏,她也不放纵不颓靡,她是善良纯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