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457837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我的1919观观后感后感3000字字重温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仍充满感动,感动于顾维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执着与坚韧,感动于肖克俭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感动于那些为争取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中国劳工们。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2、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

3、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

4、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九十年前所发生的一切

5、,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各种资料去了解,毕竟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较深的共鸣,而这部影片则从一个亲历巴黎和会的我国资深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带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很多的细节我是从影片第一次获得,对那样一个年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甘愿为祖国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上世纪初的中国是个经济落后,政治不能完全独立的弱国,广阔的土地成为外国列强眼中垂涎的肥肉,竟相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处于政治变革阵痛期的中国,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识之士用着各种方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力图将中国从弱小落后挨打的局面扭转而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度。为了更多地了

6、解这一段历史,我在观看完电影后又大量地阅读了相关的背景材料,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一)中国为什么要参战?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对于中国能够获得代表席位表示不满,其理由之一就是中国未参战,中国真的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这次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战争的主要阵地是欧洲,当时的两个阵营都在中国有殖民地,战争的最终结果意味着殖民地的重新划分。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美、日都曾

7、希望通过怂恿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力量,孤立同盟国,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中国参战后,段祺瑞政府派出十余万劳工,以输出劳务,到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打工为名参与战争,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加快“一战”的结束,也使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无数劳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换取国家领土的完整。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土也发生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的局部战役,日本妄图通过武力占领德国原在中国的殖民领土,1914年日德青岛交战,无疑是一场恶战,迫使青岛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唯一战场。在此次交战过程中,最终以日本获胜,占领了长久垂涎的青岛告终。日德

8、青岛之战,给青岛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德军投降前将重要装置如水道、供电、船场起重机破坏殆尽,全市秩序混乱,晚间漆黑一团,中国绅商大都外逃避难,居民叫苦不迭。战争使台东镇受到严惩破坏,墙倒屋塌,惨不忍睹,有1548户人家遭受战火伤害,财产损失达1900余万银元,40人在战火中身亡。(二)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一战结束,在巴黎召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可耻的分赃会议,中国是战胜国,但目的不是要获得他国的领土或赔偿,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战胜国的身份换取主权的完整与领土的回归,但这样的合理要求却招致各国或明或暗的抵制,其它国家都不愿放弃对中国的占领,对中国主权的干涉,他们设计一个又一个的圈套让中国无法申张自己合理的

9、利益,到底怎样换取国家的完整与独立,不同身份的国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武力?以外交和平的手段?亦或是发展国家经济逐渐脱离殖民身份?影片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但不论是哪一种做法都令我肃然起敬。(三)外交手段- 中国对列强第一次说“不”“弱国无外交”,这是影片始终在暗示着的,即使我们的理由是正当的,但没有强有力的国力支持,再直的脊梁也可能不得不暂时弯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通过外交途径的努力不如一个国家的实力说话更管用。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会再有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在外交途径中的尴尬,但在当年那样的背景下仍能挺直腰杆申张正义,为中国外交史作出卓越贡献的先驱们无疑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一九一九年一月二

10、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顾维钧的手中没有发言稿,但发言出口成章:“中国代表团要求和平会议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益归还中国。因为不愿意虚费会议的宝贵时间,我只愿提出广泛的原则。至于技术细则,我将送至照会,详细说明。”“有关领土是构成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也是山东省的一部分,有三千六百万人口。他们是中国人种,说的是中国语言,信仰的是中国教。无疑,大家都知道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去的。德国舰队占领山东海岸,其军队随即侵入内地。它敲索租借地,充作撤军的价。它借口有两位传教士在中国内地遇害,便出此行动。而遇害实政府所能控制。基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实有

11、权利要求归还这些领土。中国代表团认为这是正义的和平条件之。反之,如和平会议采取不同的见解,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在中国代表团看来无异以错就错。”“就经济而言,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在三万五千平方英里的面积上,住有三千六百万人民。人口的稠密产生强烈的竞争,而极不适宜于殖民。外力的侵入足以引致剥削当地人民,而非真正的殖民。“就战略而言,胶州控制华北的门户,即控制由海岸至北京的捷径。一条铁路直达济南府,与津浦铁路相接即可通达北京。为中国国防利益而言,中国代表团不能答应任何外国拥有这生死攸关的地段。”接着,他又有理有节地继续说道:“中国很明了日本英勇海陆军曾驱逐德国的势力于山东省之外。中国也很感

12、激英国在这方面的协助,虽然当此之时,它自己在欧洲也遭受重大的危险。中国也不忘其他盟国在欧洲的贡献,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牵制德国,这个敌国很容易调遣援军赴远东,而使山东的战事延长。中国尤其感谢这些协助,因为山东的人民为了夺回胶州的军事行动,曾遭受痛苦和牺牲,尤其在征募人工和各种给养方面。”“尽管我们满怀谢忱,但中国代表团深感对祖国和世界均难疏职责,如果我们为了感恩而出售同胞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从而将种下未来冲突的根源。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考虑处理胶州租借地和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时,必会郑重顾及中国的基本权益,即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益,以及顾及它力谋世界和平的热忱。”他的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13、中国代表团的同仁们都站起来了,向他送来满怀敬意的目光。威尔逊和蓝辛迈着急步过来跟他握手祝贺。威尔逊说:“这是阐明中国立场的最好演说。”英国的劳合乔治、贝尔福也跟着走来握手道贺。更想象不到的是,日本的西园寺先生也从主席对面的位置上过来和他握手。无论什么民族,真理的感召力都是强大的。离开会场时,中国代表们又被记者包围了。虽然说十人会议是保密的,但第二天,法国、英国、美国的报纸都以最显著的版面报道了中国代表团发出的中华民族的呼声。国内各省、各地学生和民间团体的声援电报,更似雪片般飞来。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形势对中国本来十分

14、有利,然而,到了4月,变化陡生。因分赃不均,意大利在争吵中退出了和会。日本借机要挟: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就将效法意大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先后向日本妥协,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这一事件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然而,不管在外交方面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中国的正当要求一再被拒绝。保留签字不允,附在约后不允,约外声明又不允,只能无条件接受。如此情况下,退无可退,只有拒签,表明中国的立场。于是,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重温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仍充满感动,感动

15、于顾维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执着与坚韧,感动于肖克俭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感动于那些为争取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中国劳工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用自己的智慧诠释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但同时,我的内心又是悲愤的,我悲愤于北洋政府军阀的妥协与懦弱,悲愤与西方列强无耻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愤于他们对中国人民应有权利的无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亿万身处水生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同样带给四万万中国人民以无限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勇敢、坚定、正直、

16、睿智、沉着冷静而又有责任心的年轻外交官,他具有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可贵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中国魂“的体现!巴黎和会上,他身穿秀有中国龙的服装,并且用汉语而非英语来批驳日本人的无耻轻行,这就向在场的所有人证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失去任何一寸土地都如同失去血肉一般,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经典而又值得深思的话语,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出自山东,山东承载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像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这是绝对不能丢失并且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让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机智,他在会前捡到了日本代表的怀表,日本人却愤怒地认定他是偷盗,而顾维钧恰恰利用这一点,指出日本对山东的无理抢夺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盗窃行为,他把日本对山东经济主权的占据形象地比喻为警察捡到钱包,把里面的钱占为己有,而只把空钱包还给主人。日本人对中国的山东垂涎已久,他们借助“二十一条”给中方代表施加压力,并以拒绝签字威胁最高委员会,但是顾维钧的精彩陈述博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自豪。然而,一个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