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利用状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456466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利用状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当今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试论当今人力资源利用状况摘要 就现代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之利弊进行讨论,以及阐述了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以前的人事管理的不同的职能,最后就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紧急性做了论述。关键字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利用率目 录引言 2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 3 企业的人力资源缺乏系统管 理 3 缺乏针对 性 3 为了企业的统一性而放弃了忽视了员工的特有性 3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4 创造与消费的双重性原 理 4 激励优化原则 4 潜力可开发性原 则 4 开发持续性原 则 4 效用不可存储性原理 4 个体差异原理 41同素异构原 理 4 能级层序原理 4

2、 三、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人力资源管 理 5 战略一致 性 5 敏感性 5 .可靠性 5 有效性 5 可接受 性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5引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这样一个国度要进行改革与发展, 本身就是世界史上的最大实验,潜伏着巨大风险性。然而我们的国家不得不发 展,不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条件上来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寄希望通过人力资源部的管理工作,达到“少施肥,多结果”的高产低投的奇 效。因此往往在抱怨人力资源费用高的同时,又不满人力资源的工作业绩。同 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精细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也提升到了 企业发展战略的高

3、度。因此,为了使工作卓有成效,不少人力资源经理勤奋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努力地工作,冥思苦想如何有效支撑战略、服务直线经理和员工等。但常常是 事与愿违,老板不满意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成效、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部制定的 “科学”制度不以为然、员工指责人力资源部每每站在公司立场上考虑问题。 面临这种尴尬处境,越发让人力资源从业者迷惑,被动而委屈的接受来自不同 的不满与批评而不知所措。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力资源经理付出与回报失衡?是 专业水平不够?还是人的工作实在太难做了?用“三多”概括人力资源经理的 工作方式:思考研究多、动嘴说服宣讲多、等待问题处理多。 “三多”是坐在 办公室做人力资源的典型表现。 “三多

4、” ,使人力资源经理“作茧自缚” ,远离了 人力资源价值,很容易陷入单纯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思考、开展工作的误区, 也很容易掉进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陷阱。最可怕的是,忘记了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种管理手段,其价值在于支撑企业经营发展,在于产生绩效 价值。那么随着什么都在发展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想要真正发展,不被一波一2波的的凶猛的发展势头所吞噬的企业,有该怎么经营下去,越来越好呢?作为 一个企业来说,其生产需要耗费的三种基本资源是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 中财力资源是人力和物力资源的货币表现,因此是人力和物力进行社会生产最 基本的资源。那么有了财力之后就可以将人力和物力运用好了吗?当然不

5、是了, 其实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经讲到:“不管有无制度,经营上总是 要经常对人进行考核;如果缺少对业绩、能力的制度性考核,我们只能依赖一线 监管者的意见作出人事安排,稍有疏忽,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不平、不公,导致 不满、损坏士气和效率等。所以,有作为的经营者都会采用人事考核制度,努 力对职工的能力和业绩作出客观而公平的评价。 ”其实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人事考核制度,延伸到现在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可是现在人人都知道人力资源,但到底什么才是人力资源呢?人力资源-指能 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以国家或地区着眼) ,或者能 够推动一个企

6、(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全体员工的劳动能力(以一个企、事 业单位着眼) 。说到底,其实就是怎么做到资源最大化,而且是人力资源等。 世界知名的 2 家大公司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这样的:诺基亚偏重 于本土化的人员选拔,他们认为本地人更熟悉当地的市场和需求,即便是高级 职位也任命给本地员工,前提是员工是富于前瞻性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 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高级职位上发挥自身优 势和对当地下属独有的亲和力。另一方面诺基亚很重视员工培训,注重“人才 培养,技能提升” ,为员工准备了最完备的条件,以及广大的空间来帮助他们实 现自己的理想;微软更喜欢“聪明人” 。

7、比尔.盖茨认为:“聪明”就是能迅速 地、有创见地理解并深入研究复杂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善于接受新事物, 反应敏捷;能迅速地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对其做出头头是道的解释;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正中要害;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博闻强识;能把原来 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在用人方面,微软 更倾向于甄选出优质的人才,从而减少培训成本,这就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自 学能力。微软并不愿在培训上大量投资,他们提倡以边干边学和言传身教的方 式培训新雇员,而新雇员则通过观察有经验员工的工作和“试错法”来学习。 其实,两家公司在员工甄选和培训方面的差异是与历史和行业特点有关的。 微软是靠

8、软件开发起家的,而诺基亚做的是手机,相当于硬件。软件的更新换 代速度远远大于硬件,这就使得微软在用人上必须“快” ,等不及培训,所以要 选择那种“聪明人” 。相比之下,诺基亚更需要有经验的员工,特别是熟悉当地 情况的员工,这对于适用性开发很重要。这就是真正的做到了了解自己的企业, 知道这个企业到底要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以上是 2 个成功的利用人力资 源的案例。 然而,现在综观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用人之道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3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的人力资源缺乏系统管理 在单位里人力资源部往往属于虚设的部门,没有一些实际的工作。再是部 门的工作与

9、职员的工作情况脱轨,不能对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工作表现 等有深入的了解,往往使得企业员工不能个尽其长,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存在。 还有就是没能对企业的员工们奖罚分明,没能激励起员工的士气。 2缺乏针对性 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的特性都不一样,因而不该对每一个员工的指标都一样, 可一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实力,把自己的能力都发挥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埋没, 让他们都觉得只要完成自己的本分就好了,然后慢慢就会成了惰性,失去了自 己的优势。 3为了企业的统一性而放弃了忽视了员工的特有性 每一个员工在企业都有一个自己的岗位,都是企业中不可缺乏的一分子, 掌控着企业的各个环节,缺了任何一个都会影响企业的运作。由于职务、工种 的不同,当然就会对员工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只需要力气,而有的则是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